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琦 徐俠
摘要:莫扎特,一個音樂屆的傳奇人物,誕生于十八世紀的奧地利,是維也納古典音樂的杰出代表。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明朗輕快,處處給人一種陽光明媚的輕松之感,更值得人們稱贊和敬佩的是,莫扎特的音樂有著一種神奇的魅力——人文精神,他洋溢著人性美好、頌揚人性高潔、追求民主自由的鋼琴奏鳴曲簡直就是人間的天籟。
關鍵字:莫扎特;鋼琴;奏鳴曲;人文精神
一、 時代背景與鋼琴奏鳴曲的創(chuàng)作
在充滿斗爭和矛盾的十八世紀的歐洲,一場代表著新興資產(chǎn)階級利益和文化的思想啟蒙運動正在醞釀著。思想啟蒙運動是構建在人文主義的基礎之上的,延續(xù)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反封建、反宗教的主張,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因此,在這種人文主義的感召下,歐洲的音樂也就順勢從巴洛克時期向古典時期轉(zhuǎn)變,新的音樂要求沖破歐洲封建主義和宗教的束縛,要求展現(xiàn)自然人類的真實現(xiàn)狀和情感生活,此外,由于受人文主義的影響,新時期的音樂語言輕松精致,通俗易懂。
莫扎特,就是在這個特定的時期出現(xiàn)的杰出音樂家。莫扎特深深受十八世紀歐洲的人文主義思潮、社會風尚、文化內(nèi)涵的影響,形成了他坦誠直率、瀟灑活潑,清新自然的奏鳴曲風格。他的奏鳴曲的構建主要是真實展現(xiàn)人們?nèi)粘I詈颓楦猩钜约皟?nèi)心世界,是普通大眾身邊喜聞樂見的,通俗易懂。他的奏鳴曲符合那個時代的特色——用人文主義精神代替了宗教的神性,強調(diào)了人性的光輝和對人的關懷,重視對人類內(nèi)心世界的刻畫和闡述,同時,他的奏鳴曲還蘊含著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人性高潔的頌揚和貼近生活的哲理。
二、莫扎特鋼琴奏鳴曲中的人文精神
“在整部藝術史上,不僅僅在音樂史上,莫扎特是獨一無二的人物?!豹氁粺o二的天賦、卓越超群的思想成就了莫扎特素樸淡雅、純真精美的鋼琴奏鳴曲。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多數(shù)情況下是很有歌唱性的,它的旋律純美、質(zhì)樸、簡單,充滿著寧靜的自然之風。
莫扎特的奏鳴曲成長在人文主義及其盛行的十八世紀,深受人文主義的影響。例如,在他最偉大的作品《魔笛》和《費加羅的婚禮》中,莫扎特用最真實的旋律喚醒了人類內(nèi)心世界中最普遍復雜的音樂情感,他運用了前無古人的自然和人性相完美結合的藝術形式,傳達出人類情感中最真摯、最深厚的愛情、責任、妒忌和智慧,與欣賞者無論是在身體上還是在情感上都形成了強烈的共鳴。再如,《安魂曲》和《第四十一“朱庇特”交響曲》,“死”在莫扎特的奏鳴曲世界中顯得深刻而微妙,對人性根本歸屬問題的探討,對死亡觀念的解釋是集合了莫扎特一生創(chuàng)作和思考的心血,時時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和對美好人生的追求。
K.284《D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又因受慕尼黑杜爾尼次男爵之請而作,所以也叫做《杜爾尼次奏鳴曲》,它是莫扎特六首“故鄉(xiāng)奏鳴曲”中的最后一首,也是最經(jīng)典的一首。K.284《D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恢弘的氣勢和雄壯的旋律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和積極向上的生命力,旋律輕快清新,線條流暢溫純,色彩和想象奇幻瑰麗。第一樂章奏鳴式的華麗印象是對生命的禮贊和敬重,是莫扎特對人生、對人格和心靈的升華;第二樂章回旋式的細膩旋律,頗具波蘭圓舞曲的簡單明快;第三樂章的法國風格優(yōu)雅風趣,極具浪漫主義的人文氣息。整首K.284《D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充分體現(xiàn)了莫扎特對生活、對自然純真的熱愛和追求,返璞歸真的曲調(diào)、和諧委婉的韻律、豐富細膩的情感都是莫扎特奏鳴曲人文主義情懷的真實自白。
另一首獨具代表意義的具有人文主義情感的奏鳴曲就是K.331《A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它是五首“巴黎奏鳴曲”中最出色的一首。K.331《A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豐富炫麗的旋律,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為我們展現(xiàn)了另一種風格的具有莫扎特色彩的人文主義奏鳴曲。這首K.331《A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初聽時給人一種嚴肅冷漠之感,但是仔細品味之后,豁然開朗,它展現(xiàn)的是莫扎特另類的人文主義情感。在這首K.331《A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中,莫扎特采用當時流行于法國巴黎的變奏曲的形式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以一種慈愛、至真至善的情懷去演奏,集合了外在“描摹”巴黎新居環(huán)境優(yōu)美和內(nèi)在抒發(fā)淳樸、柔美內(nèi)心的兩大情感,最終達到了一種清明高遠、大音希聲的境界。具有人文主義的莫扎特用美妙的音樂世界和高尚的人格表現(xiàn)對平凡生活的熱愛,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對多舛命運的抗爭。
三、總結
欣賞完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不論是莫扎特具有革命性的鋼琴曲還是具有寬恕性的鋼琴曲和充滿希望的鋼琴曲,它們都深刻的展示著同一個精神:和諧的人文主義精神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話題和永恒的追求。
莫扎特的創(chuàng)作來源與古典歐洲的文化,他的音樂充分表達了他對世界的愛和生命的敬重,他用他的鋼琴奏鳴曲撫慰人們的心靈,召喚人們對生的希望和美好世界的追求。在如此現(xiàn)實的世界和多艱的人生旅途中,莫扎特的音樂時常陪伴著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人生的關卡,使得我們的生活找到平衡點。
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中蘊含著深刻的人文精神,他用這種人文精神展現(xiàn)社會的美麗、人性的純真、自然的簡單;他用心靈去進行創(chuàng)作,用音樂中滲透的人文精神去刻畫生命,引起不同時代的人們的強烈共鳴和喜愛之情。
參考文獻:
[1]楊燕迪,錢亦平主編.上海音樂學院學術文萃—— 外國音樂研究卷[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7(6).
[2]葉松榮.歐洲音樂文化史論稿[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3]修海林,羅小平.音樂美學通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