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音樂人類學的應用研究與實踐*

      2011-02-20 04:53:45王志毅
      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1年2期
      關鍵詞:音樂學人類學民間

      王志毅

      應用研究,就是把學科知識和研究成果應用到社會實踐中,服務于社會,體現(xiàn)自身學科價值的學術研究,這種價值體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應用人類學的社會實踐而達成的。應用人類學(Applied Anthropology)的發(fā)展又是伴隨著人類學的發(fā)展軌跡而逐漸興起的。人類學的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長期以來一直緊密相連,應用研究一詞就是來自人類學的應用研究性工作。我們知道,具有現(xiàn)代學科意義的人類學的形成與歐洲國家殖民主義的擴張分不開。正是由于殖民統(tǒng)治者迫切需要了解和處理被殖民地社會的文化和原住民相互間的沖突,才逐漸對被殖民民族社會、宗教等各種文化感興趣,最后發(fā)展成為一門人類學學科。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學學科的形成過程實際上是人類學的知識和研究成果應用于為殖民統(tǒng)治服務的過程。

      音樂人類學是ethnomusicology的另一譯名,從學科意義上講,等同于民族音樂學。只是音樂人類學在音樂本體研究的基礎上,更注重人類文化的研究。目前音樂人類學的研究雖然已逐漸從音樂本體拓展到人類文化的其他各個領域,但是又陷入了為文化而文化的僵局??梢哉f,音樂人類學在人類文化的研究上還遠遠趕不上人類學,而在音樂本體的研究上又不如過去,如今是正躺在音樂本體和文化的夾縫中,逐漸被邊緣化了,處在“孤芳自賞”的困境之中。

      面對音樂人類學的這種困境,呼吁音樂人類學盡早借鑒應用人類學的經(jīng)驗和方法,積極參與應用研究。建議把研究視角重新投向音樂本體的研究,在音樂本體研究的同時,強調其應用作用。把音樂研究與經(jīng)濟和文化建設緊密結合,積極參與社會關注的音樂問題和決策。轉變音樂人類學的為文化而文化的研究范式,著眼于與音樂有關的社會現(xiàn)實和國家建設的重大目標,來發(fā)展音樂的應用研究。正如美國民間藝術規(guī)劃會會長丹尼爾·西西博士所說:“目的在于通過音樂知識的應用使人們看到更美好的生活機遇,然后立即著手制訂文化戰(zhàn)略以實現(xiàn)這些目標。”[1]以為,開展音樂文化的應用研究才是音樂人類學的真正學科目的。

      一、音樂人類學的應用思想

      西方音樂人類學的應用思想,可以追溯到“比較音樂學”時期。我們知道,比較音樂學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與歐洲殖民主義的興起與擴張有關。一些愛好音樂的人類學家伴隨著殖民官員和傳教士來到被殖民地國家,開始用西方音樂的觀點和方法記錄和收集當?shù)厝说囊魳焚Y料。試圖去認識和把握這些民族的音樂文化,以至于能更好地處理被殖民地社會的文化和原住民相互間的沖突,達到殖民統(tǒng)治的目的。雖然,應用的目的和研究的觀點帶有“殖民色彩”和“歐洲音樂文化中心”的偏見,但還是可以認為,這就是音樂人類學應用研究的開端。

      到19世紀80年代以后,那種曲解東方文化的殖民主義心態(tài)逐漸好轉。比如埃利斯的《論各民族的音階》是這時期的標志性著作,也可以說是“音分”數(shù)據(jù)測量的鼻祖。這一運用物理聲學測量音階的手段使音樂學研究領域迎來了對樂音體系進行精確比較研究的前途?!耙舴种啤眲?chuàng)用以后,隨即普遍應用于各國的民族音樂研究中,可以說是音樂人類學應用研究的一個好例子。

      在20世紀初,博厄斯的“文化相對論”觀念,又開啟了從文化背景中去研究非歐地區(qū)及其民族音樂的傳統(tǒng)。他重視實地考察來說明音樂與社會、經(jīng)濟及文化的聯(lián)系。他在《原始藝術》中,提出了“文化區(qū)域劃分”的方法,以此說明原始文學、藝術的起源和早期的文化形態(tài)。“他對美國EML最重要的貢獻是培養(yǎng)了許多用人類學方法把音樂置于其文化背景中進行研究的學生(哥倫比亞大學)。”[2]

      20世紀50年代以后,梅里亞姆在《音樂人類學》(1964)一書中斷言,在應用音樂民族學中,對未來的把握和主動性更為重要。胡德是另一個具有這種思想的代表,他創(chuàng)造了“雙重音樂能力”的理論和實踐,堅持把這種觀點和研究貫徹到教學中去。由此,美國和歐洲許多院校正式開設了“民族音樂學”(ethnomusicology)課程,“民族音樂學會”(society for ethnomusicology)等學術團體也相應建立。

      這時期還要特別提到的是美國音樂人類學家洛馬克斯和伯特金。洛馬克斯是歌唱測定體系的創(chuàng)立者,在他的《民歌的風格與文化》一書中,提出了“歌唱測定”方案。他的這套理論在電臺、電視臺、錄音和計算機軟件的工作等各方面都產(chǎn)生了反饋,這在今天看來就是潛在的應用音樂人類學的意義。伯特金也贊同洛馬克斯的理論和觀點,他認為,文化應該抱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的,人類學家對人民應負有責任。這種思想同樣顯現(xiàn)出“應用研究”的目的。

      21世紀的今天,由于高端科技和信息技術的開發(fā),不同文化的跨國、跨地區(qū)聯(lián)合加速了全球一體化的進程,西方已經(jīng)進入了后工業(yè)、后現(xiàn)代階段。其最顯著的特征是政治邊緣群體的興起和多元性的思維方式的確定。這些思潮對音樂人類學的研究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音樂人類學家們,在批判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的同時,強調要從政治、經(jīng)濟、社會、歷史、意識形態(tài)等多視角和文化整體性觀念來看待音樂在文化中的應用作用,體現(xiàn)不同音樂在不同領域應用中發(fā)揮的自身特點,如音樂可以應用于治療、旅游、體育教育以及民間音樂教育等領域。在這些方面,美國音樂人類學取得了極大的成績,民間藝術規(guī)劃一直處在美國大眾音樂民族學的前沿。許多資助機構都在對民間藝術進行高質量的大眾拓展規(guī)劃,其目的就在于弘揚根植于大眾中的傳統(tǒng)音樂和其他藝術。[1]

      隨著西方音樂人類學應用思想的興起,音樂人類學家們都在自覺地參與應用或應用研究,參與在大學教學中,從事各種民間音樂機構、博物館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和民間音樂檔案館的建設,等等。

      其實,應用研究是中國歷來的文化傳統(tǒng)。早在商周時期,就有“采詩”的要務,用于觀察民情,注重從民俗中汲取治國的營養(yǎng)。再有儒家傳統(tǒng)訓練出的文化人,歷來有著為統(tǒng)治階級和社會服務的實踐理念和目標,主要方式是通過科舉考試成為朝廷官員。也就是說,中國的知識分子,自古以來就有把為社會服務作為文化理想的應用傳統(tǒng),并且,隨著西方人類學應用研究的興起,應用研究的重要性也逐漸被中國人類學學者所認識。1926年,蔡元培先生在《說民族學》一文中已經(jīng)意識到民族學①這里的民族學是沿用西方的觀念,在英美和歐洲大陸民族學實際就是文化人類學,兩者可以通用。不僅是理論的科學,而且還是應用的科學,不僅與學術有關,而且與實際政治的推行和民族文化水準的提高也有關系。[3]

      在中國,應用研究的思想不僅逐漸被人類學學者所認識,而且也逐漸被民俗學、社會學等諸多學科領域中的學者所重視。比如:陶思炎先生的《論民俗應用的主體與對象》[4]、陳志勤先生的《論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應用》[5]等都是應用研究領域中的優(yōu)秀成果。

      其實,音樂的應用范圍很廣,可以涉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眾多領域,比如在心理治療、體育教學、醫(yī)學、社會學等領域都可以推廣。音樂人類學可以在以上諸領域中發(fā)揮其應用研究的價值,特別是在教育中的應用和應用研究有很大的空間。筆者以為,音樂人類學在民間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實踐具有重大意義。

      二、民間音樂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與實踐

      在中國,音樂人類學的應用實踐還是比較陌生的研究領域,目前在國內純屬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這恐怕與中國音樂學術傳統(tǒng)主要研究自我和音樂本身的問題有關。湯亞汀教授說過:“反觀中國,之所以局限于本土,一方面是因為還沒有意識到音樂文化在思想與政治上的重要性(如西方所謂的‘文化政治’);另一方面是因為也沒有意識到需要走出去,通過音樂文化了解所有其他民族和國家(除了幾個西方大國外)。當然總的看來,國家也沒有這樣的戰(zhàn)略意識,也就是說缺少西方人類學那樣的對文化的‘地區(qū)研究’機制,但從長遠看,這恰恰是政府外交決策所必需的。”[6]所以說,中國音樂學術除了要研究音樂本身,還要意識到音樂文化在國家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音樂學除了音樂的學術研究,更要應用實踐。

      1.“參與發(fā)展”的應用實踐觀。

      當今人類學的應用實踐,要求人類學家積極參與和影響區(qū)域文化的傳承、變遷,幫助區(qū)域文化建設和發(fā)展,并協(xié)調解決某種文化限定下的一些問題。職責主要是提供專門的信息和咨詢,并站在邊緣性社會群體的立場,進行政策倡導和相應的實踐活動,參與具體社會事務。

      筆者以為,音樂人類學的應用實踐目的主要是提供研究資料的“評估和咨詢”,即音樂人類學家以田野工作的方式,在課題研究區(qū)域進行實地考察,把考察資料寫成調查報告并提出成果性的意見,為課題管理部門②一般情況下課題的管理部門,就是相應級別的政府部門,因為某些重大項目在一定程度上是國家的項目,咨詢工作的服務對象其實是政府,為政府制定政策時提供具體的咨詢和評估。(課題資助方)提供咨詢,為政府服務,使政府在音樂文化建設方面制定出合理的、相適應的政策和策略。美國音樂人類學家洛馬克斯認為:“當前擺在較小的各文化群組面前的迫在眉睫的任務是策略?!保?]要制定相適應的策略,當然要進行實地考察和應用研究,但區(qū)域性的實地考察和應用研究,不能拋開本土學者及其學術力量。我以為,最好邀請本土學者,甚至局內人加入,融合本土力量。這種做法有著學術的長遠意義,這是筆者提出的音樂人類學“參與發(fā)展”的應用實踐觀。

      這里要說明的是,音樂人類學的“參與發(fā)展”,不僅是要音樂人類學家參與到區(qū)域文化建設的研究,還強調本土和局內成員的參與。音樂人類學家要接受本土成員,讓本土成員也參與調查和研究,使他們能始終真正地參與到發(fā)展項目的決策、評估、實施、管理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來,征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7]這樣,調查者可以傳授給被調查者音樂人類學的知識和田野調查的經(jīng)驗,協(xié)助被調查者自己來調查和分析,一起做出調查報告和進行反思。這樣,還可以培養(yǎng)本土成員對自己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興趣,使他們從中體會到自己擁有優(yōu)秀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優(yōu)越性和自豪感。培養(yǎng)他們對傳統(tǒng)音樂文化發(fā)展的責任感,使他們充分認同并能積極接受政府對傳統(tǒng)音樂文化發(fā)展的選擇與規(guī)劃,把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發(fā)展當成自己的承諾,從而順利地達到區(qū)域音樂文化的建設和發(fā)展的目標。

      2.民間音樂應用實踐于學校音樂教育中的必要性。

      我國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fā)展需要本土的音樂藝人來充當主角,音樂教育是當今民間音樂傳承的主要途徑。而現(xiàn)在的教育狀況嚴重“西化”,與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和建設背道而馳,現(xiàn)行的音樂教育中很缺乏民間音樂的語境。如果,民間音樂能應用實踐于音樂教育的平臺,有利于民間音樂全方位的詮釋,更有利于民間音樂的廣泛傳播。

      當然,民間音樂在教育中的應用實踐,需要音樂人類學家的介入和參與。人類學對教育實踐的介入源于對兒童社會化問題的關注,而首先將教育作為文化人類學研究對象的是美國人類學家赫威特。他撰寫了關于“人類學與教育”的論文,后被稱為“教育人類學之父”。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一些人類學家看不慣美國教育的“熔爐政策”①熔爐政策:美國學校教育向少數(shù)民族和移民學生強制灌輸歐美文化的教育觀念和主張。(melting pot policy)和種族主義,紛紛運用人類學的方法和研究成果來駁斥“非白種人智力低下”的錯誤言論,并要求學校教育重視各個民族的文化,要向學生進行多元文化的教育,這就是人類學家在教育方面的價值介入范例。

      雖然我國音樂人類學對民間音樂教育的介入還很不成熟,但顯得非常有必要。因為民間音樂教育不僅僅是教育學的學問,還是音樂學、人類學的研究對象。只有通過學科交叉,才可以全面解決民間音樂教育的諸多問題。

      教育部關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必修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也明確規(guī)定,中國民族音樂課程內容選編原則要“全國性與地方性的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在全國有影響的代表性民族音樂體裁、形式、樂種、樂曲,又要重視對本民族、本地區(qū)鄉(xiāng)土音樂的介紹、學習和傳播”。所以,在我國音樂教育中,必須把民間音樂作為教學實踐的主要內容。②見2007年,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必修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國民族音樂》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的課程內容選編原則。

      3.民間音樂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實踐。

      前面提到,音樂人類學是一門以音樂文化為研究對象的人類學與音樂學的交叉學科。而且,自梅里亞姆提出“對文化中的音樂的研究”[8]以來,世界各國音樂人類學一直以研究各民族的音樂文化為己任,中國的音樂人類學也是如此。

      但是,自音樂人類學在中國興起以來,就較少針對應用實踐來發(fā)揮作用,缺乏把音樂文化的研究同民眾現(xiàn)實生活的改進相聯(lián)系的意識。音樂人類學有進一步改善人們的生活狀況和提高音樂教育水平的義務。音樂人類學應該盡早介入音樂教育,并且在嚴重“西化”的音樂教育現(xiàn)狀下,更加注重民間音樂教育的應用實踐。民間音樂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實踐可以通過以下環(huán)節(jié)嘗試。

      首先,邀請本土民間音樂藝人(傳承人)進校園,組織各種民間音樂的講演活動。文化的傳承需要有兩個基本條件,即傳承人和傳承環(huán)境。雖然民間音樂藝人是我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遺產(chǎn)的真正傳承人,但當代民間社會是否仍然具有民間音樂文化傳承的環(huán)境,值得深思。筆者于2009年和2010年暑假,兩次赴浙江文成縣珊溪鎮(zhèn)進行喪葬儀式音樂的田野調查和采訪。在調查和采訪中發(fā)現(xiàn),所有的民間音樂藝人都不識譜,并且?guī)缀跛械拿耖g音樂藝人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學習民間音樂。這說明,在當代民間社會中,要想使民間音樂得到可持續(xù)的傳承,恐怕是不現(xiàn)實的。

      所以,邀請本土民間音樂藝人(傳承人)進校園,組織各種民間音樂的講演和錄制活動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激發(fā)音樂專業(yè)學生學習民間音樂的興趣。學生學習民間音樂,為民間音樂的傳承儲備人才,民間音樂才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希望。

      2010年11月15日—11月21日是筆者所在單位的藝術實踐周活動,本次藝術實踐周的活動主題是“民間音樂記憶”?;顒佑伞懊耖g音樂藝人專場音樂會”、“民間音樂藝人講演”和“學生采訪紀實”三部分組成。在“民間音樂藝人講演”活動中,組織了“文成吹打”、“蒼南漁鼓”、“單檔布袋戲”、“平陽木偶戲”、“臺州上盤花鼓”、“溫州鼓詞”等多個專題內容。

      通過此次“民間音樂記憶”的應用實踐活動,學生親密接觸了民間音樂藝人,親聆民間音樂,感受到了民間音樂藝人執(zhí)著的藝術追求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大大加深了學生對民間音樂的理解和熱愛之情。

      其次,聘請民間藝人進校助教,開設地方民間音樂的各種技術性選修課。在筆者單位的2010級音樂學專業(yè)(音樂教育專業(yè))本科人才培養(yǎng)計劃中設置了“地方特色”課程,開設了包括“溫州鼓詞”在內的多門地方民間音樂的選修課。聘請民間藝人進校助教,傳授民間音樂的知識和技藝。讓音樂學專業(yè)的學生在掌握了音樂教育各種知識和技能的情況下,更多地了解和學習地方的民間音樂。今后,又可通過他們把民間音樂應用實踐于中小學校,使民間音樂在中小學生中得到普及。可以這樣認為,這種嘗試使民間音樂藝人的技藝得到了解放,民間音樂在學校音樂教育的環(huán)境中得到應用實踐,可以改善目前嚴重“西化”的音樂教育現(xiàn)狀,也算是為開辟中國音樂教育的新領域盡了一份力。

      再次,可以與地方合作,成立民間音樂的教研科室,進行管理、調研、采集等工作。既要有民間音樂的應用實踐,也要有民間音樂的學術研究和管理?!罢隳蠀^(qū)域音樂文化數(shù)據(jù)庫”是筆者單位2009年申請的一個重大民間音樂文化建設項目,此項目研究范圍覆蓋浙南地區(qū)所有的民間音樂文化。以“六綱、八目”為數(shù)據(jù)收錄內容,由幾位教授牽頭并負責實施,成立了數(shù)據(jù)庫工作室,進行管理等工作,目前基本完成了目錄的編輯。

      依托“浙南區(qū)域音樂文化數(shù)據(jù)庫”的建設,可以帶領學生(特別是研究生)全面開展民間音樂的調研、數(shù)據(jù)采集和資料的整理工作,使學生學習并掌握民間音樂的調查和研究方法有一個更好的平臺,并且,通過民間音樂文化數(shù)據(jù)庫建設的契機與地方文化部門合作,在學校建立民間音樂文化的教學研究和實踐基地,把民間音樂的調查和研究提升為地方音樂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緊密結合,促進民間音樂的保護與傳承。

      民間音樂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的應用實踐,可以為音樂人類學在學校教育領域的應用研究和實踐提供一些經(jīng)驗。民間音樂的教學研究成果可以為相關部門的音樂文化建設策略提供事實和方法指導。

      所以說,就目前中國音樂教育的“西化”現(xiàn)狀,音樂人類學的應用研究和中國實踐,應該首先在學校民間音樂教育上行動起來。

      結 語

      目前音樂人類學的邊緣化和走向“孤芳自賞”的困境與忽視音樂的應用研究不無關系。音樂人類學是研究人類的音樂活動,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不發(fā)展應用研究似乎與音樂人類學的學科性質有些矛盾。正如伍國棟先生所說:“從本質上說,‘民族音樂學’是一門實踐性和實證性很強的學科?!粋€應用型、實證性學科的理論及方法是否行之有效,最終不在于‘宣言’的‘偉大’,而在于具體實踐和具體成果的學術含量顯現(xiàn),而‘民族音樂學’學科尤其如此?!保?]

      任何文化都應該抱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的,只有把獲得的知識和研究成果進行應用實踐,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行動,使文化能合理地應用和持續(xù)發(fā)展,才能實現(xiàn)文化研究的重大意義。音樂人類學的應用研究成果能為社會的發(fā)展和音樂文化的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持,應該是所有音樂人類學家最終的愿望。孟憲范先生說過:“學科的生存需要高于學科完善的需要,要想具備生存條件,就要通過應用研究來爭得轉機?!保?0]

      筆者相信,21世紀,音樂人類學家們將會走出自己的書齋,走向社會,將研究成果應用于實踐。音樂人類學對民眾的音樂生活和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建設將會產(chǎn)生越來越大的影響。音樂的應用研究除了在當代音樂教育中發(fā)揮應用實踐的功能,還將在“生態(tài)環(huán)境”、“旅游”、“治療”、“體育”等領域有無限的空間,如能實施和持續(xù)下去,指責“音樂人類學有什么用”的人將會越來越少。

      [1]管建華.音樂人類學導引[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238.

      [2]邁耶爾斯.美國“民族音樂學”概述[G].吉宗智,譯.貴州藝術專科學校油印資料,1992:16.

      [3]李富強.西部大開發(fā)與應用人類學[J].廣西民族研究,2002(3).

      [4]陶思炎.論民俗應用的主體與對象[J].東南大學學報,2003(5).

      [5]陳志勤.論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應用[J].文化遺產(chǎn),2009(2).

      [6]黃婉.我與音樂人類學:當下最關注的論題(六)——湯亞汀教授訪談錄[J].音樂藝術,2008(3):123.

      [7]周大鳴.應用人類學與中國實踐[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135.

      [8]梅里亞姆AP.民族音樂學的研究[A]//董維松,沈洽.民族音樂學譯文集[C].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5:211.

      [9]伍國棟.得失有三思皆可以為鑒——民族音樂學理論及方法傳承反思錄[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9(1):14.

      [10]孟憲范.中國人類學應把重心放在應用研究上[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3):4.

      猜你喜歡
      音樂學人類學民間
      《審美人類學》評介
      美育學刊(2023年2期)2023-04-21 12:14:18
      VR人類學影像:“在場”的實現(xiàn)與敘事的新變
      音樂學人
      輕音樂(2022年1期)2022-02-11 08:18:44
      第三屆音樂學學術前沿中青年學者論壇
      音樂研究(2019年5期)2019-12-15 23:22:38
      標注及口述史視角下的《音樂學人馮文慈訪談錄》
      音樂研究(2019年5期)2019-11-22 06:48:54
      論中國音樂學百年來之三大階段
      音樂研究(2019年5期)2019-11-22 06:48:36
      人類學:在行走中發(fā)現(xiàn)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隆子县| 体育| 江安县| 峡江县| 垫江县| 永泰县| 淳安县| 新闻| 拉萨市| 福建省| 三门峡市| 蓬莱市| 邹平县| 隆回县| 台东县| 巴青县| 长武县| 集安市| 吐鲁番市| 东宁县| 惠安县| 韩城市| 扎囊县| 来安县| 长白| 罗平县| 永和县| 富顺县| 呼伦贝尔市| 乐平市| 兰坪| 金平| 通州区| 紫阳县| 东莞市| 江阴市| 溧阳市| 平凉市| 安西县| 延津县|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