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丹 (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 上海 200083)
電子資源具有信息貯藏量大、檢索使用快捷方便等特點,其在高校教學、科研工作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極其重要的館藏形式。利用電子資源全面為讀者服務,既可以有效地推進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開發(fā),又能使其價值得到充分的發(fā)揮。盡管各高校圖書館在計算機、網絡等硬件及電子資源的訂購方面投入了大量經費,但目前各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使用卻普遍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其利用率及投入產出比遠未達到預期目標[1]。究其原因,主要是對電子資源的宣傳推廣不夠,培訓不到位,有些師生對電子資源的收錄內容和資源組成不了解,對電子資源的使用方法不熟悉,其檢索技巧遠不能滿足快速查找的需要,導致用戶使用電子資源存在畏難心理,因而嚴重影響了對電子資源的利用[2]。也就是說,電子資源的推廣與培訓已經成為現(xiàn)今各高校圖書館提高電子資源利用率的瓶頸,目前的電子資源推廣與培訓形式亟待改進。
目前,各高校圖書館對于電子資源的宣傳推廣和使用培訓主要是針對全校學生和一部分教師,一般采用定期舉辦電子資源講座和在圖書館網頁上發(fā)布相應培訓信息或放置使用指南等培訓資料的方式。這些培訓方式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但也存在著諸多缺陷。如定期舉辦的培訓講座由于受到時間安排、宣傳形式等各種因素限制,主動參與者不多,受眾面不廣,無法達到廣為宣傳和推廣利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學生對電子資源的咨詢往往有著隨時性、零散性和個別化等特點,他們常常會在前來圖書館借閱圖書時向圖書館員咨詢有關電子資源使用方面的問題,但由于圖書館中熟悉和掌握電子資源內容和使用方法的館員不多而經常無法得到及時解答和幫助指導。因此,除了為學生和教師進行電子資源培訓以外,對面向廣大師生提供文獻服務的圖書館員尤其是一線館員開展電子資源知識的普及和使用方法的培訓也顯得至關重要。
作為文獻信息的提供者,圖書館員給用戶的推薦和建議對信息的查找和使用起著重要作用。對圖書館員進行電子資源利用方面的培訓,更新其服務觀念,在對讀者提供文獻信息服務時,從傾向于提供傳統(tǒng)的印刷型文獻轉變?yōu)樘峁╇娮游墨I,這將在無形中促進電子資源的推廣和利用[3]。因此,電子資源的培訓不僅要針對圖書館的用戶,更要針對圖書館員。對圖書館員宣傳館藏電子資源、進行相應的培訓,可以使他們熟悉館藏電子資源的種類和內容,進而了解和掌握其使用方法,在為讀者提供文獻信息服務時,能夠熟練使用這些電子資源來檢索和查找所需文獻,以彌補紙本館藏之不足。
正是由于圖書館員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水平及其對本館館藏電子資源的熟悉程度直接影響著他們?yōu)樽x者提供文獻信息服務和咨詢指導的質量和方向,在圖書館員中開展電子資源利用的培訓就顯得十分必要,符合圖書館逐步向數(shù)字化發(fā)展的需求,同時也能對電子信息資源參考咨詢服務的進一步展開起到推動作用,有利于圖書館員在廣大師生中加大電子資源的宣傳和推廣力度,在日常服務中全面指導電子資源的檢索和利用。為此,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我館)組織了全體館員的電子資源培訓,包括教學分析、培訓實施和測試評價等一整套教學系統(tǒng)設計,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
對圖書館員進行電子資源推廣利用的培訓,其最終目的是希望他們能在日常的文獻信息服務工作中為讀者提供電子文獻資源及其利用指導,并推薦讀者使用相關電子資源來查找所需信息。在這種模式下可以以一種開放式的互動方式使電子資源的推廣面向更為廣大的師生群體,在日常的圖書館服務工作中無形擴大電子資源的影響力,提高電子資源的利用率。電子資源的宣傳與培訓工作也將由傳統(tǒng)的培訓者面向師生開展講座的模式轉變?yōu)橛蓤D書館員作為中介來面向更廣大的圖書館讀者群進行推廣利用的模式,其影響面和推廣效果必將更為顯著。
對于本項培訓的對象,即全體圖書館員而言,應該具備如下素質:(1)對于電子資源推廣、培訓工作有參與的興趣;(2)有一定的親和力,掌握與人溝通的技巧;(3)有高度的工作熱忱和足夠的耐心;(4)有克服困難、迎接挑戰(zhàn)的自信和勇氣[4]。這些素質為他們在日后面向廣大師生提供文獻信息資源和指導電子資源利用等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圖書館員在電子資源的培訓推廣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天然優(yōu)勢,是全面鋪開電子資源利用的強大動力。但就其對電子資源知識的了解和使用方法的掌握情況來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為了全面了解圖書館員對于電子資源的了解和使用情況,特編制了相應問卷進行調查,以便于在培訓中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和指導。另外,由于館員隊伍的年齡層次差別較大,對于電子資源的認識、計算機操作和網絡應用以及外語認知能力等方面均有著不同的起點能力和知識水平,因此在培訓中需要分層次進行相應的指導,也可請起點能力高的館員輔助幫帶起點能力相對較低的館員,采用互助式學習的方式共同提高。
為了使培訓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培訓開始前就設定了4項具體的目標,從而保證培訓的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也為館員們的學習指明了方向。目標的設定本著實用性和可評價性的原則進行,要求館員們在培訓后能達到以下的目標:(1)了解本館電子信息資源的品種;(2)熟悉本館電子資源的收錄內容;(3)掌握電子資源的基本檢索方法;(4)學會校外使用電子資源的設置。
由以上的培訓目標可以看出,培訓主要分為信息認知(目標1、2)和技能操作(目標3、4)兩大內容,涉及電子資源利用的主要方面,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同時也為培訓的實施和評價的開展打下了基礎。
根據已經確立的培訓目標,需要進一步制定評價方案,以確保在培訓后能夠對達到的水平進行測試與評估。由于培訓目標主要分為信息認知和技能操作兩種類型,因此評價也相應分為口頭問答題和上機操作題兩種測試題型,以分別檢測培訓達到的程度。據此,設計并開發(fā)了一套電子資源測試習題,分為15道問答題和65道操作題,總計80道試題,同時將其作為自學練習和測試評估之用。
對圖書館員進行的電子資源培訓可以采取集中講授和分散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并在必要時給予個別輔導。培訓過程中應讓館員們從被動地聽轉變?yōu)橹鲃拥貙W,要把過去培訓“強調信息的傳授與知識的掌握”轉化為“強調知識的生成與能力的構建”[5]。實質就是要使全體館員投入到培訓中,通過館員與培訓者以及館員之間相互交流、共同討論等方式,獲得親身感受和經驗,從而提高他們使用電子資源的能力。
對于集中開展的培訓講座而言,主要采用多媒體演示教學方式,配合實例對不同電子資源進行檢索操作比較,并穿插為館員介紹電子資源檢索技巧,提示使用電子資源的在線幫助。集中培訓的內容主要根據培訓目標的要求來展開,在圖書館報告廳中集合全體館員進行培訓講座,講解本館所購置中外文電子資源的收錄范圍、內容結構、使用方法、檢索技巧等,并演示各電子資源數(shù)據庫的使用,重點結合實例進行上機實踐操作培訓。
在講座中,一方面詳細介紹現(xiàn)有館藏電子資源的種類及各數(shù)據庫的具體內容,并將其總結歸納后印制成培訓材料分發(fā)給每位館員,以便于他們課后自學,認知和熟悉各個電子資源數(shù)據庫;另一方面以PPT演示講解和上網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各數(shù)據庫的實際利用和檢索方法,通過具體的關鍵詞實例和檢索條件限定等演示各種檢索類型與全文下載方式,力求使館員們熟悉每個數(shù)據庫的界面風格并掌握其基本檢索技巧。此外,還進行校外訪問電子資源的代理服務器設置方法的演示和講解,并補充 “期刊導航”和“讀秀學術搜索”等實用功能,使電子資源在使用過程中更為便捷、靈活。
最后,需要對培訓內容進行總結回顧,這一點也十分重要,有利于館員理清思路,抓住重點,課后有針對性地練習鞏固,而不遺漏培訓要點。筆者將本次培訓的要點及館員需要相應學習和掌握的內容總結歸納如表1所示。
表1 圖書館員電子資源培訓要點總結
在培訓結束后,將設計編制好的電子資源測試習題分發(fā)給每位館員,請他們在課外自主學習,按照習題要求各自進行上機實習,熟悉和掌握各個電子資源數(shù)據庫的收錄內容和界面風格以及檢索和下載等功能。
電子資源利用的技巧和熟練程度,只能靠在實踐中摸索和提高,因此,高校館必須為館員提供較好的上機條件和足夠的練習時間,以達到最好的效果[6]。上機實踐操作是館員掌握電子資源實際利用的重要一環(huán),應當給予高度重視。因為培訓講座只能起到介紹和引導的作用,而要想真正熟悉電子資源的結構特征、掌握其使用方法,還需上機操作訓練,在各個數(shù)據庫中進行檢索、瀏覽、下載等功能的練習,逐步掌握其規(guī)律和技巧。由于電子資源的檢索和下載等操作往往需要一定的現(xiàn)實需求(如關鍵詞、作者等實例)方能有針對性地練習,我館特別編制了一套電子資源上機操作習題,內容涵蓋館藏電子資源的收錄范圍、檢索方法、全文下載等方面,涉及面廣,實用性強,對于館員們深入學習和實際操作電子資源具有極大的幫助。同時,對有些難度稍高的習題給出了相應的操作提示,可以有效指導館員按步驟摸索,循序漸進地掌握各種技巧和方法。
在分散進行課外自主學習和上機操作的練習過程中,應當鼓勵館員們進行互助式的學習。一些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水平較高、電子資源使用較熟練的年輕館員擔當 “學習者”和“培訓者”的雙重角色,在自己消化吸收和操作練習的同時,幫助和指導周圍的一些基礎相對薄弱、計算機操作不太靈活的年長的館員進行訓練,大家在這樣一種互助式學習氛圍下共同進步。
當然,在各自進行操作和練習的分散學習過程中,難免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有些館員希望在家中練習電子資源的操作,但是遇到了代理服務器設置的問題,這也是讀者們經常遇到的阻礙電子資源使用的一大問題。圖書館技術部門經過設置和指導,為他們解決了這一問題。還有一些館員自身英文水平相對較弱,遇到外文電子資源的全英文界面就有些望而卻步,無從下手,外文電子資源的操作成為他們學習的一大難題。為此,我館專門就外文電子資源中關于檢索、瀏覽和下載等常用功能的英文短語進行了個別輔導,列出這些功能對應的英文請他們識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外文電子資源的使用問題。此外,館員們在實際使用中還遇到了其他一些問題,如電子資源專用閱覽器的安裝、電子書的文字識別和圖像截取、檢索過程中指定條件的限定等,我館根據館員的實際情況和相應問題分別給予個別的解答和輔導,以確保每位館員在培訓和練習后都能基本掌握電子資源的利用,日后進一步指導前來咨詢的學生或教師,起到宣傳推廣和指導應用的作用。
為了評價本次對圖書館員進行的電子資源培訓的效果,我館組織了一次電子資源利用測試,以檢測每位館員對電子資源的掌握程度。測試主要以抽簽選題的方式進行,每位館員測試3道試題,分別為問答題1道和操作題兩道(中文電子資源和外文電子資源的操作各一題),題目主要從上機實踐操作的練習題中抽取,并根據實際情況作出一些變動和調整。測試小組成員由館內負責電子資源引進和培訓工作的3位教師組成,測試在圖書館的多媒體室進行,測試題分別設置在3種顏色的試題簽中,白色簽為問答題,紅色簽為中文電子資源操作題,綠色簽為外文電子資源操作題。參加測試的館員分別抽取紅、綠、白3個試題簽,口頭回答1道問答題,上機演示兩道操作題,通過屏幕投影顯示給臺下的測試組評委老師,由他們做出評判,必要時給予一定的點撥與提示。當然,對于年齡層次不同的館員,在評價時也可以給予一些難度有所區(qū)別的試題進行測試。特別是對于年輕館員,可以適當提高要求,評價標準嚴格一些,以促使他們對電子資源的熟悉程度和利用水平有所提高,進而有利于今后的文獻信息服務工作。
此外,就評價工作而言,圖書館還應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如評選電子資源利用先進館員、學習積極分子或給予一定的獎勵等,以此來促進館員們學習電子資源知識、掌握電子資源操作方法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當然,館內開展的電子資源培訓和測評工作不應給館員們造成太大的壓力,應以不影響他們的日常工作為前提,可以給予他們較充分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和上機實踐,并進行必要的溝通和輔導,以確保每位館員都能以積極樂觀、主動好學的態(tài)度來對待學習任務,為其今后進一步利用這些電子資源為讀者提供信息資源、開展咨詢服務和指導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總之,圖書館員在電子資源的宣傳推廣和咨詢指導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文獻提供理念的更新將直接影響到電子資源的利用率和讀者獲取信息資源的水平。因此,在圖書館員中開展電子資源使用的培訓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是對傳統(tǒng)的電子資源講座培訓模式的補充和創(chuàng)新,有利于電子資源在廣大師生中的影響擴大和地位提升,同時也能更新學生和教師們以往傾向于利用圖書館紙本書刊的傳統(tǒng)觀念,使其逐步轉向對電子資源的關注和利用,發(fā)現(xiàn)電子資源的豐富性和便捷性等優(yōu)勢,清楚地了解到現(xiàn)代高校圖書館不僅有豐富的紙質資源,還擁有更豐富、更方便的電子資源,養(yǎng)成今后無論在學習還是工作中都通過圖書館電子資源檢索資料的習慣,從而提高他們使用電子資源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開展的這次圖書館員培訓,經過了系統(tǒng)化的教學設計,是一次在圖書館員中普及電子資源知識和使用方法的有益嘗試和創(chuàng)新實踐,也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圖書館員已基本掌握了電子資源的內容及使用,并能夠在日常工作中向師生們推廣和指導利用。相信隨著館員們對電子資源認識的逐漸加深及對其操作的進一步掌握,一定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新觀念,為讀者提供更優(yōu)質的電子信息資源服務和推介,幫助和指導讀者更精確、快捷地定位和查找到所需資源,不斷提升電子資源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使電子資源的優(yōu)勢得以充分發(fā)揮、利用率得以進一步改善和提高。
[1]朱 慧.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培訓工作研究[J].圖書館學刊, 2008(6):112-114.
[2]梁正華.論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使用與培訓工作[J].當代圖書館, 2007(2):43-44, 39.
[3]李 慧, 唐永林.基于網絡的文獻檢索案例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應用[J].情報探索, 2009(9):66-68.
[4]崔紅雁.淺談TOT模式在高校數(shù)據庫推廣培訓中的應用[J].圖書館論壇, 2009(5):80-82, 170.
[5]王 方.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培訓工作的開展與模式創(chuàng)新[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 2009(4):54-55.
[6]張 軍, 羅 荃.高校圖書館開展讀者培訓的系統(tǒng)性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 2007(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