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香(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011500)
跨文化交際與英語教學
郭惠香(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011500)
跨文化交際作為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隨著中國融入世界步伐的加快,已越來越受到我國外語教學界的重視。英語教學是語言教育,而語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教育。因為,語言與文化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語言與其所處的文化不可割裂。鑒于此,在教學中必須加強跨文化交際教學,以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
跨文化交際;英語教學;交際能力;策略
在當今全球一體化、英語成為地球村通用語的大背景下,隨著我國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我國對英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緊迫。緊隨時代步伐,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已由單純的語言學習發(fā)展到既重視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又關注學習者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層次上??缥幕浑H與外語教學密不可分,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這也正是世界語言教育發(fā)展的大趨勢。
“跨文化交際”,在英語中被稱為“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1]??缥幕浑H的基本目的有三個:第一,培養(yǎng)人們對不同文化持積極理解態(tài)度。通過發(fā)現(xiàn)和對比雙方文化的異同,加深對我們自身文化的理解,從而做到客觀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第二,培養(yǎng)跨文化接觸時的適應能力。初次與不同的文化接觸時,難免產(chǎn)生沖突與碰撞。要使交際取得成功,必須克服文化障礙,提高適應能力;第三,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隨著我國與世界各國交流與合作的日益頻繁,跨文化交際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交際手段,因而,需要在這方面掌握一定的實際技能[2]76??缥幕浑H能力是由語言交際能力、非語言交際能力(如身體語)、語言規(guī)則和交際規(guī)則轉(zhuǎn)化能力組成的綜合能力。
順利的跨文化交際應使交際雙方能夠充分發(fā)出屬于自己文化的聲音,又能夠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實現(xiàn)兩種語言和文化價值系統(tǒng)之間的互動,從而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溝通。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正如著名符號學家Juri Lotman所說:“沒有一種語言不是根植于具體的文化之中的;也沒有一種文化不是以某種自然語言的結(jié)構為中心的?!闭Z言與文化相依為命,不可能脫離另一方面而獨立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教一門語言,就是教一種文化,學一門語言,就是學一種文化,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是不可分割的[2]133。離開了文化的土壤,想要全面正確地掌握某一民族的語言幾乎是不可能的。
中西方語言源于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背景及社會文化。中國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甚至到研究生階段,總共要學習十多年英語,大部分時間花在摳語法、記單詞上。他們覺得只要學會外語,剩下的憑常識、按習慣就可以解決。然而,常識并不具有普遍性。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屬于常識性的行為,在英語國家就可能成為一種不合常識的行為[3]。單純的英語語言學習無異于閉門造車,往往會因為母語思維而導致交際失誤甚至失敗。舉個交際失敗的笑話:有位王先生攜太太一起參加外國朋友John的派對,John一見到王太太就直夸:“Your wife is very beautiful!”王先生聞言立馬自謙道:“Where?Where?”(哪里,哪里)John誤以為王先生問他他太太哪里漂亮,于是答道:“every part,every part.”王先生一聽又自謙:“You can't see.You can't see.”(不見得,不見得)結(jié)果一頭霧水的John回答:“Of course I can't see,because she's your wife.”由此,只有掌握必要的跨文化知識及能力,才能消除母語在二語習得中的負遷移作用,糾正對語言理解的偏差與錯誤,培養(yǎng)目的語思維,發(fā)展實際交際能力。從這個意義出發(fā),可以說跨文化交際教育是英語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
為了全面提高高校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必須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與英語教學結(jié)合起來。英語教學應該是一個跨文化知識傳播和獲取的雙向過程。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對學生進行多層次的跨文化交際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和中西文化轉(zhuǎn)換的靈活性、適應性。賦予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等于贈與他們系統(tǒng)掌握英漢語言的“敲門磚”及全面理解中西文化的“紐帶”。在新的世紀,英語教學應為培養(yǎng)出具有跨文化交際素質(zhì)的人才而不斷努力。
文化發(fā)展中,不同的文化意識會影響詞匯的意義,詞匯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文化信息。同一個詞,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頭腦中反映出來的意象和想象是不同的。如:“龍(Dragon)”一詞在漢語中,象征中國人的精神圖騰;在西方文化中,龍則是罪惡的化身。因此,英美報刊將“亞洲四小龍”轉(zhuǎn)譯成了“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 of Asia”。又如:由于中西方價值觀的不同,在中國,“individualism”(個人主義)一詞帶有貶義,代表自私;而在崇尚個性解放的英美國家,“individualism”(個人主義)則代表了敢于冒險、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奮斗的精神。因此,在教學中要加強對英語詞匯文化意義的講解,防止學生望文生義,使學生在交際過程中順利完成思維的文化轉(zhuǎn)換。
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獲取相關的文化背景和社會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命題,讓學生課下自己搜集、整理相關材料,再輔以討論、回答問題等課堂活動,加強學生的文化知識積累。如:在講到美國社會的“TheHomeless”(流浪者)時,可以讓學生對美國的貧民區(qū)、社會福利制度,乃至不同階級的生活現(xiàn)狀做一番初步了解等等。
對比法就是比較外國與本民族文化的異同。母語文化與目的語文化必然存在方方面面的差異。在英語學習中,如果用母語文化預測和評價目的語文化中人們的言語行為,往往會導致交際障礙甚至交際失敗。例如:在做客禮儀上,中國人講究含蓄謙讓,英美人則直爽大方。當主人問客人還需要什么時,在英美國家,客人往往回答干脆,要就說要,不要就說不要;而在中國,客人往往會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餓,嘴上卻再三推讓:“謝謝,飽了,飽了!”如果一個不了解中西文化差異的中國人去英美人家里做客,很可能會餓著肚子回家。因此,在語言教學中,教師應從習俗、思維方式、心態(tài)、價值觀以及非語言文化交際(如身體語)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對比,使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理解母語文化對目的語的干擾,形成英語思維。
吸收和體驗一種文化,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置身于該文化所處的環(huán)境之中。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營造一種全面開放的語言實踐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在課堂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情景對話、角色扮演、組織討論等多種方式和手段來創(chuàng)設語言交際的實踐環(huán)境[4]。需要把握的是,情境創(chuàng)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有效激發(fā)學生思維,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語言應用潛能。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提示和引導也是必不可少的。
開展各種課外活動,也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好、更全面的語言環(huán)境。如從教學實際出發(fā),適時組織學生觀摩原聲電影,排演英語音樂劇、舞臺劇、話劇、小品,舉辦英語沙龍、辯論賽,組織英語卡拉OK比賽、創(chuàng)立英文廣播臺等。通過全方位立體式多角度的語言情境,使學生在形文交融中動情,在文化感悟中移情。同時,適量的社會實踐,也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文化環(huán)境。如找外國朋友交談、到外教家中做客、自發(fā)地過西方節(jié)日(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等)、去有外國人的工作場所兼職等。
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從而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順利交流。在世界張開雙臂擁抱中國,中國越來越融入國際社會的今天,必須將跨文化教育滲透到英語教學當中,實現(xiàn)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的雙向統(tǒng)一。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7.
[2] 孫彩霞.跨文化交際與外語教學[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5(3).
[3] 李明珠.論跨文化交際與外語教學[J].內(nèi)蒙師范大學學報,2006(5):233.
[4] 陶濤.情境創(chuàng)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J].雙語學習,2007(9):23.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English Teaching
GUO Hui-xiang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China's internationalizatio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s a key part of English teaching,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circles.English teaching is a kind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FLT),and FLT,in a wide scale,is culture education,because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can't b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Hence,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ust be enhanced in teaching progress,so as to promote the effect and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of China.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English teaching;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trategies
H319
A
郭惠香(1982-),女,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