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巴爾加斯·略薩于1936年3 月28 日生于秘魯南部亞雷基帕省政府所在地亞雷基帕市。1937年1 歲多時跟媽媽一家人移居玻利維亞的科恰邦巴,1946年回到祖國秘魯?shù)钠趵≌诘仄趵?,在薩萊西諾學校讀書,1947年移居首都利馬,轉入拉薩葉學校,1950年到1952年就讀位于利馬的(國立) 萊昂西奧·普拉多軍事學校,后來在秘魯皮烏拉市的皮烏拉省國立圣米蓋爾中學完成中學學業(yè)。
1953年入位于利馬的秘魯國立圣馬爾科斯大學雙主修文學與法律,1957年入同校語言學研究所做研究生,1958年中旬以研究尼加拉瓜作家;詩人魯文·達里奧的學位論文獲得文學學位。
1955年不到20 歲時,與舅媽的妹妹胡莉婭·烏爾吉蒂·伊利亞內斯相戀結婚,1963年離婚。1965年與表妹帕特麗西婭·略薩·烏爾吉蒂再婚,直到現(xiàn)在。巴爾加斯·略薩曾在英國劍橋大學擔任教職(1977年獲聘),也曾在英國倫敦大學(1967年和196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75年)、美國哈佛大學(1992年) 等校客座教職。
多國的許多著名學府和研究院也常邀請他去客座講學與研究。
巴爾加斯·略薩現(xiàn)在也擔任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院士。
秘魯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獲得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
文學創(chuàng)作與獲獎經歷
1952年,巴爾加斯·略薩讀軍校中學四年級時,寫下他的第一個舞臺劇劇本《印加王的逃遁》
1953年,他讀皮烏拉省國立圣米蓋爾中學五年級時,由學校同學組團,劇作者本人擔任導演,在皮烏拉市當?shù)貏≡号e行《印加王的逃遁》售票公演。這是巴爾加斯·略薩首度導演戲劇,同年,劇本參加秘魯教育部文藝創(chuàng)作獎獲得獎賞。
1957年,以短篇小說《挑戰(zhàn)》獲法國文學獎,受獎助到他從小就想去的法國巴黎旅游十五天。
1959年,他的6 個短篇小說(〈首領們〉、〈挑戰(zhàn)〉) 結成短篇小說集《首領們》,本書是到目前為止讀者能看到的巴爾加斯·略薩還是文學少年時期的作品集,也讓他成為西班牙的雷奧波多·阿拉斯文學獎1959年年度得主。
1963年出版的《城市與狗》一書奠定卓著的國際聲譽。這是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旋即有超過20 種語言文字的翻譯本在世界各地出版,也很快被秘魯當局查禁。
1960年開始寫作的《城市與狗》書稿讓他在1962年得到西班牙SeixBarral 出版公司舉辦的簡明圖書獎,又譯簡明叢書獎或小叢書獎,巴爾加斯·略薩是第一位得主。
巴爾加斯·略薩1965年發(fā)表的長篇小說《綠房子》,讓他成為1967年首屆羅慕洛·加列哥斯國際小說獎得主,委內瑞拉設立的這個文學獎是拉丁美洲文學很高的榮譽。
《城市與狗》和《綠房子》讓巴爾加斯·略薩在1963年及1966年先后兩度得到西班牙文學批評獎。
1975年,巴爾加斯·略薩親自將他1973年發(fā)表的小說《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搬上大銀幕。同年,1967年出版的小說《崽兒們》也在墨西哥由墨西哥導演JorgePhons改編成電影,也是在這年,他獲選任秘魯學院院士。
《城市與狗》和《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 出版后都遭到他的祖國禁毀,到20世紀80年代秘魯民主化后才解禁。
1979年他以國際筆會會長身份首次訪問日本,與199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東京、大阪、廣島等地會晤。江健三郎后來曾與他通信,并公開發(fā)表自己寫給他的其中兩封信。
1977年,經過授證儀式,他正式出任秘魯學院院士。同年,他發(fā)表《胡利婭姨媽與作家》,極為轟動和暢銷,以他自己和前妻做主角的這部作品也引起劇烈爭議,讓感覺很受傷的前妻寫出《作家與胡利婭姨媽》詳盡記述他們的這段婚姻。
1981年,他的長篇小說《世界末日之戰(zhàn)》出版,這本書是他自認寫得最好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排第2 位的是1969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酒吧長談》,同年他也發(fā)表很受歡迎的劇本《塔克納小姐》。
1983年,他發(fā)表喜劇《凱蒂與河馬》,在多國公開上演。
1986年,他得到西班牙頒發(fā)的阿斯圖里亞斯王子文學獎,這個獎是頒發(fā)給用西班牙語創(chuàng)作的作家、詩人的。
1990年,美國雪城大學出版他1988年在該校客座教職的講義結集《作家的真實》),是他目前僅有的一部以英文寫成的著作。
1993年發(fā)表的小說《利圖馬在安地斯山》讓他成為行星文學獎1993年的年度得主。
1994年3 月24 日,他奉西班牙國王委任為西班牙皇家學院院士。
1995年4 月23 日(這天是塞萬提斯去世的紀念日),他在塞萬提斯的故鄉(xiāng)從西班牙國王手中接過西班牙語文學的最高榮譽——塞萬提斯獎。
1996年,他成為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頒發(fā)的德國圖書和平獎當年度得主。
1997年5 月,巴爾加斯·略薩發(fā)表小說方法論《給一位青年小說家的信》。
1998年3 月,他以非小說文集《頂風破浪》的英譯本《MakingWaves》這部文選成為美國的全國書評獎評論類1998年年度得主,是第一個不是美國公民的外國人得到的這個獎項。
2001年,母校秘魯國立圣馬爾科斯大學出版他的大學學位論文《闡釋魯文·達里奧的基礎》,并授予他榮譽博士頭銜。
2004年,巴爾加斯·略薩客座英國牛津大學教職,并將部分講義結集為論著《不可能的誘惑》。
2005年,他將1990年發(fā)表的文學評論集結成《謊言中的真實》。
2010年,巴爾加斯·略薩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歷史上第107 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