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蘭州商學院外語學院,甘肅蘭州730020)
淺析英語反語的功能和作用
李瑩
(蘭州商學院外語學院,甘肅蘭州730020)
英語中也有反語的說法,但內(nèi)涵比漢語要廣泛。文章簡單介紹了英語反語的概念和起源,分析了英語反語的主要功能和作用:一是語言幽默風趣;二增加語言的諷刺意味;三有助于人們加深認識,增加理解。
反語;功能;幽默;諷刺
在漢語中,反語是一種修辭格,就是說反話,用和本意相反的詞語來表達此意,卻含有否定、諷刺以及嘲弄的意思。在英語中,也有反語這種說法,用“irony”這個單詞來表示。
“Irony”這個單詞來源于希臘語中的“eironeia”,意思是:“偽裝”。1502年,拉丁語中開始出現(xiàn)“ironia”這一單詞,后被引入英語中,一直被看做是“代替字面意義的一種比喻意義”。到了18世紀,“反語才廣泛應用于文學作品與日常對話中,作為表達與所說話語相悖的一種方式?!?/p>
在英語反語的研究中,至今也沒有一個西方學者為其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因為英語反語的特征要比漢語中的純粹作為修辭格來講的反語要廣泛的多,由于很難找到一種表述能夠完全概括反語的全部特征,所以,在目前英語反語的研究中,學者們大多采用描述的方法來描述英語反語的特征。
1.運用反語可以使語言幽默風趣
在日常對話或者文章中巧妙的使用一些反語,可以使語言顯得幽默風趣。日常生活中使用反語,主要是通過對某些詞加重讀音,增強語氣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的。如兩個朋友本來相約好星期六去野外玩,但周六的時候天卻下雨了,這時候,一個朋友說:“It is rainning!We couldn't go out!”。這時候,如果另一個朋友接著說:“Very good,truly it's fine!”.顯然,他的本意絕不會是在這里贊美天氣好,他的實際意思應該是“It's a bad weather!”(天氣實在糟糕透了)。又如“You wish…”這樣的句子,如果特意加重讀音在“wish”這個單詞上的時候,我們就不應該把它理解為“你希望…”的意思,其內(nèi)在含義應該是“你死心吧,別指望了”。
再如這樣一個例子She is as slender in the middle as a cow in the waist.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應該是,她的腰像牛腰一樣纖細。但我們根據(jù)現(xiàn)實經(jīng)驗知道,一頭牛的腰無論如何也不能稱之為”slender”纖細的,而“she”的腰卻像牛腰一樣,因此可以想到的是“she”的腰非常粗,說話人的目的是要說她體態(tài)過胖,腰如同牛腰一樣粗,說話人故意用“slender”(纖細的)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風趣幽默的效果。
2.運用反語可以增加諷刺意味
英語反語的另一個作用是增加強烈的諷刺意味。如這句話“Green is very knowledgeable,because he even know Shakespeare”,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Green”知識淵博。但我們從正常的經(jīng)驗來理解,如果要說一個人學識淵博的話,那肯定是這個人懂得很多知識,但下半句卻說是“因為Green知道莎士比亞”。莎士比亞是英國最著名的戲劇家,一生中創(chuàng)造了許多享譽世界的戲劇作品,可以說任何一個受過初等教育的人都應該非常熟悉莎士比亞這個名字。所以,知道莎士比亞的人,并非是知識淵博,因此,說話人在這里的意思無疑是表達的與字面意思相反的用意,即用了反語,其真實的意圖應該是諷刺“Green”這個人知識淺薄,什么都不知道。
再如這樣一句話,“Most of the abolitionists belong to nations that spend half the annual income on weapons of war and honor research to perfectmeans of killing.”(大多數(shù)建議廢除死刑的人士屬于那些花費一半收入用來研制戰(zhàn)爭武器并且盡力完善殺人方式的民族)廢除死刑的人,他們的主張看來是很人道的,但他們另一方面卻贊成用國民收入的一半來研制新的戰(zhàn)爭武器,以便他們在戰(zhàn)爭中殺死更多的人,這又是多么的不人道啊!通過和后文的印證,說明這些呼吁廢除死刑的人,不過是虛假的人道主義者罷了,文章中這樣稱呼他們其實是用了反語的修辭手法,諷刺了這些人的虛假人道,表里不一。
又如英國作家蕭伯納的作品《August Does His Bit》(奧古斯都失盡了本分),主人公奧古斯都是個愚蠢、虛偽的文官,他在戰(zhàn)時任政府要職,常常用“愛國、犧牲和盡責”來標榜自己和訓斥別人。有一天,有位女士來訪,奧古斯都一聽說女士長相漂亮,便立刻下令接見,可謂丑態(tài)必現(xiàn),但嘴上還說著冠冕堂皇的話:“國家危在旦夕,此時不宜接見”等,通過人物自身心口不一的言行,讓觀眾都感受到奧古斯都的虛偽本質(zhì),從而達到了強烈的諷刺效果。
通過上述幾個例子,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如果在作品中巧妙的運用反語,就可以達到強烈的諷刺意味,進而增強作品的藝術色彩和感染力。
3.運用反語,有助于人們加深認識,增加理解
如美國防癌協(xié)會的一則公益廣告中說道:“If people telling you to quit smoking cigarettes,don't listen…they are probably trying to trick you into living”(如果有人勸你戒煙,千萬不要理他,因為他是想騙你活得更久些),這則廣告語就巧妙運用了反語的修辭手法,這則廣告并沒有從正面告誡人們吸煙有怎樣的危害,從而勸誡人們應當戒煙等話語,相反單看第一句,“If people telling you to quit smoking cigarettes,don't listen…”似乎卻是在勸誘人們不要去戒煙,似乎吸煙應該有很大的好處,這種和傳統(tǒng)勸誡吸煙者戒煙相悖的話,就會促使人們帶著一顆好奇心去急于了解后面的文字,但當把后面的文字看完“they are probably trying to trick you into living”,我們就會立刻在心靈深處產(chǎn)生一種震顫:原來吸煙就等于把自己往死神的懷抱里推送,從而產(chǎn)生對吸煙的恐懼心理。進而明白這則廣告的用意仍然是在告誡吸煙者:戒煙!不過采用了反語的修辭手法,讓讀者在自己的鑒別中,加深了對吸煙有害健康的深刻認識,使吸煙者幡然醒悟。
又如一則健身器的廣告:Nobody is perfect(The Lean Machine).這則廣告說:“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初看廣告,會讓人摸不著頭腦,但仔細想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廣告的用意,其實在表達這樣的意思:既然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那么要想達到十全十美的標準,只有使用The Lean Machine的健身器。可見,廣告字面意思表達的含義和廣告的本意是不一致的,因此,這句廣告詞也是運用了反語的修辭手法,通過反語的使用,加深了對The Lean Machine健身器的認識。獲得良好的廣告效應。
英語中反語的用法和功能當然不止上述三種,不同的專家和學者根據(jù)所選取的角度和視角的不用往往會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但英語中運用反語的功能從總體上來說卻都是相似的:都是為了使語言更加生動活潑,文章的表現(xiàn)力和文學色彩更加濃厚。
H31
A
1006-5342(2010)11-0098-01
201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