•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英語寫作語句錯誤原因分析

      2010-08-15 00:47:56張敬慈
      昌吉學院學報 2010年5期
      關鍵詞:英漢內(nèi)涵漢語

      張敬慈

      (昌吉學院外語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大學生英語寫作語句錯誤原因分析

      張敬慈

      (昌吉學院外語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英語寫作是學生將所學語言知識通過思考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寫作水平標志著一個人的語言掌握程度。寫作教學本應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多種原因所限,一直處于相對薄弱環(huán)節(jié),致使大學生英語寫作水平一直以來處于較低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學生對詞匯的掌握很大一部分停留在認知上,而忽視了語言的正確應用。本文主要對大學生英語寫作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希望能對提高大學英語寫作能力有所啟示。

      寫作;概念意義;內(nèi)涵意義;習語;句子結構

      教育部教育司2007年頒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其中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提出明確要求:能基本上就一般性的主題表達個人觀點,能寫所學專業(yè)論文的英文摘要,能寫所學專業(yè)的英語小論文,能描述各種圖表,能在半小時內(nèi)寫出不少于160詞的短文,內(nèi)容完整,觀點明確,條理清楚,語句通順。[1]為了提高大學英語寫作能力,教師費了不少時間與心血,但收效甚微,結果難如人意。原因是學生無法克服母語思維的負面影響,語言表達不地道,連貫性差,語句錯誤多等。顯然要改變目前大學生英語的寫作現(xiàn)狀、提高英語次寫作水平,有必要將英漢兩種語言加以對比,認識到它們之間的差異,以減少或避免因盲目地以漢語的表達方式取代英語的表達方式而導致的錯誤。

      英語寫作與漢語寫作看起來似乎差別不大,許多中國學生認為經(jīng)過多年的漢語寫作訓練,只要掌握足夠的英語詞匯,寫好英語作文也就不成問題了。然而,許多學生具備了大量的詞匯,掌握了基本的語法知識,但他們寫的作文讀起來仍然味道不足,其中不乏中國式英語表達(Chinglish expressions)。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指出:“對于中國學生最有用的幫助是讓他們認識英語和漢語的差別,在每一個具體問題詞形、語義、語法范疇、句子結構上,都盡可能用漢語的情況來跟英語作比較,讓他們通過這種比較得到更深刻的領會。只有比較才能看出各種語文表現(xiàn)法的共同性和特殊之點。”[2]

      英漢語言對比應著眼于其差異,正是這些差異的存在而導致了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現(xiàn)象,即在寫作過程中因使用一些母語形式或不符合外語的習慣,或者不被該語言的本族人所接受的表達形式而造成了很多表達不準確現(xiàn)象。[3]筆者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發(fā)現(xiàn),語句表達錯誤,主要是語言的非對應性所致。英漢語言存在著明顯的非對應性,這種非對應性在寫作中主要體現(xiàn)在詞語的概念意義與內(nèi)涵意義不同、習慣用語不同、句子的結構不同和語篇的寫作結構模式不同。

      一、詞語的概念意義與內(nèi)涵意義不同

      詞是音義結合的、語法上定型的、能獨立運用的最小語言單位。[4]它既有指稱意義又有語用意義,或者說既有概念意義,有又內(nèi)涵意義。概念意義所表現(xiàn)的是詞語的基本意義,而內(nèi)涵意義是其附加意義,兩者都很重要。如果說概念意義是明確的、封閉型的,相對穩(wěn)定的,那么,內(nèi)涵意義是游離不定的、開放型的,不穩(wěn)定的、完全因人而異,因年齡而異,也隨著社會、文化、歷史時期的變化而變化,并帶有很強的民族特色。所以,詞的內(nèi)涵意義掌握起來相對難度大得多。

      在學生的英語作文中,由于只注意概念意義而忽視內(nèi)涵意義所產(chǎn)生的表達失誤十分常見。在英漢各自眾多的詞匯中,有許多對方文化中沒有的、不常見的、不被注意的指稱對象。如在學生作文中有這樣的句子:I can only say thatMr.White is pig-headed while Mrs.White is a perfect cat. (我可以這樣說懷特先生笨得要死而懷特夫人卻是一個非常聰敏可愛的女人。)因為句中pigheaded(豬腦子的),在漢語中表示“笨死了”的意思。英語cat在漢語里常指的可愛的“貓”。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對此句的理解卻差之千里。因為在英美文化中豬被認為是聰明的動物,在英語俚語中“貓”常被用來形容惡毒或令人討厭的女人,含有貶義。類似這樣的只看詞語的概念意義而不了解內(nèi)涵意義就會造成許多信息誤差或理解上的錯誤。

      另外,由于認識和考慮事物的重點、角度和方法不同,英漢語言對同一個指稱對象會用不同詞語來表示其內(nèi)涵意義。例如:學生本意是表達“酸奶”這一概念,卻想當然地表達為“sour milk”,其實,“sourmilk”是貶值而發(fā)酸的牛奶,而非“一種略帶酸味,發(fā)過酵的半流體牛奶食品,由脫脂的牛奶及牛奶固形物加入嗜乳酸和熱鏈球菌進行培養(yǎng)而成”,因此,這里應改為“yoghurt”;又如學生常用“cheap and good”來表示“價廉物美”,豈不知“cheap“容易讓人想到“劣質(zhì)商品”,應該用“economical and good”表達更為準確??梢娨_地使用英語詞匯,就要盡量避免生搬硬套字面意義而忽視內(nèi)涵意義或只知道對應指稱意義而忽視語用意義。

      二、習慣搭配不同

      所謂習慣搭配,是指不同語言中表現(xiàn)同一事物或概念時用不盡相同的詞而組合成的搭配。例如,英語搭配black tea和漢語“紅茶”是同一事物,盡管英語詞black(黑)與漢語“紅”,作為形容詞,其詞義不相同。再如漢語的“一箭雙雕”和英語to kill two birdswith one stone(一石兩鳥)相對應。習慣搭配是語言的自由搭配,在該語言屬詞組而不是詞匯。但是,習慣搭配又不是一般的自由詞組,如英語的beautiful garden與漢語的“美麗的花園”。這種在交際時根據(jù)語法規(guī)則臨時搭配的一般自由詞組,在兩種語言中往往有形式和意義的一一對應,而習慣搭配雖然是自由詞組,但在兩種語言中并不是一一對應。語言不同,詞的搭配特點能力也不盡相同。漢語的搭配比較籠統(tǒng),而英語的搭配往往相對具體,這對以英語為外語的學習者而言無疑是一個難點。因此有必要了解漢、英兩種語言中常見的幾種搭配:

      1.修飾語與中心詞搭配

      漢語詞語搭配能力比英語強,對漢語而言,只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漢字就能有效地反映客觀世界、傳遞各種信息。如漢語的修飾語與中心詞的搭配:“肉”前面加上“豬、牛、羊、雞”可分別表示“豬肉、牛肉、羊肉、雞肉”;而英語中有大量足夠的單詞來分別表示pork、beef、mutton、chicken。

      2.動賓搭配

      漢語詞匯“做”可接不同的人或事物作為其賓語。如:做好人,做好事,做花,做作業(yè),做飯等,而英語搭配很精確:to be a good man,to do a good deed,to make a flower,to do one’s homework,to cook a meal.又如漢語中“開會,開門,開收音機,開車”,英語表達分別為:to have a meeting,to open the door,to turn on the radio,to drive a car.再如“吃午飯,吃藥,吃蛋糕”,用英語一般表達為:have lunch,take medicine,eat cake”。

      3.主謂搭配

      英語搭配的具體精確還表現(xiàn)在主謂搭配的嚴格性上,英語屬于主謂結構(subject-predicate)語言,因受語法和語義限制,其主謂搭配十分嚴格,即須保持主謂一致性;而漢語屬于主題結構(topic-comment)語言,漢語的主語多數(shù)為話題。因此,謂語與主語的搭配比較寬松。學生對這一差異不夠了解,在用英語表達時由于受母語的影響往往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

      My family happened something yesterday.(昨天我們家出事了。)

      Our hometown has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 (我們的家鄉(xiā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由此看來那種僅具備一定量的詞匯就可以寫好英語作文的想法是錯誤的,必須了解掌握英語的具體搭配才能避免或減少寫作中的負遷移影響,提高英語搭配的準確性,說出地道的英語句子。

      三、英漢句子結構不同

      英漢兩種語言分屬于不同語系,英語屬于印歐語系,漢語屬于漢藏語系,兩者之間雖有不少相通之處,但其結構存在很大差異。英語句子結構是語法的?,F(xiàn)代英語有五種基本句型,即SVP, SV,SVO,SVOO及SVOC。[5]這五種基本句型可分為三部分。

      SVO是現(xiàn)代英語句子結構的典型代表,英語句子以動詞為中心,前邊是動詞的發(fā)出者也叫施動者為句子的主語,后邊是動作的承受者為句子的賓語。凡是事件的發(fā)生必須涉及到動作、動作的發(fā)出者和動作的承受者,沒有動詞就不能成為句子,缺了主語、賓語就是句子語法錯誤,SVO句型表示一個完整意義。SV是英語中唯一可以兩分的句子,它不符合英語習慣,人們常把不及物動詞轉(zhuǎn)換為動作名詞作賓語。如:take a walk,have a rest,lead a happy/miserable life,等等。很少有人說:After supper,we walk.或者:They dreamed.應該為:

      After supper,we take a walk.

      They dreamed a good dream.

      此外,一些不及物動詞后邊常跟狀語以達到修飾謂語及“三分”的目的。

      如:We live in Beijing.

      She danceswell.

      Tom works very hard.

      漢語句子結構不像英語那樣三分,它只有兩分:話題和說明,它的基礎不是形式邏輯,而是陰陽辯證,也就是說漢語造句不關心是否是SVO型,只要符合陰陽對立模式就行了。所以“我喜歡足球”是一個SVO型句子,結構完整,但意義并不完整。因為在漢語里它很少單獨出現(xiàn),其后總會跟點什么東西,構成陰陽對立,如:“我喜歡足球,他喜歡乒乓球?!?/p>

      由此看來,了解英、漢語句子結構分別為三分、兩分可以解決句子分析、改病句、漢譯英、寫作教學翻譯等方面中出現(xiàn)的很多問題。如:

      漢語句子:中國的西南部正在建起更多的防護林以阻止沙漠的蔓延。

      英語句子:More windbreaks are being built in Northwest China to stop the growing of the desert.

      漢語句子:我從家鄉(xiāng)來到這座城市,一轉(zhuǎn)眼三年了。

      英語句子:Three years has slipped by since I came from my hometown to this city.

      四、句篇表達不同

      從句篇層面看,英語句子常以SVO結構為核心,利用各種從句和短語進行修飾,擴展;各類連接詞、從句、修飾語的使用使句子結構復雜。英語的復合句追求嚴謹?shù)慕Y構,善于表達邏輯性強的論述,也表達嚴謹?shù)乃枷牒拖到y(tǒng)性強的概念。英語句子各成分的相互結合常用適當?shù)倪B接詞語如:or,but,if,so,because,when,although,in order to,so that,等)或各種語言連接手段,以表示其結構關系,從而使句子與句子流暢、自然、通順,因此,英語結構非常緊湊。漢語起源于象形文字,是意合型(parataxis)語言;文字無形態(tài)變化,只靠語序和虛詞來表示各種語法關系,并且依賴時間逐漸鋪開。句子之間注重意合連接,斷句不嚴格,結構松散。漢語句中各成分之間或句子之間的結合多依靠語義的貫通,少用連接語乃至不用連接詞仍行文流暢,所以句法結構形式短小精悍。如:“男孩吃過早飯上學去了?!边@個句子里兩個連貫的動作顯得緊湊且不羅嗦。用英語表達應為:The boy had his breakfast and went off to school.這里除了注意時態(tài)的正確使用以外,英文中“his”跟“The boy”前后照應、相互攀連,“and”將兩個承接的動作銜接起來。這一點對于中國學生在英語寫作中也是一大難題

      英漢表達方式有很大差異。本文依次從詞匯語義、習慣搭配、習語用法及句子結構特點方面對英漢語言進行分析,并從理論上予以解釋。學生不僅掌握英語詞匯的概念意義,還要知道其內(nèi)涵意義,以保證用詞的準確性。漢語搭配的模糊性對學生英語寫作有很大影響,英語搭配的具體精確要求學生必須擴大詞匯量,掌握英語的具體搭配,才不至于用詞貧乏。特定語言的習語與特定的民族的文化密切相關。因此必須了解英漢文化差異,平時多練習,做到熟悉英漢表達差異,切實消除母語的負面影響,熟悉各種文體的寫作,把握基本的英語寫作技巧,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1]教育部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http://wy.ynau.edu.cn

      [2]張蕾蕾.對比分析與大學英語翻譯教學[J].http://www.qikan.com.cn

      [3]陳海泳.中國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跨文化負遷移[J].黎明職業(yè)大學學報,2001,(4):42-43.

      [4]王德春.語言學通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66.

      [5]章振邦.新編英語語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17.

      (責任編輯:馬海燕)

      G623.31

      A

      1671-6469(2010)05-0091-04

      2010-06-25

      張敬慈(1959-),江蘇徐州人,昌吉學院外語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語言學。

      猜你喜歡
      英漢內(nèi)涵漢語
      學漢語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活出精致內(nèi)涵
      輕輕松松聊漢語 后海
      金橋(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理解本質(zhì),豐富內(nèi)涵
      挖掘習題的內(nèi)涵
      追劇宅女教漢語
      漢語不能成為“亂燉”
      華人時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要準確理解“終身追責”的豐富內(nèi)涵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
      商務英語翻譯中英漢褒貶義詞的應用探討
      淺談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方法
      无极县| 清镇市| 金沙县| 湖北省| 嫩江县| 开鲁县| 易门县| 翁牛特旗| 重庆市| 自贡市| 金溪县| 灵石县| 尼玛县| 双城市| 城固县| 阿鲁科尔沁旗| 凤凰县| 新泰市| 华亭县| 澄江县| 靖边县| 蕲春县| 新野县| 东兰县| 肥乡县| 嘉禾县| 资源县| 武山县| 江口县| 仙居县| 上虞市| 兴仁县| 胶南市| 孟州市| 曲周县| 永丰县| 潞城市| 兴化市| 清原| 江源县| 银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