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穩(wěn)
遷移與變式只是教育心理學的一部分,這些知識在實際應用中不是孤立的,而是結合或交替使用的,它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結合教育心理學知識,并考慮到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經過這段時間的網絡培訓,我反復認真地學習了專家的講座,觀摩了大師們的風采,獲益匪淺. 下面結合自己近年來的教學實踐,粗淺地談一談遷移和變式在我的教學中的應用. 一、巧設遷移情境,培養(yǎng)探索能力
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 遷移教學的實質就是讓學生運用舊知識探索新知識,發(fā)現新規(guī)律,不斷重組自己的認知結構. 很多新知識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用舊知識去認識和理解. 在教學這樣的內容時,教師要運用轉化思想,溝通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創(chuàng)設條件,使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從而使遷移順利實現. 例如我在教學“小數除以小數”時,在復習小數除以整數的基礎上分析例題的題意,列出了算式:7.98 ÷ 4.2. 接著我問:“像這樣小數除以小數的除法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內容. 現在請同學們把‘7.98 ÷ 4.2與‘79.8 ÷ 42對照比較一下,它的什么變了?是怎樣變的?它們的得數會怎么樣?這是為什么?”這樣使學生明白,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只要把除數由小數轉化為整數,被除數隨著擴大同樣的倍數,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這樣使學生既掌握了算法,也明確了算理. 這樣的遷移使學生感到自然,同時使學生體會到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有利于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 再如,我們在研究很多幾何圖形的面積、體積計算公式時,也是引導學生用翻轉、平移、切割、拼接等方法,將它們轉化為已學過的幾何圖形進行推導.
二、應用變式策略,提高學生認識事物本質屬性的能力
數學變式教學,是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對概念、性質、定理、公式以及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背景下作出有效的變化,其呈現形式雖然發(fā)生了變化,但內在本質特征卻保持不變. 下面是公開課“線段的認識”的片段.
在學生把線分為曲線和直線后,
1. 首先追問:你能想辦法把這些彎曲的毛線變直嗎?學生動手試一試,再匯報演示. 然后告訴學生:把毛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就是線段. 引入課題:認識線段. 追問:拉出來的線段和原來的線有什么不同?板書:直的.
2. 感受線段的兩個端點: 同學們捏住的毛線的兩頭,數學上叫做線段的端點. 追問:一條線段有幾個端點?板書:兩個端點. 再請同桌之間互相指指對方的線段的端點在哪里.
3. 讓學生回憶剛才的操作,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線段有哪些特征.
4. 進行變式:(改變毛線的方向和形狀)師故意將毛線拉直后呈豎著的狀態(tài),問:這樣是線段嗎?為什么?(是因為它是直的,并且有兩個端點)再將毛線拉直后呈斜著的狀態(tài)追問:這樣還是線段嗎?為什么?(是,因為它是直的,并且有兩個端點)師松開一只手,只留下一只手捏住毛線任其自由掛著,再次詢問:這還是線段嗎?為什么?
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還比較差,所以線段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和難以理解的,因此,引導學生想辦法將曲線變直,突出線段“直”的特點,再進一步觀察線的兩端,明確手捏住的兩頭就是線段的兩個端點,讓學生通過這一活動,獲得對“線段”這一抽象概念直接而真實的體驗.
三、變式在練習設計中的作用
數學課堂練習是一堂數學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一步深入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技巧、培養(yǎng)積極的情感和態(tài)度、促進學生深層次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做好變式練習設計,能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商不變的性質”這一課時,可以設計如下的變式題,逐步總結得出商不變性質的概念. 第一層次:各題的商是幾?已知40 ÷ 20 = 2,那么(40 × 10) ÷ (20 × 10) = ?第二層次:在□里填上適當的數字,在○里填上“×”或“÷”. 已知24 ÷ 6 = 4,那么(24 × 2) ÷ (6○□) = 4,(24○□) ÷ (6 ÷ 3) = 4. 第三層次:在□里填上適當的數字. 已知30 ÷ 6 = 5,那么(30 × □) ÷ (6 × □) = 5. 以上一系列的變式題由易到難,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不超過當時學生的認識能力,坡度適宜,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進行了發(fā)散性思維訓練.
有效的變式教學既能夠體現數學世界深不可測、神秘又神奇的一面,又展現了數學知識趣味橫生、妙不可言的另一面. 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變”的現象中發(fā)現“不變”的本質,從“不變”的本質中探究“變”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融會貫通所學的知識點,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舉一反三的能力.
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包含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通過學習我知道了遷移和變式僅僅是教育心理學的一部分,孩子們掌握知識的效果如何,與這些心理過程的發(fā)展水平有關.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xù)學習教育心理學,用它來指導自己的實踐工作,也希望自己的業(yè)務水平能再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