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再談倪瓚繪畫中的思想內(nèi)涵

      2011-08-15 00:47:00王曉笛南京藝術學院人文學院江蘇南京210013
      大眾文藝 2011年19期
      關鍵詞:逸氣草草倪瓚

      王曉笛 (南京藝術學院人文學院 江蘇南京 210013)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常州無錫人。原名珽,字元鎮(zhèn),號云林,別號幼霞生、荊蠻民等,因其性格怪異被人稱為“倪迂”。出身于江南富豪,其父兄皆為地主兼商人。早年父亡后,其兄倪文光主持家道,倪瓚三十歲以前過著不問世事、專心讀書作畫的生活,后其兄去世后,繼承家業(yè),管理家財。因不善理家,揮金如土,最終散盡家財,開始以船為家,過起往來于五湖三泖之間、寄情于山水詩畫的生活??仗摰纳钍顾乃枷朐桨l(fā)的空虛幻象,最終在藝術上形成了崇尚疏簡空寂的山水筆法。由于他開創(chuàng)了前人所未達到的“抒寫胸中逸氣”的意境,重視主觀情感的抒發(fā),形成了“疏離”的山水畫風格,被后世人奉為山水“逸格”之最。

      元代是山水畫風變革的重要時期,文人畫家多革新古法、追求筆墨情韻、講求以情構(gòu)境,而倪瓚的繪畫更是別具一格。他的山水雖造物于實景,卻不單純的描摹,而是在繪畫中構(gòu)建“逸氣”,天真幽淡,蕭散簡遠。這是一種既以自然山水作為基礎,又突出畫家心靈意境的創(chuàng)作手法,是文人畫中的最高典范。

      所謂“逸品”,是中國繪畫的品評標準之一,而得逸名者,筆墨應簡淡自然,氣質(zhì)應清高脫俗。倪瓚在自己的詩文中也提出了“逸氣”及“逸筆”的思想觀點。

      關于倪瓚這種觀點的闡釋,涉及到三段文字:

      《題畫竹》:

      “以中每愛余畫竹,余之竹聊寫胸中逸氣耳。豈復較其似與非,葉之繁與疏,枝之斜與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視以為麻、為蘆,仆亦不能強辯為竹,真沒奈覽者何!但不知以中視為何物耳?!?/p>

      《答張藻仲書》:

      “瓚比承命俾畫陳子檉《剡源圖》,敢不承命唯謹!自在城中,汩汩略無少清思,今日出城外閑靜處,始得讀剡源事跡,圖寫景物,曲折能盡狀其妙趣,蓋我則不能之。若草草點染,遺其驪黃牝牡之形色,則又非所以為圖之意。仆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

      《為方厓畫山就題》:

      “我初學揮染,見物皆畫似。郊行及城游,物物歸畫笥。為問方厓師,孰假孰為真?墨池挹涓滴,寓我無邊春。”

      綜合三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出,倪瓚藝術中所提倡的“逸筆”其主旨是“寫胸中之逸氣”,這也是其藝術的基本內(nèi)涵。倪瓚“寫胸中之逸氣”的觀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精神上的“逸”

      倪瓚在拋開一切家產(chǎn),孤舟悠游于太湖之中,不問塵世,放空心靈,這種隱逸生活的狀態(tài)是“逸”的精神表現(xiàn)。他把自己放逐于自然之間,融入于山水湖汀之中,脫離世俗,以表身心高潔。而倪瓚這種“逸”的表現(xiàn),也是元代社會主觀精神下的產(chǎn)物,由于處于異族統(tǒng)治之下,漢人受到歧視,在長期壓抑的生活中,士人們開始歸隱山林,使整個身心都融入其間,以求精神上的解脫。此外,“逸”是道家美學中“虛靜”與“空靈”的體現(xiàn)。虛靜和空靈是中國藝術上的一種審美境界,是利用虛白和空無而構(gòu)造有無相生的靈動空間,因為虛白恰如虛空,看似空無一物,卻充滿靈氣。倪瓚一生中最早信奉的宗教就是道家,道家對其藝術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體現(xiàn)在其作品上,諸如《容膝齋圖》《紫之山房圖》《竹林亭子圖》等,或是畫中空亭不著一人,或是留白中景不著一物,這些都顯現(xiàn)出倪瓚山水畫中留白不著一物的做法,實則是借此表現(xiàn)空間的組織結(jié)構(gòu)。因此在畫作中,由極為簡約的筆墨和大片留白來構(gòu)圖,所產(chǎn)生出的抽象空靈美,正是倪瓚藝術精神上“逸”的真實寫照。

      二、筆墨中的“逸”

      筆墨是構(gòu)成繪畫作品的基礎,筆墨形式是繪畫作品藝術風格的表現(xiàn),也是畫家思想情感的傳達。因此,畫家本人可以大膽的加工或刪減,創(chuàng)造出極具特色和個性的藝術形象。倪瓚在《答張仲藻書》中說到:“仆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可見倪瓚的“逸氣”表現(xiàn)在筆墨形式上就是“逸筆”,即“逸筆草草”和“不求形似”。

      1.“逸筆草草”

      所謂“逸筆草草”不單單指率直或率真,可分為兩層涵義:一是“逸”,是指畫面上具有的一種有意無意、若淡若疏的蕭散閑逸的韻致,實際上就是文人雅意胸襟的自然流露。二為“草草”,就是畫家用簡練的幾筆線條來刻畫事物的生動形象。這兩者在倪瓚的畫作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如在其《幽澗寒松圖》中筆墨的簡淡、意境蕭疏荒寒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畫中山石以干淡筆墨勾出輪廓;松樹則以兩筆勾勒,不皴不染,松針更是寥寥幾筆。倪瓚的畫作中,中景大片留白,這種“空”的表現(xiàn),實際上是從“無”到“有”,由“實”到“虛”的過程。正是由于這種筆墨的簡潔和空疏產(chǎn)生出倪瓚畫作中的“逸”,使得倪畫表現(xiàn)出清淡蕭疏、逸氣高古的意境。

      2.不求形似

      倪瓚的繪畫注重“逸筆草草”,忽略了對“形”的把握。當然他這里所說的“不似”,不是脫離真山真水的自然形象,而是表達他心中的山水之美。在《為方厓畫山就題》中曾說道:“我初學揮染,見物皆畫似。郊行及城游,物物歸畫笥?!蹦攮懺谠缙诶L畫中還是十分重視“形似”的。但是這一時期雖然注重形似,卻存在著兩個缺點:一是似(缺乏情趣的形似);二是見什么畫什么,缺乏剪裁(見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但后期畫作中,倪瓚并沒有拋棄“形似”,反而在繼承北宋蘇軾“論畫以形似,見于兒童鄰”的文人畫創(chuàng)作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以深化,形成了對太湖沿岸景致的“表現(xiàn)性的寫實”。也說明了,倪瓚的繪畫不是舍棄形似,拋棄對自然中景物的再現(xiàn),只追求主觀情感的表達。他是把自然山水形態(tài)和寫意精神完美的結(jié)合起來,從而真正達到了“以形寫神”“神形兼?zhèn)洹薄?/p>

      由此可見,倪瓚作畫旨在借以筆墨草草、以不似而求似來表現(xiàn)其胸中逸氣。這種“逸氣”的形成既避免了宮廷畫家的保守與刻板,又使得文人繪畫變得高雅而深刻,并成為元代文人繪畫中的典范。

      倪瓚的山水畫不僅是繼承五代北宋的風格,在理解、吸收、消化他人長處的同時,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發(fā)揮,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山水意境。倪畫惜墨如金,卻又注重用筆,幾乎沒有成片的墨,但內(nèi)涵豐富,筆簡意繁。他以天真幽深為趣,章法極簡,多用枯筆干擦,于簡中寓繁的藝術風格,創(chuàng)造出中國山水畫的新形式,而他獨特的筆墨與構(gòu)圖使得其作呈現(xiàn)出清淡蕭疏、逸氣高古的超凡意境。明代董其昌在《畫旨》中評價其說:“迂翁畫在勝國時可稱逸品”“獨云林古淡天真,米癡后一人而已?!蹦攮懙纳剿嬛羞@種“逸”的境界與格調(diào),是與其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個人學識修養(yǎng)相互聯(lián)系的,其藝術的高度更是后人難以企及和效仿的。

      [1]中國山水畫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

      [2]第六十二集?倪瓚研究[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3]岳.倪瓚作品編年[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4]華.元代畫家史料?倪瓚[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5]卿.承傳與演進——漸江與倪瓚山水畫風比較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猜你喜歡
      逸氣草草倪瓚
      倪瓚的潔癖
      莫愁(2023年35期)2023-12-21 09:57:22
      倪瓚 楊維楨 “潔”與“臟”的故事
      藝術品鑒(2020年10期)2020-11-27 01:53:30
      Unit 8 STEP BY STEP 隨堂通
      浣溪沙·無題
      淺談倪瓚繪畫中的“逸氣”
      下星星的夜晚
      古淡天真之美——倪瓚《淡室詩》
      丹青少年(2017年1期)2018-01-31 02:28:21
      《倪瓚·墨竹詩》
      中華詩詞(2017年11期)2017-04-18 09:02:20
      戰(zhàn)場電磁環(huán)境信號草草據(jù)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設計研究
      沒有風花雪月的青春更像青春
      聂拉木县| 彝良县| 上杭县| 合江县| 宁海县| 明光市| 中阳县| 阜宁县| 福海县| 武城县| 玉林市| 常熟市| 嘉定区| 鹤庆县| 砀山县| 天长市| 瑞金市| 汾西县| 永川市| 金坛市| 澄迈县| 昌江| 鹤岗市| 蒙阴县| 手游| 南宁市| 娄底市| 蓝山县| 甘泉县| 新郑市| 海口市| 汕头市| 繁昌县| 进贤县| 鄂温| 沙坪坝区| 东乌珠穆沁旗| 禹城市| 广德县| 仪征市| 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