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紅
蘇霍姆林斯基深刻地指出:“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yǎng)是合理地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薄霸谳^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所謂的教學語言是指在特定的語言共同體中持該種語言說話者與持另一種語言的成員進行交際時采用的簡化語言的語域。它不同于書面的人際交往語言,而是教師在課堂上為達到英語教學目的自然地使用的一種口頭英語。英語課堂是英語教師進行英語教學、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雙邊活動,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決定這種雙邊活動的效果。
第一,語言藝術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基本原則。語言是率領人們沖鋒陷陣的統(tǒng)帥,是撥動人們心靈琴弦的樂師。語言是爭取人們靈魂的戰(zhàn)士,一切都取決于你這個教師的語言怎樣,有的話語象患呆小病的人那樣瘦弱難看,有的話語象枯草的影響一樣沒有力量和感情,有的話語則象永恒的星辰那樣光輝燦爛,永不熄滅,為人類指引著道路。教師教學語言的選用藥遵循以下原則: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新課程理念表明:現(xiàn)代的教學結構既要克服教師為中心,又要避免學生為中心;既要重視知識學習,更要注意能力培養(yǎng);既要重視教法,又要重視學法;既要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要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既要教書,又要育人。課堂上,教師主導作用發(fā)揮的水平是以學生主體作用發(fā)揮的水平來衡量的。教師的教應該建立在學生的樂學善學基礎上的。教學中要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選擇教學活動,講求教學語言藝術。采用恰當?shù)恼Z言啟發(fā)誘導,把學生帶到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思維為核心,實踐為主線。教師的作用不單是傳授知識,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思維方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能力,學生既學會教師講授的知識又在自己的思維實踐中學到教師沒有講授的知識甚至創(chuàng)造新知識,這樣的教學才是精彩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無論多么優(yōu)秀的教師也不可能把學生一生所需要的知識都教給學生。關鍵是教給學生一把開啟創(chuàng)造思維的金鑰匙
能力為目標,習慣為主針。課堂教學要重在培養(yǎng)能力,教給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習慣。教學的方法關鍵在一個“活”字。“樂”是活的前提、“情”是活的關鍵,“美”是活的目標。“活”不是花架子,“活”不是故弄玄虛。要做到“活而不亂,實而不死”,活教活學、樂教樂學、會教會學的理想境界,是每位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追求的共同目標。知識學活了,本領就學到了,教學目標也就實現(xiàn)了。
語言要流暢,效率是關鍵。教師授課的語言流暢與否,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接收。因此,語言流暢是對英語教師最基本的素質要求。教師自然、連貫、輕松、流暢的語言,行云流水般地表達出來,學生在一種和諧的語言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這就要求教師平時要注意語言的錘煉。教師要把語言流暢作為自己的第一要求,平時加強口語訓練,多積累課堂用語,多看英語書籍,每天堅持朗讀練習和與周圍的人多進行英語交流。
第二,語言藝術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特殊性。語言的能力要從運用語言的實踐中獲得,要提高語言能力,就必須通過充分的語言實踐,口語表達和體態(tài)語言是最好的語言實踐。學生要結合學習需要,生活情景進行語言運用能力實踐。教師在教學語言的實踐中要注意語言的真實性,避免中式英語或漢英混合式的語言。
英語教學語言除完成教學功能的傳授之外,它本身還起著語言使用的示范作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言、語感訓練。教學內(nèi)容通過教師的語言藝術表達出來,教學內(nèi)容要借助完美的教學語言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英語學習者的接受能力(聽、讀)和表達能力(說、寫)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學語言如果超出他們的接受水平學生既聽不懂、也聽不進,滿堂英語是教學上的一種失誤。英語教師應避免說英語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要遵守既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又要略高于學生現(xiàn)有水平的可接受性原則。
第三,語言藝術開展在英語課堂中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闭Z言藝術開展在英語課堂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教師生動風趣的語言藝術,能夠激發(fā)起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仰,從而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參與欲望。教師生動風趣的語言藝術能夠調(diào)動起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使絕大多數(shù)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能使中學生熱情高漲,喜言愛動,精力充沛,幻想豐富,好奇愛問,喜歡模仿。教態(tài)語言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講授中,教師親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專注的眼神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安全感,消除恐懼感,縮短教師與學生的感情距離。,熱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瀟灑得體的身姿手勢,無時不在感染著學生,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
第四,提高語言藝術的對策。會說話的優(yōu)秀教師的語言能啟迪學生如何做人;能引導學生嚴謹治學;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能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能激勵學生幻想未來、探索宇宙、追求真理。要使英語課堂教學的語言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效果,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創(chuàng)設情景,增強語言學習的實效性。緊緊抓住教材,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參加表達的愿望,讓學生身臨其境地表達,增強語言的實效性和趣味性;還有在講購物、打電話、訂餐電話、訂旅館、訂票等對話時都可挖掘教材,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投入情感,融入體態(tài)語言,增強課堂的幽默性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是英語教師和學生知、情、意相互交流的過程。只有注入情深意切的教學語言才能象磁鐵一樣具有吸引力,觸動學生的心弦,引起心靈的顫動和共鳴。全方位調(diào)動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大大地提高教學效果。
細細打磨,增強語言學習的可接受性。英語教學語言表達效果的優(yōu)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領悟與接受的情況如何。在講授新知識時,英語教學語言應針對學生不同的年齡特征、心理需求、知識水平而變化,要站在學生樂于接受、易于接受的角度,選擇教學語言。在組織教學時,采用恰當語言語調(diào)組織教學,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發(fā)揮語言的功能性,藝術地評價學生。實踐表明:學生最渴望、最幸福的時刻就是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贊賞,而這一切的獲得都源于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的評價。因此,在評價時我們應注重感情投入老師對學生表現(xiàn)的正確評價,能讓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信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動力,能讓學生在英語課上樂于發(fā)言,能讓你的英語課堂生動而更加有魅力!如把書面語言運用到批改中。教師在批改作業(yè)和試卷時要注意到他們的作業(yè)態(tài)度及學習水平的變化,同時給予學生恰如其分的激勵語,這些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的影響很大,甚至可以改變學生的一生。
總之,教師通過教學語言實現(xiàn)師生情感交融思想共鳴,配合默契的教學藝術。一個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應該具有駕馭語言的高超技能:親切舒緩的語氣、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張馳相間的語速、強弱適當?shù)囊袅?、恰當?shù)皿w的態(tài)勢語言,使教學語言給人以一種強烈的流利動聽、富有磁力的語感美的刺激為教學增輝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