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洛陽”意象的多元化解讀

      2012-04-29 06:38:50吳小平
      群文天地 2012年2期
      關鍵詞:懷舊洛陽意象

      摘要:古都洛陽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中華民族3000多年的文化中心和1600多年的帝王之都,從東周起,它歷經了東漢、曹魏、西晉等九個朝代,是中國古代的政治文化圣地,也是一個名利淵藪的繁華之地,士人多聚集于此。于是,古詩詞中出現了大量的“洛陽”意象,它既與“長安”一樣,代表著繁華與輝煌;又與“金陵”一樣,代表著蕭條與感傷。但它還代表著文人作家在各自時代的隱忍卻堅定的政治立場——他們對名利的計較與取舍。

      關鍵詞:洛陽;意象;閑適;繁華;懷舊

      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伊洛盆地。從東周起,歷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孝文帝以后)、隋(隋煬帝以后)、唐(武后)、后梁、后唐,先后有九個朝代都建都于此,故有“九朝名都”之稱。這里有神秘的文化元典,河圖洛書的政治理想使該地域成為政治文化圣地;這里有豐富的古跡名勝,獨樂園、上陽宮、白馬寺等吸引了無數士人學者留下探訪的足跡;這里有染遍角落的魏紫姚黃,牡丹花的國色天香熏得文人騷客莫不飄飄欲醉了。于是,他們揮舞起手中的筆,一篇篇的詩詞歌賦就這樣應運而生,而洛陽,就是他們筆下共同的主角。這一座古城,仿佛在一瞬之間具有了強烈的生命力,它有時是熱鬧的,有時是寂寥的,有時是閑適的,詩人們給了它不同的色彩,因此也造就了不同的洛陽,在這里,我把它們統(tǒng)歸為“洛陽”意象。

      何為意象?“意象是中國古代文化中一個固有的范疇,是詩歌意境最基本的構成單位,其本質特征無疑體現著主客體的有機統(tǒng)一,即客觀物象與主觀情思的有機融合?!弊鳛檎挝幕?,洛陽的地理形勝與歷史經歷具有的客觀性是構成意象的基本要素,而詩人們寄予其中并使之詩化的主觀情感與韻味則是意象的靈魂。意象是依附在詞語之上的,但是“洛陽”這一地理名詞并不僅僅具有一種簡單固定的主客體對應關系,它的意象可以進行多元化的解讀,我把它歸為以下三類。

      一、“洛陽”意象:繁華昌榮的代名詞

      以古都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qū),擁有位于“天下之中”的獨特地理位置,交通四通八達——“天中洛陽道”;山水秀麗,氣候適宜——“九洛韶光媚,三川物候新?!焙恿鹘唤?,舟船便利——“務使霞漿興,方乘泛洛歸?!睎|漢末年仲長統(tǒng)也描繪洛陽的情形為“船車賈販,周于四方;廢居積貯,滿于都城。珍絡寶華,巨室不能容;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庇纱丝梢姡尻柕鄱?,全國的中心,繁盛的頂點。大批大批的詩文細致的描繪了洛陽城中建筑的豪華,鬧市的喧囂,花簇的絢爛,“洛陽”這一地理名詞在這里就被賦予了繁華昌榮的主觀愿望?,F茲舉數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洛陽宮闕當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樓。漢家伊洛九重城,洛陽宮觀與天齊。鳳樓龍闕倚清光,帝宅層甍垂鳳翼。

      ——唐·張籍

      《洛陽行》洛陽城闕中天起,高下遍樓臺。絮亂風輕,拂鞍沾袖,歸路似章街。

      ——宋·歐陽修《少年游》

      巍峨的城樓,莊嚴肅穆,精致的雕刻,金碧輝煌,不管白天還是黑夜,繁華的街道上,總是那么熱鬧,車馬川流不息,行人絡繹不絕,若遇到節(jié)日,那城中更是喧囂,魏紫姚黃的牡丹開得妖嬈艷麗,比花還嬌美的麗人也在鬧市中緩緩徐行……亮麗明艷的畫面充溢著熱鬧歡快的情緒。

      這里的洛陽,不僅是繁華昌榮的同義詞,更是表達了一種文人仕士對國力強盛的驕傲感、自豪感,“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保◤埦琵g《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訪使及朝集使》)對躋身到政治中心、權利中心的向往之情,“東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會公卿”( 蘇颋《廣達樓下夜侍酺宴應制》)“古來利與名,俱在洛陽城”( 于鄴《過洛陽城》)。因此,洛陽在詩文中就染上了作者的主觀情感,成為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意象。

      二、“洛陽”意象:古代作家的感傷情懷

      在中國六大古都中,洛陽是建都時間最早、歷時最長、朝代和帝王最多,這也就意味著,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里,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洛陽一直是中華民族的政治中心,中國古代社會的興衰治亂、政治風云變幻、人間喜怒悲歡均來自于此。所以,司馬光曰“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李格非云“洛陽之盛衰,天下治亂之侯也”,陸游說“永懷河洛間,煌煌祖宗業(yè)”。古都洛陽哪怕是一草一木的細微變化,都可以引起士子文人們深深地歷史興亡、滄海桑田之嘆,而感傷是古都具有的一個較普遍的意象,就如同金陵(今南京)、長安(今西安)一樣。

      文人對洛陽的感傷情懷的表達,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面對古都遺址,昔日繁華不再而感到失落與凄涼;二是面對戰(zhàn)爭后城市滿目蒼夷、百姓流離失所的慘象的沉痛感慨。殊途同歸,到最后詩人們把這兩種感傷都上升到對歷史、國家興亡的悲嘆與感懷。比如:

      凄涼遺跡洛川東,浮世榮枯萬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綺羅魂斷玉樓空。

      ——唐·杜牧《金谷懷古》

      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垣墻皆頓擗,荊棘上參天。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

      ——魏·曹植《送應氏》

      這樣的詩詞還有很多,除以上所舉之外,還有北宋司馬光的《過故洛陽城》,南宋朱敦儒的《雨中花》,金代龐鑄的《洛陽懷古》,元代楊果的《洛陽懷古》,明代王廷相的《洛中》,清初王鐸的《哀洛陽》等等。

      昔日繁華不再,取代的是冷清的街道,衰敗的建筑,偶有行人穿過也是行色匆匆,戰(zhàn)后的洛城更是滿目蒼夷,華美的宮室被焚毀,殘垣散落一地,千里之內都無人煙,良田都已衰草凄凄了·……這是怎樣一副凄涼衰敗的畫面啊。也難怪詩人們要感慨:

      今古北邙山下路,黃塵老盡英雄。人生長恨水長東。幽懷誰共語,遠目送歸鴻。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

      ——金·元好問《臨江仙》

      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歸葬多,堆著黃金無買處。

      ——唐·王建《北邙行》

      洛陽作為歷史上盛極一時的國都,全國的政治權利中心,那是何等的榮光與強盛,大量的精美的建筑在此落成,如上陽宮、金谷園、白馬寺、獨樂園、雁塔等等,它們就是洛陽繁盛的見證!但是,事過情遷,歷史沉浮,當洛陽隨著后唐的滅亡而風光不再時,這些數經風雨、歷經變遷、面目已非的九朝遺跡便成為詩人們寄托深重感嘆的最佳對象。它們成為由洛陽為中心意象統(tǒng)攝的一批子屬意象,表達出作家的悲哀與感傷。

      春半上陽花滿樓,太平天子昔巡游。千門雖對嵩山在,一笑還隨洛水流。深鎖笙歌巢燕聽,遙瞻金碧路人愁。翠華卻自登仙去,腸斷宮娥望不休。

      ——唐·羅鄴《上陽宮》

      洛陽陌上人回首,絲竹飄飖入青天。晉武平吳恣歡燕,馀風靡靡朝廷變。嗣世衰微誰肯憂,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追游詎可足,共惜年華促。禍端一發(fā)埋恨長,百草無情春自綠。

      ——唐·韋應物《金谷園歌》

      三、“洛陽”意象:隱居文人的閑適生活

      洛陽雖然曾作為九個朝代的都城,但隨著南唐后主李煜的“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的悲嘆,它也最終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而黯然凋零。而洛陽特別是在中晚唐和宋時,成為了閑職隱居,不問世事的閑適之地,而隱居在這里的文人們便成了閑適詩人,其中作為代表的當屬中晚唐的白居易與宋朝的司馬光了。

      唐朝除了武皇在洛陽建都外,其他皇帝都是把長安作為國都,所以,在唐朝時,洛陽大多數時候是處在陪都的位置。唐朝廷在洛陽特設了一套與中央相似的常制性的行政機構,即留守和分司。但在安史之亂后,由尚書省六部尚書充任的東都留守成為了朝廷安置失勢者的官位,是一個優(yōu)容、養(yǎng)老、位尊、職閑的官職。留守、分司官員多為罷免失意或退閑人員,這種閑適不是一般意義的悠閑,而是經歷了官場風波之后的閑適,所以,詩作中表現出的逍遙與適意有著更深層次的內涵底蘊。于是,唐大和初至大中初的洛陽詩壇形成了以白居易為中心,諸留守、分司、致仕官員等相互酬唱的,以老人與閑官為主體的閑適詩人群。而白居易在居洛期間提出了“進不趨要路,退不入深山”的“中隱”觀點,對當時中唐文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種在入世與出世進退自如的人生哲學和生活方式,對后世文人士大夫特別是宋人的出入進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比如司馬光。在以白居易為首的閑適詩人群,他們主要以游賞山水、宴集飲酒、臨行送別為主要內容,其中以白居易和劉禹錫唱和最多?,F列舉幾首具有代表性的詩詞:

      年顏老少與君同,眼未全昏耳未聾。放醉臥為春日伴,趁歡行入少年叢。尋花借馬煩川守,弄水偷船惱令公。聞道洛城人盡怪,呼為劉白二狂翁。

      ——唐·白居易《贈夢得》

      高名大位能兼有,恣意遨游是特恩。二室煙霞成步障,三川風物是家園。晨窺苑樹韶光動,晚度河橋春思繁。弦管常調客常滿,但逢花處即開樽。

      —— 唐· 劉禹錫《酬樂天請裴令公開春嘉宴》

      這些閑適詩人遵循著“中隱”的原則,既享受著世俗生活的好處,避免了小隱的冷落與清貧,還避免了朝隱的政治兇險,也沒有與朝廷仕途握手言別,看似是一種兩全其美的做法。實際上,在詩人們的價值觀的天平上,個人的價值已經超越了社會價值,從傳統(tǒng)的為臣忠君走向愛重自我。

      北宋熙寧時期的司馬光在圍繞變法而展開的新舊黨爭中,急流勇退,賦閑洛陽,在洛陽尊賢坊買了一個園子作為自己的新居,取名“獨樂園”?!蔼殬穲@”對于司馬光來說,并不僅僅是一個園林的名字,更是代表了他的政治立場和對名利的取舍。

      司馬光之所以把他的園子取名為“獨樂園”,正是與孟子提出的著名的“眾樂樂”思想相對,恰恰反映了他在現實政治中的失意,從而使其無法實現眾樂理想的精神折光,也體現出一種消極反抗的姿態(tài),表達出他不變的政治立場。而“獨樂園”也成為一個政治文化象征?!丢殬穲@七題》反映了他當時的內心世界。現摘取兩首:

      吾愛董仲舒,窮經守幽獨。所居雖有園,三年不游目。三年不游目。邪說遠去耳,圣言飽充腹。發(fā)策登漢庭,百家始消伏。

      ——《讀書堂》

      吾愛陶淵明,拂衣遂長往。手辭梁主命,犧牛憚金鞅。愛君心豈忘,居山神可養(yǎng)。輕舉向千齡,高風猶尚想。

      ——《見山臺》

      洛陽,1600多年的帝王之都。上下五千年間,有著無數風流人物在這里描繪出大量雄偉壯麗的畫卷,有著無數英雄豪杰在這里譜寫出眾多可歌可泣的詩篇。它的歷史與文化,就是中華民族古代恢弘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縮影,它的名勝古跡、自然風景、奇花異草都為后人留下了太多值得永久追憶和值得回味的東西。而洛陽作為一個“意象”所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多元畫面,正是它的魅力持續(xù)不斷,經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參考文獻:

      [1]周曉琳,劉玉平.空間與審美[M].人民出版社,2009.

      [2]張秀平,王乃莊主編.影響中國的100種文化[M].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簡介:吳小平(1979-),男,廣安職業(yè)技術學院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yè)講師。)

      猜你喜歡
      懷舊洛陽意象
      洛陽關(中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14
      撫遠意象等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洛陽正大劇院
      現代裝飾(2022年1期)2022-04-19 13:47:12
      “立法為民”的洛陽實踐
      人大建設(2019年9期)2019-12-27 09:06:20
      洛陽自古繁華
      海峽影藝(2019年1期)2019-06-24 07:36:48
      《樂觀者的女兒》中的象征意義
      青年時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0:50:19
      中國書吧設計的走向與思考
      中國市場(2016年40期)2016-11-28 04:56:29
      以《全城高考》為例淺談校園青春片的探索
      虛與實的倒影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博野县| 工布江达县| 辛集市| 榆社县| 潞西市| 罗江县| 盐山县| 长沙县| 天祝| 鄂伦春自治旗| 邻水| 达日县| 扎鲁特旗| 平原县| 乐山市| 克拉玛依市| 宁都县| 沾化县| 昂仁县| 湟中县| 健康| 吉木萨尔县| 山丹县| 宣武区| 象山县| 盱眙县| 额尔古纳市| 如东县| 大同县| 滦平县| 新和县| 广南县| 沅陵县| 祁门县| 安图县| 宜兰市| 垫江县| 广饶县| 罗山县| 鄂尔多斯市| 安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