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素英
(中原油田第三社區(qū)第一醫(yī)院,山東莘縣 252435)
綜合療法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46例臨床觀察
鄭素英
(中原油田第三社區(qū)第一醫(yī)院,山東莘縣 252435)
輸卵管阻塞性不孕是女性不孕癥的主要原因。2006年5月~2009年10月,筆者采用綜合療法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92例均為我院2006年5月~2010年5月門診收治的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6例,年齡23~36歲,平均28.4± 1.4歲;病程2.5~12.0年,平均6.6±1.2年;有人工流產(chǎn)病史者25例,藥物流產(chǎn)病史者6例。盆腔炎癥病史者30例,不明原因者6例。對照組46例,年齡24~35歲,平均29.2±1.5歲;病程2.0~13.0年,平均6.8±1.3年;有人工流產(chǎn)病史者24例,藥物流產(chǎn)病史者7例,盆腔炎癥病史者29例,不明原因者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不孕時間、病情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診斷標準:①女子婚后夫婦同居2年以上,性生活正常,男方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或曾妊娠而后未避孕連續(xù)2年未孕。②輸卵管通液或造影示輸卵管不通或通而不暢。③排除生殖器官畸形、子宮、輸卵管、卵巢占位病變,同時排除免疫性、卵巢性、子宮性及男性不育因素。
1.治療組:采用中藥內(nèi)服、保留灌腸、微波照射、輸卵管內(nèi)注藥四聯(lián)療法。
(1)中藥內(nèi)服及保留灌腸的基本方:桃仁10g,紅花10g,熟地黃15g,當歸15g,川芎15g,白芍15g,王不留行10g,路路通10g,皂角刺20g,穿山甲6g,牡丹皮15g,丹參15g,三棱9g,莪術9g,桂枝9g,香附10g,元胡10g,水蛭6g,甘草6g。加減:寒凝瘀滯者加附子、肉桂、小茴香;肝腎不足者加菟絲子15g,淫羊藿15g,山茱萸10g,覆盆子10g;氣虛血瘀者加黃芪、黨參;濕熱瘀阻者加敗醬草15g,牡丹皮12g,紅藤15g,薏苡仁15g,金銀花20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20g;肝郁氣滯者加柴胡、枳殼各15g,郁金10g;輸卵管積水者加豬苓10g,茯苓10g,澤瀉10g;小腹痛者加延胡索10g,五靈脂10g。每日1劑,將每劑中藥加水煎至200ml,其中100ml口服,另100ml保留灌腸。每日100ml分2次服,于月經(jīng)干凈后3天開始口服,每個月經(jīng)周期連用15天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經(jīng)期停服。
中藥保留灌腸:另100ml保留灌腸。將藥液用一次性灌腸管自肛門緩慢插入直腸內(nèi)10~15cm,讓藥液緩慢滴入,約60~90滴/min,藥液溫度38℃~39℃,灌完后讓患者側臥30~60min,于月經(jīng)干凈后3天開始應用,經(jīng)期禁用。每個月經(jīng)周期連用15天為1個療程,連用3個療程。
(2)微波照射治療:在保留灌腸的同時配合微波照射治療,采用青島高遠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HF-900C型多功能微波婦科治療儀治療,頻率900MHz,功率60W,輻射器距離皮膚1~3cm,在下腹部輸卵管體表投影部位照射30min,每日1次,連續(xù)治療15次,共治療3個月經(jīng)周期。
(3)輸卵管通液術治療:于月經(jīng)干凈后2~3天行輸卵管通液術?;颊呷“螂捉厥?,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巾,先行陰道檢查,進而暴露和夾持宮頸,然后向內(nèi)放置并固定好一次性通水管,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5mg,慶大霉素16萬U、α-糜蛋白酶4000U加于30ml生理鹽水中,在20kPa(150mmHg)壓力下,以1ml/min速度緩慢注入,術后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術后1周內(nèi)禁性生活。每周進行2次,直到排卵前停用,連續(xù)治療2~3個月經(jīng)周期。治療期間采取避孕措施。
對照組:僅應用輸卵管通液術治療,方法同治療組。
療效評定標準:痊愈:治療3個療程后,經(jīng)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或通液復查證明通暢或在2年內(nèi)妊娠。有效:治療3個療程后,臨床癥狀消失,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或通液證明輸卵管通而欠暢或阻塞程度明顯改善。無效:治療3個療程后,病情無明顯改變。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治療組46例,痊愈36例,有效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9.1%;對照組46例,痊愈20例,有效10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65.2%。
尋訪2年兩組患者受孕情況比較:治療組46例,受孕31例,受孕率67.4%;對照組46例,受孕18例,受孕率39.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治療組有部分病人服藥時有輕度胃腸反應,兩組均無并發(fā)癥發(fā)生。
輸卵管有運送精子、撿拾卵子及將受精卵運送到宮腔的功能,任何影響輸卵管功能的因素均可導致不孕。輸卵管炎癥及人流、引產(chǎn)、上環(huán)、取環(huán)等術后所引起的繼發(fā)感染均可導致輸卵管阻塞造成不孕。炎癥不僅引起輸卵管的阻塞,同時輸卵管內(nèi)膜因炎癥破壞而影響纖毛運動,從而影響精子與卵子的相遇及運送而致不孕。輸卵管因素導致的不孕癥約占不孕癥的三分之一[1]。西醫(yī)學近年來常用輸卵管成形術、放射介導選擇性輸卵管造影和疏通術、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技術治療本病。本病屬中醫(yī)學“不孕”、“癥瘕”、“帶下”、“月經(jīng)病”等范疇。中醫(yī)認為,本病多因經(jīng)期產(chǎn)后胞脈空虛,在濕熱邪毒或寒濕之邪等致病因素作用下,致使臟腑功能失調,氣機郁結,血行受阻,瘀血內(nèi)生,瘀血阻于胞脈,沖任瘀阻不通而致不孕,根本因素在于“血瘀”。由于輸卵管阻塞不孕癥的主要病機是氣滯血瘀,胞絡閉阻,不能攝精成孕。所以活血化瘀、理氣通絡為其治療大法。治療大法中“祛瘀”應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之中,因而采用活血化瘀藥物為主,隨證加減治療。方中以桃紅四物湯活血養(yǎng)血;香附、元胡理氣活血止痛;穿山甲走竄通行,軟堅散結,化瘀消癥;皂角刺清瘀除熱,破除沉積;三棱、莪術破血祛瘀,行氣止痛;路路通能通行十二經(jīng)脈而疏泄積滯,行經(jīng)通絡;牡丹皮、丹參解熱化瘀;水蛭善破沖任之瘀,是治療癥瘕積聚通精種子之要藥;川牛膝活血祛瘀,引藥下行,使藥直達病所。全方共奏活血理氣、化瘀通絡、軟堅散結、通調沖任氣血之功。內(nèi)服中藥在于調節(jié)和加強臟腑功能,在提高自我修復能力的同時又針對局部的病理變化發(fā)揮治療作用。服用活血化瘀中藥具有改善血液動力學、血流流變學和微循環(huán)的作用,同時降低炎癥血管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灌腸后,經(jīng)直腸吸收,易達病變部位,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環(huán),抑制纖維組織滲出和纖維結締組織增生,使變硬、纖維化的輸卵管軟化,恢復蠕動功能。微波是一種高頻電磁波,具有消炎、消腫止痛、活血化瘀之功,用微波照射治療后,可使局部血流加快,局部炎癥吸收和消散,溶解或軟化粘連病變,也可改善組織營養(yǎng),有利于組織的再生和修復,從而使輸卵管通暢達到受孕的目的。輸卵管內(nèi)注藥直接將藥液注入輸卵管腔內(nèi),通過機械性作用松解輸卵管的粘連,通過藥物促使炎癥吸收,可減輕局部充血、水腫,抑制纖維組織形成及發(fā)展,達到溶解或軟化粘連的目的。使輸卵管通暢,促進輸卵管運送卵子和精卵的功能,并能改善輸卵管的受精環(huán)境。地塞米松為皮質激素類藥物,對各種原因(物理、化學、生物)引起的炎癥都有很強的抗炎作用,它可減輕炎癥早期的滲出、水腫。用于炎癥晚期可抑制毛細血管肌纖維細胞的增生,延緩肉芽組織生成,防止粘連及疤痕組織的形成。慶大霉素為氨基糖苷類最常用的藥物之一,能有效抑制敏感菌的感染。加用α-糜蛋白酶可軟化組織,有利于消除粘連。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綜合療法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可以顯著提高治愈率及受孕率,效果滿意,值得臨床推廣。
[1]司徒儀.中西醫(yī)結合婦產(chǎn)科學.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296.
201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