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學生參與式體育課堂評價對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的影響

      2012-04-13 13:01:52祝大鵬楊華東
      浙江體育科學 2012年4期
      關(guān)鍵詞:學習效果學習動機實驗組

      祝大鵬,楊華東

      (1.武漢體育學院健康科學學院,湖北武漢430079;2.紅河學院體育學院,云南蒙自661100)

      課堂評價是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做出客觀的衡量和價值判斷的過程,課堂評價由教師在課堂中關(guān)注的各種信息組成。體育課堂教學就是由教師的體育教學活動、學生的體育課堂活動以及師生的交互作用構(gòu)成的體育課堂教學的全部。

      張彤(2007)指出,課堂教學評價要堅持發(fā)展性、激勵性、多向性和社會性的原則[1]。首先,要改革體育教學過程過分強調(diào)甄別和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課堂評價促進學生學習、教師提高、課程優(yōu)化的功能,評價中特別注意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素質(zhì)的養(yǎng)成過程;其次,把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活動和過程,作為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和機會,挖掘和發(fā)揮學生自身的特長和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三,在評價過程中,要注意評價內(nèi)容多項,評價形式多樣,評價標準多層,評價機會多次,評價主體多元。第四,要求學生認識社會需求,把體育學習與社會實踐需要聯(lián)系起來,為學生走向社會打好堅實的理論知識和運動技能基礎(chǔ),這是由課堂教學的本質(zhì)所決定的,也是衡量課堂教學好壞的重要原則之一。

      虞錫芳(2001)認為長期以來體育教育評價中過多地強調(diào)了體育的功效性,注重運動成績的評價,而忽視以人為中心的教育指向,使評價作為整個體育教育系統(tǒng)的閉合環(huán)節(jié)應(yīng)起到的反饋檢驗作用與學校體育教育目標錯位[2]。

      學生參與式體育課堂評價是指在體育課堂教學評價中,作為教學對象的學生全程參與到對教師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學習效果評價過程中的課堂評價方式。有研究認為學生參與式體育課堂評價由于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作用得到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責任感和投入程度大大增加,對于充分發(fā)揮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以大學生體育課堂學習為研究對象,突破了以往體育課堂評價中以教師評價為主導而忽視學生評價作用的局限,建立學生參與式的體育課堂評價模式,并通過實驗研究尋找促進大學生體育學習的動機,提高大學生體育學習效果,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新途徑。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被試

      隨機選取某高校4個體育課教學班的132名大學生為實驗對象,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個班,其中實驗組68人(男生42人,女生26人),對照組64人(男生34人,女生30人),平均年齡20.53歲(S D=1.79).

      1.2 研究方法

      1.2.1 實驗法。4個教學班的體育教學任務(wù)由同一名教師擔任,教學實驗持續(xù)16周,每周1次課(90m i n),實驗組和對照組教學內(nèi)容、進度和方法相同,均按照學校教學大綱進行。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在第一次課之前均要求完成《體育學習動機量表》和《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并告知實驗組被試學期末要求學生對本學期該體育課程的愛好程度、運動參與的積極性、體育學習效果、對體育老師體育課程資源、體育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滿意程度進行評價,并把評價結(jié)果作為教師教學質(zhì)量年終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另外,告知實驗組被試期末結(jié)業(yè)考試技術(shù)考核部分將隨機抽取3名本班學生和教師共同組成考核小組,為每一位學生進行評分。在學期最后一次課結(jié)束后再次要求實驗組和對照組被試完成《體育學習動機量表》和《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量表》。

      而對照組被試只完成相關(guān)測驗,沒有告知額外信息,期末結(jié)業(yè)考試仍按傳統(tǒng)方法進行。

      1.2.2 問卷調(diào)查法。

      1.2.2.1 體育學習動機量表。《體育學習動機量表》由G u a y等人編制,該量表包括內(nèi)部動機、外部動機、內(nèi)部調(diào)節(jié)、缺乏動機4個維度,由16個條目組成。有研究表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3]。S t a n d a g e等人在體育教學中應(yīng)用《體育學習動機量表》進行研究,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79,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分析表明,x2/d f=2.32,AG F I=0.91,C F I=0.89,NN F I=0.90。結(jié)果表明該量表具有的良好信效度[4]。量表采用5級L i k e r t計分方式,每題從“非常不同意”(1分)到“非常同意”(5分)。

      1.2.2.2 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量表。D e c i等人編制的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量表,該量表包括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歸屬需要3個維度共21個條目。D e c i等人的研究表明,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4,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分析表明,x2/d f=3.12,AG F I=0.92,C F I=0.90,NN F I=0.92。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5]。N t o u m a n i s等人驗證了《基本心理需要量表》體育教學中應(yīng)用的良好信效度[6]。量表采用7級L i k e r t計分方式,每題從“非常不同意”(1分)到“非常同意”(7分)。

      1.2.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所有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均使用s p s 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主要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配對樣本T檢驗、方差分析等統(tǒng)計方法。大學生體育學習效果以任課教師對每名學生運動能力的評價結(jié)果為依據(jù)。

      1.2.4專家評定法。研究聘請3名一線優(yōu)秀體育教師作為評定專家,實驗前后分別對對照組和實驗組被試的運動能力進行評價,主要從學生的運動參與、運動技能和體質(zhì)健康3個方面進行。根據(jù)以往此類研究和專家建議,各部分所占評定總分的比例為:①運動參與(20分)②運動技能(50分)③體質(zhì)健康(30分)。并把評定結(jié)果作為學生體育課堂學習效果的指標。運動參與評價包括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態(tài)度、課堂投入程度、練習的積極性、注意集中性等方面;運動技能評價包括學生的運動基礎(chǔ)、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練習的效率等方面;體質(zhì)健康評價包括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方面。

      2 研究結(jié)果

      2.1 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被試運動能力的比較

      實驗前運動能力的評定由專家評定組在第一次體育課上通過觀摩的形式進行,在第一次課后對每個被試從運動參與、運動技能和體質(zhì)健康3個方面進行評分。

      表1 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被試運動能力比較的t檢驗

      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表1),實驗組和對照組被試實驗前在運動能力的3個方面均未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兩組被試同質(zhì),可以參加進一步的實驗。

      2.2 實驗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的比較

      為了檢驗實驗處理對大學生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的影響,研究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

      表2 實驗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的比較的T檢驗

      由表2結(jié)果可知:實驗前實驗組組和對照組在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的3個維度上的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性水平(P>0.05),表明兩組被試是同質(zhì)的。在實驗后的結(jié)果統(tǒng)計中發(fā)現(xiàn),實驗組和對照組在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的3個維度上均表現(xiàn)出了顯著差異(P<0.05),其中在能力需要維度上的差異達到了非常顯著性水平(P<0.01)。

      2.3 實驗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體育學習動機的比較

      為了檢驗實驗處理對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的影響,研究對收集到的被試的體育學習動機數(shù)據(jù)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

      表3 實驗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體育學習動機比較的T檢驗

      T檢驗結(jié)果顯示,實驗前對照組和實驗組在體育學習動機量表4個維度上的得分均未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后的測試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明,兩組被試在體育學習動機量表的內(nèi)部動機和自我調(diào)節(jié)2個維度上表現(xiàn)出了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的內(nèi)部動機和自我調(diào)節(jié)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而在外在動機和無動機2個維度上未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

      2.4 實驗前后對照組體育學習動機和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的比較

      為了檢驗傳統(tǒng)體育課堂評價方式對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和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的影響,研究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

      表4 實驗前后對照組體育學習動機和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比較的T檢驗

      表4統(tǒng)計結(jié)果表明,實驗前后對照組被試在體育學習動機量表4個維度上的得分均有所提高,但只有在外在動機維度上達到了顯著性差異水平(P<0.05),其余維度均未達到顯著性差異水平(P>0.05)。

      另外,實驗后對照組被試在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的能力和歸屬維度上的得分有所提高,在自主維度上的得分略有下降,但這些變化均未達到顯著性水平(P>0.05)。

      2.5實驗前后實驗組體育學習動機和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的比較

      為了檢驗學生參與式體育課堂評價方式對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和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的影響,研究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

      表5 實驗前后實驗組體育學習動機和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比較的T檢驗

      表5的統(tǒng)計檢驗結(jié)果顯示,在體育學習動機上,實驗后實驗組被試的內(nèi)部動機和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表現(xiàn)出了顯著性提高(P<0.05),在外在動機和無動機維度上則沒有出現(xiàn)顯著性改變(P>0.05)。

      另外,實驗后實驗組被試在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的3個維度上均表現(xiàn)出了顯著性提高(P<0.05),其中能力的提高達到了非常顯著性水平(p<0.01).

      2.6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被試運動能力的比較

      實驗后運動能力的評定由專家評定組在最后一次體育課上通過觀摩的形式進行,在課后對每個被試從運動參與、運動技能和體質(zhì)健康3個方面進行評分。把評分結(jié)果作為評定學生運動能力的考核指標。

      表6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被試運動能力比較的T檢驗

      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見表6),實驗后實驗組被試在運動能力的運動參與和運動技能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在體質(zhì)健康方面則未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

      2.7 參與式體育課堂評價對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影響的性別差異

      有學者(董雪嬌,2011;呂陌紅,2005)研究發(fā)現(xiàn)女生的體育學習動機普遍低于男生。為了進一步檢驗學生參與式體育課堂評價對不同性別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運動能力)的影響效應(yīng),研究以性別(男、女)和體育課堂評價方式(參與式評價、傳統(tǒng)評價)為自變量,以體育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為因變量,進行方差分析。結(jié)果顯示(表7),不同體育課堂評價方式對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的影響存在顯著性別差異(p<0.05)。進一步的簡單效應(yīng)檢驗表明,學生參與式課堂評價方式中的女大學生表現(xiàn)出了最高的體育學習動機,而傳統(tǒng)評價方式中的女大學生表現(xiàn)出了最低的體育學習動機。

      表7 不同體育課堂評價對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影響的方差分析

      另外,統(tǒng)計檢驗結(jié)果還顯示(表8),不同體育課堂評價方式對大學生體育學習效果的影響效應(yīng)也存在顯著性性別差異(P<0.05)。進一步的簡單效應(yīng)檢驗表明,學生參與式課堂評價方式中的男大學生表現(xiàn)出了最高的體育學習效果,而傳統(tǒng)評價方式中的女大學生表現(xiàn)出了最低的體育學習效果。

      表8 不同體育課堂評價對大學生體育學習效果影響的方差分析

      3 分析與討論

      3.1 學生參與式體育課堂評價對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的影響

      首先,研究表明實驗后對照組被試只在體育學習動機的外在動機維度上表現(xiàn)出了顯著提高,而其內(nèi)部動機和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并沒有顯著改善。這說明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評價方式作為體育教學目標制定的指揮棒,過于強調(diào)體育學習的結(jié)果,使學生上體育課最重要的目標就是通過教師的考核,其學習的主要動力就是為了獲得好的成績或分數(shù),這種體育課堂評價標準雖然從體育學習行為上對學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同時也損害了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降低了學生體育學習的內(nèi)部動機和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一旦學生通過考試之后,就很快失去了體育學習的動力,更談不上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了。盧曉文(2006)認為傳統(tǒng)的體育學習評價是以學生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能力為主,重視終結(jié)性評價,而輕視了過程性評價[7]。這種評價方式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興趣愛好培養(yǎng),不能為每個學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成功體驗,制約了大多數(shù)學生身心健康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違背了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思想。

      其次,研究顯示實驗后實驗組被試在體育學習動機的內(nèi)部動機和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維度上表現(xiàn)出了顯著提高,外在動機和無動機水平則無顯著變化。這說明學生參與式體育課堂評價能夠有效提高大學生體育學習內(nèi)部動機,并且學生能夠調(diào)節(jié)自身行為以克服困難堅持體育學習。具有較高內(nèi)部體育學習動機的學生能夠積極通過教師引導,自身努力,掌握基本運動技能,并通過自己的思維加工,形成智力技能。而運動能力的提高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體育知識并加以運用,這為學生學會自我體育教育從而終身受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第三,在實驗后在體育學習動機上,實驗組在內(nèi)部動機和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上表現(xiàn)出了顯著高于對照組被試的水平。結(jié)果說明,相對于傳統(tǒng)體育課堂評價方式,學生參與式體育課堂評價能更有效地促進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孫耀(2005)認為教師如果能夠適度賦予學生決定權(quán),讓學生參與教學歷程的決策,則學生不僅有較高的能力感,亦能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自我決定感[8]。蘇煜(2007)基于自我決定理論的研究發(fā)現(xiàn),提高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自我決定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內(nèi)部動機,也是解決學生體育學習動機缺乏問題的重要方法[9]。

      3.2 學生參與式體育課堂評價對大學生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的影響

      研究結(jié)果表明,實驗前后對照組被試的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的自主維度得分出現(xiàn)稍微降低,能力和歸屬維度得分表現(xiàn)出了稍微增加,但各維度的變化均未達到顯著性水平。這說明傳統(tǒng)體育課堂評價方式對大學生運動能力的提高和歸屬感的培養(yǎng)難以發(fā)揮有效促進作用,甚至可能會損害大學生體育學習自主性需要的滿足。

      而實驗組被試在實驗后的體育基本心理需要各維度上的得分均表現(xiàn)出了顯著提高,其中運動能力需要提高的效應(yīng)最大。這一結(jié)果說明學生參與到對教師體育課堂教學的評價和對自己體育學習效果的評價之中后,學生對自己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自主性提高,歸屬感增強了,從而使學生體育學習的動機增強,運動技能水平和運動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根據(jù)歸因理論,學生參與式體育課堂教學營造了一種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課堂的教學與評價,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認知到學習結(jié)果是取決于內(nèi)部因素的,也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加上教師的引導,就可以掌握運動技能,提高運動能力,獲得積極的學習效果。曹芳(2010)的調(diào)查研究結(jié)果表明,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明確目標、促進情感內(nèi)化、營造動機氣氛等對于提高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動機、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10]。

      另外,實驗組被試實驗后在體育學習基本需要的各個維度的得分也表現(xiàn)出了顯著高于對照組被試的水平。說明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教學對大學生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具有重要作用。王然科(2009)研究認為大學生的主體參與性與其體育學習動機之間存在顯著性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11]。李梁(2004)等人認為,滿足學生的需要,是有效地激發(fā)體育動機的關(guān)鍵[12]。而學生參與式體育課堂教學營造的靈活、輕松的課堂氛圍,學生對教師教學評價和自身學習評價的全程參與,這些特點滿足了學生追求樂趣的需要,歸屬的需要以及展示運動才能和價值的需要。楊智勇(2009)認為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深人了解學生,了解他們對體育的興趣與認識,對參與體育的目的、分清動機需要是出于興趣、歸屬或是自我評價滿足的需要[13]。在教學及課余訓練中采用具體的方法區(qū)別對待,如對于追求自我評價需要的學生,要盡可能設(shè)法通過成功的體驗來滿足學生才能的表現(xiàn)與實現(xiàn)自我評價的需要,這樣才能培養(yǎng)和激發(fā)他們的內(nèi)部動機。

      3.3 學生參與式體育課堂評價對大學生體育學習效果的影響

      研究結(jié)果表明,實驗后實驗組在運動參與、運動技能兩個方面的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學生參與式體育教學提高了學生體育學習的動機,滿足了學生體育學習的基本心理需要,從而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參與程度明顯提高,投入程度增加;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積極思考,努力練習,加上教師的科學指導,則有效提高了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

      許克云(2009)研究了合作學習對女大學生排球?qū)W習動機和學習績效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合作學習對女大學生排球?qū)W習動機和學習績效均具有顯著影響效應(yīng),而合作學習的特點與學生參與式學習有很大相似性,其核心思想都是提高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14]。董雪嬌(2011)的研究也得到了一致的結(jié)論[15]。

      研究結(jié)果提示我們,突破原來的單一體育課堂評價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模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到體育課堂教學與評價中來,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體育學習的動機,發(fā)掘?qū)W生的運動潛能,提高學生運動參與和運動技能水平,促進高校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前人此類研究也得到了一致的結(jié)論[16-18]。

      3.4 參與式體育課堂評價對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影響的性別差異

      研究結(jié)果顯示,不同體育課堂評價方式對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和體育學習效果的影響效應(yīng)均存在顯著性別差異。

      學生參與式課堂評價方式中的女大學生表現(xiàn)出了最高的體育學習動機,而傳統(tǒng)評價方式中的女大學生表現(xiàn)出了最低的體育學習動機。在體育學習效果上,學生參與式課堂評價方式中的男大學生表現(xiàn)出了最高水平的體育學習效果,而傳統(tǒng)評價方式中的女大學生表現(xiàn)出了最低水平的體育學習效果。學習效果的性別差異產(chǎn)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男女生在生理上的差異。這種先天生理上的差異使女生在力量、速度以及運動基礎(chǔ)上普遍比男生差,這就導致雖然女生的學習動機和努力程度和男生一樣,但最后的學習結(jié)果卻無法趕上男生。

      董雪嬌(2011)認為,女大學生體育教育在高校體育教育中成為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由于興趣、教學環(huán)境、身心特點和教師素質(zhì)等方面的影響,大多數(shù)女大學生對體育教育認識不深,興趣不高,有的女大學生甚至對體育具有恐懼心理[15]。有研究(呂陌紅,2005)發(fā)現(xiàn)女大學生在體育學習動機上普遍比男生低[19]。學生參與式體育課堂教學突出強調(diào)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充分提供機會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針對教師和教學的問題發(fā)表意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改變了以教師為主體,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要求按部就班進行學習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學習,隨著課堂上投入程度的提高,恐懼和焦慮情緒也就逐漸降低,體育學習興趣逐漸形成,自主意識和運動參與水平逐漸提高。董雪嬌(2011)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體育教學實驗來提高女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可以有效提高女大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

      4 研究結(jié)論

      4.1 學生參與式體育課堂評價可以有效提高大學生體育學習的內(nèi)部動機,促進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調(diào)控能力;

      4.2 學生參與式體育課堂評價是滿足大學生體育學習基本心理需要的重要途徑,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評價中是提高大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手段;

      4.3 學生參與式體育課堂評價比傳統(tǒng)體育課堂評價方式更能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程度,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

      4.4 不同體育課堂評價方式對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的影響效應(yīng)存在性別差異。對女生學習動機的促進作用最大,對男生的學習效果影響最大。

      [1]張彤.試析體育教學課堂評價的原則、方法及價值取向[J].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7,7(6):61-62.

      [2]虞錫芳.試論以人的發(fā)展為中心的體育教育評價取向[J].體育與科學,2001,22(2):75-78.

      [3]G u a y,F(xiàn).,V a l l e r a n d,R.J.,&B l a n c h a r d,C.O n t h e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s t a t e i n t r i n s i c a n d e x t r i n s i c m o t i v a t i o n:T h e s i t u a t i o n a l m o t i v a t i o n s c a l e(S I M S)[J].M o t i v a t i o n a n d E m o t i o n,2000,24:175-213.

      [4]S t a n d a g e,M,D u d a,J L,T r e a s u r e,D C,e t a l.V a l i di t y,r e l i a b i l i t y,a n d i n v a r i a n c e o f t h e s i t u a t i o n a l m o t i v at i o n s c a l e(S I M S)a c r o s s d i v e r s e p h y s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c o nt e x t s[J].J o u r n a l o f S p o r t a n d E x e r c i s e P s y c h o l o g y,2003,25:19-25.

      [5]D e c i,E.L.,R y a n,R.M.,G a g n é,M.,L e o n e,D.R.,U s u n o v,J.,&K o r n a z h e v a,B.P.(2001).N e e d s a t i s f a c t i o n,m o t i v a t i o n,a n d w e l l-b e i n g i n t h e w o r k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o f a f o r m e r E a s t e r n B l o c c o u n t r y.P e rs o n a l i t y a n d S o c i a l P s y c h o l o g y B u l l e t i n,27:930-942.

      [6]N i k o s N t o u m a n i s.A P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 o f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i n O p t i o n a l S c h o o l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U s i n g a S e l f-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T h e o r y F r a m e w o r k[J].J o u r n a l o f E d uc a t i o n a l P s y c h o l o g y 2005,97(3):444-453.

      [7]盧曉文,趙鐘華.對高校學生體育學習效果評價內(nèi)容和方法的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6,28(5):63-66.

      [8]孫耀.成就目標取向與體育學習動機的激發(fā)[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39(4):62-64.

      [9]蘇煜,運用自我決定理論對高中生體學習缺乏動機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10]曹芳.基于自我決定理論的體育學習動機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0(6):56-58.

      [11]王然科.論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與主體參與性之關(guān)系[J].福建體育科技,2009,28(1):62-64.

      [12]李梁,鮑志宏,季瀏.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與激發(fā)的探討[J].體育與科學,2004,25(3):73-76.

      [13]楊智勇.對體育學習動機及其培養(yǎng)激發(fā)的探討[J].吉林教育學院學報,2009,25(12):89-90.

      [14]許克云.合作學習提高高專女大學生排球?qū)W習動機和學習績效的實驗研究[D].揚州大學,2009.

      [15]董雪嬌.激發(fā)女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

      [16]孫冬青.高職院校體育課堂教學質(zhì)量評價體系的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9,31(16):196-199.

      [17]蔡偉.教師課堂評價質(zhì)量標準研究[J].教育科學,2007,23(5):43-47.

      [18]熊姿.新時期終身體育指導下的大學體育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研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9,23(6):26-29.

      [19]呂陌紅.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體育教育專業(yè)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的調(diào)查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

      猜你喜歡
      學習效果學習動機實驗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百詞斬”對于大學英語四級詞匯學習效果的實證研究
      民族文匯(2022年14期)2022-05-10 03:08:22
      無抗養(yǎng)殖典型案例分析
      基于學習性評價原則提高研究性學習效果的研究
      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動機
      甘肅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4
      如何激發(fā)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44
      蓮心寶寶有話說
      SHR主動脈結(jié)構(gòu)重構(gòu)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機制
      團體輔導對中職護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大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績的相關(guān)研究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4
      和平县| 松江区| 泰宁县| 上虞市| 长沙市| 武乡县| 安乡县| 海伦市| 新晃| 明星| 司法| 望都县| 兰溪市| 连云港市| 云霄县| 鄱阳县| 莱阳市| 乳山市| 汕头市| 勐海县| 孟州市| 华阴市| 若尔盖县| 贵南县| 渭源县| 汾西县| 翁源县| 博白县| 惠来县| 寻甸| 高陵县| 慈利县| 崇州市| 潍坊市| 中西区| 遂溪县| 湖北省| 天长市| 岢岚县| 新巴尔虎左旗| 平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