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濱 何立波
[關鍵詞]道路交通安全;現(xiàn)狀;對策
隨著農墾“抓城、強工、帶農”戰(zhàn)略的強力推進和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農場的道路建設全面推進,目前,農場轄區(qū)內的水泥路面,不僅線路延長、路面拓寬,而且基本實現(xiàn)網絡化、水泥硬化,通行條件便捷、迅速。因此,職工家庭轎車及農用機動車保有量持續(xù)增加,再加上農場與農村居住插花,交通安全形勢復雜,一些駕駛人素質參差不齊、交通安全意識不強,從而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影響到農場政治、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因此,如何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降低事故,減少或杜絕事故的發(fā)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服務經濟發(fā)展,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公路交通安全目前存在的隱患
一是機動車數(shù)量大幅度增加。隨著農場經濟的發(fā)展,富裕后的職工生活方式發(fā)生改變,買車成為一種以車代步和擴大再生產增加收入的一種必須和時尚,而且,一部分職工成為“二棲型”,夏天耕種土地,冬閑跑運輸或做生意,因此,摩托車、農用車、轎車、面包車、中巴車等大幅度增加。
二是機動車駕駛員成分復雜。隨著家庭車輛數(shù)額的增多,駕駛人員也必然增加。由于駕駛人員成份復雜,文化程度不等,安全意識上存在很大的差別,一車多駕、夫妻同開,甚至是家庭全員開車的現(xiàn)象已屢見不鮮。而且不經培訓、無證駕車、違規(guī)載客、酒后駕車等問題比較普遍,為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埋下了安全隱患。
三是車輛和駕駛人的異動流動速度加快。隨著道路的通暢和就業(yè)流動的加快,一些農場的職工和外來人員經常帶車異地就業(yè);同時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很多職工驅車自駕游,很多游客自駕到農場景區(qū)旅游,道路車輛承載量加大。另外,大宗農產品的收購運輸以及商品下區(qū)銷售等都帶動了駕駛人和機動車輛的大流動,所以給車輛和駕駛員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四是交通工具的多樣化,帶來隱患。目前管理區(qū)的職工以車代步的車型較多,小四輪、三輪車等農用車,還有摩托車、轎車、面包車等,這些車輛中有的是“二手車”甚至報廢車,外觀油漆斑駁,車內座椅座套、墊子破爛,燈光、制動、手剎、轉向都存在安全問題;有的車輛還非法進行了改裝,擅自加棚、加座、加長,車輛安全系數(shù)不高;有的營運車輛車主、駕駛員安全意識差,只要車能開得動即可,既不保養(yǎng),也不檢修;有的車主為逃避稅費和保險費,不掛牌、不辦證、不保險,成為“三無車輛”。另外,管理區(qū)一些職工,圖方便省時省事,農用車違法載人下地作業(yè),一旦出了交通事故,給個人家庭帶來不幸。
五是管理區(qū)地域跨度大,轄區(qū)分散,給管理帶來難度。農場點多線長,區(qū)域分散,有的管理區(qū)最長間距一百多公里,容易出現(xiàn)管理的盲區(qū)。
六是駕乘人員自我保護意識差,缺乏規(guī)避安全事故的常識性知識。一些駕車人自我保護意識缺乏,駕駛車輛不帶安全帶,超速行駛開快車等等,增加了事故的傷亡率。
七是安全宣傳不夠。宣傳不夠突出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宣傳的重點不突出,近些年來,各部門一直把宣傳教育重點放在場部地區(qū),使本來交通法規(guī)意識淡薄的管理區(qū)職工,成為了交通安全宣傳邊沿區(qū)。其次是宣傳的時間、方式不切合管理區(qū)實際。一些部門把宣傳的時間大都集中安排在6月份安全生產月活動期間,主要是通過法律服務大集發(fā)放宣傳資料,利用廣播、電視、宣傳櫥窗等傳統(tǒng)形式進行宣傳,因宣傳內容全晦澀難懂,加上職工農忙的之時無暇閱讀,也沒有興趣閱讀,因此,很難根本達不到入眼入心入腦的目的宣傳效果。再次是宣傳活動只是一陣風,過了安全月就悄無聲息,所以達不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
二、針對農村公路的安全隱患及特點,應采取如下對策
公路建設是促進經濟發(fā)展、為民造福的一項實事、民心工程,而加強農場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也同樣是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一件大事,所以必須也提升到民生工程的高度上來,重點地段的道路和管理區(qū)道路要重抓重治,同時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升為“農場行為”和“管理區(qū)行為”,建立齊抓共管、群防群治的長效機制,真正擺到重要日程上來。
一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切實增強全民交通安全意識。從上述存在交通安全隱患來看,中心問題還是職工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比較淡薄,所以必須強化宣傳,最大限度地改變和提升職工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形成“人人重視交通安全、個個維護交通安全”的良好局面。
1.開展交通安全知識“六進”活動。開展交通安全知識進機關、進企業(yè)、進管理區(qū)、進社區(qū)、進學校、進單位的六進活動。針對管理區(qū)群眾居住分散的實際,可采取“進家入戶”的形式上門宣傳,并開展以創(chuàng)建交通安全示范管理區(qū)、社區(qū)、學校為依托,大力弘揚交通安全文化,通過農場演出隊自編自創(chuàng)文藝節(jié)目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和利用農場雙老活動室、職工活動室、職工夜校的陣地作用,將交通安全文化納入到社區(qū)文化、機關文化、校園文化之中,形成合諧的交通安全文化氛圍,推動交通安全文化的普及,以此達到提高職工群眾交通安全的意識。使全體的干部職工既當管理員,又當宣傳員,全心抓交通安全防范工作。
2.大力開展專業(yè)培訓活動。定期專門召開駕駛人、乘務員培訓,講解交通安全知識,分析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司干部職工樹立“關愛生命,平安是?!钡陌踩庾R,了解法規(guī)、接受法規(guī),自覺遵守法規(guī),提高他們遵法守紀的自覺性,逐步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識。有條件的管理區(qū)、社區(qū)可成立交通安全協(xié)會,發(fā)揮協(xié)會的監(jiān)督培訓作用,定期組織駕駛人員學習培訓,督促車輛年檢工作。此外節(jié)慶等交通安全特別防護期,通過宣傳車及電話會議、管理區(qū)會議、服務大集等形式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營造濃郁的宣傳氛圍,進一步提高群眾的安全知識知曉率和安全意識。
二是落實安全責任,強化管理。
1.要嚴管嚴治,強化整治力度。
2.落實責任制,領導干部帶頭守責。
3.強化服務意識,改進工作方法。
總之,公路交通安全問題,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農場的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發(fā)展,要徹底解決好道路交通安全中的問題,是一項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形成合力把各項工作抓細、抓實、抓到位。同時,此項工作也需要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參與和配合,只有在全社會達成共識、形成共鳴,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局面,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