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案例教學法在民法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運用

      2012-04-29 09:03:13呂娜娜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民法創(chuàng)新

      呂娜娜

      摘要:案例教學法在民法教學中應處于主導地位。本文針對當前案例教學法在我國民法課程教學實踐中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從教材資源的豐富及教材體系的調整、教學案例的種類及形式創(chuàng)新、案例教學操作方法的多樣化等方面提出創(chuàng)新的實踐做法和設想。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民法;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2)08-0075-03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需要的法律人才中絕大部分將會從事法律實務,從事法學研究的只是極少一部分[1]。案例教學法從案例出發(fā),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處理,得到內化的知識,順應民法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有助于學生實現(xiàn)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質變[2]。案例教學法是培養(yǎng)民法課程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交流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的最重要的、具有主導地位的方法[3]。當前,案例教學法在民法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性已日益深入人心,許多教師、學者也進行卓有成效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探索,但案例教學法在我國民法教學中的運用仍存在諸多亟須改善之處。

      一、案例教學法在我國民法教學實踐中的缺陷分析

      (一)教學案例形式單一,未形成體系化的案例庫

      教學案例多為文字描述案情,形式單一,與實際案例不能很好銜接,教學效果不佳。沒有對案例進行針對性的分類,未形成類型化的、體系化的案例庫,不便于查找和運用,直接影響案例教學的實施。

      (二)案例教學的形式和方法不夠豐富,不能滿足多樣化的需求

      傳統(tǒng)的案例教學法是由教師在課前給出案例,學生在課下自行準備,形成自己初步的意見, 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發(fā)表各自的意見,共同討論,最后再由教師進行必要的總結。這種案例教學法能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但這種方法也不免有缺陷[4]。主要有二:一是這種方法只適用于比較復雜的案件,簡單的案件不需要時間的準備;二是這種方法要求學生主動、自覺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較強,但是對于缺乏學習自覺性的學生而言,可能會由于惰性對課前準備這一環(huán)節(jié)敷衍了事,不認真準備和思考,從而影響案例教學的效果。故使用這一方法,與教學需要和學生的多樣性有相悖之處,效果難以保證。在傳統(tǒng)的案例教學法之外,也出現(xiàn)一些案例教學法的變通形式,但是由于適用條件不明確、形式不夠豐富,仍不能滿足各種不同教學的需求,未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條件不利于案例教學法在民法教學中的實施

      1.民法課程教科書的體例安排不利于案例教學法

      的實施。我國目前的民法課程教科書通常的編寫體例為先學習民法總論,再學習各分論。人的認識規(guī)律是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而民法總論中的很多內容,如民事法律關系、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事實等知識是很抽象的,在未大量接觸到與民法分則有關的具體的、多樣的民法案例前,要求學生理解這些艱澀的理論,是有悖人的認識規(guī)律的,也不利于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2.授課班的人數(shù)較多,不利于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案例教學法的重要特征是師生、同學之間互動性強,應盡量使每個學生都有充分表達自己思想的機會,因此,要求嚴格控制教師一次授課班的學生數(shù)量。在案例教學法的形式之一——診所教學的發(fā)源地耶魯大學, 參與一個案件的學生數(shù)不超過9人[5]。而我國的現(xiàn)實狀況是教師一個授課班的人數(shù)少則20余人多則50余人,有時會安排兩個甚至更多班合班,這時一個授課班的人數(shù)可能達到200余人。授課班的人數(shù)眾多,師生交流會限于教師與少數(shù)學生的交流,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大受限制。

      二、案例教學法在民法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運用

      案例教學法的創(chuàng)新運用其本質是力求突破案例教學法的既有瓶頸,對整個民法教學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改革。改革的范圍包括教學條件和環(huán)境的調整、教學準備階段、教學實施階段、教學效果的考核階段等方面。以下是筆者在民法課程的案例教學中進行的一些探索和設想。

      (一)案例教學法操作中應遵循的基本規(guī)則

      1.教師適當引導、學生是案例分析的主角。在案例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在于對案例的精心準備,對學生的分析角度、切入點進行引導,鼓勵不同意見之間的辯論,及時發(fā)現(xiàn)和捕捉學生的創(chuàng)新點并充分給予肯定,延伸討論層次,活躍討論氣氛。學生作為案例分析的主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究能力、表達能力、法律思維能力。雖然 “學生做主”的方法比教師直接講授的方法要耗時、耗精力更多,但是學生通過訓練后能掌握技能,舉一反三,實現(xiàn)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目的[6]。

      2.注重案例討論分析的總結。總結不等于結論。除非是介紹概念、制度的案例,在案例討論、辯論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教師一般不要給出具體的結論。否則,學生會刻意記憶所謂的最終標準答案,這并不是案例教學的目的。總結是指在案例分析結束后,讓學生寫出案例綜述,綜述的內容包括各種不同的觀點及依據(jù),以及自己對該案例的傾向性意見,并反思自己之前分析中的不足之處。書寫綜述既可以總結消化案例討論、辯論的成果,又可以鍛煉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是保障案例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擴充教材資源

      目前民法教學所用的教材主要是指教科書,但是對于民法學習而言,僅用教科書作為教學材料是不夠的。應正確理解教科書的作用,教科書僅是教學的指導用書之一,是教學的工具,而不是教學的目的。案例教學法需要更豐富的教學材料作為案例分析的工具。除教材外,應擴充民法的教材資源,將常用的民事法律法規(guī)、司法解釋等匯編,將一些經典民法案例整理成冊,作為教學材料的一部分。

      (三)教學體系的調整

      為了更好地順應認識規(guī)律、促進案例教學的順利進行,可以適當調整傳統(tǒng)教學體系中各部分的順序,設置適合案例教學的內容模塊。改變原來先學習民法總則再學習民法分則的刻板做法,在引導學生學習民法總論中民法的概念、淵源、基本原則后,學習民事主體、物權法、債權法、繼承法、知識產權法等分則的內容,在分則各部分內容的學習中適時、逐步地引導學生理解民事法律關系、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事實等抽象的理論概念及代理、訴訟時效制度。在調整后的這個體系中,各模塊之間并非有嚴格的界限,而是互相包容、有所側重的關系。在案例教學的操作中要注意由淺入深地安排各模塊的案例,注重內容間的互相比較。

      (四)教學案例形式的創(chuàng)新及類型化

      1.案例形式的多樣化。傳統(tǒng)案例教學所用的案例大都是將現(xiàn)實的案例進行簡化、抽象后用文字描述出來,學生研讀這些文字案例進行分析。在與一些畢業(yè)后的學生溝通中,筆者發(fā)現(xiàn),當學生學習傳統(tǒng)的文本形式案例教學后,表面上理解相關的知識點,給他們文字形式的類似案例時,他們可以正確作答;但是當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有關法律問題時,仍然不知所措,無法將現(xiàn)實情況與曾經學過的文本案例結合起來,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這就是傳統(tǒng)的案例形式過于抽象、不貼近現(xiàn)實而造成的弊端:學生不能學以致用,不知如何從實際案例中提取相關有用的信息進行分析。

      因此,民法課程的教師應積極參加司法實踐,豐富教師自身的實踐經驗,收集更多、更生動的案例,應采取更豐富、體現(xiàn)生活本原的案例形式,比如實物形式、卷宗形式等。實務形式,即將與案例有關的單一主要的實務材料,如合同書、協(xié)議書、照片等與案情一起提供給學生,然后進行案例分析,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析合同條款及適用法律的能力。

      卷宗形式實際上是一種綜合實物形式,即將與案例有關的所有實務材料提供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這種形式適用于復雜、綜合的案例。比如,一起甲企業(yè)起訴乙企業(yè)名譽侵權的案件,將甲企業(yè)全部的訴訟材料做成卷宗,包括起訴狀、證據(jù)材料等,讓學生進行分析討論。按此方法進行的案例教學可以從多角度、多層次、多個方面對案件進行頭腦風暴式的分析,而不僅限于傳統(tǒng)案例分析的限定某些問題的問答模式。比如,上述案件可能涉及的討論角度包括:侵權構成的要件是否具備?甲企業(yè)所稱的侵權所造成的損失是否乙企業(yè)的侵權行為造成的?侵權造成的損失是否明確?損失的計算方式是否合理合法?甲企業(yè)所稱的損失是否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合法所得?甲企業(yè)訴稱由于乙企業(yè)的侵權行為導致丙(某外國企業(yè)駐中國辦事處)與甲的合作中斷,造成甲的經濟損失,分析丙是否具備相應的從事經營活動的民事行為能力?其民事行為能力如果有瑕疵是否影響其訂立合同的能力?等等。

      2.將案例進行科學的分類,形成系統(tǒng)的案例庫。應按照不同的標準對案例進行分類,以形成體系化的案例庫。按照用途不同對案例進行分類,可分為:預習案例、課堂案例、作業(yè)案例、練習案例等;按照案例的難易程度可分為: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制度的簡單案例、知識點案例、綜合案例、疑難案例等;還可以按照教學知識點的不同對案例進行分類,形成系統(tǒng)的民法教學案例庫,方便檢索、修改。根據(jù)教學效果、學生的反饋、時效性等及時更新案例庫的內容。

      (五)案例教學操作方法的多樣化

      1.講授法。案例教學法與講授法并不矛盾。教師在介紹基本民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制度時,應當舉出小而簡單的案例進行講解。

      2.討論法。(1)按案例布置時間的不同可分為預習討論法與直接討論法。

      預習討論法是案例教學法的經典傳統(tǒng)做法,即課前布置案例、課堂開展討論、最后進行總結。預習討論法雖有諸多優(yōu)點,但也會導致預習討論法成為部分好學生的特權,而忽略一些不夠好學的學生的學習,因此,直接討論法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方法。直接討論法即是教師課堂上提出案例,給學生一定時間思考、查閱現(xiàn)有的教材資料,然后進行討論的方法。

      (2)按案例討論范圍的不同可分為命題式討論法和發(fā)散式討論法。命題式討論法即教師給出案情介紹后,布置具體的問題,如:本案中房屋產權歸誰所有?合同是否成立生效?請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思考和回答。發(fā)散式討論法即教師給出案情介紹后,并不布置具體的問題,而是給出發(fā)散性的問題,如:本離婚案應如何處理?當事人可以提出哪些合法的要求?讓學生自己找出當事人可能的訴求、爭議點。提出一個問題的重要性遠遠超出解決這些問題[7]。在現(xiàn)實案件中,當事人往往不知道面對事件自己可能有什么樣的權利和義務,而在司法實踐中,找到案件的爭議焦點正是法官、律師的重要工作。發(fā)散式討論法可以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辯論法。教師嘗試給出對立的觀點,將學生分派,讓各派學生就教師給定的立場進行闡述與辯論。辯論的過程可以借鑒辯論會的流程:首先雙方派代表或由教師指定學生進行立論發(fā)言,然后兩派進行交叉辯論。應限定每個學生發(fā)言的時間,以利于更多學生可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例如:一位孕婦去醫(yī)院做唐氏綜合癥篩查。篩查結果為:1:2000,低危。醫(yī)生解釋說,沒問題。但孕婦后來生出的小孩患有唐氏綜合癥,給家庭帶來巨大痛苦和負擔。產婦及家人經查閱資料和咨詢得知:醫(yī)院做的唐氏綜合癥第一次篩查并不是很準確的,但一般情況下,第一次篩查結果是“低?!本筒辉俸Y查;如果是中危和高危險,可以做羊水穿刺篩查。醫(yī)生并沒有告知孕婦篩查結果是“低?!辈⒉淮頉]有危險,也沒告知孕婦還有羊水穿刺這一更精確的篩查方法?,F(xiàn)產婦及家人要求醫(yī)院對產婦生出患有唐氏綜合癥的小孩造成的經濟負擔和精神痛苦承擔責任。教師給出兩個對立的觀點——醫(yī)院需要負責任和醫(yī)院不需要負責任,讓學生展開討論。

      4.角色扮演法 。法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法律人,而一個人是否是法律人,重點在于其是否具備法律人的法律思維[8]。角色扮演法使學生親身感受民法司法實踐中的各個角色,包括律師、法官,以不同角色的立場去尋求法律的真諦,實現(xiàn)各自的職業(yè)使命。學生能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增強其角色感、參與意識,使案例教學更加豐富生動。在具體操作時,可以模擬開庭辯論的情景,將學生分為各當事人的律師組及法官組,先由扮演各方律師的學生發(fā)表意見,然后交叉辯論,最后由法官組的學生給出判定及依據(jù)。

      5.疑案賞析研習法。對于一些疑難的綜合性案件,如我們案例集中的“天高幾許問真龍侵權案”①,這一案件涉及的民法問題包括要約邀請、要約、承諾、懸賞廣告的效力、委托創(chuàng)作合同、侵權等問題。案件經過中院、高院兩法院審理,判決理由和結果各不同。這樣的案例由于過于復雜、綜合,課堂的時間太短,不太適合在課堂進行深入討論。對此,可將本案件整體情況、法院的處理及學者、律師的觀點整理成一套材料,在學生具備一定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供學生課后獨立地進行賞析研習、書寫綜述。這種方法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對疑難案件的綜合分析能力。

      6.庭審旁聽、教學視頻法 。建立民法的實踐教學基地,主要的途徑是與當?shù)胤ㄔ?、仲裁機構、人民調解委員會、律師事務所等單位建立合作聯(lián)絡,組織學生對庭審進行旁聽。有條件的話,可以事先將案件材料發(fā)放給學生研習,然后觀摩庭審。庭審后,要求學生就案件寫出觀摩報告。選取適合的法制節(jié)目視頻作為教學視頻,安排學生觀看并討論。

      (六)改革成績考核方法

      成績評判與考核機制是對教學效果進行評估的重要方式,應給予足夠的重視[9]。民法課程考試成績應由三部分組成: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情況、期末考試成績。課堂表現(xiàn)和作業(yè)情況的考評實行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分相結合。民法的期末考試應為開卷考試,以各種類型的案例作為考題,允許學生查閱教科書和法條。將原來考核學生死記硬背能力的考試改為考核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試。

      (七)盡量實現(xiàn)小班教學

      爭取與學校教務主管部門溝通,減少每個授課班的人數(shù),盡量做到一個授課班不超過30人,在討論案例時,可以將學生分為三組,基本能達到教學效果。

      注釋:

      ①桂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廣西區(qū)高級人民法院2004年至

      2005年審理的一起民事案件。

      參考文獻:

      [1]章程.五位一體實踐性教學法初探[J].清華大學教育研

      究,2000,(4).

      [2]曹延.淺議法學教學中的案例學習[J].黑龍江教育學院

      學報,2010,(5).

      [3]陳彬.法學專業(yè)本科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與實踐[N].光

      明日報,2007-12-04.

      [4]李宴.英美法系案例教學法在我國法學教育中的地位研

      究[J].淮陰師范學院教育科學論壇,2006,(3).

      [5]左傳衛(wèi).法律的實踐性與法學教育之間的關聯(lián)與融合

      [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2).

      [6]朱啟莉,郭越,李爽.論民法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法[J].吉

      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2).

      [7]江水長,張生.對我國法學本科課程改革的反思[J].國

      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1).

      [8]毛鳳云.談法律人法律思維的培養(yǎng)與法學本科教學改革

      [J].焦作大學學報,2010,(1).

      [9]宋高初.論法學案例教學法[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2009,(1).

      猜你喜歡
      案例教學法民法創(chuàng)新
      《民法總則》第171條第3款評釋
      法律方法(2018年3期)2018-10-10 03:21:24
      論習慣作為民法法源——對《民法總則》第10條的反思
      法律方法(2018年1期)2018-08-29 01:13:42
      民法總則立法的若干問題
      案例教學法在高等職業(yè)院校口腔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案例教學法在高職經濟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
      案例教學法在技校企業(yè)會計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討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52:05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0:23
      胎兒權益的民法保護
      台东市| 东安县| 静安区| 恭城| 兰考县| 拜城县| 永春县| 城固县| 会东县| 浦北县| 普格县| 大厂| 扬州市| 枣强县| 吴桥县| 黑河市| 安福县| 南岸区| 丹巴县| 壤塘县| 北辰区| 林周县| 门头沟区| 鄱阳县| 安泽县| 石棉县| 连江县| 和平区| 台北市| 南澳县| 温州市| 屯昌县| 寿光市| 建水县| 稷山县| 望奎县| 河源市| 长白| 大同县| 临邑县| 共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