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呂宗英
賞識之心激活學生寫作
江蘇 呂宗英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已明顯束縛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個性,這一弊病同樣使學生缺乏寫好作文的創(chuàng)作原動力。利用賞識教育,找出其閃光點,從一字一句一章一文,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激活學生的寫作興致,使其原動力不斷滋生,源源不斷,成就佳作。
賞識 激活 寫作
警察的本職本該只是查處超速,然而這位警察卻從超速的孩子身上看到了一位天才自行車手的潛質(zhì)。只因賞識之心,那一刻,他忘了本職,但卻為國家發(fā)掘出了一位奧運冠軍。這位奧運冠軍就是斯卡斯代爾,拿下丹麥自行車運動史上的第一塊金牌。
賞識是琴鍵,被賞識是琴弦。若巧用琴鍵去撥動琴弦,便能奏出人際關系的和美樂章。同樣,寫好作文也需要建立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親其師”,然后“信其道”。這樣就需要教師得有一雙慧眼,一片誠意,一條準則先去賞識學生。因為賞識,是被烏云籠罩的天空中透出的一縷陽光;賞識,是寂寞蕭條的冬天里的一聲鳥鳴;賞識,是美妙動人的樂譜里的一個音符。
我們教師要學會賞識。福爾摩斯說過:“笨蛋雖笨,但還有更笨的人為他們鼓掌?!彼裕埐灰约悍穸ㄗ约?,也不要認為他人愚笨而放棄去賞識他人。我認為,即便是再笨再壞的人,總有被他人賞識的地方!威廉·杰姆斯語說過:“人性最深層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贝_實,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對自己肯定和賞識。因此,我在作文教學中就嘗試用了賞識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從某種意義上看,借鑒是模仿。人們的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小孩子學大人說話,學學就會了。他們自然地熟悉和掌握種種句型,并能根據(jù)需要,造出無限多的句子。學習寫作也是如此,借鑒不借鑒,有“高低之分,文野之分,雅俗之分,快慢之分”。
我們可以讓學生“襲其神”,就是廣泛的借鑒,超越原作,創(chuàng)作新意、新境。毛澤東詞詩中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名句,如“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前句是比興,以春天景色描摹出社會主義中國繁榮昌盛的氣象,很有氣勢。實際上詩人是雜收并化用了前人的成句:“年年老向江城尋,不覺春風換柳條”(唐·韓滉《晦日呈諸判官》);“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唐·白居易《楊柳枝詞》)。不過韓滉止于人生感嘆,白氏近于工筆描摹,詩人毛澤東合用兩者,另生新境,襲其神,有著融會貫通再創(chuàng)造的意味。所以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學習偉人,不能止于對材料表層意義的理解,要好好涵泳品味把握原作的神氣,重新創(chuàng)作。當然先從句子開始,化用原材料的成句,以適應自己表達的需要,也就是仿寫。仿寫得合適,和自己構想的部分渾然一體,會收到很好的結果。
如《鼎湖山聽泉》一文中作者描寫聽泉最為精彩的句子: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叢中淌過的小溪;那清脆如彈撥者,是石縫間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貝斯轟響者,應為萬道細流匯于空谷;那雄渾如銅管齊鳴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飛瀑落下深潭。于是我就要求學生來仿寫,請看:
A生:那細小如微塵者,是天空中飄散的雪點;那輕盈如精靈者,是蒼宇中飄落的雪花;那旋轉(zhuǎn)如舞步者,應為無數(shù)雪花翩翩起舞;那碩大如鵝毛者,定是雪兒在用她的白紗裝點世界。
B生:那飄逸如秀發(fā)者,是春天里旺盛的柳樹;那淡雅如園林者,是庭院中生長的梧桐;那爛漫如詩境顯現(xiàn)者,應為大片楓林開于深秋;那頑強如鋼鐵意志者,定是青松扎根磐石,翠柏迎寒而立。
C生:那粉紅如氣球者,是天空中純凈的朝陽;那丹紅如火球者,是正午時暴熱的太陽;那橙紅如鐵餅者,應為傍晚時分落下的夕陽,令人陶醉;那兩頭尖尖如小船者,定是晚上明亮的月牙,照亮整個世界。
D生:那尖銳如豎笛者,是枝丫間鳴叫的知了;那悠揚如古箏者,是紡織娘在為夏而歌唱;那高雅如鋼琴者,應為蟋蟀在高哼;那磅礴如大鼓者,定是青蛙正在合唱,共慶秋季豐收。
…………
這哪是仿寫,簡直是一個個美妙的音符,一塊塊美味的炙肉,快活了我的雙眼,愜意了我的兩耳,達到了我的預期效果。因為在布置這項作業(yè)時,我的要求是:1.仔細讀課文第八段作者聽泉最為精彩動人之處。2.仿寫一段,寫出自己的感受,字數(shù)60字左右。欲與作者試比高,得優(yōu)者我們榜上有名,永留班冊。此后這些得優(yōu)者寫作大有進步,一個精彩片段仿寫,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成就了一股小小的動力。
劉國正先生說:“語文天然是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的,語文是反映生活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的一種工具。”語文教學不能只重“知”的傳授,“情意”的培養(yǎng),更應重“行”的引導,盡可能貼近學生的生活,或者說應盡量使語文文體反映的生活走向?qū)W生,使學生在學習語言中學會運用這一工具。而語文寫作,不是人人擅長,有人畏難偏科,有人受挫自卑,有人無可奈何,有人索然寡味,有人急于求成,有人眼高手低,有人自以為是,有人內(nèi)疚從眾,有人全憑興趣,有人獵奇好勝,有人貪多求快,有人興趣盎然,針對寫作一味頭痛的學生,我們要在活動中肯定其能力,使其潛在的動力激發(fā)出來。
《挖薺菜》一文上完之后,我們就利用班會課帶領學生去操場挖馬蘭,全班分成六組,比賽誰多,并隨便寫點感受。作業(yè)交上來了,我竟發(fā)現(xiàn)了以下的“真知”——
A絕妙之句
1.春天,最美是萌芽。
2.天藍藍,光暖暖,水清清,草綠綠……
3.太陽悄悄地落下了,連招呼也不跟我打一個。
4.“天晴朗,那花兒朵朵綻放……”用這首小燕子的歌來形容今天,簡直是絕配。
5.我要把這團結的結晶,獻給教會我們團結的老師。
…………
B小荷才露
心中的童年
——挖馬蘭頭
輪回了春秋多載,
卻不忘那童真時代。
此乃我心中珍愛,
回味著絲縷的歡快,
憶著……
母曰今食馬蘭之菜,
命我與哥下地取材。
快哉!快哉!
挖馬蘭數(shù)我最快。
懷著心中的期待,
來到田園地帶。
真所謂風景絕代!
哇噻!
大地粉黛,
春雨灌溉!
…………
學生貼近了作者的感情,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時融入了自己的體驗,思想教育已寓于不言中,并且一部分寫作缺乏興趣者,厭惡怨恨者,憂郁苦悶者,寫作恐懼者,違拗逆反者,從活動中得到快樂,找到了動力,其中有些學生因此有了一點興趣,內(nèi)心孕育了寫作的生機。
家長的參與,讓家長與學生共同作文,把家長當作寫作材料來源,當作透視社會的窗口,如《我心中的鄧小平》兩代人共寫,溝通兩代人的感情,要求家長與學生一起寫。有的學生寫了幾千字,成為教育學生的好教材。優(yōu)勝者班會課上,學生上臺領取獎狀,讓那些一向厭惡寫作的學生有了一絲動力,因為有了父母的大力支持,堅強后盾,都躍躍欲試,不再退縮不前。
所謂期待力量,心理學上稱之為“情感效應”,是人的情緒的重要激發(fā)力量。心理學家研究指出,父母之于子女,教師之于學生的熱誠期待,往往蘊藏著一股巨大的力量。作文批改,實質(zhì)上,也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期待反映。教師的積極而熱情的期待,會感染學生,使學生努力向上,帶來成功。
我曾布置“親情”話題作文,要求學生寫一篇不少600字的文章,有不少學生開頭是這樣的:親情(母愛或父愛)好像是一把傘,為你遮風;親情好似一件雨衣,為你擋雨;親情如一把熱火,為你取暖。而有一位竟這樣開篇道: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叢中淌過的母乳;那清脆如彈撥者,是石縫間漏下的母汗,那厚重如貝斯轟響者,應為萬道母語匯于心中,那雄渾如銅管齊鳴者,定是母親千叮嚀萬囑咐,深深的教誨。結尾:這萬般叮嚀、教誨與關愛,被一支看不見的指揮棒編織在一起,匯成一曲優(yōu)雅而奇妙的樂曲,伴我健康成長,茁壯成長。一位語文成績倒數(shù)第三者,竟有如此寫法,老師豈能不表揚!相信他會自信起來的,也許這不起眼的仿寫正是他興趣所致,我們做教師的要珍視??!于是我在這些句子旁認真地畫幾串密圈,并寫上這樣的批注語:把范文中學到的句式模仿著用,這便是創(chuàng)造的開端,看得出你費了一番心思,很用心啊!
只言片語,既是肯定、賞識、鼓勵,又是引導、期待,這會使學生感到自己的作文的某些方面是有價值的,自己有寫好作文的能力。
所謂發(fā)現(xiàn)開掘的力量,是指這樣一種力量:語文老師在批改作文過程中,通過認真發(fā)現(xiàn)、開掘?qū)W生作文中的優(yōu)點、美點、智慧或其他某些閃光的東西而加以肯定,對學生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一種影響力。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經(jīng)多年研究指出,“要在每一個學生(毫無例外的每一個人)的身上發(fā)現(xiàn)他們獨一無二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源泉,幫助每個學生打開眼界看到自己,使他們看見理解和感到自己身上的人類自豪感的火花”,這是教師的重要職責之一。
日本專家認為,“青少年有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學生作文,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如何用詞造句、表達情意、布局謀篇,如何觀察、思考、想象、評價,絕不會只限于模仿,往往有不少創(chuàng)意,值得教師去發(fā)現(xiàn)、開掘。如果視而不見或無意扼殺,將是學生最大的不幸。為此,教師批改學生作文,第一要務,貴在發(fā)現(xiàn)、開掘作文中的積極因素,即使全篇作文只有一句寫得有特色,一個詞兒用得有新意,也值得特別指點出來,加以肯定。其次,才是去找出某些有代表性的不足之處?!靶屑蚁瓤疵魈茫罢覍?,平庸者專覓誤差”,這是專業(yè)教師與非專業(yè)教師相區(qū)別的標志之一。
著重“找寶”與著重“找茬”作為兩種不同的教育思想,其實踐后果是大不一樣的?!敖逃脑E竅在于賞識,尊重與發(fā)現(xiàn)”,“懂得如何開發(fā)、肯定學生的積極因素乃是教育成功的一個竅門”。一位教育家說得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潛力。誰掌握此道,誰就贏得學生并能為他們迎接明天做好準備。這是極有道理的。
學會賞識,能彼此相互賞識,換來的是輝煌的成就,自身的信心。福爾摩斯賞識華生的醫(yī)學才能,華生賞識福爾摩斯的推理能力,他們相互賞識對方,才共同偵破很多案子。歌星周杰倫被吳忠憲賞識,被給予了機會,才能開啟音樂成功之門。
所以,我們在作文教學中也不妨采用賞識教育的方式,即便是一縷贊許的目光,一個愜意的點頭,一句和煦的話語,一個溫馨的微笑,一個真誠的簡潔批注,一張廉價而又無價的獎狀……賞識學生,并不是奉承和討好他們,那只是讓他們的心靈得到一絲放松,安慰,讓他們相信自己,給自己多一絲肯定,多一點勇氣,多一些自信,把那個躲在陰暗角落的自己找出,帶到一個陽光普照的庭院。
賞識很美。別忘了。
江蘇省蘇州吳江北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