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陽,徐愛云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分院,江蘇淮安223002)
近年來,隨著BO理念的推廣和內(nèi)固定技術的進步,應用微創(chuàng)接骨板內(nèi)固定技術(MIPPO)以鎖定加壓鋼板(LCP)橋接固定成為骨折治療的一種新的有益的探索。2008年8月~2009年8月,我們應用MIPPO技術LCP治療脛骨遠端骨折21例,效果較好?,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男16例、女5例,年齡20~63歲、平均37.2歲。骨折以AO分型標準,A型5例,B型11例,C型5例,均為新鮮骨折,15例伴有腓骨骨折。其中閉合骨折13例,開放性骨折8例。本組患者均經(jīng)相關處理至軟組織條件良好后行手術治療,平均傷后9.5 d手術,均采用AO 4.5mm脛骨遠端干骺端LCP及螺釘固定,腓骨骨折采用重建鋼板固定。
1.2 手術方法 患者于硬膜外麻醉下,平臥于牽引床上,氣囊止血帶維持,先行腓骨切開復位內(nèi)固定,再于C型臂X線機監(jiān)測下通過牽引床或手法牽引閉合復位,必要時小切口切開輔助復位。對于關節(jié)面骨折行閉合復位不成功可于脛骨前側行切開復位以拉力螺釘固定。于內(nèi)踝尖前上方向近端做一縱行皮膚切口直達骨膜,長3~4 cm,保護大隱靜脈,深筋膜下分離,在骨膜與深筋膜間用骨膜剝離器建立軟組織通道,鋼板近端預彎以貼服內(nèi)踝,將鎖定鋼板自皮下,骨膜外推入切口經(jīng)骨折線沿脛骨前內(nèi)側至骨折近端。根據(jù)透視調整鋼板位置滿意,鋼板遠近端以克氏針臨時固定,用一塊等長的鎖定鋼板在皮外準確定出遠近端螺釘置入的位置,各取一切口長0.5~0.8 cm,用帶鎖導向器固定鋼板遠近端鎖定孔,依次鉆孔并用自攻螺釘鎖定固定。鎖定鋼板的兩端各擰入3~4枚螺釘。取出臨時固定的克氏針。攝片確認骨折對位,鋼板螺釘位置及下肢力線有無成角、旋轉、長度有無縮短及關節(jié)面有無傾斜??p合切口。
1.3 術后處理 術后小腿石膏托固定,抬高患肢,輔以消腫藥物應用,3~7 d拆除石膏進行踝關節(jié)功能鍛煉。出院后定期復查,根據(jù)骨折愈合情況指導功能鍛煉及逐漸負重行走,一般術后1個月左右開始部分負重并逐漸參加負重,3個月完全負重。術后定期復查。
本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82.3 min,術中19例獲接近解剖復位,2例達可接受復位,術后手術切口均Ⅰ期愈合,無一例發(fā)生軟組織并發(fā)癥。21例均獲8~18個月隨訪、平均15個月,均骨性愈合,愈合時間3~8個月、平均4.5個月。骨折愈合標準為骨折臨床愈合及X線顯示斷端骨痂明顯連接,骨折線模糊,有骨小梁通過。采用Tenny-Wiss踝關節(jié)功能評分系統(tǒng)[1],從疼痛、行走、關節(jié)活動度及軟組織腫脹等方面進行功能評估,優(yōu)14例,良6例,可1例,優(yōu)良率 95.2%。
脛骨遠端骨折因部位特殊、血運較差、軟組織覆蓋少且多伴有軟組織損傷,傳統(tǒng)的手術治療多遵循AO原則,主要強調骨折固定的穩(wěn)定性,骨的生物學因素常被忽視,通常手術存在創(chuàng)傷大、應力遮擋、骨折端血供破壞嚴重及骨折不愈合及延遲愈合等問題。
MIPPO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方式,其核心是盡量避免直接暴露骨折端,應用間接復位技術或輕柔的直接復位技術,最大程度地保護骨折端及其周圍的血運,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學環(huán)境。應用小的遠離骨折區(qū)域的切口,肌肉下、骨膜外插入較長的橋接接骨板以達到相對穩(wěn)定固定。不強求非關節(jié)面復雜骨折的解剖復位,但要求糾正短縮、成角、旋轉移位。涉及關節(jié)面的骨折必須解剖復位堅強內(nèi)固定。
MIPPO結合LCP的應用是近年在BO思想指導下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它是用微小創(chuàng)傷、最小的侵襲、最小的生理干擾達到最佳外科治療的一種新的外科技術。MIPPO技術結合LCP治療脛骨遠端骨折應注意:①合理選擇手術時機,避開組織水腫高峰期,待組織腫脹好轉后手術,手術切口盡量遠離創(chuàng)傷區(qū)域,避開皮傷口等位置,保證在無張力下縫合。應用接骨板和MIPPO技術進行脛骨遠端骨折固定,多采用內(nèi)側經(jīng)皮隧道,脛骨內(nèi)側軟組織薄弱,血運較差,一旦處理不當,則會出現(xiàn)傷口不愈、感染、甚至軟組織缺損、鋼板外露等嚴重后果。本組患者均經(jīng)相關術前處理,軟組織條件改善后手術,無一例發(fā)生切口及軟組織并發(fā)癥。②腓骨遠端骨折的復位固定對于脛骨骨折的復位起到輔助作用,并且加強了LCP的抗軸向力和抗扭轉力。因此對于合并腓骨骨折的,我們常規(guī)先行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nèi)固定。③LCP固定應遵循“鋼板長跨度、螺釘?shù)兔芏取痹瓌t。內(nèi)固定的穩(wěn)定性取決于LCP的軸向強度和扭轉剛度,LCP較短會影響內(nèi)固定后整體結構的軸向強度和扭轉剛度[2]。生物力學實驗證實每個主要骨折端使用2枚鎖釘即可達到力學穩(wěn)定,但較易發(fā)生過載所致螺釘斷裂,而骨折端每側超過3枚鎖釘固定后LCP的軸向強度增加就不明顯了,當骨折端每側超過4枚鎖釘固定后LCP的扭轉剛度同樣增加不明顯[3]。Gautier[4]等認為對于粉碎性骨折 LCP 的長度盡量達到骨折線長度的2~3倍以上,簡單骨折則要大于8~10倍。螺釘密度宜低,螺釘密度小于0.4 ~0.5。Wagner[5]提出以 LCP 橋接固定骨折的指導原則是:斷端兩側至少2枚以上鎖定螺釘,每側螺釘至少通過4層皮質,LCP跨越節(jié)段粉碎區(qū)域處至少空出3個釘孔不予固定以降低鋼板局部負荷。這種彈性固定結構可以促進骨痂生長,實現(xiàn)所謂的“二次骨愈合”[4,5]。并且通過載荷分散,避免應力集中,減少了內(nèi)固定失敗的可能性。④術中盡可能使用MIPPO技術,不強求骨折的絕對解剖復位,但對于關節(jié)內(nèi)骨折盡可能解剖復位,盡量避免過多剝離軟組織以保護血運,最大限度恢復骨與關節(jié)生物力學環(huán)境。對于閉合復位困難的,可附加小切口切開輔助復位。正確使用導向器,鉆孔必須經(jīng)鉆頭導向器進行,以免破壞鋼板上的釘孔螺紋及方向偏差而導致鎖定失效,有報道偏離鎖定角度10°,則抗壓力會減少達70%[6]。LCP應用時大多不需塑形,但我們認為由于脛骨遠端的特殊解剖形態(tài),內(nèi)側軟組織包容有限,LCP又是由內(nèi)側置入,置入前最好按脛骨遠端內(nèi)側外形做適當塑性以免鋼板遠端頂于皮下導致疼痛不適。⑤術后功能鍛煉同樣重要,早期部分負重能發(fā)揮鋼板橋式固定的彈性優(yōu)勢,在骨痂形成期給予斷端適當?shù)牧夹粤W刺激,促進骨折二次愈合。本組患者均于術后1個月左右開始部分負重(10 kg)功能鍛煉,以后逐漸增加負重,3個月完全負重,6個月棄拐,骨折愈合良好,未發(fā)生骨折不愈合、內(nèi)固定松動及斷裂等情況。
總之,應用MIPPO技術LCP橋式固定治療脛骨遠端骨折,創(chuàng)傷小,能夠有效保護骨折端血運,并且穩(wěn)定性好、應力遮擋小、符合彈性固定理念,是一種能夠有效保護血運對并促進骨折的愈合的新技術。
[1]Teeny SM,Wiss DA.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tibial plafond fractures.Variables contributing to poor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J].Clin Orthop Relat Res,1993,(292):108-117.
[2]Ahmad M,Nanda R,Bajwa AS,et al.Biomechanical testing of the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when does the distance between bone and implant significantly reduce construct stability[J].Injury,2007,38(3):358-364.
[3]Stoffel K,Dieter U,Stachowiak G,et al.Biomechanical testing of the LCP--how can stability in locked internal fixators be controlled[J].Injury,2003,34(Suppl 2):B11-19.
[4]Gautier E,Sommer C.Guideline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LCP[J].Injury,2003,34(Suppl2):B63-67.
[5]Wagner M.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linical use of the LCP[J].Injury,2003,34(Suppl 2):B31-42.
[6]Egol KA,Kubiak EN,F(xiàn)ulkerson E,et al.Biomechanics of locked plates and screws[J].JOrthop Trauma,2004,18(8):488-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