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紋紋
(鄭州師范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漢語屬于漢藏語系,根據其詞匯形態(tài)特征,屬于孤立語,特點是不通過詞本身的形態(tài),而是通過虛詞、詞序等手段來表示語法意義。英語屬于印歐語系的日耳曼語族,葡萄牙語屬印歐語系中的羅曼語族,英語和葡語都屬于印歐語系,從詞匯形態(tài)特征都屬于屈折語,主要是通過詞本身的形態(tài)變化(格、數、時等)來表達意義。
從詞綴的作用上來看,無論是漢語、英語還是葡萄牙語,詞綴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改變意義。也是前綴的基本作用。例如在漢語中,一些前綴在語義上的虛化程度要差一些,在某些情況下,他們還具有實在意義。類前綴有“次-” 、“反-” 、“雙-” 、“非 -” 、“大-”等,如次要、次日、次品、反奴役、反義詞、雙邊、雙方、非法、非正式、非金屬、大海、大街、大陸等等;后綴有“-家”、“-主義”、“-學”、“-士”,如科學家、天文學家、社會主義、資本主義、語言學、管理學、戰(zhàn)士、護士、學士等等。
在英語中,如否定意義的前綴“un-、in-、dis-”等,successful—unsuccessful,able—unable,capable—incapable,like—dislike,表示“多元的,多種”的前綴“m ulti-”,如 mu ltimedia(多媒體),m ulticulture(多元文化),表示“兩個,雙”的前綴“bi-”,如bilingual(雙語的)、bicycle(兩輪自行車)等等。
在葡萄牙語中,很多語義詞綴來源于拉丁語和希臘語,這些詞綴與詞根結合,改變了詞根的意義。前綴有“ante-”(前的,來源于拉丁語),如
antebrac,o(前臂)—ante(前)-br c,o(胳膊);anteontem(前天)—ante(前)-ontem(昨天);類似的還有很多 ,如“bem-”(好的),“de-”(向下的),“ne-”(相反的,否定的),“entre-”(中間的)等等。動詞還有格的區(qū)別,名詞以及形容詞還有陰性、陽性的區(qū)別。如“ -or、-o”(陽性詞綴),“ -a、-ada”(陰性詞綴),如 professor(男老師)—professora(女老師);curto(短的,形容詞,修飾陽性名詞)—curta(短的,形容詞,修飾陰性名詞)。
(二)改變詞性。在漢語中,加前綴的派生詞與其詞根的性質有所不同,比如小(形容詞)—老小(加上了前綴“老”,指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后的人,是名詞);恨(動詞)—可恨(形容詞);再比如動詞后綴“-化”,工業(yè)(名詞)—工業(yè)化(動詞);文明(名詞)—文明化(動詞);全球(名詞)—全球化(動詞);等等;形容詞后綴“-的”,美麗(名詞)—美麗的(形容詞);禮貌(名詞)—禮貌的(形容詞)等等,同樣還有副詞后綴“-地”等等。
在英語中,改變詞性的多是后綴,如表示名詞的后綴“-ness、-tion、-sion 、”如 happy(快樂的,形容詞)—happiness(快樂,名詞)、kind(善良的,形容詞)—kindness(善良,名詞)、introduce(介紹,動詞)—introduction(介紹,名詞)、express(表達,動詞)—expression;表示形容詞的后綴如“-ful、-ab le”,help(幫助,動詞)—helpful(有幫助的,形容詞)、forget(忘記,動詞)—forgetable(健忘的,形容詞);表示動詞后綴“-ize”,如national(國有的,形容詞)—nationalize(國有化,動詞)等等。
在葡萄牙語中,改變詞性的也多是后綴,副詞后綴“-m ente”(副詞后綴,一般加在形容詞之后),Infeliz(不幸的,形容詞)—infelizm ente(不幸地,副詞)、lenta(慢的,形容詞)—lentamente(慢地,副詞),名詞后綴“—”,如:inform ar(動詞,告訴)—in forma(名詞,信息),p roduzir(動詞,生產)—p rodu(生產,名詞)等等。
(一)從詞綴表示的意義來看,漢語詞綴的意義比較單一,如,前綴“反”表示反對的意思,后綴“們”表示復數的含義。即使語法意義都比較接近的詞綴,其詞匯意義和用法仍然有區(qū)別。例如,后綴“者、家”都構成指人名詞,但“者”表示有某種信仰、某種特性或從事某種工作的人,如“無神論者、愛國者”;“家”表示在某種學問的研究中或在某種活動中有一定成就的人,如“科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們的意思都是一對一的,不能混用。
而英語和葡萄牙語的詞綴意義比較復雜,往往一個詞綴有多種意思。在英語中,如前綴“de-”可表示“向下”,如 decline(下降),degrade(降級),也可表示“貶低”,如devalue(貶值);在葡萄牙語中,例如:“ana–”有三個意思,表示“顛倒、倒置”,如anástrofe(倒裝句法);表示“分開”,如 anacrónico(不合時代的);表示“重復” ,如 anáfora(首語重復法)、anactesia(康復)。
(二)從詞綴的類型上看,在葡萄牙語里,中綴是特有的,是指在組詞中用來方便發(fā)音的元音或輔音,在葡語中都會因發(fā)音需要,在某些詞里加中綴,中綴一般是沒有意義的,在葡語中,常用-o-、-t-、-s-:gasómetro—gas-o-m etro;Cafeteira—cafe-t-eira;Girassol—gira-s-sol。
在英語里是否存在中綴,語言學界尚沒有統(tǒng)一定論,這里也不做過多贅述。
在漢語里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中綴,某些詞的中間可以加一個助詞表示附加意義,如聽見—聽得見,看見—看得見,這里的“得”加在中間,表示可能性,本文認為是一種附加意義,不能算是一種中綴。
通過上述對比分析,我們已經了解了三種語言在派生構詞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掌握三種不同語言的構詞上的異同,無論是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還是在第二外語的學習中都有一定的幫助。
[1]Robinson,R.H.General Linguistics-An Introductory Survey[M].London:Longman G reen Co.Ltd,1989.
[2]蔡基剛.英漢詞匯對比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3]李飛.葡萄牙語語法大全[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4]劉天賢.英俄漢三種語言構詞法對比[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9.
[5]王鎖英.魯宴賓.葡萄牙語語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6]趙彥春.英語中綴問題的再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03,1.
[7]周霞.淺談英漢詞匯主要構詞法的比較[J].咸寧學院學報,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