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談胡適對曹雪芹卒年的看法

      2011-01-12 02:21:18劉廣定
      關鍵詞:甲申周汝昌眉批

      劉廣定

      (臺灣大學,臺灣臺北 10617)

      談胡適對曹雪芹卒年的看法

      劉廣定

      (臺灣大學,臺灣臺北 10617)

      胡適治學采科學態(tài)度,尊重證據(jù),也不諱言己誤,從他對曹雪芹卒年的看法三度改變即可見出。從“甲申說”到“壬午說”,再轉變成“癸未說”,都是依據(jù)新出證據(jù)。曹雪芹卒年的三種看法中,當以胡適最后認定之“壬午說”較近事實。

      胡適;曹雪芹卒年;壬午說;尊重證據(jù)

      胡適治學采科學態(tài)度,尊重證據(jù),也不諱言己誤。他曾在《介紹我自己的思想》一文中說:“科學態(tài)度在于撇開成見,擱起感情,只認得事實,只跟著證據(jù)走?!彼麑Σ苎┣圩淠甑目捶ㄈ雀淖儯褪且粋€很好的例子。

      曹雪芹卒年的三種看法

      民國十一(1922)年胡適為了研究紅樓夢小說,想更深入了解曹雪芹的生平,搜尋愛新覺羅·敦誠的《四松堂集》。從北京琉璃廠的松筠閣,以三十銀元代價購到他認為是“付刻底本”的抄本《四松堂集》四冊及《鷦鷯庵筆麈》與《鷦鷯庵雜志》各一冊。詩集中有一首《挽曹雪芹》,詩下原有“甲申”兩字以白紙貼蓋。全詩是:

      挽曹雪芹(甲申)

      四十年華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誰銘。

      孤兒渺漠魂應逐(前數(shù)月伊子殤,因感傷成疾),新婦飄零目豈瞑。

      牛鬼遺文悲李賀,鹿車荷鍤葬劉伶。

      故人惟有青山淚,絮酒生芻上舊坰。

      由于敦誠有詩云“吾詩聊記編年事”,胡適因此得到兩點最主要的結論:(1)曹雪芹死在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年)。(2)曹雪芹死時只有“四十年華”,但不限定整四十歲。這可稱為“甲申說”。

      但到了民國十六年(1927),胡適在上海買到了《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因內有“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而名之為“甲戌本”。翌年他寫成“考證《紅樓夢》的新材料”。因“甲戌本”第一回八頁下及九頁上有兩條硃筆眉批:(見附圖1)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余嘗哭芹,淚亦待盡,每意覓青埂峰再問石兄,余(奈)不遇獺(癩)頭和尚何?悵悵。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本(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淚筆。

      胡適認為“八日”為“八月”之誤,并據(jù)之以曹雪芹逝于壬午年(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除夕(1763年2月12日)。此即“壬午說”。

      然民國三十六年(1947)周汝昌在燕京大學圖書館看到一部《懋齋詩鈔》的清抄本。這是敦誠之兄敦敏的詩集,也是胡適尋訪多年未得的。周汝昌發(fā)現(xiàn),此書是編年體,紀年為“癸未”(癸未為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的《古剎小憩》詩后第三首為《小詩代柬寄曹雪芹》:

      東風吹杏雨,又早落花辰,好枉故人駕,來看小院春。

      詩才憶曹植,酒盞愧陳遵,上巳前三日,相勞醉碧茵。

      故他認為這詩也是癸未年所寫,既然癸未年初曹雪芹尚在,就不可能死于“壬午除夕”。由于“甲午”年距“壬午”已十二年,可能批者記錯了年份。因此,周汝昌假設“壬午除夕”為“癸未除夕”之誤,也就是說曹雪芹逝于癸未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他并以一首甲申年敦敏的“河干集飲題壁兼吊雪芹”為佐證:

      花明兩岸柳霏微,到眼風光春欲歸。逝水不留詩客杳,登樓空憶酒徒非。河干萬木飄殘雪,村落千家?guī)нh暉。憑吊無端頻悵望,寒林蕭寺暮鴉飛。

      可能胡適當時忙于各種事務與《水經(jīng)注》研究,未遑多思,乃以周汝昌之言可信。次年二月二十日在《天津民國日報》發(fā)表的“與周汝昌書”中就表示:“先生推測雪芹大概死在癸未除夕,我很同意。敦誠的甲申挽詩得敦敏的吊詩互證,大概沒有大疑問了?!边@就是所謂的“癸未說”。

      從“癸未說”回到“壬午說”

      唯曹雪芹死在癸未除夕之說,非無可疑處。顯而易見的就是:雖敦敏癸未年初有《小詩代柬寄曹雪芹》的詩,難道沒有曹雪芹已死而未收到該詩的可能嗎?到了一九五零年代,《懋齋詩鈔》的底本出現(xiàn),也和《四松堂集》刻本等一并影印出版。許多紅學研究者因而發(fā)現(xiàn)《懋齋詩鈔》的底本,有許多剪貼挖改之處,那首“小詩代柬寄曹雪芹”是否確為癸未年所作,洵屬可疑。再加上其他的例證,不少人又回到胡適依據(jù)“甲戌本”所認為曹雪芹逝于壬午除夕的“壬午說”。但周汝昌等贊成癸未除夕為曹雪芹忌日的紅學家也舉出許多反駁的理由,堅持其看法。故曹雪芹的卒年就有了“壬午說(1763年初)”和“癸未說(1764年初)”兩派,爭執(zhí)不下。據(jù)說1962年,為了紀念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一些紅學家曾展開大規(guī)模的討論,以便在兩種說法中“確定哪一個說法比較合理”[1]。最后仍得不到結論,故只好折中在1963年8月舉行!

      至于胡適,可能因身在海外并不清楚相關的爭議。雖1956年也看到《懋齋詩鈔》和《四松堂集》等的影印本,直到1959年2月5日寫給雷震的一封信中仍相信十余年前周汝昌以曹雪芹死于“癸未除夕”之說法,亦即所謂的“癸未說”[2]。據(jù)趙岡和陳鍾毅夫婦在1970年和1975年都說過:

      很久以前,我們與胡適之先生通信討論此事,胡先生表示已經(jīng)完全放棄了自己以前的看法,而接受周汝昌的癸未論。我們告訴胡先生,在未能排除其他可能性以前,就放棄壬午論,似乎嫌太早了。譬如說,即令“小詩代簡”是作于癸未二月中旬,上距壬午除夕不過一個多月,會不會是敦氏兄弟尚不知道雪芹已去世?我們不能完全不估計這種可能性。雪芹遷居西郊后,與敦氏兄弟的往還已是很少。有時甚至一年多都未見面。敦誠、敦敏這段時期又經(jīng)常往來于東臯間。我們同時向胡先生指出,在“小詩代簡”一詩的后兩首就是“飲集敬亭松堂同墨香叔、汝猷、貽謀、二弟,暨朱大川、汪易堂即席以杜句蓬門今始為君開分韻,得蓬字”之詩。……這次宴會只有七人參加,雪芹并不在內。有柬邀而未出席,是否雪芹已前卒?胡先生讀過我們信后,果然就改變了主意,再度改回壬午說[3][4]。

      似是胡適為他們的這兩個理由所說服,“再度改回壬午說”。

      然余英時的考證卻認為:《小詩代簡》和《集飲敬亭松堂》兩首詩是無關的,前一首之邀柬并非為了后一首中所寫的集飲。他說:

      ……敦敏的《小詩代簡》是邀請雪芹到京城西南角的“槐園”去賞春的,而敦誠“家宴”則舉行在城西的四松堂。這兩個地方相距縱不甚遠,恐亦非數(shù)步之遙。在交通不便的當時,如何能臨時改換宴會場所,并且主人也從敦敏改成敦誠,這是無論如何也講不通的事。試問照周汝昌的說法,如果雪芹決定前來赴宴,他究竟是去槐園呢?還是去四松堂呢?此其一。以時間而論,敦誠家宴也較敦敏招飲雪芹的日子為早,這兩首詩所講的集會絕不可能是同一的。此其二。再就“飲集”一詩來看,其中曾記“易堂最后至”,然竟無一字提到雪芹獲邀未至的事。這也可見上述兩詩之間并無關系。此其三[5]。

      另外還有其他討論,茲不贅引。其結論是

      ……因此無論就時間、地點、人物、聚會的性質來說“飲集敬亭松堂”之詩都與“小詩代簡”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小詩代簡”也許是敦敏在槐園為敦誠“暖壽”的請柬,雪芹究竟赴宴了沒有,我們根本不知道。但是把癸未二月十五日的敦誠家宴當作敦敏為敦誠暖壽的聚會則是十分荒唐的錯誤。

      淺見以為此《飲集敬亭松堂》與《小詩代簡》并無關聯(lián)之說可信。唯隨后他又說:

      胡適之先生如果真是因為看了這兩首詩竟從癸未說再改回壬午論,那么這位紅學考證的開山人物就未免太令人失望了。

      但這只是依據(jù)趙岡的轉述所下的結論,確否有待商榷。

      筆者在南港胡適紀念館的“胡適檔案”中找到四封趙岡給胡適的信。1959年2月18日,7月23日,1961年2月7日和2月18日,都是談《紅樓夢》的問題,唯其內容皆非趙岡所說的那封①或許確有該封信,但不在“胡適檔案”中。趙岡于1959年3月曾撰文指出《懋齋詩抄》之編年不正確(《紅樓夢考證拾遺》頁17-23,香港高原出版社,1963年)??赡芩哺嬖V了胡適,但該文中并未言及這兩首詩的關系。。但有一封趙岡1959年3月18日給雷震的信,其中說:

      ……雪芹卒年問題,不是我與胡先生抬杠,而是確有證據(jù)?!?/p>

      (三)姑且承認詩是按時間先后排列。在“小詩代柬寄曹雪芹”一詩以后兩兩首,就有詩記載“上巳”前幾天的游園飲酒的詩。說明到場者七人,自比竹林七賢,而且列舉七人名字,雪芹并不在場。如果雪芹當時在世,一定應約而來(他喜飲酒,又與諸人友善)。

      故可推測:雷震雖把信轉給了胡適,胡適卻未立即采信趙岡之言。之后他又檢閱《懋齋詩鈔》影印本,才確認《懋齋詩鈔》編年紊亂,不足為信。1961年2月17日他在“跋《紅樓夢書錄》”的“補記”里說[6]:

      ……我看了這個鈔本的原稿子,似不是嚴格依年月編次的:又不記頁數(shù),裝訂時更容易倒亂。“小詩代簡”一首……這好像是癸未(乾隆廿八年)春天邀雪芹三月一日(上巳前三日)去小酌的“小詩代簡”。發(fā)此“代簡”時,去雪芹死(壬午除夕)止有一個半月的光景,可能他還不知道雪芹已死了?!饰椰F(xiàn)在的看法是;敦敏的“代簡”詩即使是“癸未”二月做的:未必即能證實雪芹之死不在壬午除夕。

      因此才又恢復了他早年據(jù)“甲戌本”所推定曹雪芹卒于“壬午除夕”之看法??梢姾m治學態(tài)度并非人云亦云,而是尊重證據(jù)。

      “甲申說”之再起與檢討

      到了一九八零年代,梅挺秀和徐恭時又倡議回到胡適最早提的“甲申說”[7]。他們都以前引“甲戌本”第一回的二眉批因抄錯而應分成三條,即“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是單獨的一條,其中“壬午除夕”為批者所署的紀年。徐恭時還認為第一條應寫在“標題詩”下面,并因漏抄而需增補成為:

      [此為第一首標題詩。]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作者以憤世言,血淚筆〕哭成此書,壬午除夕〔畸笏叟〕。

      他們相信“甲午八日(月)”四字應依所謂“靖藏本”改為“甲申八月”。也都相信《四松堂集》抄本中的“挽曹雪芹詩”是敦誠親自吊祭后所寫。因而認為曹雪芹逝于甲申年初,即1764年春。這一說得到了蔡義江、劉夢溪及伊藤漱平等多人的支持[8]。惜胡適早已羽化,無法置喙了。筆者擬就此,一陳拙見。

      首先是所謂的“靖藏本”的問題。此抄本疑云重重,許多人認為是捏造或內容不實[9]。竊以為未獲辨明之前,不可用為證據(jù)。其次,批語中除一些明顯的“錯白字”與“漏字”外,怎可隨意添改字句或增批者署名?如徐恭時將“甲戌本”第一回眉批: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本(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淚筆”

      藉“復原”之名,以下加橫線之字改成:

      自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有幸而傳,余與芹脂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原矣。甲申八月淚筆。畸笏老人

      實無任何意義!

      幾年前筆者已提出胡適早年以“甲午八日”中之“八日”為“八月”,應乃誤判但后人不察;而“申”、“午”兩字寫法、形狀皆不同,不可能相互誤抄[10]。換句話說,若原批為“甲午”,不可能誤抄成“甲申”,反之亦然。但“人日”有可能是誤抄成“八日”,亦即“甲午八日”或為“甲午人日”之誤[11]。

      再者,此眉批中的“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筆者于2001年八月在北戴河舉行的“新世紀海峽兩岸中青年紅樓夢學者研討會”上宣讀《庚辰本〈石頭記〉七十一至八十回之版本研究》論文時即曾表示:“造化主”造人的觀念非十九世紀前中國人所有,因此該批語之時代性可疑。隨后又兩度詳加說明[12]。這是胡適當年忽略的一點,今再補充簡述如下文:

      中國古代戰(zhàn)國時期成書之《莊子·大宗師》篇已有“造化者”及“造物者”之詞。東晉起一些佛典道書如《三法度論》卷三,《大般涅槃經(jīng)》卷十七等也都用過“造化主”或“造化之主”一詞,唯其意義與西方耶教“Creator”不同,并無“創(chuàng)造人類”之義。換言之,西方耶教以“上帝”或“天主”乃人類之創(chuàng)造者(Creator),中國文明里并無此觀念。明末天主教耶穌會教士來華,以“造物主”譯“Creator”。清代中葉馬禮遜(Robert Morrison,1782-1834)所編《英華字典》1819年“華英”部分及1822年“英華”部分仍只用“造物主”,而無“造化主”一辭??赡苡捎谇宓拦舛?842)年魏源編《海國圖志》時,仿《西域圖志》“回人尊敬造化之主”、“大造化天地主兒”等用法(《海國圖志》“史部,地理類”卷二十五),在所撰《天主教考》篇中(《海國圖志》“史部,地理類”卷二十七)幾度使用“造化萬物”、“上帝造化”等語,19世紀中葉教會出版物開始并用“造物主”與“造化主”。例如1855年香港英華書院之《遐邇貫珍》,1857年上海墨海書館出版之《六合叢談》等皆是。易言之,耶教未傳入前,中國并無“上帝”或“天主”創(chuàng)造人類的觀念。耶教傳入后,初以“造物主”譯“Creator”,約到19世紀中葉始兼用“造化主”為譯名。之前雖早有人用過“造化主”這一名詞,但并無由“造化主”造人的意義。

      故依拙見:“甲戌本”《石頭記》第一回眉批“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具有耶教上帝造人觀念,又用19世紀中葉才漸普遍的“造化主”一詞,很可能并非乾隆甲午(1774)之批,更非甲申(1764)之批。至于崔川榮以“甲午”乃“紀月”——指“五月”的說法[13],與各抄本批語的系年用法迴異,應非正解。

      結語

      胡適對曹雪芹卒年的看法,從“甲申說”到“壬午說”,再轉變成“癸未說”,都是依據(jù)新出證據(jù)。其后發(fā)覺“癸未說”所依據(jù)的《懋齋詩鈔》有問題,才又改回“壬午說”,可見其尊重證據(jù)的科學態(tài)度。唯“甲午八日淚筆”之眉批,胡適有所誤解,是一憾事。至于曹雪芹死在癸未除夕之說,疑點不少,但原不是周汝昌之過。因為他除了忽略前述敦敏寫《小詩代柬寄曹雪芹》時尚不知道雪芹已去世之可能外,其他疑點在他所見的清抄本里是看不出來的。但他和“癸未說”論者不顧基本依據(jù)——《懋齋詩鈔》底本之缺失,固執(zhí)己見,乃又一憾事。

      曹雪芹卒年的三種看法中,就目前經(jīng)眼之資料判斷,淺見以為胡適最后認定之“壬午說”可能較近事實。將于另文討論之。

      附圖1 甲戌本第一回八頁下及九頁上的兩條硃筆眉批

      [1] 梅挺秀.曹雪芹卒年新考[J].紅樓夢學刊,1980(3):219-237.

      [2] 萬山不許一溪奔:胡適雷震來往書信選集[M].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2001.

      [3] 趙岡,陳鍾毅.紅樓夢新探[M].晨鐘出版社,1970:81-83.

      [4] 趙岡,陳鍾毅.紅樓夢研究新編[M].聯(lián)經(jīng)出版公司,1975:61-62.

      [5]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M].聯(lián)經(jīng)出版公司,1978:209-226.

      [6] 胡適紅樓夢研究論述全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07-308.

      [7] 徐恭時.文星隕落是何年?——曹雪芹卒年新探[J].紅樓夢學刊,1981(2):191-221.

      [8] 裴世安,柏秀英,蕭鳳芝.曹雪芹生卒年資料[M].石言居自印本,2009:464-511.

      [9] 裴世安,柏秀英,沈柏松.靖本資料[M].石言居自印本,2005.

      [10] 劉廣定.化外談紅[M].大安出版社,2006:234-236.

      [11] 趙國棟.也談“甲午八日”[J].紅樓夢學刊,1995(2):308-309.

      [12] 劉廣定.從“曹雪芹忌日”談《紅樓夢》脂批及相關問題[J].銅仁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3,5(3):7-12.

      [13] 崔川榮.再談“甲午八日”及其使用價值——關于紅學研究中的幾個難題[J].紅樓夢學刊,2005(2):82-95.

      I207.411

      A

      1009-105X(2011)04-0126-00

      2011-11-10

      劉廣定(1938-),男,美國普渡大學博士,臺灣大學榮譽教授。

      猜你喜歡
      甲申周汝昌眉批
      周汝昌:一本書讀了幾十年
      科學導報(2023年37期)2023-06-17 18:39:51
      《日知錄》研究的新材料
      ——《日知錄》陳澧批語輯錄
      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海昌獎專欄
      毛澤東與“甲申對”
      當代陜西(2020年24期)2020-02-01 07:07:02
      天津舉辦紀念周汝昌先生百年誕辰系列活動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50:54
      《周汝昌百年誕辰紀念專輯》出版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48
      踏花歸去馬蹄香
      以眉批式評語促寫作能力提高
      教育(2017年30期)2017-08-31 06:25:48
      重溫《甲申三百年祭》增強執(zhí)政憂患意識
      大東方(2017年10期)2017-05-30 10:48:04
      巧用一句話書評串點課文復習
      文學教育(2014年3期)2014-05-26 18:34:14
      扎兰屯市| 京山县| 佛教| 桐城市| 偏关县| 东城区| 汝州市| 伊金霍洛旗| 前郭尔| 西乌| 怀集县| 诸暨市| 荥阳市| 广饶县| 绵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林芝县| 凤台县| 曲阜市| 新津县| 三都| 吴堡县| 武功县| 镶黄旗| 新晃| 化州市| 新化县| 年辖:市辖区| 广安市| 隆安县| 安阳县| 清水县| 凌云县| 小金县| 广水市| 长子县| 白朗县| 揭东县| 金湖县| 呼伦贝尔市| 安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