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軍的高級領(lǐng)導(dǎo)人中,鄧小平治軍嚴厲是人所共知的。他深知軍隊的紀律同軍隊的命運生死攸關(guān),大聲疾呼:軍隊要打勝仗,要同人民群眾保持魚水般的關(guān)系,必須“嚴格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嚴整軍風(fēng)紀”。
1948年9月25日,中央軍委批準華東野戰(zhàn)軍舉行淮海戰(zhàn)役的建議。劉伯承、鄧小平指揮部隊加強西線行動,配合華東野戰(zhàn)軍作戰(zhàn)。10月9日,劉鄧決心集中第一、第三、第四、第九縱隊攻取南陽、鄭州,策應(yīng)華野在徐州戰(zhàn)場上即將展開的淮海戰(zhàn)役。
在鄭州戰(zhàn)役中,秦基偉率九縱以微小的代價(與敵傷亡之比為1∶32),殲敵1.1萬余人,一戰(zhàn)揚威,一躍成為主力部隊。連陳毅都說,“九縱成熟了,可以打大仗了”。
對于勝利之師,人們往往給予善意的寬容。鄧小平卻并未因獲得勝利而放松軍紀教育。
通報批評縱隊司令員
打下鄭州后,秦基偉兼任鄭州警備司令。他比較喜歡豫劇,覺得豫劇唱腔很有韻味,喜歡聽,也喜歡哼幾句。但是,在戰(zhàn)爭歲月,一年到頭都是行軍打仗,難得有進城消遣的時候。這次,部隊進入大城市,終于有了機會,卻沒想到因看戲而闖了大禍。
一天晚上,秦基偉安排好值班后,便換上便衣,掖好手槍,悄悄地尋到一家劇院,掏錢買了一張票進去了。
偏巧這天晚上,鄧小平打電話到司令部找秦基偉,一聽說秦基偉不在,就火了。
值班參謀據(jù)實向鄧小平報告:“秦司令員看戲去了。”
這還了得?鄧小平?jīng)]二話,立即通報批評。
在全中原野戰(zhàn)軍受到通報批評,秦基偉自然不舒服,但仔細想想,這個通報批評也是該挨的。鄭州剛解放,工作千頭萬緒,敵情仍很嚴峻,作為鄭州警備司令,哪能隨意離開工作崗位。如果部屬們也學(xué)自己的樣子,豈不亂了套!
撤了縱隊后勤部長楊以山的職
鄭州打下后,部隊首先補充的是武器彈藥,其他裝備還未改善??v隊首長外出開會,要么騎馬,要么步行。在城市里,這樣的交通方式確有不便??v隊后勤部長楊以山見鐵路局有幾部小汽車,就去向人家借。
這件事反映到鄧小平那里,他毫不姑息,一個命令下來,撤了楊以山的職。
有人議論,楊以山是個工作十分勤懇的同志,就因為借一部車子被撤職,是不是處理得重了點呢。
鄧小平卻不這樣認為。他說:“什么借?鄭州是你打下來的,你是勝利之師,他鐵路局雖不是黨政軍機關(guān),但也是國民黨的辦事機構(gòu),那些人本來就對共產(chǎn)黨心存疑懼,你明借暗要,不是搶也是搶,違犯了我黨我軍的城市政策,就該撤職?!?
鄧小平治軍著實嚴厲。在打下鄭州后的非常時期,他連出重拳整治紀律,敲山震虎,令全軍肅然。受到批評的秦基偉和被處分的楊以山心服口服。
責(zé)編/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