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芳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河南南陽 473009)
不同氣管內(nèi)吸痰方式對呼吸窘迫綜合征機械通氣患者呼吸功能的影響
李克芳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河南南陽 473009)
目的探討開放式吸痰與密閉式吸痰對呼吸窘迫綜合征機械通氣患者動脈血氣(PaO2,PaCO2,SaO2)的影響。方法將78例使用A RDS機械通氣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9例,對照組采用開放式吸痰,觀察組采用密閉式吸痰,兩組患者吸痰前及吸痰后即刻、吸痰后2 min、5 min、10 min動脈血氣(PaO2,PaCO2,SaO2)的情況。結(jié)果對照組吸痰即刻SaO2PaO2、SaO2,2 min PaO2顯著降低(均 P <0.05);觀察組 PaO2、SaO2也有降低,但與吸痰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jié)論密閉式吸痰過程中可以保持持續(xù)通氣,維持PEEP,避免或減少肺泡萎陷,維持吸痰前后的PaO2、SaO2的穩(wěn)定性,避免氣體交換受損及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癥,同時,密閉式吸痰操作簡便,節(jié)約人力成本,且可避免交叉感染,是呼吸窘迫綜合征機械通氣患者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
機械通氣 吸痰 動脈氧合
機械通氣治療呼吸窘迫綜合征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措施,而氣管內(nèi)吸痰又是一個重要的護理措施。開放式吸痰法每次吸痰過程中都需要將人工氣道與呼吸機分離,中斷機械通氣并使病人氣道與大氣相通,同時吸痰管也需要暴露在大氣中進行操作,使得肺容量大幅度減少,出現(xiàn)肺泡塌陷,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等。而密閉式吸痰管由于沒有中斷機械通氣,保持吸痰時的通氣量和吸入氧濃度,使吸痰前后肺內(nèi)壓相對穩(wěn)定[1]。肺容量的保存沒有出現(xiàn)肺泡萎陷,增加氣體交換的面積,改善了吸痰時病人的氧合,對ARDS的氣道管理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我院2007年7月~2009年7月開始將密閉式吸痰管用于ARDS機械通氣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7年7月~2009年7月我院RICU診斷為ARDS并行人工氣道機械通氣的危重患者78例(排除液氣胸、心肺手術(shù)后、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者),其中男 42例、女36例,年齡29~81歲,平均62.1歲。氣管插管53例,氣管切開25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吸痰方法 (1)對照組采用開放式吸痰(OS),吸痰前先給純氧(氧濃度為100%)吸入2 min,選用12~14F的普通吸痰管,連接吸引器,將氣管插管或套管 與呼吸機斷開,用空針注入1~2 ml濕化液(常用生理鹽水),使呼吸道濕化,將吸痰管經(jīng)氣管插管或套管口輕輕插入,深度為前端超出氣管插管前端 ≤1 cm[2],吸引器壓力為10~20 kPa,連續(xù)吸痰不超過15 s,邊吸邊旋轉(zhuǎn)退出吸痰管,停止吸痰并連接呼吸機,給純氧(氧濃度為100%)吸入2 min;(2)觀察組采用密閉式吸痰(CS),選用臺灣太平洋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PAHSCO)生產(chǎn)的密閉式吸痰管,型號 LB1390,規(guī)格14Fr。密閉式吸痰管由透明三通、吸痰管、薄膜防護套、呼吸機接口,負壓控制鈕、沖水口、吸引器接口等組成,透明三通分別與氣管導管或氣切套管,呼吸機管道相連接,尾端閥門與吸痰器相連。吸痰前經(jīng)呼吸道濕化接頭用空針注入1~2 ml濕化液(常用生理鹽水)使呼吸道濕化,稀釋痰液。左手持吸痰管與負壓吸引連接處,并用拇指控制吸引閥,右手持吸痰管從氣管插管插入所需深度(一般與OS相同),此時吸痰管薄膜保護套隨著吸痰管的插入而自行皺縮,將吸引器的壓力調(diào)節(jié)到10~20 kPa,按下吸引閥吸引不超過15 s,邊吸邊旋轉(zhuǎn)退出吸痰管。停止吸痰并將吸痰管抽回至可看見導管上的刻度線,按吸引閥,注入生理鹽水沖洗管腔內(nèi)痰液,以備下次使用。
1.2.2 評價方法 (1)觀察兩組患者吸痰前、吸痰后即刻、吸痰后2 min、5 min、10 min動脈血氣(PaO2、PaCO2、SaO2)情況;(2)觀察每次采樣后SaO2恢復至吸痰前水平所需時間,取其均值。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及秩和檢驗。
2.1 兩組患者吸痰前后患者血氣分析情況(表1)
表1 兩組患者吸痰前后血氣分析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吸痰前后血氣分析情況(±s)
與吸痰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相同時間段同項比較,★P<0.05
組別 項目 吸痰前吸痰后即刻 2 min 5 min 10 min PaO2(mmHg) 124.25±33.9595.12±22.37☆對照組 PaCO2(mmHg) 33.40±5.88 33.00±5.28 99.22±10.98☆ 120.32±29.46 125.60±34.15 33.20±4.36 33.28±5.02 SaO2(%)97±11 33.86±4.23 95±15☆ 97±8 PaO2(mmHg)121.98±33.28 98±1098±10 106.32±25.46★116.22±28.35★122.65±30.25126.44±26.58觀察組 PaCO2(mmHg)4.18±5.41 32.80±5.3933.46±5.2134.20±5.32 34.22±5.64 SaO2(%)98±897±17★ 98±12★ 98±8 98±6
2.2 兩組患者吸痰后SaO2恢復至吸痰前水平所需時間對照組患者為(10.07±8.86)min,觀察組患者為(0.85±0.57)min,兩組比較,Z=4.62,P<0.01,差異有顯著意義。
3.1 OS對呼吸功能的影響 對照組患者PaO2、SaO2與吸痰前比較明顯降低(P<0.05),PaCO2值明顯增高(P<0.05)。同時因脫機、接機時要分離氣管插管和呼吸機連接處,對患者氣管造成機械性刺激,使患者感到緊張恐懼,產(chǎn)生抵觸情緒,表現(xiàn)為煩躁,甚至拒絕吸痰。
3.2 CS對呼吸功能的影響 CS可以在機械通氣的同時進行,吸痰過程中可持續(xù)通氣,保持有效的氧氣吸入濃度,最大限度減少呼吸道內(nèi)壓力的變化,相對減少肺容量下降,可以通過保持一定的肺功能殘氣量,避免或減少肺泡萎陷,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的氣體交換受損。
3.3 吸痰可引起患者PaO2和SaO2顯著下降[3]。本研究顯示,OS時ARDS機械通氣的患者PaO2、SaO2顯著下降,PaO2由(124.25 ±33.95)mmHg下降至(95.12±22.37)mmHg;而CS后上述指標相對穩(wěn)定,表明CS對ARDS機械通氣患者呼吸功能影響小。行CS時不需要脫開呼吸機,吸痰過程中可以保持持續(xù)通氣,維持PEEP、氣道壓力和FiO2,可以通過保持一定的肺功能殘氣量,避免或減少肺泡萎陷,維持吸痰前后的PaO2、SaO2的穩(wěn)定性,故可避免氣體交換受損及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癥。對于ARDS機械通氣的患者,CS避免低氧血癥的效果更明顯 。丁彩兒[4]在氣管內(nèi)開放式與密閉式吸痰效果研究中發(fā)現(xiàn),密閉式吸痰優(yōu)于開放式吸痰,能降低肺部感染的發(fā)生。此外,CS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對肺結(jié)核和SARS等的呼吸道傳染性患者,應用CS系統(tǒng)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防止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提高醫(yī)療護理工作的安全性。
[1]高巖.不同吸痰方式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系統(tǒng)順應性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8):332-334.
[2]韋曉君,王玲華,鄭玉香.COPD患者行機械通氣時吸痰深度的探討[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4):9-11.
[3]李克芳.肺復張在呼吸窘迫綜合征機械通氣患者吸痰后的應用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29-30.
[4]丁彩兒.氣管內(nèi)開放式與密閉式吸痰效果比較[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5):330.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uction Arterial oxygenation
李克芳(1971-),女,河南南陽,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從事呼吸重癥監(jiān)護及管理工作
R473.5
B
1002-6975(2011)13-1206-02
20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