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田艷 陽麗華
壓瘡分為4期,Ⅰ期淤血紅潤期,Ⅱ期炎性浸潤期,Ⅲ期淺度潰瘍期,IV期壞死潰瘍期[1],是臥床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特別是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治療特別困難。為此,我科在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期間,對8例Ⅱ期、Ⅲ期壓瘡患者采用了明膠海綿與ATP混合外敷治療,效果顯著,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壓瘡患者8例,入院時既有2例,住院后發(fā)生6例,均為男性,年齡68~85歲,腦出血3例,老年癡呆2例,腫瘤3例,長期臥床,淺昏迷2例,意識模糊4例,意識清醒2例。壓瘡部位:骶尾部3例,足跟部5例,壓瘡最小面積為3 cm×5 cm,最大面積為7 cm×10 cm。
1.2 治療方法 先用5%碘伏消毒創(chuàng)面周圍皮膚,若皮膚上已有大水泡(直徑>3 cm)形成,應先采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內積液,再將表皮修剪干凈;對于滲出較多、感染嚴重的先清除局部壞死組織和膿性分泌物,然后用2%雙氧水清洗創(chuàng)面,0.9%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干凈,局部用烤燈烤干或以氧氣吹干,取明膠海綿和ATP混合敷于傷口,用無菌紗布覆蓋。
1.3 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創(chuàng)面愈合,結痂并脫落;顯效:無分泌物,創(chuàng)面縮小,肉芽組織正在生長,分泌物減少;好轉:滲出液減少,創(chuàng)面無擴大;無效:創(chuàng)面不愈合,仍有滲出液[2]。
所有患者在48 h內起效,最快的2例在5~6 d創(chuàng)面結痂,6例在10~15 d內愈合。
3.1 壓瘡多是由于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huán)障礙,組織營養(yǎng)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3]。壓瘡更多見于長期臥床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極易發(fā)生。一旦發(fā)生壓瘡,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加重病情,延長疾病康復的時間,嚴重時還會因繼發(fā)感染引起敗血癥而危及患者生命[4]。雖然目前治療方法較多,但效果不一,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壓瘡會迅速加深,不僅給患者帶來更多痛苦,也大大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
3.2 ATP-明膠海綿的藥理作用 ATP可在缺血、缺氧狀態(tài)下,改善細胞能量、代謝及微循環(huán)障礙,減輕細胞水腫;明膠海綿具有超強吸收性,可吸收相當于自身30~50倍體積的水分,而較高的水分比例可給傷口提供濕性愈合環(huán)境,加快傷口愈合,即使在滲出較多時,也可吸收超量滲液,避免創(chuàng)面過濕。
3.3 個體治療化,老年患者應加強護理 老年患者皮下脂肪減少、萎縮,降低了皮膚的排泄功能和調節(jié)體溫的功能,表皮細胞減少和再生減慢使皮膚變薄,感覺外部環(huán)境的感受器減少,對冷、熱、痛等感覺反應遲鈍,尤其對于有意識障礙的老年患者,因其皮膚經常受尿液、汗液等刺激,更易發(fā)生壓瘡。因此要做到勤擦洗,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同時為避免壓瘡受壓和利于換藥,可用棉枕以三足鼎立方式均勻置于創(chuàng)面外緣,使之不受壓;[5]并且要做到勤翻身,體位變換間隔時間不應超過2 h,要指導和增進患者的營養(yǎng)攝入,特別是提高優(yōu)質蛋白的比例,如牛奶、雞蛋、瘦肉等。
本組報告的8例壓瘡患者中有7例治愈,治愈率達90%,15 d內全部愈合,效果顯著。
[1]徐小蘭.基礎護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6-210.
[2]于瑞花,蘭勝才,唐翠敏,張雅麗,等.復方五倍子粉治療Ⅱ期以上褥瘡效果觀察.護理研究,2003,18(6):475.
[3]殷磊.護理學基礎.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128.
[4]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81-86.
[5]任小紅,蘇瑞婷,馮敏,孫梅,等.康樂保產品在壓瘡治療中的效果觀察.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14(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