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人教課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在南太平洋一個海島旅游時,看到一只將頭探出巢穴,欲出又止的幼龜被一只食肉鳥叼啄時,出于好心,不顧向導勸阻,要向導趕走食肉鳥,把幼龜抱向大海。正當我們?yōu)樽约罕Wo小動物的善舉而沾沾自喜時,卻發(fā)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原來這只幼龜是偵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龜?shù)玫搅隋e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美餐。我們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課文內容淺顯卻發(fā)人深省。
第二課時:
一、故事導入,引發(fā)閱讀期待
1.師:同學們,大自然是人類的老師,給了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第九課就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誰能給大家簡要地講講這個故事?(指名簡要地講故事,教師相機指導學生如何把意思說明白、說簡單)
2.出示一段話,讓學生運用課文中的四字詞語填空。
我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在南太平洋一個海島旅游時,看到一只將頭探出巢穴,(欲出又止)的幼龜被嘲鶇咬啄時,出于好心,不顧向導勸阻,(愚不可及)地要向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龜以為外面很安全,就(爭先恐后)地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讓食肉鳥(飽餐一頓)。我們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3.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次走進大自然,走進自然之道。(齊讀課題)
【解析:這是第二課時的學習,學生對課文內容已有初步了解。課初講述課文故事和選詞填空的練習,既讓學生回顧了課文,又是對學生能否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的一次檢測,還相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概括能力?!?br/> 二、觀察課文插圖,體會“悲嘆”心情
1.課件出示課文插圖,觀察思考:圖上描繪的是怎樣的情景,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學生說后,自由讀課文的第六自然段。讀后請學生談感受。
過渡:原本美麗的海島黃昏,因為我們,而成了“血色黃昏”。
3.“瞧,我們在干什么——”齊讀課文的第七自然段,指導讀出感情。
師:盡管我們在竭力彌補過錯,但還是有數(shù)十只幼龜成了食肉鳥的口中之食。想想此刻的我們是什么心情?我們心里會怎么想?(讓學生自由說)
【解析:課文插圖形象直觀,凸顯了文章主體。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插圖的作用,結合看圖說話,學習了課文的第六、第七自然段。在看圖學文,感情朗讀中體會人物心情,為接下來的學習定下了情感的基調。】
三、緊扣“悲嘆”一句,探尋“悲嘆”原因
1.課件出示句子:向導一邊走一邊發(fā)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br/> (1)用拆字法理解“悲嘆”:悲傷嘆息。
?。?)思考:向導悲從何來?緊扣“傷害”一詞,層層剖析。
悲嘆一:海龜受到了傷害。(讀書上有關海龜受到傷害的句子)
數(shù)十只幼龜已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
不一會兒,數(shù)十只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fā)出歡樂的叫聲,響徹云霄。
啟發(fā)學生換位思考:試想,一群剛剛出生不久的小海龜,在本以為安全的平坦的沙灘上傾巢而出,爬向大海的時候,卻讓我們的“好心”給毀了。這種對生命的渴望和殘酷的現(xiàn)實形成了多么鮮明的對比!我們怎能不悲嘆?(指導朗讀“悲嘆”一句,讀出悲嘆之情:“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保?br/> 悲嘆二:我們的愚不可及使海龜受到了傷害。
?。?)傷害海龜?shù)摹拔覀儭卑ㄕl?(游客和向導)
2.讀課文,體會游客的悲嘆。
?。?)課文有一個詞形容游客的所作所為,請找出這個詞語來。(愚不可及)
?。?)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游客的行為愚不可及呢?畫記有關句子,并寫上批注。
?。?)交流自己畫記的句子,并讀讀自己寫的批注,談談感受。(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來決定,不一定按照書上的順序,但都要求學生進行角色轉換,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位游客來朗讀、品味)
語段一:突然,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只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shù)念^,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①指導朗讀,邊讀邊想象幼龜欲出又止、躊躇不前的樣子。
②談談自己對這段話的理解。
?、廴绻憔褪瞧渲械囊晃挥慰?,請你來說說你怎么就覺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指導學生用心體會,進入角色,把書上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來說)
下面語段的學習方法同上。
語段二: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向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們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向導極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龜,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鶇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
?、倮斫鈳c詞語。通過比較句子(有帶點詞的和沒有帶點詞的),說說用上這些詞語好在哪里。
?、谥笇Ю首x,前面讀出向導若無其事的冷淡,后面讀出向導的極不情愿、無可奈何。
語段三:成群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我們很快明白: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群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便會返回龜巢。那只幼龜被向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shù)玫藉e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于是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
①進入角色,說說自己是怎么愚不可及。
?、谟慰蛡?,請好好反省,你們錯在哪里?
學生暢所欲言后,教師歸納:游客們錯在無知,違背自然規(guī)律,所以好心辦了壞事。
師:盡管我們來回奔跑,盡管我們拼命拯救,還是給幼龜們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傷害??梢韵胂?,當我們低著頭,在沙灘上慢慢行走時,一定會一邊走一邊發(fā)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保ㄕn件再次出現(xiàn)這個句子,讀出悲嘆之情)
3.讀課文,體會向導的悲嘆。
師:是啊,原本我們想救海龜,卻因為我們的愚不可及而害了這些海龜。相比于我們的無知,向導悲嘆的是什么?(這個問題有一定難度,因此讓學生小組討論后,再集體交流。教師從中點撥,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向導的身份來談)
學生各抒己見后,教師小結:向導悲嘆的是自己在規(guī)律面前猶豫,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妥協(xié)。如果說游客是無知之愚,那么向導就是有知之愚?!盁o知之愚”和“有知之愚”走在一起,違背了自然之道,造成了血淋淋的、不堪回首的慘痛后果。
“看,數(shù)十只幼龜已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一只幼龜?shù)镁攘?,無數(shù)只幼龜喪生了?!薄@就是我們做的蠢事。
“一只嘲鶇飛走了,數(shù)十只食肉鳥吃得飽飽的?!薄@就是我們做的蠢事。
怪不得向導一邊走一邊發(fā)出悲嘆,再次出示句子:“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齊讀句子,讀出悲嘆之情。
【解析:文中的關鍵句負載著濃濃的情、深深的意,耐人尋味。抓住關鍵句,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在教學的主體部分,教師緊扣向導一邊走一邊發(fā)出悲嘆的這個關鍵句組織教學,并以“傷害”這個關鍵詞為突破口,通過讓學生深入文本、感情朗讀、品味揣摩、進入角色、想象說話等手段,層層剖析,步步深入,進而讀懂課文。
閱讀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要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和感受。在體會游客的悲嘆時,我讓學生畫記相關句子并作批注,既在于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也是一種課堂練筆的好方法。讓學生轉換角色,把自己當做游客來朗讀、體會,就是要學生用心讀書,把書讀到心里去。體會游客的悲嘆這部分,根據(jù)學生找到的句子組織教學,順學而導,看似有點散,但每品味完一個語段,教師都會回扣到關鍵句“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緊扣“悲嘆”,一詠三嘆,形散而神不散,能夠給學生深深的震撼?!?br/> 四、想象“悲嘆”情景,進行隨堂練筆
1.師:此時此刻,發(fā)出悲嘆的除了向導和游客,你認為還有誰?
還有那些沒有被吃掉的海龜和它們的親人。那它們又會發(fā)出怎樣的悲嘆呢?請把它們的悲嘆用簡要的語言寫下來。
2.請幾位學生朗讀他們的寫話后,再次出示稍作修改的關鍵句:“如果不是你們,我們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br/> 師:這是海龜對我們人類的控訴。別看這小小的綠龜,他們也有一套躲避危險、防御危險的辦法!可這樣的辦法卻被我們給破壞了。課文第七、第八自然段里的每個字、每句話,甚至是每個標點,都跳動著作者那難以言說的痛苦!齊讀七、第八自然段。
【解析: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在讓學生站在海龜?shù)慕嵌人伎既祟惖臒o知、自以為是給它們造成了多大的傷害。通過小練筆,會對學生的心靈有所觸動,這也是對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渡。】
五、跳出文中“悲嘆”,回歸自然之“道”
師:大自然真是人類的老師??!再讀課題,此刻你對題中的“道”有了什么新的體會呢?
啟發(fā):大自然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神秘莫測。這“道”絕不僅僅是我們上節(jié)課理解的簡單的“規(guī)律”兩字,而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補充,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來說,說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解析: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師要引導學生從這個例子中有所得,但最終要跳出教材。此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和自己的思考來理解“道”,也使整堂課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br/> 六、走進自然,發(fā)現(xiàn)自然之道
師:同學們談得真好。大自然是人類的老師,我們就要多向這位老師請教。讓我們走進大自然,進行一次綜合性學習。
學生閱讀課后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由組成學習小組,制訂活動計劃,然后分頭行動。
【解析:本課安排的綜合性學習,是本學期的第一次綜合性學習,教師要組織學生認真開展。從本課的教學為始,及早進行課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把綜合性學習貫穿全組學習的始終。引導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觀察大自然,增長知識,了解大自然,并在這樣的活動中,提高語文能力。】
板書:
9自然之道
違背傷害
悲嘆
【解析:此板書簡潔明了,緊扣文中“悲嘆”這個關鍵句和“傷害”這個關鍵詞設計。學生一看板書,就知道是人類違背自然之道給幼龜造成了傷害,這也是游客和向導悲嘆的原因?!?br/> (責編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