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于泉波 吳愛寧 趙 輝
解放軍第155中心醫(yī)院普通外科,河南 開封 475003
女,54 歲。因右下腹持續(xù)性疼痛并逐漸加重4天入院。查體: 體溫36.7℃,脈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20/80mmHg,心肺聽診無明顯異常,腹部平坦,未見胃腸形及蠕動波,右下腹肌緊張,右下腹壓痛、反跳痛明顯,肝脾肋緣下未觸及,肝區(qū)及雙腎區(qū)無叩擊痛,無移動性濁音,腸鳴音正常。閉孔肌試驗(+),腰大肌試驗(-)。莫非氏征(—)。急查血常規(guī)示:WBC:13.03x109/L RBC:3.83x1012/L PLT:269x109/L HGB:125g/L N:83.0% L:12.2%。腹部彩超提示:1、肝、膽、脾、胰、雙腎、雙側輸尿管、膀胱未見明顯異常;2、腹腔未見明顯積液及包塊;胸腹部立位平片示:1、心肺膈無異常;2、腹部可見大量積氣,但未見明確氣液平面,余無異常。臨床診斷:急性闌尾炎并發(fā)局限性腹膜炎。急診行闌尾切除術。因患者壓痛點位于麥氏點偏上,約臍水平,遂取右腹直肌旁探查切口,術中見:闌尾位于盲腸前位,未見明顯異常。大網膜下端有一黑褐色壞死包塊,大小約5×4×1cm,包塊大網膜正常組織之間順時針扭轉約2.5周, 切除病變側部分正常大網膜及包塊送病檢,繼續(xù)探查其他臟器未見明顯病變。病理報告:(大網膜)脂肪組織,小葉間血管充血,脂肪組織出血。診斷為:大網膜扭轉壞死。術后7 天患者痊愈出院。
大網膜扭轉為外科罕見的急腹癥,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均可引起明顯的腹痛及胃腸道癥狀,極易誤診為其他急腹癥,術前很少能明確診斷,往往以闌尾炎、膽囊炎等行剖腹探查后方能確診。原發(fā)性大網膜扭轉原因至今仍然不明確,一般緣于大網膜形態(tài)變異、肥厚及大網膜內脂肪分布不均等,在劇烈運動及體位突然改變等引起大網膜分布失去平衡時發(fā)生。繼發(fā)性大網膜扭轉多繼發(fā)于其他腹腔病變,一般都可找到原發(fā)病灶。由于大網膜右側較長,易發(fā)生扭轉,網膜扭轉初始僅有缺血缺氧還未發(fā)生壞死,疼痛主要由大網膜植物神經受刺激所致,表現為中、下腹部疼痛。當大網膜缺血壞死刺激大網膜所在局部腹壁引起局部腹膜炎時,疼痛將轉移至扭轉大網膜所在位置,所以大網膜扭轉可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疼痛,極易被誤診為急性闌尾炎[1、2]。本病處理并不困難,但如術前以闌尾切口進腹,將影響術者術中探查,若同時合并其他疾病,將極易漏診該病。
本例提示,臨床醫(yī)師接診突發(fā)腹部疼痛,特別是類似于急性闌尾炎的右下腹疼痛患者時,應考慮到大網膜扭轉的可能性,從而做全面檢查,仔細鑒別,綜合分析病情,對于術前選擇合適的手術切口非常重要。
1.劉運奇,呂新生,孫維佳. 大網膜扭轉14 例誤診分析[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1997 ,15(3) :279-280.
2.劉錫祿,邵玉娟,王建平. 大網膜扭轉誤診為闌尾炎1例報道[J].罕少疾病雜志,2007, 14(2):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