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萍
一.教材形聲化,提高學習興趣
在一堂課40分鐘內,學生的興奮點不可能始終保持,這與他們的心理、年齡特點有關,隨著一個知識點的教學內容的完成,學生的注意力可能會分散,因此,在各個教學過程的間隙中,適時地運用電教媒體,把剛才涉及重點內容的有關錄像畫面展示出來,既能起到歸納的作用,又能再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
二.創(chuàng)設情景,輔助理解教材
《鳥的天堂》、《草原》等課文都是非常優(yōu)美的文章,所以在教學時,我利用CD、投影片等把學生帶入情景。由于學生見識有限,對離生活實際較遠的課文難以深入理解。如果教師仍用傳統(tǒng)講解法,則學生還是一知半解的,如能恰當運用電教,效果則好多了。
三.營造氛圍,突破重難點
在教學《鳥的天堂》時,我繪制了兩幅圖,一幅是遠看大榕樹的圖,另一幅是近看大榕樹的圖,我讓學生反復看圖,然后進行感情朗讀。圖文結合,從而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到眾鳥紛飛的景象,從而真正把握中心。
四.激發(fā)情感,提高朗讀水平
如教學《黃繼光》一課,我采用多媒體動畫輔助教學的方法,根據(jù)課文第八自然段的內容,精心設計了這樣一組片段:敵人的子彈像冰雹一樣射過來,黃繼光的肩上、腿上都負了重傷,渾身血肉模糊,但他沒有屈服,而是用盡全身力氣更加頑強地匍匐前進,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每前進一步都留下了斑斑血跡??吹竭@兒,不少學生都已閃動著盈盈淚光。我立即播放了配樂,讓他們再讀課文時,朗讀達到了高潮。
(作者通聯(lián):336300江西省宜豐縣新昌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