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小晶
農村學校實驗教學的現狀與思考
呂小晶
自從課程改革逐步深入到教育教學的日常工作中,農村學校也逐漸感受到強烈的改革之風,但目前農村學校的實驗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發(fā)表一下自己的淺見。
1.實驗教學的硬件
(1)實驗室功能室建設滯后
現在的農村學校,大多數都沒有專門的實驗室、儀器室、實驗準備室等功能室,或者往往有名無實。實驗室條件簡陋,或者只有一些實驗桌凳等,條件稍好點的學校有實驗室但沒有物理實驗室和化學實驗室之分,甚至連準備室也沒有,給實驗教學帶來不便。再者就是出現電路老化、水管銹蝕等問題得不到及時維修或更新。同時也有各室設置不規(guī)范的情況:實驗室跟儀器保管室脫節(jié),不在同一樓層或相距甚遠等情況。
(2)器材配備不周全
實驗室里應該有的器材設備沒有,用不到的或者用得少的反而較多。例如,沒有儀器車。一些實驗的準備需要器材用品較多,得一趟一趟地跑著去拿,尤其是學生分組實驗的器材,若是遇到每個實驗組都需要用4個集氣瓶3個以上的燒杯或者用托盤天平,別說用雙手一件一件去取,就是用提籃去拎也得好幾趟。
再如,缺少維修工具。遇到一些簡單的故障性問題不好及時解決,于是就可能把小毛病的器材當報廢品廢棄,或者有些可以把不同部件故障的器材再重新組合利用的也給丟掉,實在浪費。
另一方面,有些東西多得成了“負擔”。有些模型既占空間又用得較少,而像酒精、KMnO4和KClO3這樣的常用消耗品總是缺少,像KNO3和NH4Cl等這樣的藥品用得少以至于堆積較多。
(3)用品老齡化嚴重
曾經多次打開某藥品時,習慣性地看看標簽,發(fā)現生產日期竟是一九八幾年的,算算差不多跟年輕教師的年齡一樣大了。變阻器、托盤天平這樣的用品更是年代久遠。這樣造成的后果就是實驗儀器保管室越來越容不下這么多的東西,而一些報廢品也沒有明文規(guī)定說可以扔掉,畢竟它們也是學校固定資產的一部分。
2.實驗教學的軟件
(1)實驗教學的檔案建設繁瑣
實驗室里掛著演示實驗通知單、學生分組實驗通知單、實驗教學情況記載冊、儀器借用登記簿、藥品領用登記簿、儀器報損單等等。這些無疑是實驗教學開展情況的依據,但部分內容重復。如實驗通知單里出現的藥品、器材等等,還得在儀器領登記簿上及藥品消耗登記簿上再寫一遍而且還要注明數量,平時哪會細化到多少克多少毫升藥品被消耗掉。再如,儀器的報損要分管領導批、校長批,才能形成有效的資料存檔。
(2)實驗教學與教學常規(guī)管理脫節(jié)
實驗教學確實是教學常規(guī)的一部分,但實驗教學要完成的很多材料、檔案等卻并不能成為教學常規(guī)的任務量。例如,實驗的準備及實驗報告的填寫與批改的完成都是需要花掉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但在工作量的確定上卻幾乎得不到承認,甚至理化生科目的一節(jié)課在工作量上僅是語數英科目的八成左右。
(3)廢舊器材處理成問題
當某件實驗器材報廢了或者損壞了,除登記或者注銷外,如何外置這些廢品成了問題:這些器材都是登記入庫的,學校固定資產,如果丟棄,相當于固定資產的流失,但若不丟掉,儀器室便會成了垃圾站。那兩三臺破舊的老電視和那五六臺壞了的投影儀確實曾經為教育事業(yè)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他們現在在實驗柜里只會是讓人惆悵的負擔。
1.改善實驗條件,完善硬件建設
在經費允許的條件下,逐步改善實驗室的條件,根據實際學生的生源數量,規(guī)劃建設好一套合適的、標準的實驗室設備,只要能滿足本校的師生教學使用即可。該有的必須購置,必需品要配夠配足。
2.建立長效機制,保障新陳代謝
無論是儀器還是藥品,在預見性地上報消耗品的同時,不必再添置的,盡量縮減開支,不重復購置,從而達到物盡其用的目的。實在不可用的,上報報損絕不保留。
3.配套制度跟上,實驗教學專業(yè)化
對實驗教學的考評要進一步強化,提高實驗教學的工作量,重視實驗教學的過程管理和制度完善,使教師、學生實驗都有制度可依,無后顧之憂,實驗教學與實驗教師不要形同虛設,實驗教學與教學常規(guī)要結合起來,走專業(yè)化道路。
4.簡化程序,有序高效地開展實驗教學
省去重復性的登記、記載,把時間和精力用在精心準備實驗、合理設計實驗教學上來,使實驗率、實驗成功率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從而節(jié)約資源、節(jié)省時間,使實驗課效率更高,實驗現象更加明顯,保證實驗“多、快、好、省”——實驗次數多,實驗時間快,實驗效果好,消耗用品省。
以上僅是筆者自己十多年來的經驗和實際體會,所述之見必定有偏頗和不全之處,僅供同仁們相互討論。同時也確實希望農村的實驗教學改革讓我們一線教師更加受益匪淺!
稿件編號:P1012010
呂小晶,本科,中教二級。
湖北省鄖縣安陽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