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對外漢語文化詞語詞典中收詞、釋義的研究——以《NTC中國文化關(guān)鍵詞詞典》“文化、習俗”部分為例

      2011-07-25 11:42:30劉艷青
      文教資料 2011年27期
      關(guān)鍵詞:詞典詞語漢語

      劉艷青

      (中國傳媒大學 南廣學院,江蘇 南京 211172)

      隨著21世紀國際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根據(jù)《外國人學習與使用漢語情況調(diào)查研究報告》,外國人學習漢語的首要目的是“了解中國文化”。①眾多學者的研究表明,語言與文化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在詞語層面,尤其是文化詞語層面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因此,對于以“了解中國文化”為首要目的的非母語漢語學習者來說,一部優(yōu)秀的對外漢語文化詞詞典在其學習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國內(nèi)對外漢語詞典主要為對外漢語學習詞典,該類詞典側(cè)重于對漢語詞語用法的關(guān)注,對漢語詞語尤其是文化詞語的文化意義關(guān)注不足。

      《NTC中國文化關(guān)鍵詞詞典》(NTC’s Dictionary of China’sCulturalCodeWords)是非母語漢語學習者博耶·拉法葉·德蒙特②(Boye Lafayette DeMente)所編纂的一部對外漢語文化詞詞典,由美國國家教材出版公司NTC(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出版發(fā)行,影響廣泛,值得關(guān)注和借鑒?!霸u價一部詞典優(yōu)秀與否應(yīng)關(guān)注的兩個核心特點是收詞和定義”。③本文嘗試以《NTC中國文化關(guān)鍵詞詞典》(以下簡稱《詞典》)的“文化、習俗”部分為例,分析其在漢語文化詞語收詞、釋義方面的特點,為國內(nèi)該類詞典的編纂提供借鑒。

      一、漢語文化詞語的界定與分類

      “‘文化詞語’與‘文化意義’的界定,它們與‘非文化詞語’‘非文化意義’的界限,往往是比較模糊的,一到具體問題更可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④如在前蘇聯(lián),它們被稱為 “作為民族文化信息載體和淵源的語言名稱單位”(“folk custom semantics”or “national cultural semantics”);英美學者則把它們稱為(社會和文化的)“關(guān)鍵詞”(socialand culturalkeyword);⑤在中國,文化詞語被稱為文化局限詞、文化負載詞或國俗詞語。雖然表述各異,但上述表達都強調(diào)了這些詞語附有文化信息,是一個社會和民族文化的體現(xiàn)。所以,本文認為,這些看似不一樣的名稱實質(zhì)上指的都是同一種類型的詞語,即文化詞語。

      1.漢語文化詞語的界定。

      從現(xiàn)有的語言材料中我們可以歸納出目前國內(nèi)三種代表性的觀點“文化意義說”、“文化內(nèi)容說”和“文化附加義說”。⑥本文認可“文化附加義說”,即:漢語文化詞語是指富含中國文化特色及文化附加義的詞語,它不僅存在于特定的文化范疇中和漢語詞匯系統(tǒng)中,而且存在于人們的言語交際行為中。

      2.漢語文化詞語的分類。

      “文化詞語傳遞的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獨特信息,所以它的分類以符合公認的文化分類為宜”。⑦目前,國內(nèi)文化學者多采用文化結(jié)構(gòu)的四層次說來進行文化分類,即把文化分為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tài)文化。⑧相應(yīng)的,文化詞語也可分為物態(tài)文化詞語、制度文化詞語、行為文化詞語、心態(tài)文化詞語。⑨

      此外,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張占一先生根據(jù)文化的功能,首先提出區(qū)分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兩大類。本文參照其觀點,嘗試把文化詞語相應(yīng)地分為“知識文化詞語”和“交際文化詞語”。知識文化詞語指的是承載“知識文化”的詞語,如一個民族的政治、經(jīng)濟、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藝術(shù)等文化知識。交際文化詞語指的是承載“交際文化”的詞語,如問候、致謝、稱呼等習語和委婉語、禁忌語等。

      二、《詞典》“文化、習俗”部分的收詞和釋義特點

      參照對漢語文化詞語的上述界定及分類標準,本文將《詞典》“文化、習俗”部分所收錄的50個詞語做如下整理。

      首先,參照李曉琪“文化詞語的四層次說”對這些詞語進行一級分類,共分成“物態(tài)文化詞語”、“制度文化詞語”、“行為文化詞語”、“心態(tài)文化詞語”和“文化特征不明顯的詞匯”五大類;然后參照“知識文化詞語”和“交際文化詞語”的分類,再對一級分類中的“心態(tài)文化詞語“進行了二級分類,分成了“知識文化詞語”和“交際文化詞語”兩類。具體的分類結(jié)構(gòu)及所含詞目如表1所示:

      表一

      1.“文化、習俗”關(guān)鍵詞的收詞特點。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該詞典在“文化、習俗”部分呈現(xiàn)出的收詞特點如下。

      (1)心態(tài)文化詞語最多,行為文化詞語最少。

      觀察上述表格我們可以看出,相對于 “物態(tài)文化詞語”(5個)、“行為文化詞語”(0個) 和 “制度文化詞語”(2個),德蒙特關(guān)注最多的是“心態(tài)文化詞語”(37個)。最少的是行為文化詞語,如反映中國民風民俗的婚嫁、喪葬、祭祀、舞獅等方面的行為禮節(jié),作者在這一部分沒有涉及。說明詞典作者重視社會心理和意識形態(tài)。

      (2)關(guān)注知識文化詞語,重視交際文化詞語。

      《詞典》收錄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國俗詞語,如“國粹”、“歷書”、“針灸”等。 此外,《詞典》還收錄了相當一部分日常表達所用的交際文化詞語,如“不知道”、“對不起”等,在編纂者看來,這些日常用語富含“言外之意”,尤為重要。

      (3)收錄粵語源方言詞。

      漢語方言中有豐富的文化詞語,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大量英語源外來詞進入粵語,隨后又作為粵語源方言詞進入漢語普通話,被廣泛采用,如呼啦圈(Hula Hoop)、朋克(Punk)等?!对~典》也對此類詞語有所關(guān)注,如“發(fā)燒友”(fancier)。蘇新春教授認為“發(fā)燒友”是粵語方言。⑩還有學者進一步指出“發(fā)燒友”屬于粵語源英語外來詞。?這說明詞典編纂者動態(tài)地關(guān)注社會發(fā)展所帶來的中國語言的變化。

      (4)收錄《易經(jīng)》中的詞語。

      根據(jù)《辭?!返慕忉?,表1中的“賁”、“歸妹”和“小過”屬于《易經(jīng)》中的卦象,“賁”是第二十二卦,“歸妹”是第五十四卦,“小過”是第六十二卦。說明編者關(guān)注中國傳統(tǒng)文化。

      (5)收錄文化特征不明顯的詞匯。

      如表1中的“印記、考試、復雜、門衛(wèi)、雜技演員、性別”,參照本文對漢語文化詞語的界定,我認為這些詞語不符合國內(nèi)學者對文化詞語的界定和分類,故暫且將其歸為“筆者無法歸類的詞語”一欄。

      2.“文化、習俗”關(guān)鍵詞的釋義特點。

      參照《辭海》、《漢語國俗詞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相應(yīng)詞目的闡釋,我對上述50個詞條進行了詞匯意義對比分析,得出以下五點發(fā)現(xiàn)。

      (1)釋義的方式:理解基礎(chǔ)上的闡釋。

      《詞典》對相關(guān)詞條的釋義不是簡單的概念意義的轉(zhuǎn)換翻譯,更多的是對文化詞語文化附加義的闡釋。

      以“高考”為例。

      德蒙特首先介紹了中國的教育環(huán)境:中國有相當一部分年輕人身處農(nóng)村,他們大多需要在六歲到十四歲期間參加九年義務(wù)教育。此后他們需參加并通過地區(qū)性的考試才能再繼續(xù)接受三年教育。地區(qū)考試結(jié)果決定他們的去向——高中、中?;蚵毿?。對于想要進入大學求學的學生來說,他們必須參加并通過為期三天、難度較大的“高考”。“高考”對中國年輕人而言是一個“分水嶺”。高考失利者的未來或多或少地被局限于“藍領(lǐng)”工作中,而高考順利者則以后大多從事“白領(lǐng)”工作。

      參照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高考的解釋——“高考”是“高等學校招收新生的考試”,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入學考試的簡稱,分有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

      兩者都認為高考是考生進入大學和選擇大學資格的標準。但很明顯,德蒙特突出了“高考”的社會意義和其所處的教育環(huán)境。

      (2)釋義的目的:緊密結(jié)合語境,明晰交際功能。

      在收詞部分,我發(fā)現(xiàn)德蒙特重視交際文化詞語。他對詞語交際功能的重視在詞語釋義方面表現(xiàn)得也很明顯。

      以“不知道”為例。

      德蒙特在文中以“Ihaven’tgota clue.”為關(guān)鍵詞,對漢語“不知道”做了一番闡釋。他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抑制了人類的天性,如好奇心、進取心及人際交往中的責任心,以至于讓這種環(huán)境中的人患有“逃避責任”綜合征,而“不知道”這一表述便是該綜合征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他從“不知道”的字面意義(literalmeaning)、言外之意(overtone)和適用情境(situations)對漢語中的“不知道”進行了詳細闡釋。他認為,“不知道”在漢語中的字面意思為“not know”,即不了解情況;但是其言外之意則是“Idon’tcare.Don’tbotherme.”即(對你的問題)我不關(guān)心,別來麻煩我。最后,詞典作者對“不知道”總結(jié)為,當發(fā)言者的確不知情,或者覺得正面回答問題不合適,又或者想落得清閑避免麻煩時,便會說“不知道”。 “不知道”在中國的語言環(huán)境中富含言外之意,需要將其置入具體的語境中予以理解。

      這是因為英漢在傳遞和解釋信息時對環(huán)境的依賴程度不同,美國人將大部分信息寓于明碼(即語言文字)當中;中國人則喜歡委婉含蓄,需要對方借助于文化環(huán)境來推斷話語中的真正含義。

      (3)釋義的思路:闡釋縱貫古今,注重中西差異。

      《詞典》不但交代詞語的縱向信息,而且放眼中西橫向地對詞匯意義進行對比闡釋。

      以“隱私”為例。

      德蒙特對“隱私”的注釋是“無隱私”(doingwithout privacy)。他首先從中國人圍觀或注視外國人這一現(xiàn)象談起,指出中國人的這種行為在西方人看來是粗魯行為;但在一些沒有接觸過西方文化的中國人看來這是很自然的反應(yīng)。而關(guān)于西方“隱私”觀念所產(chǎn)生的原因,德蒙特認為:主要是由于西方自古便地廣人稀,人們擁有較強的獨立意識。同時他指出,直到現(xiàn)在,漢語當中也沒有詞匯能夠詮釋“privacy”的涵義。雖然一些學者將“隱私”翻譯成了“privacy”,但漢語中的“隱私”主要指一些陰暗的秘密,比如“hidden affair”(私情)。

      在英語中,“privacy”所負載的文化內(nèi)涵意義遠遠超過了漢語里的“隱私”這個詞?!皃rivacy”包含一個人的職業(yè)、信仰、婚姻和年齡等方面。它所涉及的范圍要比漢語里的“隱私”廣得多。?西方隱私權(quán)的重視反映了他們對個人的尊重和個人生活、心理的需要。這也反映出中西思維的差異,即中國人強調(diào)群體,西方人強調(diào)個體。

      (4)釋義的內(nèi)容:能夠注意細節(jié),描寫較為全面。

      相對于《辭?!穼h語文化詞語的解釋,德蒙特的解釋更全面細致,較有趣味。例如,他對“歷書”封面的介紹:封面主角是一位農(nóng)夫和牛,這兩者每年會有一些變化。如果牛尾是紅色的,則意味著這一年將多雨潮濕;如果農(nóng)夫穿鞋子則意味著這一年氣候?qū)⒑芨稍铮蝗绻r(nóng)夫戴帽子,則意味著春天將比較寒冷。

      (5)釋義的順序:相關(guān)背景—現(xiàn)象—闡釋—建議。

      綜觀德蒙特對“文化、習俗”部分詞語的釋義,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釋義順序:首先是對相關(guān)背景的介紹,然后引出研究對象,繼而解讀該研究對象在漢語文化環(huán)境中的意義,最后針對該現(xiàn)象,為非母語漢語學習者提供跨文化交際建議。德蒙特的這一釋義順序體現(xiàn)出西方人善演繹、重實用的思維特點。

      當然,該詞典除了體現(xiàn)出上述值得我們借鑒的特點以外,還存在不足,如釋義不全、主觀傾向嚴重、政治色彩明顯等。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詞典》“文化、習俗”部分的收詞和釋義體現(xiàn)出“文化性”、“交際性”、“主觀性”和“政治性”的特點。“文化性”表現(xiàn)在:收錄了大量的文化詞語,注重對詞語的文化背景進行闡釋。“交際性”表現(xiàn)在:收錄日常交際文化詞語,注重對所收錄詞語的交際功能進行闡釋?!爸饔^性”表現(xiàn)在:該詞典沒有提到收詞標準和相關(guān)語料庫。 “政治性”則主要表現(xiàn)在詞典編者對詞條社會背景的闡釋有個人偏見和政治傾向。

      三、對外漢語文化詞詞典收詞、釋義的途徑

      參照《詞典》對“文化、習俗”部分收詞和釋義的處理,我認為,對外漢語文化詞詞典收詞和釋義應(yīng)該具備文化性、交際性和客觀性。

      1.詞目:收詞遵循科學原則,重視交際文化詞語。

      收詞工作 “是決定一部詞典質(zhì)量高低的第一個關(guān)鍵?!薄?對外漢語文化詞詞典的收詞范圍取決于詞典的類型、規(guī)模和編纂宗旨。小型對外漢語文化詞詞典,如《詞典》,其對象為非母語漢語學習者,那么就應(yīng)盡量收錄反映中國國家和民族特有文化的詞語。關(guān)于漢語文化詞語的具體收詞原則和方法,有很多學者做過研究,如“在科學性原則指導下,采用對比語言學的方法,運用編碼度理論和詞匯背景理論能夠確定漢語中的文化詞語”。?此外,通過以上解析,我們發(fā)現(xiàn),站在詞典使用者的角度來看,一些常用的漢語交際文化詞語對他們來說是很實用但又有理解難度的,需要予以闡釋。因此,我認為,對外漢語文化詞詞典除了要收錄上述學者們所注意到的文化詞語外,還應(yīng)該重視對常用交際文化詞語的收錄。因為,相對于知識文化詞語來說,本族人對交際文化詞語往往“習而不察”。但從非母語漢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這些日常交際文化詞語卻是最應(yīng)該知道的,如果沒有相關(guān)的恰當說明,很容易產(chǎn)生誤解。

      2.注釋:闡釋文化附加義,注重實用性與趣味性。

      對外漢語文化詞詞典的編纂者不僅要關(guān)注詞目的概念意義,更要注重對詞目文化附加義的闡釋。建議從以下八個方面著手。

      (1)詞源。

      詞源可以展示語言形式和意義的發(fā)展變化。透過詞源,非母語漢語學習者可以看清該漢語文化詞語的來龍去脈,洞悉其所蘊涵的文化。

      (2)義項。

      作為詞條中最小的釋義單位,義項是對多義詞所作的分項解釋。漢語文化詞語富含文化附加義,需要詞典編纂者分義項闡釋,供非母語漢語學習者在不同場合使用。

      (3)文化注釋。

      文化注釋是用描述性手段把文化附加義表達出來的有效方法。它通過提供與詞目相關(guān)的文化背景知識,如生活方式、神話傳說、宗教信仰等來幫助非母語漢語學習者對詞目文化附加義的理解。

      (4)例證。

      好的例證可以展示詞目的功能、內(nèi)涵、社會文化特征和言語環(huán)境,幫助學習者理解真實語境中詞匯的意義,識別語義的細微差異,支持和補充釋義。參照吳建平?的觀點,例證在反映源語民族特有文化方面應(yīng)做到:能準確地印證詞目語言符號的附加義,盡可能體現(xiàn)詞目語言特有文化的典型事物,通過例證的譯語來說明源語詞目及例證的語用功能。

      (5)括注。

      括號中給出簡要的注釋,即括注,它可以起到“語義限制或界定(如標明修飾對象、后接賓語等);語義選擇;語義補充或說明”的作用。?一般來說,括注分為前括注、中括注和后括注三種類型。使用后括注把詞的文化附加義補充進去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6)插圖。

      插圖是一種形象釋義手段。通過插圖,非母語漢語學習者可以直觀地了解漢語指稱的各種特有的動植物、民族服飾、器具等,還可以區(qū)分一些譯名相同或相近,但所指稱物的形狀和功能差別很大的詞語。

      (7)標記。

      “詞典編纂者用標記指出某個詞匯單位屬于某一方言,或?qū)儆谀骋挥邢拗频恼Z言(技術(shù)的,術(shù)語的)或?qū)儆谀骋簧鐣A層(黑話),或某一種文體,等等”。?可見,標記能夠指出語言的變體、語域和文體。不僅如此,有些標記如【忌】、【冒犯】、【不禮貌】、【褒】、【貶】、【蔑】等,可以明確提示讀者詞語的文化附加義。

      (8)參見。

      參見能節(jié)省詞典篇幅和擴充信息。對外漢語文化詞詞典可以通過參見將文化詞語與其文化背景知識有機地串聯(lián)起來,滿足讀者透過詞匯了解源語文化的愿望。

      此外,還可以利用附錄來提供一些既能突出中國文化特色又能體現(xiàn)中西文化差異的時新文化信息來補充詞典的正文信息。

      綜上所述,對外漢語文化詞詞典的選詞和釋義既要體現(xiàn)漢語的民族文化特色,又要滿足詞典使用者的真實需要。在收詞方面,根據(jù)詞典服務(wù)對象的思維特點和其母語文化背景,選擇他們感興趣但理解起來有難度的漢語文化詞語,如一些富含語境含義的日常交際用語。在釋義方面,采用多種方法來闡釋漢語文化詞語的文化附加義,以體現(xiàn)其實用性、動態(tài)性和民族性的特點。

      注釋:

      ①高彥德等.外國人學習與使用漢語情況調(diào)查研究報告.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3.

      ②以下博耶·拉法葉·德蒙特的相關(guān)信息均引自網(wǎng)站http://www.BoyeDeMente.com.

      ③Quirk.R.Preface to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ongman Group Limited.1995.

      ④常敬宇著.陳建民序.漢語詞匯與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⑤轉(zhuǎn)引自陳丹丹.漢英文化詞語意義差異對比分析.教育碩士學位論文.上海師范大學,2004.

      ⑥趙明.漢語文化詞語界定研究述評.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9,(4).

      ⑦李曉琪.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6:340.

      ⑧張岱年.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⑨李曉琪.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6:340.

      ⑩蘇新春.語言.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李宇峰,于廣元.談粵語源英語外來詞對普通話的影響.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4)

      ?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235-243.

      ?楊祖希,徐慶凱.專科辭典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1.

      ?章黎平,解江海.漢語文化詞典收詞的科學性原則.辭書研究,2008(4).

      ?吳建平.雙語翻譯詞典的編纂宗旨、釋義和例證芻議——兼評《史氏漢英翻譯大詞典》.辭書研究,2009,(3).

      ?王馥芳.當代語言學與詞典創(chuàng)新.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162.

      ? Rundell.M.(ed.)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United Kingdom: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2002.

      [1]陳丹丹.漢英文化詞語意義差異對比分析.上海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學位論文,2004.

      [2]常敬宇.漢語詞匯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辭?!たs印本(音序).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

      [4]崔衛(wèi)生.雙語詞典對于詞匯的文化附加意義的闡釋方法.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

      [5]DeMente Boye NTC’s Dictionary ofChina Cultural CodeWords.Lincolnwood,Ill.:NTCpublishinggroup,1996.

      [6]楊元剛.英漢詞語文化語義對比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2008.

      [7]林明金,林大津.雙語詞典提供文化信息的途徑.辭書研究,2007,(5).

      [8]李瑞華.英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9]史有為.漢語外來詞.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3.

      [10]蘇新春.漢語詞義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11]張占一.試議交際文化和知識文化.語言教學與研究,1990,(3).

      [12]蘇寶榮.詞義研究與辭書釋義.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0.

      [13]南懷瑾,徐芹庭.白話易經(jīng).長沙:岳麓書社,1988.

      [14]王德春.漢語國俗詞典.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0.

      [15]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三版.修訂版.商務(wù)印書館,1996.

      [16]楊祖希,徐慶凱.專科辭典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1.

      [17]趙明.漢語文化詞語界定研究述評.現(xiàn)代語文,2009,(4).

      [18]章宜華.語義學與詞典釋義.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詞典詞語漢語
      容易混淆的詞語
      學漢語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找詞語
      輕輕松松聊漢語 后海
      金橋(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米沃什詞典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6:50
      追劇宅女教漢語
      評《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
      漢語不能成為“亂燉”
      華人時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詞典例證翻譯標準探索
      詞語欣賞
      鄂尔多斯市| 成安县| 苗栗市| 白沙| 彭州市| 准格尔旗| 项城市| 金阳县| 班戈县| 金昌市| 高青县| 屯昌县| 旬邑县| 东方市| 镇远县| 平江县| 海盐县| 梧州市| 海安县| 榆社县| 安西县| 阆中市| 武定县| 龙门县| 亳州市| 江安县| 长宁县| 墨玉县| 巫溪县| 繁昌县| 九龙城区| 简阳市| 巴彦淖尔市| 大庆市| 巩义市| 紫云| 如东县| 日土县| 宽甸| 盘锦市|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