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我國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這一瑰麗奇葩流傳至今,依靠的是它呵護我們心靈的內在“神韻”?!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課堂上,教師若帶領學生踏上愉快的詩詞之旅,大聲誦讀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詩詞,便能激發(fā)學生對詩詞的熱愛,喚醒內心的情懷,享受詩意的快樂。學生若長期主動地積累、感悟和運用經(jīng)典詩詞,定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一、同類詩句成串對,凸顯主題意象
【案例一】
師:古人喜歡對詩,我們也來學著對一對,聽清老師語調輕重緩急的變化。陽春三月,楊柳依依。(課件出示柳樹圖片)
師:碧玉妝成一樹高。
生:萬條垂下綠絲絳。
(師指導讀法,讀法一:陶醉,輕柔地讀;讀法二:驚喜,高昂地讀)
師:兩個黃鸝鳴翠柳。
生:一行白鷺上青天。
師:這婀娜的柳枝令多少文人墨客柔腸寸斷,灞河一別,折柳相送。從此,柳便成了詩人筆下送別的象征,柳的諧音“留”也。
?。ǔ鍪尽啊焙汀傲簟保?br/> 師:楊柳青青江水平。
生:聞郎江上唱歌聲。
師:渭城朝雨浥輕塵。
生:客舍青青柳色新。
師:羌笛何須怨楊柳。
生:春風不度玉門關。
師:我們接下去對“夏荷、秋菊、冬雪”詩……
【反思:一首詩帶給學生的僅僅是個體的美,這種成組塊形式呈現(xiàn)的同一類型的詩,師生采用不同的語調對詩,帶給學生的則是深刻的感性體驗、豐富的心靈感動。學生在大量感性材料積累中獲得頓悟,感受情感,繼而上升為理性認識。
意象在詩詞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曉經(jīng)典意象的象征意義,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詞內容,引領他們快速步入詩意的叢林,與作者進行心靈的交流。對詩過程中,巧妙地糅合進意象的闡釋,凸顯了主題意象,提升了對詩的境界,領略了詩詞藝術的真諦,使對詩不再枯燥乏味,同時讓學生對組詩的理解更為深刻。如此有效的課堂是師生精神共同成長的樂園,是學生充滿期待、一心向往并永遠癡迷的課堂。課堂上,學生成了面帶笑容的幸福主體,個性得到充分張揚,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高。】
二、詩詞與時令結合,復活經(jīng)典詩詞
【案例二】
師(出示 “”):看一看,像什么?
生:像“雪”。
師:看,上面是天“”,天上下的是雨,可它的形狀卻像草“”,地上的人還可以用手接住它“”,它就是“雪”。
師:“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寒冬已至,瞧——(配樂,出示雪景圖)看到這樣的雪景,你眼前立即浮現(xiàn)出了什么詩句?我們來賽一賽描寫雪的詩詞。
生1:《夜雪》(唐·白居易)。
生2:《江雪》(唐·柳宗元)。
生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生4:《雪》(唐·羅隱)。
生5:《沁園春·雪》(毛澤東)。
……
【反思:當靜止的詩詞與時令有機結合,與學生當下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時,精彩紛呈的現(xiàn)實生活便可以幫助學生復活詩詞,將詩中意境轉化為自己腦中形象,讓他們獲得厚實的感性體驗。在合宜的時令里,成串地賽古詩詞,構建系列化的古詩詞誦讀課程,整合了零散的課程資源,運用磁化效應,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在大雪紛飛的日子里,教師和學生一起賞雪、玩雪、吟誦雪的詩詞,做了一次獨釣寒江的柳宗元,當了一回指點江山的毛澤東。主題賽詩、組塊教學課程意識強,賽得有激情、有深度、有價值。】
三、詩詞與生活聯(lián)系,喚醒鮮活生命
【案例三】
師: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jié)日的情景,為什么“倍思親”呢?
生1:因為詩人離開了家鄉(xiāng),無法與家人團聚。
生2:因為家家戶戶都團圓了,非常熱鬧也非常幸福,這時候王維想起了自己和兄弟們共度佳節(jié)的情景,更加寂寞,也就更想家了。
生3:所有人都熱熱鬧鬧地登高游玩,詩人只能一個人待在家里,所以更加思念起親人來。
師:帶著這種思念之情一起讀詩句。
(生感情強烈)
師:你有過父母不在身邊的經(jīng)歷嗎?
生4:有一次,爸爸出差兩個星期,我非常想念他,每天要打幾個電話催爸爸早點回來。
師:聽說我們班有十幾個同學來自安徽,每當節(jié)日來臨的時候,看著同學們和爸爸媽媽開開心心地上街玩,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生5:我希望我媽媽能陪我來這里上學,每次過節(jié)她也會帶著我上街玩。
師:跟在家感覺一樣嗎?
生6:不一樣,覺得這里不是自己的家,我是個外地人,周圍的一切似乎離我很遠,一切都不是我的。
師:過幾天元旦佳節(jié)就要到了,我想我們班來自安徽的同學讀了這首詩,可能感受更深,這仿佛就是你們自己的詩。哪個來自安徽的同學愿意讀一讀?
?。ㄉ?讀,讀得非常有味道,淚水在眼眶里打轉)
師:我想你可以把題目改成“元月一日憶安徽親人”。
生7:《元月一日憶安徽爸媽》: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爸媽迎新年,全家團圓少一人。
【反思:教學魅力無窮的古詩時,教師心中只有充滿著對學生純真的愛,才會基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來精心設計教案,才會有效地利用各種輔助手段拉近學生與古詩的距離。教學中細細品味古詩,很好地觸及了學生的靈魂深處,喚醒了每一個鮮活的生命主體,真正讓他們走進了詩詞的美妙境界中。緊接著,巧妙地將一首思鄉(xiāng)的詩改換成學生自己的詩,讓古詩變成呵護他們成長的心靈雞湯,靈魂與精神也因余音裊裊的古詩而變得舒展。有思想、有深度的古詩教學,讓學生在深邃的意境中充實了生命,彰顯了智慧。】
(責編陳劍平)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公式、注解等請以PDF格式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