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俊生
(阜陽市阜南縣張寨中心學校,安徽 阜陽 236310)
在新課程的理念下,高效課堂應該把關注的目光放在學生身上,學生在課堂上有沒有思維的碰撞、方法的啟迪,關鍵看教師是否掌握問題提問的技巧。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應注重課堂提問,它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因此,掌握課堂提問的技巧就非常重要。筆者根據(jù)二十年來的教育教學實踐和教學經驗,對教師在數(shù)學課堂上如何提問提出自己的一點看法。
課堂提問可以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學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這種思維能力潛伏在他們的大腦中,需要啟發(fā)才能積極活動起來。而啟發(fā)式提問就是利用“引子”把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也就是指教師提問要根據(jù)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的發(fā)展特點與需要,適時而巧妙地給學生以啟迪、開導,幫助他們獨立思考。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領會知識和用自己的語言把知識陳述出來是兩個不同層次的理解水平。通過提問可以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使其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另外,學生的課堂語言還起著鞏固知識的作用。通過提問能迫使學生進行自我強化。課堂設問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新課開始之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提出問題,造成懸念,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通過提問,迫使學生思考,調動其思維,使其問有所思,思有所得。
教師的授課不可能單純靠維持紀律來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應該用授課的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應設計一系列問題,用一個個由淺入深的問題緊緊地把學生的思維鉗住。當學生的思維還沒有啟動起來的時候,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會引起學生的懸疑,激發(fā)他們的認識沖突,使其思維處于高度自覺和主動的地位,從而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所學習的問題上來。為了使學生能在研究問題時,不但會想,而且會答,要交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順著學生的思維導出“關鍵詞”。當學生的注意力分散時,通過提問可以把注意力集中起來。而當學生的注意力過度集中在某一問題上時,教師應巧妙地提問,引導學生轉入新的學習內容上來。這樣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不失時機地安排提問,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而且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fā)他們積極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要能把握住提問的“火候”,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節(jié)課都有一個主題,課堂提問必須緊緊圍繞主題展開,緊扣主題的重點、難點,設計成遞進式的,有層次的,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前后銜接,互相響應的問題,誘使學生步步深入。例如:教學中可以先設問,誘使學生理解概念、定理等,再反問,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正確的方向,最后再進行追問,使學生的認識逐步深化,逐漸提高。設計的問題應直觀、生動,感性強。一是不能低于或過分高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否則會影響學生的答題積極性,使學生覺得要么答得沒勁要么答不上來;二是提問不能太超出教學的內容,否則會影響教學的效果。一般說來,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半的學生經過思考能回答,其適應性便可以被接受。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精心備課,領先了解將要學習的內容、論題和教學任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的判斷能力。、例如:七年級學生剛進校時,一般我們都要復習一下加減法的內容,引入負數(shù)的概念,這樣的目的是為了學習有理數(shù)的加減法打下基礎,為此我作了如下題型設計,對突破學生的這個難點問題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學生普遍(包括后進生)情緒亢奮,思維始終保持活躍。設計如下:
①我們規(guī)定向東為正,向東走5記作+5,那么向西走8記作________。
②水位上升5記作+5,水位上升-3,實際表示水位________。
③某人轉動轉盤,如果用+5圈表示沿逆時針方向轉了5圈,那么沿順時針方向轉了8圈表示________。
……
上述設計層層遞進,每做完一題,適時指出解決這類問題的要點,大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效率。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應盡量創(chuàng)設多種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給學生一定的思考自由和選擇余地。創(chuàng)設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發(fā)展的機會,逐漸養(yǎng)成學生多角度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習慣。如,一題多問、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果。通過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發(fā)散思維訓練,使學生在解決同類問題中拓寬思路、形成方法。
例如:(原例題)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是4,底長為6;求周長。我們可以將此例題進行一題多變。
變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長為4,周長為14,求底邊長。(這是考查逆向思維能力)
變式2已等腰三角形一邊長為4;另一邊長為6,求周長。(前兩題相比,需要改變思維策略,進行分類討論)
變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為3,另一邊長為6,求周長。(顯然“3只能為底”否則與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相矛盾,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嚴密性)
變式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x,求底邊長y的取值范圍。
變式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x,底邊長為y,周長是14。請先寫出二者的函數(shù)關系式,再在平面直角坐標內畫出二者的圖象。(與前面相比,要求又提高了,特別是對條件0<y<2x的理解運用,是完成此問的關鍵)
通過例題的層層變式,學生對三邊關系定理的認識又深了一步,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例題解法多變的教學則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思維定勢,而又打破思維定勢,有利于培養(yǎng)思維的變通性和靈活性。
素質教育的宗旨是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不是一刀切,而是面對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培養(yǎng)他們的個性,做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出不同的問題,調動每位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教師提問時態(tài)度要和藹,以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要講民主,允許學生插話,給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的機會,要認真聽取學生的回答。對答錯者要給予幫助,要鼓勵;對有創(chuàng)見者要及時表揚。因此,在授課中教師必須考慮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一個“最佳的智能培養(yǎng)高度”進行設問,使大多數(shù)的學生通過努力思考能夠回答問題。
運用連珠炮式進行提問是在處理教學內容之后,只精選十來個問題,并作連續(xù)性提出,讓學生連續(xù)作答。教師要抓住知識的疑難點,連續(xù)提問,幫助學生將片面孤立的認識轉化為全面、辯證的認知結構。連問具有整體功能,完整性對數(shù)學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只重視部分教學內容,會造成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由如一堆零部件一樣雜亂地堆積在一起。編擬問題首先必須考慮是否從整體上問清楚了要問的問題,所提的問題是否貫穿始終,同時要把講解啟示寓于問答之中,串連講解為下一個問題搭橋。教師將這些問題聯(lián)綴起來,用問題引導學生走進教材,使教學過程真正變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設置問題,還要鼓勵和教會學生善于質疑,敢干發(fā)問,善于緊扣課堂內容提問,讓學生在信息交流過程中解惑。通過質疑提問,學生不僅可以真正學到知識,而且可以發(fā)展他們求異思維的能力。教師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問的技巧。通過課堂提問的語言反饋,可以使教師當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提問的效果,能使教師迅速及時地調控教學的過程。通過提問,學生不僅接受了來自教師的知識信息,同時也接受了來自同學間的知識信息。另外,問題要有一定的生成性,生成性教學要求教師關注并挖掘偶發(fā)事件的價值,即時生成。在多樣的偶發(fā)事件中,自然也包括教師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生發(fā)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要憑借深厚的學識和敏銳的思維,判斷其價值和意義,果斷取舍,既不能因問題與預設不符或討論該問題會影響教學進度而無視有價值的生成,也不能對任何問題都高度重視而不分輕重。當教學過程中生成問題的價值難以判斷或課堂上不具備解決的條件時,教師不應簡單下結論,可以課后組織學生探究。
總之,課堂提問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存在一定的技巧。授課時不在于“多問”,而在于“善問”、“巧問”。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采用不同的提問方式、方法和策略,突出數(shù)學學科本質特征,緊緊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進行提問。問與答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一種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維訓練,提高數(shù)學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素質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它具有極強的藝術性,作為教師應該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