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玲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導學案”——一個全新的名詞進入了我的課堂。所謂的“導學案”就是引導學生學習的預案。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讓他們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就放到小組中解決,實在是有困難的就大家一起解決;剔除已知的知識,解決未知的疑惑。教師使用“導學案”教學,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真正體現(xiàn)了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
還記得第一次上課,我請班長來主持這節(jié)課。開始,沒有人愿意去講臺上講,也許他們已習慣了站在自己的座位上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也許他們還沒有足夠的勇氣來展示自我。在我的再三鼓勵下,終于有幾位勇敢的孩子相繼站到了講臺上,他們對昨晚的預習內(nèi)容做了比較詳細的闡述。很快,不同的意見就出現(xiàn)了,每個人都爭先恐后地說著自己的想法。大家熱火朝天的討論也感染了我,我不僅全心參與其中,還及時給予指導和引導。一眨眼工夫,一節(jié)課就在大家的激情展示和討論中過去了。看著他們充滿自豪的眼神和一張張自信的小臉,我從心底里樂了!這次課堂實驗,帶給我很大的驚喜,同時也越發(fā)堅定了我的課改信念。
不得不承認,和教案相比,“導學案”有很多優(yōu)勢,它力求知識規(guī)律化、系統(tǒng)化、思路條理化。對學生來說,它能讓學生明確有關(guān)知識結(jié)構(gòu),將學生的自主探究放在首位,鼓勵學生積極自學、熱烈討論、大膽質(zhì)疑、勇敢說出自己的見解、踴躍地展示自我。對于老師來講,則避免了授課的隨意性。工夫下在了課前,教師在課堂上有更多的精力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隨時進行點撥和指導,大大增加了課堂容量。
如今,“導學案”教學讓我切實體會到了“給學生一個機會,還老師一個驚喜”這句話的含義。學生因為自己的展示得到了大家的好評,所以越來越自信,學習也越來越起勁兒了。而作為教師的我,以前上課主要用嗓子,現(xiàn)在更多的是要動腦子進行引導,多去思考進行指導。當聽到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提出來的問題正是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時,那種喜悅,那種因默契產(chǎn)生的共鳴無法言表。更多時候,大家你爭我搶地一個個競相上臺,這時,我感到無比幸?!@,才是生機勃勃的課堂,才是激情飛揚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