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政治慣性、經(jīng)濟考量?——從天然氣爭端看俄經(jīng)濟外交

      2011-08-15 00:53:47王樹春
      戰(zhàn)略決策研究 2011年3期
      關鍵詞:過境白俄羅斯爭端

      王樹春 蘇 曉

      一、俄烏、俄白之間的天然氣爭端

      (一)俄烏天然氣爭端“三起三落”:2006年、2008年、2009年

      第一次俄烏天然氣爭端發(fā)生于2006年的新年前夕,圍繞著天然氣漲價問題,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系驟然緊張。由于白未滿足俄2005年12月31日24時的時限,俄羅斯在2006年的新年來臨之際毅然決然地切斷了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世界輿論頓時嘩然。

      2005年3月,烏克蘭建議俄羅斯將天然氣從烏克蘭過境價格提高到每千立方米每百公里2至2.5美元;俄羅斯則建議從2006年1月1日起以每千立方米每百公里1.5美元至1.75美元的價格向烏克蘭支付天然氣過境費,同時把向烏克蘭供應的天然氣價格提高至每千立方米160美元。烏克蘭遲遲沒有回應,俄羅斯認為烏克蘭方錯過了談判時機,依據(jù)新的市場行情又將天然氣價格升至每千立方米230美元。針對俄羅斯的提價要求,烏克蘭希望分階段提價,以減少對國內(nèi)相關行業(yè)造成的沖擊。俄烏雙方就此展開了談判,烏克蘭要求按每千立方米50美元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俄羅斯則要求烏克蘭按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市場價格購買,談判陷入僵局。為了打破僵局,俄羅斯提出設立3個月過渡期,過渡期內(nèi)天然氣價格仍然是每千立方米50美元,然后分階段過渡到每千立方米230美元;或者俄羅斯向烏克蘭提供36美元的商業(yè)貸款用于支付天然氣費用,兩個建議均遭到烏克蘭的拒絕[1]。由于無法彌補俄烏兩國在價格上的巨大差異,談判最終破裂,釀成了“斷氣”風波,烏克蘭和歐盟均受影響。俄烏兩國在天然氣問題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俄羅斯需要烏克蘭的過境通道,烏克蘭需要俄羅斯的天然氣,長時間“斷氣”對誰都沒有好處,再加上來自歐盟國家的外界壓力,兩天后,烏克蘭終于屈服了。雙方于1月4日就天然氣價格等相關問題簽署了為期5年的合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公司以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價格把俄羅斯天然氣出售給中介公司“俄烏能源”公司,“俄烏能源”公司再把俄羅斯天然氣與來自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的廉價天然氣進行混合,再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烏克蘭;俄羅斯天然氣經(jīng)烏克蘭境內(nèi)出口到歐盟國家的過境費由原來的每千立方米每百公里1.09美元提高至1.6美元。至此,俄烏之間最嚴重的一次天然氣爭端結束。

      此后俄烏雙方在天然氣價格和債務償還問題上依然爭執(zhí)不斷,第二次俄烏天然氣爭端爆發(fā)。2008年3月3日和4日,烏償還天然氣債務問題談判破裂,俄氣公司先后兩次減少對烏供氣量,削減總幅度達50%。經(jīng)過多輪談判,烏俄就解決債務等問題達成一致,并簽署了2008年的供氣合同:俄烏兩國達成了2008年的天然氣價格——179.5美元/千立方米,這個價格仍舊遠低于市場價。雙方還同意取消“俄烏能源”公司,直接由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購買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此外,雙方表示將盡快就下一年度的供應價格達成一致。

      金融危機爆發(fā)使兩國財政壓力增大,2009年1月雙方又發(fā)生了第三次爭端,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于天然氣的角斗趨于白熱化。第三次爭端殃及歐洲17國,迫使歐盟出面調(diào)停。2008年底,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公司(Gazprom)與烏克蘭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Нафтогаз)關于2009年供氣合同的談判因雙方立場各異,無果而終。俄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停止了向烏供氣。直到9日,普京在莫斯科與托波拉內(nèi)克簽署了由歐洲、俄羅斯、烏克蘭三方代表參加的“建立俄羅斯天然氣輸往歐洲過境國際監(jiān)察協(xié)議”,局面才得到緩和。

      (二)俄白天然氣爭端“從摩擦到戰(zhàn)爭”:2004年、2007年,2010年

      俄白第一次天然氣爭端發(fā)生在2004年1月、2月(相互威脅、相互妥協(xié)):2003年底至2004年初,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就2004年天然氣供應價格進行磋商,俄羅斯準備以每千立方米50美元的價格向白俄羅斯提供天然氣,白俄羅斯則依然堅持原來的每千立方米30美元的俄國內(nèi)價格。談判陷入僵局,白俄羅斯反對天然氣漲價,并以拒簽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天然氣合資公司協(xié)議為要挾;俄羅斯則在2004年1月1日、1月24日和2月18日三次切斷對白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并中止了過境天然氣運輸業(yè)務,引發(fā)俄白之間的天然氣“斷氣”風波。白俄羅斯盧卡申科總統(tǒng)指責俄羅斯的行為是“高級恐怖主義”,但還是要求白俄羅斯政府按照俄羅斯政府提出的條件簽訂天然氣供應條約。2004年2月19日,俄白雙方達成妥協(xié),簽署了新的天然氣供應合同。根據(jù)合同,俄羅斯將以折中價每千立方米46.68美元向白俄羅斯供應天然氣,俄羅斯恢復對白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及過境天然氣運輸業(yè)務,但俄羅斯仍然沒有得到白俄羅斯天然氣運輸公司的股份,俄羅斯對此耿耿于懷。

      2007年俄白天然氣第二次摩擦。第一次俄烏天然氣爭端結束后不久,俄羅斯聲稱將提高對所有獨聯(lián)體國家的天然氣供應價格,其中也包括白俄羅斯。2006年3月30日,俄羅斯宣布2007年白俄羅斯必須按歐洲價格支付天然氣費用。俄羅斯先后提出每千立方米200美元、每千立方米140美元的方案,均遭到白俄羅斯的拒絕。12月26日,俄羅斯建議白俄羅斯以每千立方米75美元現(xiàn)金再加上30美元白俄羅斯天然氣運輸公司股票來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白俄羅斯則堅持每千立方米45美元現(xiàn)金再加上30美元的白俄羅斯天然氣運輸公司股票。隨后,俄白分別以斷氣和斷運互相威脅。在最后期限到來之前的12月31日23點58分,俄白兩國終于就天然氣價格達成一致,雙方簽署了《2007年至2011年天然氣供貨及其過境運輸合同》。根據(jù)合同:

      1. 2007年白俄羅斯將以每千立方米100美元的價格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俄羅斯天然氣過境白俄羅斯領土的費用從目前每千立方米每百公里0.75美元提高到1.45美元;

      2. 俄羅斯收購白俄羅斯天然氣運輸公司50%的股份,價格為25億美元,在4年中以現(xiàn)金支付給白俄羅斯;

      3. 從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天然氣價格公式同鹿特丹油品市場一攬子價格掛鉤,價格按照公式每季度確定一次,俄羅斯向白俄羅斯供氣價格將逐年上調(diào),2008年的價格為歐洲價格的67%,2009年為80%,2010年為90%,最終到2011年完全過渡到歐洲市場價格;

      4. 無論是天然氣購買費用或者過境費用一律以現(xiàn)金支付,俄白兩國之間持續(xù)多年的易貨交易結束。俄白之間的天然氣第二次爭端以雙方的妥協(xié)收場。

      2010年,俄白之間的天然氣沖突再度升級,爆發(fā)第三次爭端。2010年6月19日,俄羅斯與白俄羅斯未能就天然氣債務達成協(xié)議。俄6月21日起減少對白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白俄羅斯以關閉境內(nèi)俄通往歐洲的天然氣輸送管道作出回應。白俄羅斯總統(tǒng)盧卡申科在會見俄國外長拉夫羅夫時稱,事件已變成“天然氣戰(zhàn)爭”。6月23日,立陶宛供氣商“Lietuvos dujos”發(fā)布消息說,立陶宛和加里寧格勒州收到的通過白俄羅斯中轉的俄羅斯天然氣供應量比以往減少近30%。同時,該公司還向立陶宛有關國家部門、“俄氣”公司進行了通報。本次爭端原因主要是債務未清。白俄羅斯總統(tǒng)盧卡申科6月22日在會見到訪的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時表示,“俄氣”今年以來拖欠白俄羅斯過境運輸費2.6億美元,同時承認白俄欠俄國進口天然氣費用1.92億美元,建議俄白雙方結清相互拖欠的款項?!岸須狻?月2日發(fā)布消息稱,該公司與白俄羅斯天然氣運輸公司已簽《2007-2011年天然氣供應與過境運輸協(xié)議補充協(xié)議》。根據(jù)該補充協(xié)議,2010年俄羅斯天然氣經(jīng)白俄羅斯的過境費為每千立方米天然氣百公里1.88美元,至此俄白天然氣糾紛終告一段落。

      二、俄羅斯的經(jīng)濟外交開始發(fā)威

      (一)俄羅斯天然氣領域折射的“經(jīng)濟外交”政策

      許多人都認為,俄羅斯對烏克蘭采取提高天然氣價格的行為,是俄羅斯的政治慣性。為了震懾烏克蘭的“西進”路線而采取的報復性行為,是烏政府推行親西方政策的必然結果。的確,烏政府一系列的脫離俄羅斯的舉動,確實讓人容易做出這樣的結論。如果這個結論成立的話,那么我們將無法解釋俄羅斯對白俄羅斯所采取的提高天然氣價格的行為。因為白俄羅斯是俄羅斯最親密的盟友,俄白關系是獨聯(lián)體國家中的樣板,兩國還要建立聯(lián)盟國家,況且白俄羅斯從來沒有表現(xiàn)出一絲一毫的親西方傾向。那么白俄羅斯為什么也遭到了與烏克蘭同樣的“禮遇”呢?

      如果把兩件事情聯(lián)系起來看的話,我們會發(fā)現(xiàn)政治因素不足以解釋俄羅斯提高天然氣價格的行為,至少可以說政治因素不是俄羅斯采取此類行為的主要原因,俄羅斯的提價行為更多的是處于經(jīng)濟利益的考量。早在2007年2月1日的年度記者會上,普京總統(tǒng)就指出:“俄羅斯還有很多自身發(fā)展中的問題,還有很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之下,需要俄羅斯政府的財政支持,因此,俄羅斯政府決定用國際價格向獨聯(lián)體鄰國供應能源,是完全屬于經(jīng)濟范疇的問題?!雹倮蛄_夫外長也說,俄烏在天然氣供應和過境運輸問題上的爭端純屬經(jīng)濟問題,與政治無關。②烏克蘭前燃料與能源部部長博伊科也表示,俄羅斯從來沒有利用天然氣供應問題來影響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計劃。③

      目前,俄羅斯對外政策的一個總的原則是:固守最基本的安全利益,在其他目標和方向上則保持靈活性,甚至可以做出較大讓步,避免付出不會帶來效益的經(jīng)濟代價,盡可能避免與外部世界的對抗?!?·11”事件后的實踐表明,在國家基本安全利益得到保證的前提下,俄羅斯推行經(jīng)濟外交的思想越來越明晰,并在對外活動中日益得到強化。

      縱觀歷次天然氣爭端,起因無非是天然氣價格、過境費、管道控制權、市場銷售權之爭,因此用經(jīng)濟外交來概括當前俄羅斯對外政策的特點是恰當?shù)?。正如俄羅斯副外長杰尼索夫指出的,“經(jīng)濟外交已成為俄羅斯對外政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協(xié)助與外國進行經(jīng)貿(mào)交往,開展投資合作,與國際經(jīng)濟組織和金融機構以及地方組織進行協(xié)調(diào),參與分析和解決全球經(jīng)濟問題,所有這些問題常常處于外交部領導層注意的中心?!雹芷站└用鞔_地指出,“在外交部和我國其他涉外機構的工作中,經(jīng)濟外交的比重應該增加?!仨毥⑦@樣一種在國外推進和保護我們的經(jīng)濟利益的體系,使之能保障為俄羅斯經(jīng)濟做出最大的貢獻,把我們和世界經(jīng)濟實現(xiàn)一體化的各種途徑的風險降低到最小程度[2]?!痹诒疚闹?,所謂“經(jīng)濟外交”是指某些大國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在國內(nèi)經(jīng)濟發(fā)展面臨困境的情況下,為了更好地解決經(jīng)濟發(fā)展問題,在國家基本安全利益得到保證的前提下,作為對一般意義上的外交政策的一種變通,以彌補一般意義上的外交缺欠,外交政策是以追求經(jīng)濟利益為取向的一種外交活動表現(xiàn)形式[3]。俄羅斯的經(jīng)濟外交是指在其基本安全利益(維護國家主權和保障領土完整)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外交政策要為國家經(jīng)濟建設服務,并以經(jīng)濟利益獲得的多寡來衡量外交政策的成效。具體含義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指通過外交活動為國內(nèi)經(jīng)濟建設創(chuàng)造有利的外部條件,消除國際市場對俄國融入世界經(jīng)濟體系的歧視性政策;二是指外交政策要為企業(yè)在國際市場的活動提供外交方面的保障,為國家吸引國外投資,促進對外經(jīng)濟發(fā)展,拉動國家經(jīng)濟水平的提升服務。

      目前,俄羅斯在油氣過境運輸方面的基本政策是:與過境國發(fā)展互利關系,在使過境國得到相應經(jīng)濟實惠的同時,消除油氣過境的障礙;“軟硬兼施”,加大對過境國政府決策的影響;盡可能減少過境國數(shù)量,從本國直接將油氣輸往消費國;爭取鄰近地區(qū)國家的油氣盡可能多地過境俄國本土,以增大俄的控制能力和戰(zhàn)略地位。⑤

      蘇聯(lián)解體使管道過境問題成為困擾俄羅斯能源出口的瓶頸,也成為其他國家制約俄羅斯的重要手段。為達到既突破能源過境運輸方面的制約、保證本國油氣外運的安全順暢,又增強對周邊國家的地緣政治影響、鞏固在國際能源市場上的地位的雙重目的,俄羅斯一方面提出了修建通向歐洲和亞太新的油氣管道方案,另一方面加強了對周邊地區(qū)油氣運輸管道的控制。在這種背景下,俄羅斯在后蘇聯(lián)地區(qū)的能源政策是從國家計劃向歐亞市場轉變[4]。也就是,既然是獨立國家,國家之間的關系就要向市場經(jīng)濟過渡,就要遵循市場原則。既然俄羅斯供應給獨聯(lián)體其他國家的天然氣價格都上漲了,⑥那么出口到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天然氣價格就沒有理由不上漲。這一系列漲價行為處處彰顯出俄羅斯在“經(jīng)濟外交”理念下對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天然氣管道、市場控制權的爭奪。

      (二)從俄烏爭端看“經(jīng)濟外交”——以俄烏天然氣的前兩次爭端為例

      從本質來說,2006年俄烏天然氣合同反映了兩國立場的折中,對俄烏能源公司的控制權之爭是俄烏兩國不斷發(fā)生紛爭的根源所在。俄烏能源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29日,注冊地點是瑞士,該公司負責為烏克蘭購買土庫曼斯坦等中亞國家的天然氣,然后將所購買的天然氣過境俄羅斯運往烏克蘭,并投資發(fā)展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俄烏能源公司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銀行、奧地利賴夫埃森銀行和少量的烏克蘭私人投資者共同注資成立,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公司、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銀行和賴夫埃森銀行領導層代表組成的協(xié)調(diào)委員會負責公司的經(jīng)營管理[4]p.213。在公司中,俄羅斯握有50%的股份。換句話說,這是一個俄羅斯控股的公司。眾所周知,俄羅斯是烏克蘭能源的主要供應國,烏克蘭是俄羅斯向歐洲能源出口的主要輸出國,⑦保證烏克蘭長期得到俄羅斯天然氣是由烏克蘭長期過境運輸俄羅斯天然氣來保證的。過境運輸和提供天然氣是俄烏能源合作中的兩個核心問題。原來,俄羅斯一直用一定數(shù)量的天然氣來抵沖過境費,但這種方式產(chǎn)生了諸多弊端,最直接的弊端是烏克蘭長期拖欠俄羅斯的天然氣債務不還。烏克蘭欠俄羅斯天然氣的債務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烏克蘭截留俄羅斯輸入歐洲的天然氣;二是烏克蘭欠俄羅斯的天然氣債務[1]p.142。 俄羅斯一直要求烏克蘭“用管道換取燃氣低價”,這一目的始終沒有達到,也沒有達到直接控股烏克蘭天然氣系統(tǒng)的目的,但通過俄羅斯控股的俄烏能源公司,基本壟斷了中亞輸氣管道使用權,購買和銷售中亞天然氣,阻止競爭者進入歐洲市場,切斷烏克蘭天然氣的亞洲來源,增強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控制力。通過俄烏天然氣合同,俄烏能源公司成為了烏克蘭天然氣的直接供應商,由它直接從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公司和中亞一些國家購買天然氣,然后再由它將中亞國家的天然氣過境俄羅斯運輸?shù)綖蹩颂m進行出售,基本切斷了烏克蘭與中亞國家的天然氣聯(lián)系。俄烏能源公司在烏克蘭的合作伙伴是烏克蘭天然氣能源公司,這個公司也是由俄烏能源公司和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聯(lián)合組建,同時,俄烏能源公司與烏克蘭天然氣能源公司共同分割了烏克蘭的天然氣國內(nèi)市場??梢哉f,俄羅斯達到了一石數(shù)鳥的目的,既控制烏克蘭天然氣的外部來源,又控制了烏克蘭的國內(nèi)市場,實現(xiàn)了其經(jīng)濟利益的最大化。也正因為如此,此后的幾年里,烏克蘭一直想擺脫這個合同,確切地說是擺脫俄烏能源公司對烏克蘭天然氣工業(yè)的控制與束縛。三次爭端表面上看是天然氣債務和價格問題,實質還是管線、市場控制權之爭。

      從合同內(nèi)容來看,最直接和表面的結果是沒有提到俄烏能源公司,但“俄氣”仍強硬地堅持要繼續(xù)保留俄烏能源公司。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則提出,如果實在要保留該公司也可以,但它將不能夠進入烏克蘭境內(nèi),只能在俄羅斯境內(nèi)將天然氣銷售給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俄烏能源公司在烏克蘭的合作伙伴——壟斷進口商烏克蘭天然氣能源公司將不復存在。因為烏政府認為烏克蘭天然氣能源公司是在賄賂的基礎上霸占了整個烏克蘭國內(nèi)市場。因此,要用國有企業(yè)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代替烏氣成為俄烏能源公司在烏克蘭的合作伙伴。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將獲得所有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并向烏克蘭國內(nèi)銷售。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的子公司——天然氣工業(yè)烏克蘭銷售公司將從5月1日起向俄烏能源公司合伙人德米特里·費爾塔什控制的工業(yè)企業(yè)供應天然氣。這樣,在天然氣供應模式的框架內(nèi),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將向俄烏能源公司出售天然氣,而俄烏能源公司將把天然氣轉售給烏克蘭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后者將把天然氣銷售給天然氣工業(yè)烏克蘭銷售公司。而天然氣工業(yè)烏克蘭銷售公司則是俄烏能源公司共同所有者的下屬單位。俄烏雙方通過妥協(xié)實現(xiàn)了“共贏”,雙方都保全了“面子”。俄羅斯通過“經(jīng)濟外交”,依然沒有失去俄烏能源公司,它在烏克蘭天然氣領域依然保留了自己的影響,經(jīng)濟利益將會是有保障的。

      (三)從俄白爭端看“經(jīng)濟外交”

      俄白之間的爭端同樣反應了俄羅斯的“經(jīng)濟外交”政策。就短期原因而言,俄羅斯選擇此時“為難”白俄羅斯,根源在于俄白哈三國關稅同盟問題。就長期因素來看,此次天然氣危機源于兩國長期以來的經(jīng)濟利益之爭,是兩國長期經(jīng)濟關系不順暢的一次集中反映。俄羅斯于2004年起不惜以三次切斷對白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為手段逼迫白俄羅斯提價,于2006年底實現(xiàn)了收購白俄羅斯天然氣運輸公司50%股份的夙愿,又于2008年提出將供應給白俄羅斯的天然氣價格提高至每千立方米128美元。不斷提價的背后是俄羅斯服務于經(jīng)濟利益的“經(jīng)濟外交”政策。

      近年來,俄白關系中務實因素增多,俄奉行本國利益優(yōu)先原則,在經(jīng)濟利益問題上對白不再那么“優(yōu)待”,而是逐步采取“親兄弟,明算賬”的做法。兩國一體化進程看似平穩(wěn)發(fā)展,實際上暗流涌動,摩擦不斷。俄白關系難以順暢發(fā)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對兩國聯(lián)盟關系存在不同理解、在國際政治問題上的立場有差異。白俄羅斯認為自己是俄羅斯的西部屏障,充當了俄羅斯的“盾牌”,犧牲部分主權和利益換取了俄羅斯的安全,因此理應得到補償。俄方認可屏障之說,但同時指出俄向白提供安全保護,承擔了白大部分防備預算,兩國結盟是共贏之事,不存在誰欠誰的問題;俄在經(jīng)濟上對白已經(jīng)頗為照顧,白方不應“得寸進尺”。

      由此可見,應該更多地從經(jīng)濟層面來解讀俄羅斯對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所采取的提高天然氣價格的行為,其核心是圍繞著收購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天然氣系統(tǒng)的股份進行的,完全符合俄羅斯經(jīng)濟外交構想的思想。在基本安全保證的情況下,外交要為國家經(jīng)濟建設服務,要努力實現(xiàn)對外經(jīng)濟活動的經(jīng)濟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三、對中國的啟示意義

      在俄羅斯對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實施的經(jīng)濟外交中,鮮明地體現(xiàn)了經(jīng)濟外交的兩個重要特點:兩重性、易妥協(xié)性。

      把“經(jīng)濟外交”保持在一個適當?shù)南薅葍?nèi),恰當而適度地推行“經(jīng)濟外交”,就能夠發(fā)揮“經(jīng)濟外交”本身所具有的積極作用。相反,片面追求本國經(jīng)濟利益的最大化,推行損人利己的“經(jīng)濟外交”,把“經(jīng)濟外交”推向極至,最終必將導致國家之間經(jīng)濟合作困境,使各方的國家利益受損[3]p.46-47。

      在俄羅斯經(jīng)濟發(fā)展面臨困難的情況下,俄羅斯在對外經(jīng)濟活動中追求經(jīng)濟利益的最大化本無可厚非,畢竟國際體系中的任何國家主體都是趨利的理性行為體。但俄羅斯民族愛走極端的民族性格在爭端中也暴露無遺,給人一種為獲得經(jīng)濟利益不擇手段之嫌,引起了歐美國家的心理恐慌。歐盟國家雖然對爭端表現(xiàn)出平和心態(tài),并對爭端的和平解決表示歡迎,但一旦俄羅斯出口歐盟國家的天然氣出現(xiàn)輸送問題,將直接影響到歐盟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產(chǎn)業(yè)的信任度,甚至對俄羅斯能否作為歐盟國家可靠的能源供應者表示懷疑。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麥科馬克稱:“這種草率行為(指切斷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造成了該地區(qū)能源供應的不穩(wěn)定,由此引發(fā)的嚴重問題是,俄羅斯是否在利用能源問題施加政治壓力?!雹鄽W美國家甚至認為,俄羅斯正在利用能源來訛詐世界。俄羅斯作為世界可靠能源供應者的形象在爭端中遭到程度不同的損害。

      對比一下“經(jīng)濟外交”與“政治外交”的特點,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經(jīng)濟外交”與“政治外交”的一個顯著不同之處在于,“政治外交”更具“鋼性”,而“經(jīng)濟外交”更具“柔性”。所謂“鋼性”是指更難以達成妥協(xié),因為國際政治的實質是權力的爭奪,把持權力的國家一般決不會愿意其他國家與之分享權力,更關心相對收益,即誰獲得的利益更多,所以以合作求安全盡管說起來容易,但實際操作而很難,這也是合作安全到目前為止取得的成效不大的一個重要原因。相反,所謂“柔性”是指更容易達成妥協(xié),因為經(jīng)濟利益一般很難一國獨享,各國往往追求的是絕對收益,即大家都能獲得利益,而不是相對收益,即誰獲得的利益更多[3]p.49-50。在這些爭端中,俄羅斯與烏克蘭、俄羅斯與白俄羅斯之間雖然都曾以“斷氣”或切斷交通運輸相威脅,甚至還不同程度地發(fā)生了“斷氣”危機,但它們最終還是以妥協(xié)與讓步達成了協(xié)議。經(jīng)濟外交不同于政治外交的特點得到了鮮明的體現(xiàn)。

      “三起三落”俄烏天然氣爭端與愈演愈烈的俄白天然氣爭端,受影響的不僅有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還有需要從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過境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的歐盟國家。使得歐盟國家天然氣價格陡然增長,使國際能源市場上石油價格上漲,一些國家匯市出現(xiàn)浮動。讓歐盟國家的人民體驗到了冬日的嚴寒,也讓世界各國的人民再次看到了國家經(jīng)濟安全(尤其是能源安全)的重要性。爭端引起了歐洲的警惕,如何減少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設立天然氣儲備與實現(xiàn)能源供應多元化被歐盟提上了議事日程。

      作為世界能源進口及消費大國,中國雖然與這場危機毫無瓜葛,但也有必要未雨綢繆。為避免在發(fā)生商業(yè)或其他糾紛的情況下受制于人,中國應及早探索能源戰(zhàn)略多元化之路,具體包括:信息多元化, 即依靠收集官方信息、學術研究信息的方式加大對世界能源市場信息的掌握,例如對俄羅斯這樣能源伙伴戰(zhàn)略意圖、戰(zhàn)術手段、爭端底限的研究;對歐盟這個成熟能源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風險規(guī)避、危機處理信息的深入掌握等等。品種多元化,能源品種可以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與太陽有關的能源(石油、天然氣、煤即屬此類);

      第二類是與地球內(nèi)部的熱能有關的能源;

      第三類是與原子核反應有關的能源;

      第四類是與地球一月球一太陽相互聯(lián)系有關的能源,如潮汐能。

      品種多元化即認識到在低碳經(jīng)濟背景下,不僅僅需要第一種類的含碳能源,更需要從長遠角度發(fā)展第二種類的非碳能源如風能、熱能,還需發(fā)展后三個種類的清潔能源,并出臺能源戰(zhàn)略確定各品種比例。渠道多元化,既包括能源進口渠道多元化和能源出口渠道多元化,也包括能源運輸方式多元化等等。

      以天然氣為例,從天然氣運輸管道系統(tǒng)建設方面考慮,應使獲取天然氣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如除了推進中俄天然氣管道建設,還應加強與中亞、南亞天然氣產(chǎn)地國和過境國合作,加大天然氣進口管線多元化,此外,液化天然氣也應成為今后中國國家能源構成的重要部分。

      總的來說,中國既要學會適應國際能源規(guī)則、天然氣市場的運營模式、定價機制、輸氣管網(wǎng)體系、戰(zhàn)略儲備布局及應急處理機制等,對其中方方面面的信息進行分析,為中國建立國內(nèi)、國際天然氣管道和市場提供借鑒和參考,還要學會規(guī)避國際能源合作中的意外風險。既要實現(xiàn)能源來源的多元化和能源種類的多樣化,還要逐步降低能源的對外依存度和能源的消耗量,這或許就是我們應該從俄白、俄烏天然氣爭端中所獲得的啟示。

      注釋:

      ① 轉引自馮玉軍:“黑金”與“藍流”:俄羅斯的“能源血液”流向,《世界知識》2007年第4期。

      ② 俄羅斯稱與烏克蘭天然氣爭端純屬經(jīng)濟問題,http://news.sina.com.cn/w/2005-12-25/03487815112s.shtml.

      ③ 烏克蘭議員:俄羅斯未利用天然氣杠桿影響烏加入北約,http://rusnews.cn/guojiyaowen/guoji_cis/20080425/42122063.html.

      ④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дипломатия России на подъёме,http://www.diplomatrus.ru/page.php?dyear=2003&dmon=03&dp age=006&dlang=0

      ⑤ 轉引自馮玉軍:“黑金”與“藍流”:俄羅斯的“能源血液”流向,《世界知識》2007年第4期。

      ⑥ 俄羅斯對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出口的天然氣價格從原來的63美元和56美元都提高到110美元;對摩爾多瓦則從80美元猛漲到160美元;波羅的海三國的價格在120美元;波蘭和其他歐洲國家能拿到的價格都超過了200美元。

      ⑦ 俄羅斯出口到歐洲的天然氣,80%要經(jīng)過烏克蘭境內(nèi)。

      ⑧ 美國介入俄羅斯烏克蘭天然氣之爭,http://news.sina.com.cn/w/2006-01-03/10318760936.shtml.

      [1] 顧志紅. 普京安邦之道——俄羅斯近鄰外交[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2]普京.普京文集——文章和講話選集[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252.

      [3] 鄭 羽.獨聯(lián)體十年[M].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

      [3] 王樹春.經(jīng)濟外交與中俄關系[M].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 9-50.

      [4](俄)日茲寧. 俄羅斯能源外交[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成鍵.俄羅斯天然氣外交淺析[J].俄羅斯研究, 2006(1):26-29.

      [6]Rothsrein,Bo.(2003).Socialcapitalandthequalityofgovernm ent:thecausalmechanism,布達佩斯高級研究所。

      [7] 龐昌偉,張 萌.納布科天然氣管道與歐俄能源博弈[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10(3): 116-140.

      猜你喜歡
      過境白俄羅斯爭端
      臺風過境,未來電工
      白俄羅斯召回常駐歐盟代表
      白俄羅斯收獲750萬噸糧食
      辨云識雨 等
      中俄簡化過境哈薩克斯坦貨物運輸通關程序
      中亞信息(2016年3期)2016-12-01 06:08:26
      中日釣魚島爭端的國際法探討
      白俄羅斯一號通信衛(wèi)星誕生記
      太空探索(2016年3期)2016-07-12 09:58:45
      有第三方干預的兩方爭端的博弈分析
      節(jié)后
      江南詩(2015年3期)2015-06-01 17:14:46
      對日受降權爭端背景下的中共與美關系
      左权县| 东明县| 桐梓县| 临夏市| 白河县| 科尔| 抚州市| 勐海县| 东光县| 烟台市| 日照市| 高雄县| 台江县| 栾城县| 淮南市| 湟源县| 福清市| 新蔡县| 法库县| 安远县| 鄂托克前旗| 民丰县| 青冈县| 永吉县| 葫芦岛市| 郧西县| 弥渡县| 舒城县| 江北区| 杭锦旗| 凤台县| 大冶市| 张家川| 沙河市| 阿拉尔市| 枣阳市| 镇雄县| 油尖旺区| 缙云县| 和田市| 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