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盜竊罪與搶奪罪的界分研究

      2010-08-15 00:44:24李偉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0年6期
      關(guān)鍵詞:秘密性營業(yè)員盜竊罪

      李偉

      (淮南師范學院 政法系,安徽 淮南 232038)

      盜竊罪與搶奪罪的界分研究

      李偉

      (淮南師范學院 政法系,安徽 淮南 232038)

      從盜竊罪與搶奪罪的界分必要性入手,從盜竊罪與搶奪罪的認知因素差異的分析和搶奪罪的“公然性”與盜竊罪的“秘密性”的理解出發(fā),詳細分析盜竊罪與搶奪罪的界分的關(guān)鍵之處。同時對德日刑法的強盜罪(中國稱之為搶劫罪)、盜竊罪與中國刑法關(guān)于搶奪罪、盜竊罪的內(nèi)涵進行比較。

      盜竊罪;搶奪罪;認知因素;公然性;秘密性

      一、界分盜竊罪與搶奪罪的必要性

      “中國刑法的突出特點是將犯罪的結(jié)果、數(shù)額作為定罪和量刑的基本依據(jù)”[1]。因此在許多刑法學專家的眼中,對于搶奪罪和盜竊罪的區(qū)分是沒有必要的,因為1997年《刑法》中規(guī)定了攜帶兇器搶奪的可以轉(zhuǎn)化為搶劫罪;同時對于盜竊犯罪中攜帶兇器的,仍以盜竊罪定罪量刑。

      從表面上看,盜竊罪與搶奪罪也很好區(qū)分?!八^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盜取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多次盜取公私財物的行為”[2]919;“所謂搶奪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乘人不備,公然奪取他人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盵2]915前者重在盜竊,后者重在奪取,但如果行為人公然以無法導(dǎo)致財產(chǎn)管理人、財產(chǎn)所有人的人身危險的行為方式取得財物的,是成立盜竊罪還是搶奪罪?該情況在認定上會出現(xiàn)分歧,這使得盜竊罪與搶奪罪的區(qū)分有了價值和必要。

      案例:犯罪人張某到某電動車行,對營業(yè)員說要買一輛電動車,需要到店外試車,營業(yè)員對其要求欣然接受,于是張某挑選了一輛價值5000元的電動車到店外試車,張某開始假裝試車、調(diào)試各種功能,當發(fā)現(xiàn)營業(yè)員去接待其他顧客的時候趁機騎走電動車,等營業(yè)員發(fā)現(xiàn),并大聲呼喊時,張某已騎車遠去。后營業(yè)員報案,張某被抓獲,檢察院對張某以盜竊罪提起公訴,一審法院以搶奪罪對張某進行量刑。對于以上法院量刑是否準確我們暫時不予評論,先從盜竊罪與搶奪罪的認知差異分析和搶奪罪的“公然性”與盜竊罪的“秘密性”的理解入手加以分析。

      二、盜竊罪與搶奪罪的認知因素差異的分析

      有學者認為搶奪罪和盜竊罪的主觀要件是相同的,即都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的直接故意,其區(qū)別就在于它們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不同。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至少是不全面的。任何犯罪行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態(tài)度支配下實施的。對于實施危害行為選擇與否以及實施何種犯罪行為是通過人的相對自主意識的選擇和支配得以實現(xiàn)的。在一定的心理狀態(tài)支配下實施的客觀行為總是表現(xiàn)或反映了人的一定的心理態(tài)度。正如趙秉志教授所指出“各種最終追求非法占有財物結(jié)果的侵犯財產(chǎn)罪,其犯罪故意不但包含對這種最終犯罪結(jié)果的追求而且也必然包含對犯罪手段,對犯罪行為的認識和選擇”,因此準確地說,在搶奪罪和盜竊罪的認識因素中犯罪分子對目的的認識是相同的,即都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但對于手段行為及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的認識則截然不同。

      搶奪罪的犯罪行為人認識到自己的奪取行為與取得他人財物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其特點在于犯罪分子并不在乎受害人或其他人知道自己在實施侵犯他人財產(chǎn)的犯罪,但他也不打算使用暴力脅迫等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在搶奪犯罪中,行為人可能實施某種程度的暴力造成受害人的身體的傷害,但這種傷害后果并不在行為人的認識因素之內(nèi)。盜竊罪的犯罪行為人以受害人不知曉的方式秘密竊取他人財物,被受害人發(fā)現(xiàn)是完全違背其意愿的,在此心理狀態(tài)支配下不可能發(fā)生公開的甚至暴力的行為。所謂“受害人不知曉”是指犯罪行為人在主觀上盡量不讓受害人知道盜竊犯罪的發(fā)生和自己財物的損失。換言之,就是犯罪行為人企圖在受害人及第三人不知覺的情況下將其財產(chǎn)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只要行為在主觀上具有決定或選擇秘密竊取的故意,在實施秘密竊取的過程中即使被人發(fā)現(xiàn)而行為人主觀認為沒有被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也應(yīng)認定為具有盜竊的故意。

      三、搶奪罪的“公然性”與盜竊罪的“秘密性”的理解

      搶奪罪中的“公然性”的理解:搶奪罪中的搶奪行為具有“公然性”,一般情況下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乘人不備,出其不意,公然對財物實施奪取行為,使他人來不及抗拒,而取得數(shù)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但這種“公然性”并不是指必須在不特定人或多數(shù)人面前實施搶奪行為,而是指公開奪取財物,或者說在被害人當場可以得知財物被搶的情況下實施搶奪行為。搶奪行為具有直接奪取財物的動機,但實施暴力的對象是財物而不是針對財物的合法持有人。由于行為的突然性,造成了被害人對財物的保護不及時而不能抗拒,但這種不能抗拒不是受到暴力脅迫造成的。

      盜竊罪中“秘密性”的理解:一般而言,盜竊的行為具有“秘密性”,所謂秘密性,一般情況下表現(xiàn)為行為人采取自以為不被財物的合法所有人、保管人察覺的方法,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秘密竊取財物主要表現(xiàn)有兩種情況:一是行為人趁財物所有人、保管人不在場時竊取財物;二是雖然財物所有人、保管人在場,但盜竊犯采取了自以為不使他們發(fā)覺的方法竊取其財物,如乘值班人睡熟或不防備而竊取財物等。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盜竊罪中的秘密性表現(xiàn)的比較特別,比如說行竊的人自認為采用秘密的方法進行竊取,實際上受害人已經(jīng)知道正在發(fā)生的事情,只是不敢反抗而已。這時盜竊罪中的“秘密性”的表現(xiàn)和搶奪罪中的“公然性”比較相似,需要加以區(qū)別。

      筆者認為,盜竊犯罪中的“秘密性”只是相對的,在客觀上表現(xiàn)為用自認為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察覺的方法非法獲取財物,這里所提及的“別人”只包括財物的合法持有人和所有人,其他人則不包括在內(nèi)。比如說,盜竊發(fā)生時,財物的合法持有人和所有人沒有覺察到盜竊行為的發(fā)生,其他旁觀者發(fā)現(xiàn)了盜竊行為,也應(yīng)以盜竊罪論處,前提仍然是盜竊行為人自認為沒有被發(fā)現(xiàn)、察覺。如果犯罪行為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財物的合法持有人或所有人覺察到盜竊行為的發(fā)生,繼續(xù)進行盜竊行為,就應(yīng)當以搶奪罪論處。盜竊罪中“秘密性”和搶奪罪中 “公然性”作為區(qū)分兩罪的重要標準是不可替代的,如果否定盜竊罪的“秘密性”這一重要特征而去另尋他途,這可能會導(dǎo)致對盜竊罪的認定誤入歧途,給司法機關(guān)的案件審判工作帶來混亂和困惑。

      具體到以上提到的案例來說,從犯罪行為人張某的心理進行分析,買電動車只是一個設(shè)計好的騙局,其真實目的是想趁營業(yè)員不注意時,騎走電動車,當營業(yè)員招呼其他顧客的時候,張某利用營業(yè)員沒有發(fā)現(xiàn)之機,騎上電動車溜走,雖然后來營業(yè)員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并大聲呼喊,但是張某已騎電動車遠去。對于這個案件筆者認為張某的行為是一種竊取,符合盜竊罪中的“秘密性”,因此,對張某應(yīng)以盜竊罪定罪,如果是在營業(yè)員的注視下直接騎車就走,張某的行為具有“公然性”,就應(yīng)該以搶奪罪論處。

      四、德日刑法與中國刑法關(guān)于搶奪罪的認識比較

      在世界范圍內(nèi)將搶奪行為規(guī)定為獨立的犯罪類型并不多見,德國、日本等國刑法均未規(guī)定搶奪罪,對搶奪行為視不同情形分別認定為盜竊罪與搶劫罪。德日刑法對強盜罪(搶劫罪)與盜竊罪的區(qū)分是以行為是否具有造成人身傷亡的現(xiàn)實危險性為標準的,即強盜罪(搶劫罪)不僅侵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quán),還必須侵犯人身權(quán),而盜竊罪只能侵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quán),因此,只要是以非暴力的方式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行為,都納入盜竊罪,其適用范圍遠比中國刑法中盜竊罪的適用范圍要大。也就是說,中國刑法中的搶奪罪,在德日刑法是以奪取行為是否具有暴力性而被分解劃入強盜罪 (搶劫罪)和盜竊罪中,有造成人身傷亡可能的,歸為搶劫,否則應(yīng)被定性為盜竊。因此,在盜竊罪的適用上,德日刑法顯得更寬泛。例如,被害人乙某不小心摔倒,手中的錢包掉在離身邊4米多遠的地上,盡管乙某眼看著自己的錢包,但由于其腳摔傷不能行走,不能撿回錢包??吹竭@一情形的甲某拾起錢包后逃走。由于乙某的錢包已經(jīng)離開了乙的身體,不管甲某的行為如何,都不可能造成乙某的傷亡,故甲某的行為不成立搶奪罪,而宜認定為盜竊罪。[3]對于這種觀點嚴格來說是受到了德日刑法思想的影響。

      而在中國,盜竊罪與搶奪罪都是古老的犯罪,例如《明律》即有“竊盜”與“白晝搶奪”之分?!皳屨?,突也。突者,猝也。奪是爭取。搶奪是猝然爭得?!逼涮幜P“重于竊盜而輕于強盜?!盵4]而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對這兩種犯罪行為一般也有一定的認知和分辨能力。就上述案例而言,試想,被害人乙某事后可能會認為自己的錢包是在自己的注視下被別人 “搶”去的,而絕對不會認為錢包被那人給“偷”走了。否則,這種認定不僅與盜竊罪、搶奪罪的字面表述有很大出入,而且會與司法工作人員對盜竊罪、搶奪罪的理解與認定相差甚遠。另外,從《刑法》第267條第2款對攜兇器搶奪以搶劫罪論的規(guī)定來看,正是考慮到搶奪罪的行為人可能使用攜帶的兇器對財產(chǎn)的所有人、保管人以及其他人員的人身安全產(chǎn)生威脅,通過加大對犯罪行為的懲罰力度以對公民作出法律上的保護措施。

      [1]阮齊林.中國刑法特點與司法裁量空間[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8,(3)

      [2]何秉松.刑法教科書(下)[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

      [3]張明楷.刑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4]蔡樞衡.中國刑法史[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136

      D92

      A

      1009-9530(2010)06-0068-02

      2010-07-04

      李偉(1979-),男,安徽霍邱人,淮南師范學院政法系教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碩士。

      猜你喜歡
      秘密性營業(yè)員盜竊罪
      密碼是多少
      盜竊罪中罰金刑裁量規(guī)則研究
      南大法學(2021年4期)2021-03-23 07:56:04
      技術(shù)秘密的認定與評價
      商情(2018年4期)2018-03-27 10:20:30
      Parcourez la Chine avec des notions de chinois
      論盜竊罪中的秘密性
      商(2016年31期)2016-11-22 21:51:16
      從“占有關(guān)系”重新界分職務(wù)侵占罪與盜竊罪
      盜竊罪新增行為方式的認定及評析
      盜竊罪若干問題探析
      盜竊罪中刑事推定規(guī)則的適用
      論盜竊罪與詐騙罪之區(qū)別
      东宁县| 慈溪市| 潮安县| 大洼县| 巫山县| 东港市| 布尔津县| 仙桃市| 和田市| 南昌市| 会泽县| 中方县| 延庆县| 甘南县| 宝清县| 肇源县| 登封市| 肇庆市| 台东市| 海丰县| 临汾市| 蒙阴县| 通道| 克山县| 奎屯市| 阿荣旗| 根河市| 如皋市| 龙岩市| 本溪市| 清远市| 武清区| 陵川县| 新巴尔虎左旗| 梧州市| 兰西县| 修武县| 五河县| 壶关县| 高州市|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