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郁 諶雪 張潤蓮 周向昭
白塞氏病(behcet’s disease)是一種與免疫失調(diào)有關(guān)的系統(tǒng)性血管炎,其基本病理表現(xiàn)為血管壁纖維素樣變性,血管壁嗜中性粒細胞浸潤伴核碎,有血栓形成。臨床上以反復發(fā)作的口腔潰瘍、外陰潰瘍、皮膚損害和眼部病變?yōu)橹饕卣?,并可累及多種器官及組織。在治療方面遷延難治。目前在發(fā)病機制研究中,該病的發(fā)生與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增高密切相關(guān)。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應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療31例白塞氏綜合征患者,并對治療前后血清TNF-α進行了檢測,以探討雷公藤多甙片在治療白塞氏病中的作用機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31例中,男10例,女21例;年齡25~50歲;均已婚,婚后生有子女,以后不再生育,平均年齡35歲;病程10 d~10年(均為急性發(fā)作或慢性過程中的急性表現(xiàn)),平均1個月。所有病例均參照《內(nèi)科學》[1]診斷標準進行確診。
1.2 排除標準 有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異常及肝腎功能損害者;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臟病史者;在近4周內(nèi)曾用過糖皮質(zhì)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接受系統(tǒng)治療者。
1.3 剔除標準 治療期間出現(xiàn)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異常、肝腎功能損害者;因療效不佳擅自合并其他藥物影響研究者;自行中斷用藥治療者;因藥物不良反應不能繼續(xù)用藥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根據(jù)患者不同體重給予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浙江得恩德制藥公司生產(chǎn),每片劑量為10 mg)每公斤體重1.5 mg,分三次飯后服,首次給足量,控制癥狀后減量,療程為8周,觀察患者病情治療情況,包括自覺癥狀及潰瘍消退情況。在用藥過程中,治療后2、4、8周分別監(jiān)測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
1.4.2 血清TNF-α測定:治療前后采集靜脈血5 ml,離心收集血清,-70℃保存?zhèn)溆茫錞NF-α檢測試劑盒購自晶美生物公司(進口分裝)。美國Bio-Rad公司550型450 nm坡長酶標儀。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按使用說明書嚴格操作。
1.5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為皮損消退>95%,自覺癥狀消失;顯效為皮損消退75% ~95%,自覺癥狀基本消失;有效為皮損消退50% ~74%,自覺癥狀改善;無效為皮損消退<50%,自覺癥狀無明顯改善??傆行拾慈语@效計。
2.1 療效 療效治療結(jié)束后痊愈21例(67.74%),顯效6例(19.35%),有效2 例(6.46%),無效 2 例(6.46%),總有效率為87.09%。治療4周后,個別患者出現(xiàn)輕度胃腸不適,經(jīng)對癥治療后均能耐受。治療結(jié)束后,除4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肝功能損害外,其余患者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化驗結(jié)果均正常。
2.2 血清TNF-α 血清TNF-α測定治療前31例白塞氏病患者血清 TNF-α 水平為(5.26 ±2.14)ng/ml,治療結(jié)束后為(2.84±1.98)ng/ml。
白塞氏病是一種與免疫失調(diào)有關(guān)的免疫性疾病,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機制中TNF-α水平的增高與該病的病情密切相關(guān)。TNF-α是一種具有生物學效應的炎性介質(zhì),它可增加嗜中性粒細胞對血管內(nèi)皮粘附作用,增加內(nèi)皮細胞的促凝活性,促使血管壁嗜中性粒細胞浸潤伴核碎,并形成血栓及炎性病理損傷[2],從而導致血管炎的發(fā)生。白塞氏病屬于血管炎范疇,TNF-α很可能為導致該病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應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療31例完全型白塞氏病,總有效率為87.09%。治療前后檢測TNF-α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血清TNF-α水平明顯低于治療前,表明雷公藤多甙片在治療該病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有研究表明,雷公藤多甙片的免疫作用是能夠誘導活化的淋巴細胞凋亡,抑制淋巴細胞的增殖,能夠部分或完全抑制TNF-α的表達,從而抑制炎癥介質(zhì)對組織血管的損傷作用。雷公藤多甙片通過抑制炎性因子的產(chǎn)生發(fā)揮抗炎免疫等作用,是目前臨床上使用較多的非甾體類免疫抑制劑[3]。在治療白塞氏病綜合征時,同時也發(fā)揮了替代糖皮質(zhì)激素的治療作用。實驗結(jié)果表明,雷公藤多甙片對TNF-α表達水平有抑制作用,其確切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探討。但雷公藤多甙片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服后可有胃腸不適、厭食、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月經(jīng)紊亂、精子減少、肝腎功能損害等,停藥后可恢復正常。孕婦忌用,有嚴重心血管病患者及小兒慎用。
1 葉任高主編.內(nèi)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927.
2 Walder K,Lakshmi K,Janine S,et al.Tains:a link between type-diabetes and inflammation.Diabetes,2002,51:1859-1866.
3 黃真,毛應秋.雷公藤多甙的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預防.藥品評價,2005,2: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