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春
(貴州省盤縣斷江鎮(zhèn)平田小學)
小學數學教學優(yōu)化性探討
◆王 春
(貴州省盤縣斷江鎮(zhèn)平田小學)
教學的優(yōu)化性主要有兩個層面的理解:數學教學的優(yōu)化是一種活動,即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各種改革措施的實施使得數學教學不斷的完善;數學教學的優(yōu)化同時也是一種境界,這便是優(yōu)秀的教學,優(yōu)良的教學風氣。這兩個層面相互制約,相輔相成,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便是為了有良好的教學風氣,有了良好的教學風氣各種完善措施才能得以實施。因此,小學數學教學的優(yōu)化,主要在于通過改革創(chuàng)新來提升教學質量,使其達到最佳狀態(tài)。下面,筆者就針對小學教學優(yōu)化性的問題提出幾點具體的優(yōu)化措施,希望有更多的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能夠加入到小學數學教學的優(yōu)化性探討中來,使小學數學教育能有一個更好的發(fā)展。
在以前,教育界就進行過很多次的改革,但是一般都只是片面進行課堂教學的研究,數學教學主要是由五個層面構成:教師、學生、數學教材、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境,數學教學的優(yōu)化應當從這五個方面進行整體綜合優(yōu)化。
在教師方面,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是課堂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在數學教學中起著一定的主導作用。對于教師的優(yōu)化主要從教師的指導觀念和教師的基本素質著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有著正確的指導方向,不能只是拘泥于一招一式的死板教學模式和一味地模仿他人的教學方法,應當根據教學任務與教學方向不斷的改進教學計劃;同時老師應當具備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理論教學素質、教學才能這三個教學基本素質。教師作為教學中的引導者與組織者素質好,基本功扎實,相信數學教學的優(yōu)化會更加的容易。
在學生方面,學生是教學中的主要接收對象,開辦學校進行教學的目的就在于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培養(yǎng)其道德品質,使他們成為有用之才。對于學生的優(yōu)化,我們的重點應當放在學的認識優(yōu)化和學生的心理優(yōu)化,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先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找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具體的學習障礙,然后針對這些問題來改進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比如說,在學生學習兩三位數的乘法時錯誤率很高,針對這一問題老師應當深入的了解學生的認知過程和思考過程,在計算“126×35”時,正確答案應該是4410,但很多同學都會得出1008的答案,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們在計算的時候只是記牢了老師的口訣,卻沒弄清楚定位關系。此題錯在積的定位上,十位上的3乘126所得的378表示378個十,所以積的末位8要寫在十位上而不能寫在個位上。老師了解了學生的思考過程便可以對癥下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能夠得到更好的解決。
在教材方面,教材是承載知識的載體,是教師教學的工具,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關鍵,在教材的編排方面,我們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品和思維過程來進行編排,并且注重新舊知識的溝通,辯證與唯物的結合,真正的是按照“同化”和“順應”的思想,切身地根據教師和學生編排出好的教材。
在教學方法方面,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是指在數學教學中,用于使學生獲取知識并且完成教學任務的老師傳授知識的方法與學生獲取相應的知識的方法的總稱。它把教師、學生和教材都結合起來與教學思想,還有教學方式等多重因素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學方法復雜多樣,教師傳遞知識的方法就有講解法、啟發(fā)法、自主練習法等,學生的認知活動形式也有實驗法、分析法、演繹法等。在每種教學方法的運用上,老師都要加大研究力度,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及具體的練習題型出發(fā),靈活地變通和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在教學環(huán)境方面,教學環(huán)境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個客觀因素,古有“孟母三遷”。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們才能夠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在學校里面應當注重學校的綠化問題還有環(huán)境問題,使校園看上去心曠神怡,同時也應當注意各種板報的宣傳效果,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校園學習環(huán)境。在課堂方面,應當加強教室的衛(wèi)生管理,課堂教學紀律的規(guī)范。雖然毛主席能夠做到在喧嘩的天安門城樓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但是小學生畢竟心智還沒有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因此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是很重要的。
每件事情的發(fā)展與實施也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了解了他的發(fā)展具體動態(tài)與軌跡我們才能針對具體的問題制定具體的方針對策。小學數學教學主要有三方定律:教學是師生的雙向溝通、教學在不斷的動態(tài)發(fā)展、教學是師生的信息交流活動。
教學課堂的整體是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教學的優(yōu)化就在于能否把握好這個規(guī)律,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能夠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主要是由物質方面與非物質方面組成,物質方面主要是指現(xiàn)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像幻燈片、多媒體、電腦等,在傳遞信息方面,適當的加入一些更為直觀的方法會使得學生的印象更為深刻,學習興趣更加的濃厚;非物質方面則主要是指學生的心理與教師的精神面貌,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重要,老師應當不時的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給予適當的關懷,同時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體態(tài)系統(tǒng):著裝、眼神、手勢、語氣……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動態(tài)過程,如果把學生的思維比作連綿不絕的河水的話,老師則應當擔任“大禹”,能夠幫助學生疏通源頭,而不是阻斷學生思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順應學生的思考方法和思考過程不斷的給予鼓勵與引導,而不是發(fā)對學生的觀點,打消了學生的自主思考的積極性。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優(yōu)化性問題的探討研究,筆者的觀點只是冰山一角,這個探討將是一個很長遠的具有重要意義的過程,還需要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們能夠集思廣益,持之以恒地加強對小學數學教學優(yōu)化性的研究,它定能達到最優(yōu)化的目標。
[1]杜文平.小學生數學素養(yǎng)評價的研究述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林銘銳.淺談小學生創(chuàng)新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