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表演不僅是航空領(lǐng)域展示自我的重要宣傳形式,也是航展活動獨特效果的形象媒介。它是航空事業(yè)釋放魅力、展現(xiàn)亮點的重要手段,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國家航空事業(yè)的形象代言。王國新,中國國家級飛行解說員,曾為歷屆中國珠海航展、世界特技飛行大獎賽、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jié)等各類航空活動進行解說。在本文中,他將帶著我們回味,那些年在珠海航展上,我們一起看過的飛行表演。
任何國際航展如果缺少飛行表演,其規(guī)格再高規(guī)模再大,恐怕也難有吸引人的精彩和壯觀。從這個意義上說,航空飛行表演是航展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靈魂級內(nèi)容,它能充分調(diào)動觀眾和航空愛好者們的親和力和認(rèn)同感,使航空活動升華為獨特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這種恢宏的蒼穹寫意和藍(lán)天暢想,也是飛行員們抒發(fā)激情和自我情愫的最好寄托。
作為國家級飛行解說員,我解說了歷屆珠海航展的飛行表演。那種賞心悅目、驚險刺激、震撼心靈的演繹,恐怕用任何詞匯形容都不為過。但就其獨特性而言,我不妨從幾個“最”的角度為大家 “解說”珠海碧空中所上演的精彩瞬間。
最難得一見的“地獄”俯沖
特技飛行員是航空界一群特殊的斗士精英,飛行熱忱使他們具有挑戰(zhàn)自然的堅強意志,敬業(yè)精神又給了他們鋼鐵般的身心承受力,他們在天空物我兩忘激情迸發(fā),完全消除了對危險的恐懼,全情投入地在天空中進行酣暢淋漓的藝術(shù)耕耘。但是,也正是在激情的驅(qū)使下,這些特技飛行高手時常勇于冒險追求極致,讓人在喝彩叫好的同時總為他們捏一把汗。
俄羅斯的飛行員維克多·特莫爾是1996年世界特技飛行大獎賽冠軍。2000年在第三屆珠海航展上,維克多駕機拉著煙霧,如利箭脫弦般快速橫滾急劇上沖,扶搖沒入蒼穹之際,速度逐漸開始降低,之后幾乎保持零速度和頭上尾下完美姿勢的同時,使飛機處于隨尾流上涌而來的大團濃霧包圍之中。然后像傳說中騰云駕霧的神仙一般,垂直墜落幾十米,展示了規(guī)范優(yōu)美的尾沖動作。緊接著維克多180度調(diào)轉(zhuǎn)機頭,從300米高度筆直而瘋狂地向地面扎來,200米、150米,已到該拉起機頭的最后時刻了,但維克多非但沒拉起機頭,反而在高速墜落中又玩命般地開始了連續(xù)橫滾,高度由100米迅速墜落到80米、60米。維克多尤如著魔似地向“地獄”之門沖去,直至距地50米,維克多才終于猛然拉桿,機頭劇烈上揚,飛行員和飛機都處在了約10個G的過載因數(shù)重壓之中。
飛機最終改出的瞬間,機尾距離地面僅數(shù)公尺,強大的下壓尾流將地面的塵土、碎屑、草枝摧枯拉朽般地吹向四周,掀起了一陣讓人目瞪口呆的“砸地風(fēng)”,所有的人無不觀之膽顫心驚。
最精彩的空中對飛
英國“金夢”飛行表演隊是一支源自民間的飛行表演隊,表演動作刺激而不失幽默。雙機對飛或四機對飛的特技表演動作,是許多飛行隊表演時必做的動作,但是“金夢”飛行隊在表演時卻把對飛動作更加魔鬼化了一般。
在開始表演時,“金夢”飛行隊像友好的太空訪客,又像幾顆金色的哈雷彗星,魚貫跟進首尾相銜,充滿好奇地來到地球做超星際表演。不經(jīng)意間兩架彼特(Pitts Special)飛機已相向?qū)︼w而來,風(fēng)馳電掣迅猛如雷,距離越來越近時速度越來越快,場面驚心動魄扣人心弦。兩機對撞的瞬間,突然側(cè)向拉桿快速閃身躲避,同時又猛蹬反舵?zhèn)润w翻滾。飛機似乎在相切的瞬間被同時掛扯了肩膀,開始了一連串極不規(guī)則地翻滾。機體好像在撕裂燒灼,金屬磨擦聲似乎也充斥耳端,這是英國人用魔幻般地狂舞和鋼鐵般的意志,在空中演繹了一出近乎恐怖的精彩雜技。兩位飛行員好像游戲于魔鬼之門,驚險萬端卻叩而不入,然后駕輕就熟、閑庭信步一般揚長而去。保守判斷,兩機對飛規(guī)避機動瞬間的過載因數(shù)也約達(dá)9G,飛行員和飛機在瞬間承受了太大的重力壓迫,接近負(fù)荷極限,稍有意外后果便不堪設(shè)想。
最瘋狂的割草“倒”別
英國“金夢”飛行隊奈久·蘭姆隊長在激情所至?xí)r,常有著不計后果的冒險,例如他在過低高度飛的“割草倒(道)別”動作。當(dāng)“金夢”飛行表演結(jié)束,幾架彼特機飛行員橫向壓桿使飛機90度側(cè)轉(zhuǎn)機身,同時定位蹬舵使飛機產(chǎn)生大約45度的仰角,并以不到200千米/時的速度斜身前行,尤如飛蟹行云海豚側(cè)奔,又似敦煌飛天背彈琵琶,以這種特有的高難度方式向熱情歡呼的觀眾道別。之后奈久·蘭姆開始了他的經(jīng)典動作——幾乎是倒飛在垂直尾翼要擦著地面的超低空高度,拖著濃煙躺著掠過并招手式地左右搖擺機翼,倒飛中的垂直尾翼似乎在草中狂割或插土犁地,飛機所經(jīng)之處草濺沙迸屑舞塵飛,形成所謂的“割草倒(道)別”動作,場面觸目驚心、情景可怕之至。
其實奈久·蘭姆的“蘭姆紡棰”動作也同樣危險。動作開始時,只見蘭姆突然脫離編隊猛然拉起扶搖直上氣沖霄漢,當(dāng)上沖逐漸處于零速度,在繼續(xù)保持頭上尾下的垂直狀態(tài)中,飛機還在沿縱軸進行緩慢地橫滾,好似吊掛在空中的一只慢速旋轉(zhuǎn)的紡錘。須夷間飛機又進入了尾沖動作。但這個動作極易使飛機進入危險性極大的誘導(dǎo)性尾旋,況且他又總是在不到300米的高度做這個驚險的動作,一旦出現(xiàn)特殊情況很難進行補救。
最奇特的雨中“眼鏡蛇”
在中國境內(nèi),著名的眼鏡蛇特技飛行動作,僅在第二屆和第四屆中國珠海國際航展中,出現(xiàn)過很少的幾次。
1998年第二屆珠海航展中出現(xiàn)的可謂是最奇特的眼鏡蛇動作了。公眾日的第三天突然風(fēng)雨交加,俄羅斯飛行員亞歷山大仍冒著疾風(fēng)勁雨,在500米的高度駕機以400千米的時速水平進入表演區(qū)飛行解說臺的正前方上空。飛行員瞬間祭出矢量推力和精確用桿,使機頭猛然仰起達(dá)到120度迎角,機腹挺露機尾前推,略微下傾的蛇形機頭高高昂起,活像一條讓人望而生畏的眼鏡蛇在挺身直立蓄勢進攻。這時飛機的速度每秒會下降100米,承受著4G過載因數(shù)的飛行員,一直不可思議地使飛機處于水平運動的特殊飛行姿態(tài)。
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飛機在進入和改出動作時,頎長扁平形的翼身融合機身和懸臂后掠中單翼,在急雨中激蕩起大面積的環(huán)形灰白色水霧,尤如一條發(fā)威的虬龍狂舞在浩瀚云海,這恐怕是國際航壇史無前例的驚險一幕。
最貼切的 “鏡像貼飛”
英國UBB飛行表演隊駕駛的是上世紀(jì)40年代設(shè)計的波音-斯蒂爾曼雙翼飛機,飛機為雙翼后三點起落架常規(guī)平尾,單臺大馬力活塞發(fā)動機置于機體前部,為飛機提供著足夠的動力,飛機最大時速可達(dá)240千米。
在斯蒂爾曼雙翼飛機躍入天空后,輕靈的海倫和科斯蒂小姐才徒手從機艙爬出登至翼面進行表演,這是最容易發(fā)生危險的時刻。因為在每小時數(shù)百千米的飛行速度下,很容易出現(xiàn)不穩(wěn)定的波狀氣流,飛機常不由自主地在劇烈顛簸中改變姿態(tài),此刻翼上表演者在無任何保護的情況下徒手從機艙走出,的確驚險萬分。
當(dāng)UBB隊長諾爾曼駕駛飛機倒飛在僚機卡靈頓飛機上方時,機翼上方的表演者在兩架巨大的鋼鐵航空器之間,幾乎可以伸手相觸。勇敢的瑞貝卡和海倫小姐像有鋼鐵般身心承受力的太空精靈,任疾風(fēng)駭浪過載顛簸,依然我行我素一往無前。但安全規(guī)則有著嚴(yán)格限制,他們不得進一步 “照鏡子”靠近。一旦出現(xiàn)不測,巨大的金屬航空器會把兩位翼上豐潤的姑娘夾成肉餡。幽默的英國人寓意深長地為這個動作命名為“夾心三明治”,讓人忍俊不禁。
兩位美女表演者技藝嫻熟收放自如。雖然在時速240千米的飛行時舉手投足都十分困難,但她們依然瀟灑、嫵媚、果敢、剛毅。當(dāng)飛機正斤斗和橫滾時,兩位小姐與機艙內(nèi)飛行員均要承受4倍重力的壓迫,表演難度很大。但兩位翼上天使時而身體水平側(cè)翻,時而頭腳倒立或金雞獨立,并在超低空飛行表演時頻頻向觀眾招手致意。在表演結(jié)束后,她們解除所有的安全裝置,再次從頂層機翼徒手爬回機艙。
最讓人信服的
小半徑加力高速盤旋
2008年換裝之前的“八一”飛行表演隊還使用著殲7EB飛機,殲7EB整機的推動比僅為0.97,在增設(shè)了機動襟翼和分內(nèi)外后掠的雙三角翼后,雖然中低空機動性能有所提高,亦仍缺乏相應(yīng)的升力系數(shù),失速速度仍約為200千米。但是,當(dāng)八一隊副隊長張信民駕駛殲7EB飛機,帶著較大的誘導(dǎo)阻力在大迎角狀態(tài)表演慢速通場節(jié)目時,最低時速竟約達(dá)一百幾十千米,一架超聲速殲擊機頓時變成一艘緩慢擺渡的火輪,速度與米格-29和蘇-27相差并不太遠(yuǎn)。而飛機在這樣低的速度和高度下一旦失速,就會成為直墜地面的近十噸重的鋼鐵。
我們不好假定俄羅斯“雨燕”飛行表演隊和“勇士”飛行表演隊的飛行員能不能或愿不愿用殲7EB飛機飛如此難度的動作。但讓人驚嘆不已的是,張信民卻極至地發(fā)揮著殲7EB飛機的有限性能,在進行單機小半徑盤旋這看似簡單實則很難的動作時,以80多度的大姿勢側(cè)轉(zhuǎn)機體,始終在航展中心表演區(qū)范圍內(nèi)加力振翅,其轉(zhuǎn)彎半徑居然也接近高性能的米格-29飛機。當(dāng)承受著很大的過載重壓進入大速度盤旋后,他也絲毫不去減緩桿舵量,巨大的慣性使飛機總欲擺脫三軸飛行關(guān)系,似乎在竭盡全力退出這種令人窒息的小半徑盤旋。很多有飛行經(jīng)驗的航空工作者在地面驚詫地看到,殲7EB飛機在超限度進行這種小半徑盤時,一直呈現(xiàn)著腹部推進式的“撲飛”狀態(tài),甚至多少有些側(cè)向眼鏡蛇的動作味道。張信民正是通過異乎尋常的的桿舵量和過人的膽略,來渲泄著藍(lán)天忍者無與倫比的能量和其大無畏的過人勇氣,同時也顯示了他高超的駕駛技藝。
最讓人難忘的“空中動畫”
第七屆中國珠海航展特技飛行表演上,帶著古老的薩特普拉山脈韻味和圣流恒河氣息的印度 “陽光”飛行表演隊駕駛九架馬克型噴氣教練機首次參展,這也是頭七屆珠海航展特技飛行中表演機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
“陽光”表演隊為使表演場中始終進行著飛行表演,動作進行了一番巧妙地安排。他們聲勢浩大的起飛是三機一組的三個楔角,加力展翅掠過表演場中心區(qū)時,突然協(xié)同地全部噴出代表著印度國旗顏色的橙紅、翠綠和潔白三色煙霧,之后很快收縮合攏成密集的棱形編隊以600千米的時速,從300米的高度俯沖至表演場80米低高度拉起后,從表演區(qū)掠過。他們動作編排得玲瑯滿目,讓人應(yīng)接不暇,有鉆石形、金字塔、倒三角、羽箭、雌狐、撲克牌和T形以及W字等圖型。
在變換編隊圖型時,“陽光”表演隊還做到了幾乎全部變換過程都處在觀眾嘉賓的視線之內(nèi)。把難度極大的編隊圖形變換過程,也變成了賞心悅目的“空中動畫電影”。如“陽光”幾乎高速擦著航展中心對面小山山頂,雙楔箭編隊集體拉高扶搖直上時,左6、8號僚機和右7、9號僚機有意識地迅速平行向兩側(cè)分離,然后向編隊后方補入,使雙楔隊形變成大雁V形。另外,在“陽光”的招牌動作之一倒三角飛行編隊時,5號和6號僚機也各自夸張地在向觀眾示形中向上脫離編隊然后又從側(cè)下方填空,使編隊熟練地變成蘭開斯特(二戰(zhàn)期間英國的一種轟炸機)圖形。
“陽光”表演隊不但在編隊圖型上想象力豐富,在編隊飛行與配套動作組合方面更是匪夷所思。當(dāng)帶著古典樂曲《向印度致意》再次響徹云霄時,“陽光”五機T型編隊大坡度以時速600千米大速度轉(zhuǎn)彎進場后,突然1號、3號左僚機和2號4號右僚機向兩側(cè)下方位移,組成了乍看似泰姬陵穹頂,但實是飛扮中的凱旋門門洞。只不過這是一個飛速飄來、令人望而生畏的神門。一位“陽光”飛行隊員在艙中駕機以更大的速度,以其無所畏懼的決心與勇氣,向著這空中凱旋門沖去。在巨大的轟鳴聲、歡呼聲、樂曲聲和相機鎂光喀喀聲中,洞穿通過揚長而去。
最羅曼蒂克的“丘比特之箭”
我為航空表演解說已有數(shù)十年,觀摩“丘比特之箭”圖型表演的機會卻不是很多,因為這個動作難度較大,同時也受氣象條件制約較重。印象較深的幾次分別是法國“巡邏兵”飛行隊在中國的巡演、波蘭飛行員在中國國際航空體育大會上的表演,還有就是這次的印度“陽光”表演隊在珠海航展上的表演。
在“陽光”飛行表演進入高潮時,兩位飛行精英尤如天馬行空般脫離編隊,九天攬月般地扶搖直上,雙機緊貼突然施放煙霧反向拉桿,同時處在倒飛中后并緩慢帶桿,飛出心形的上半弧。之后同時向下方俯沖時在不斷的側(cè)風(fēng)修正中略微拉桿,迎面相對靠攏,完成心型動作。在這同時,另一名飛行員噴霧斜向高速飛來,在心型的中央,關(guān)煙前慢飛片刻再開煙疾速前飛,從而形成一個掛在長空的丘比特箭射心田的浪漫圖型。這種震撼心靈的空中芭蕾與現(xiàn)實結(jié)合了起來,更加具有了感人的情調(diào)。
最讓人窒息的“空中花環(huán)”
“空中花環(huán)”是跳傘運動中一個驚險的表演項目。幾位運動員跳離飛機后暫不開傘,以聲速的1/5倍率也就是每秒鐘60米的高速度、每人噴著彩色的煙霧從天空向下墜落,從而在藍(lán)天繪成縱圓型的壯麗花環(huán)。然而,第三屆航展公眾日的第二天,國際級運動健將李然等五名健兒剛從機艙躍入天空,便可怕地遁入能見度幾乎為零的烏云之中。我的跳傘解說顧問、曾是著名女子跳傘運動健將的潭俊小姐,這時也難以按捺其不安的心情,與我一同焦急地用望遠(yuǎn)鏡向空中搜尋。正在此時,從被陽光鑲上金邊的云隙中燦然泄出一幕壯觀的情景,運動員組成美麗無比的花環(huán)圖形,拖著粉紅色的煙幕,高速度向大地呼嘯墜來。須臾間五朵彩色的傘花綻放在空中,運動員全部安全地打開了降落傘。場面觸目驚心又讓人倍感釋然,此時地面觀眾區(qū)早已成了一片歡騰的海洋。
飛行表演不僅是一項絢麗多姿的飛行活動,還是全面表現(xiàn)航空魅力的有效手段,它帶給人們的不僅是叱咤風(fēng)云的浪漫和精美絕倫的震撼,還對于增強群眾國防和航空意識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飛行表演同時又是人類實現(xiàn)偉大夢想的一種特殊形式,中國航展顯示了祖國的強大,而航空航天事業(yè)又讓大家看到了展翅飛翔、報效祖國的美好前景。我相信,更多青少年朋友的傾情參加,才是我們中華民族航空航天事業(yè)輝煌明天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