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Bt制劑防治玉米螟的田間效果

      2011-08-27 00:40:40江俊起王向陽檀根甲
      植物保護 2011年4期
      關鍵詞:溴氰菊酯辛硫磷百威

      江俊起, 王向陽, 董 猛, 檀根甲*

      (1.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合肥 230031; 2.安徽省蕭縣農(nóng)作物病蟲測報站,蕭縣 235200)

      Bt制劑防治玉米螟的田間效果

      江俊起1, 王向陽2, 董 猛1, 檀根甲1*

      (1.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合肥 230031; 2.安徽省蕭縣農(nóng)作物病蟲測報站,蕭縣 235200)

      研究了Bt、克百威、丁硫克百威、溴氰菊酯、殺蟲雙和辛硫磷6種藥劑處理對玉米螟的田間防治效果。結果表明,6種藥劑均能顯著降低玉米的被害株率,克百威的防效最好,其次為丁硫克百威、辛硫磷和溴氰菊酯,對被害株的相對防效分別為71.70%、70.03%、68.47%和68.11%,Bt生物制劑的防效達66%以上;6種藥劑對幼蟲的相對防效均達到80%以上;Bt生物制劑的防效與其他化學制劑間差異不顯著(p<0.01)。辛硫磷處理易發(fā)生藥害,但5 d后葉片白斑逐漸消失。

      玉米螟; 危害; Bt制劑

      亞洲玉米螟[Ostrinia f urnacalis(Guenée)]是玉米上的主要害蟲之一,對作物產(chǎn)量和質(zhì)量影響甚大[1-3]。在安徽省每年發(fā)生3代,1代主害春玉米,2、3代主害夏玉米,2代玉米螟與高粱條螟混發(fā),使危害加重,是主害代[4]。目前玉米螟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學防治,使用藥劑以辛硫磷為主,但該藥劑存在持效期短、容易產(chǎn)生藥害等缺點[5-7]。為篩選防治玉米螟的高效藥劑,推廣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技術,課題組于2008年在安徽省蕭縣進行不同類型藥劑防治玉米螟的田間藥效示范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作物和防治對象

      試驗作物為夏玉米,品種為‘鄭單958’。防治對象為2代玉米螟。

      1.2 供試藥劑

      4000IU/μ L蘇云金桿菌懸浮劑(Bacillus thuringiensis),安徽省錦江農(nóng)化有限公司提供;3%克百威顆粒劑(carbofuran)、5%丁硫克百威顆粒劑(carbosulfan),美國富美實公司市售產(chǎn)品;2.5%溴氰菊酯乳油(deltamethrin),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市售產(chǎn)品;3.6%殺蟲雙大粒劑(bisultap),安徽華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產(chǎn)品;1.5%辛硫磷顆粒劑(phoxim),江蘇省徐州市臨黃農(nóng)藥廠市售產(chǎn)品。

      1.3 試驗地點

      試驗設在安徽省蕭縣種馬場的玉米田,玉米連片種植,總面積10余hm2,試驗用其中1 hm2。試驗玉米田地勢平坦,土壤類型為淤土,pH8.6,有機質(zhì)含量1.45%,肥力中上等。

      試驗田前茬作物小麥于6月初收獲,麥收后整地,玉米于6月16日播種,未采取藥劑拌種,等行種植,行株距0.6 m×0.28 m。除不施殺蟲劑外,其他管理措施正常。試驗時玉米處心葉末期,長勢均勻,玉米螟發(fā)生較重。

      1.4 施藥方法

      試驗設6個藥劑處理和1個空白對照,4次重復,共計28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150 m2,小區(qū)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間設3 m左右的隔離帶。試驗于7月21日施藥,制劑用量分別為Bt懸浮劑400 mL/667 m2、3%克百威顆粒劑600 g/667 m2、5%丁硫克百威顆粒劑400 g/667 m2、2.5%溴氰菊酯乳油30 mL/667 m2、3.6%殺蟲雙大粒劑1 000 g/667 m2、1.5%辛硫磷顆粒劑800 g/667 m2。此時玉米處于心葉末期(大喇叭口期),玉米螟處2代低齡幼蟲高峰期。采取藥劑灌心,將藥劑與細黃沙混勻制成藥沙,每處理配制藥沙5 kg;顆粒劑直接與黃沙混合,乳油和懸浮劑先用清水稀釋3~5倍,再與黃沙混合。將藥沙裝入鉆孔的飲料瓶中,通過搖動飲料瓶將顆粒劑施入玉米的心葉中;先將藥沙搖出數(shù)次后稱取搖出量,計算每次搖出量;再按照試驗田玉米的密度和設計劑量,計算出各處理每株玉米的要求施藥量;然后確定各處理每株搖動次數(shù)。共施藥1次。

      1.5 調(diào)查方法

      施藥后1、3、7 d觀察玉米的藥害情況。于施藥后15 d(8月5號)調(diào)查玉米螟的危害情況,每小區(qū)5點取樣,每點5行共調(diào)查25株玉米,記載總株數(shù)和被害株數(shù),遇到被害株剝莖調(diào)查存活幼蟲數(shù),計算各處理的被害株率、百株蟲量、被害株相對防效和幼蟲相對防效,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DPS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計算公式:

      1.6 氣象條件

      施藥當天晴天,微風,日均溫25.4℃,相對濕度88%。藥后2 d降大雨,雨量106.0 mm,以后至調(diào)查結束無特殊天氣。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藥劑處理的藥害情況

      據(jù)施藥后觀察,只有辛硫磷處理區(qū)的玉米有一定藥害,表現(xiàn)為施藥后抽出的2~3張新葉帶有白斑,為藥劑接觸葉片灼傷,以后再抽出的葉片均正常,白斑在5d后逐漸恢復,對產(chǎn)量基本無影響。其他藥劑處理區(qū)的玉米生長正常。

      2.2 不同藥劑處理對玉米螟的控制效果

      試驗結果見表1。6種藥劑處理區(qū)玉米被害株率均在4%以下,遠低于空白對照區(qū)的11.4%;各藥劑處理對玉米螟為害株的田間相對防效均在66%~72%之間,其中,克百威和丁硫克百威的防效最高,達70%以上;辛硫磷、溴氰菊酯的防效次之,分別為68.47%和68.11%;Bt和殺蟲雙兩處理的防效均為66.55%;6種藥劑處理田間防治效果無極顯著差異。

      表1 6種藥劑對玉米螟的田間防治效果1)

      由于玉米螟低齡幼蟲有轉(zhuǎn)株為害習性,不用藥劑處理的幼蟲相對防效均高于相應被害株相對防效,且6種藥劑處理區(qū)的幼蟲相對防效均在80%以上;其中以克百威防效最高,達90.25%,與其他 5種藥劑處理無極顯著差異。

      3 結論與討論

      玉米螟的生物防治主要以釋放赤眼蜂(Trichogrammaspp.)為主[8-9],但在生產(chǎn)上不能進行挑治,且由于放蜂時的低溫導致玉米螟發(fā)育進度不一致、階段性干旱影響赤眼蜂的羽化率,降低了防治效果[7]。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在東北地區(qū)有較長的歷史,其在封垛和田間投放顆粒劑上均有較好的控制效果[10-11],但封垛受限于不同地區(qū)的農(nóng)事操作制度,而大田應用顆粒劑受環(huán)境條件(如強光照、局部的高溫、雨淋等)影響而防治效果降低。本文田間試驗結果表明,在玉米螟發(fā)生程度非嚴重的情況下,供試的Bt處理,無論是對幼蟲的防效還是受害株防效均與其他化學制劑無極顯著差異,均對玉米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在當前提倡害蟲生物防治技術、發(fā)揮天敵的自然控制作用以及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大形式下,供試的生物制劑能減少化學制劑的使用量、降低對環(huán)境的污染,符合綠色植保理念,在生產(chǎn)上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玉米螟幼蟲主要蛀食玉米嫩葉、莖稈、雄穗和雌穗,造成玉米長勢衰弱、莖稈折斷、雌穗發(fā)育不良,影響產(chǎn)量。防治玉米螟除農(nóng)業(yè)措施外,主要采取藥劑灌心,本次試驗的6種藥劑中,Bt懸浮劑屬生物殺蟲劑,藥效發(fā)揮較慢,其防治效果與辛硫磷、殺蟲雙、溴氰菊酯等一般化學殺蟲劑相當。溴氰菊酯屬菊酯類殺蟲劑,殺蟲雙屬沙蠶毒素類殺蟲劑,兩者都已使用多年,均屬中等毒性,對玉米螟幼蟲防效在80%以上。克百威和丁硫克百威屬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對玉米螟的防效雖然較高,但它們毒性較高,尤其克百威,生產(chǎn)上只有在玉米螟發(fā)生嚴重時才選擇使用。辛硫磷屬有機磷殺蟲劑,是目前廣泛用于防治玉米螟的藥劑,其防效已下降,且易對玉米產(chǎn)生藥害。

      [1]洪曉月,丁錦華.農(nóng)業(yè)昆蟲學[M].第2版.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7.

      [2]王志春,錢海濤,董輝,等.亞洲玉米螟危害程度與產(chǎn)量損失研究[J].植物保護,2008,34(1):112-115.

      [3]汪洋洲,王振營,何康來,等.甜玉米田玉米螟發(fā)生危害及防治措施[J].植物保護,2006,32(1):13-18.

      [4]安徽省植??傉静∠x測報站.農(nóng)作物病蟲預測預報辦法與技術[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1995.

      [5]全國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無公害農(nóng)產(chǎn)品適用農(nóng)藥品種應用指南[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7.

      [6]國家質(zhì)量技術監(jiān)督局.GB/T 17980.6-2000農(nóng)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殺蟲劑防治玉米螟[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

      [7]劉宏偉,魯新,李麗娟.我國亞洲玉米螟的防治現(xiàn)狀及展望[J].玉米科學,2005,13(增刊):142-143,147.

      [8]余金詠,周印富,于泉林,等.亞洲玉米螟發(fā)生動態(tài)及釋放松毛蟲赤眼蜂防治效果[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9,25(24):344-351.

      [9]張振鐸,呂躍星,許東哲,等.推廣玉米螟生物防治技術建立玉米螟統(tǒng)防統(tǒng)治體系[J].中國植保導刊,2009,29(12):17-19.

      [10]王振營,魯新,何康來,等.我國研究亞洲玉米螟歷史、現(xiàn)狀與展望[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0,31(5):402-412.

      [11]王喜印,王艷春,黃慧光,等.利用微生物農(nóng)藥白僵菌防治玉米螟蟲技術[J].雜糧作物,2009,29(2):143-145.

      The field control effect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on corn borer

      Jiang Junqi1, Wang Xiangyang2, Dong Meng1, Tan Genjia1
      (1.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230036,China;2.Xiaoxian Station of Plant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Forecast,Xiaoxian235200,China)

      The effects of Bt,carbofuran,carbosulfan,deltamethrin,bisultap and phoxim onOstrinia furnacalisin corn fields in Xiaoxian of Anhui Province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x insecticides tested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rate of injured corn plants.Carbofuran had the greatest control effect,followed by carbosulfan,phoxim and deltamethrin in that order.The average values of effect were 71.70%,70.03%,68.47%and 68.11%,respectively.The control effect of Bt was over 66%.The control effects of the sixinsecticides tested all reached 80%.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six treated plots(p<0.01).The chemical injury could occur in phoxim plot,but white spots on corn leaves disappeared gradually after five days.

      Ostrinia furnacalis; damage;Bacillus thuringiensis

      S 482.39

      A

      10.3969/j.issn.0529-1542.2011.04.039

      2010-09-03

      2011-02-11

      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關項目(08010302172)

      *通信作者E-mail:tgj63@163.com

      猜你喜歡
      溴氰菊酯辛硫磷百威
      丁硫克百威的液相色譜研究
      丁硫克百威在豇豆不同時期施用的降解代謝研究
      溴氰菊酯的急性毒性效應與毒性機理研究進展
      釓金屬有機框架的制備及用于吸附辛硫磷的研究
      食品與機械(2019年2期)2019-04-24 09:18:54
      一株溴氰菊酯降解菌的分離鑒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桑螟幼蟲對辛硫磷抗性調(diào)查
      溴氰菊酯降解菌的分離與鑒定及其降解特性
      30%辛硫磷微囊懸浮劑對桑螟的防效試驗
      溴氰菊酯在急性中毒大鼠體內(nèi)的分布
      幾種桑園殺蟲劑對桑螟和桑尺蠖的選擇性防效
      蠶桑通報(2013年1期)2013-03-14 10:16:12
      大化| 侯马市| 屯留县| 贵州省| 孝感市| 双流县| 临朐县| 藁城市| 宁陕县| 泰安市| 剑阁县| 平谷区| 洪雅县| 晋中市| 凤翔县| 句容市| 肃宁县| 怀仁县| 宁海县| 昌图县| 广德县| 南部县| 资中县| 容城县| 朝阳区| 东阳市| 道孚县| 平原县| 米脂县| 抚松县| 长春市| 泽库县| 平谷区| 广宗县| 鸡泽县| 车致| 合阳县| 潜山县| 津南区| 潞城市| 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