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躍生
孔子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早在2000年,高考語文科《考試說明》作文部分就明確增加了“有文采”這一要求,即在語言通順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高層次的語言標準,這就要求高考作文中要有讓閱卷老師雙眼為之一亮的地方。綜觀語文課本中選入的名家名篇以及優(yōu)秀高考作文,筆者以為采用“排比比喻聯(lián)姻法”,不失為讓文章出彩的重要方法。
1.語言富有新意
在寫景抒情的散文中,將排比與比喻聯(lián)姻,能使語言富有新意。如郁達夫在《故都的秋》一文,就多處出神入化地綜合運用排比比喻,看似信馬由韁,隨手拈來,實乃精心之作,受到巴金先生的高度評價。如文章倒數(shù)第二段結尾:
(南國之秋)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這里作者將南國之秋與北方的秋天作了一次縱向的比較,這一句在對比的同時,又運用了排比和博喻修辭手法,對比鮮明而突出,引人注目;比喻平凡而奇特;“正像”之后四個整齊的排比,從眾多的意象中表現(xiàn)了故都秋天的淳厚、濃郁、奇特,語言極富新意。
2.充滿詩情畫意
2011年有一位考生的文章《誠信——永遠的綠卡》,題目就是一個妙喻。文章用了一系列排比比喻句:“誠信如春天第一縷陽光,令人向往,敞開胸懷去接受;如夏天的一塊甜西瓜,含在口中,甜到心里;如秋天遠方飄來的一片火紅的楓葉,勾起無限牽掛;如冬天漫天飄飛的雪花,永遠那么純潔……”其中四個排比句,以季節(jié)為序,并巧妙地用一年的四個季節(jié)形象比喻,真是“妙喻連珠”,層層鋪排,比喻妥帖。每一個比喻都切近人的感受,每一個排比都包含著無窮的遐思;每一個比喻都燃燒著激情,每一個排比都令人蕩氣回腸。語句間深含著人生哲理,閃耀著理想主義的光輝。
又如一位貴州考生這樣寫到:
夢是天邊漂浮的一朵悠悠的黃云/夢是山溝里升起的一縷淡淡的青煙/夢是巫山峽壁上綴著的那團閑適的白霧,不知何時來,何時去,去向何方/夢是三月絢麗的風染綠了的禿枝,拂開了紅桃白李銀梨粉杏的芳裙/夢是一道伸向河里的若隱若現(xiàn)的彩虹……
這位考生大膽運用詩化的語言,巧將排比比喻聯(lián)姻,構成了整齊的文段,把虛無縹緲的夢寫得有聲有色,使作文飽含詩情畫意,頗受閱卷者青睞,因而獲得了高分。
3.抒寫濃郁之情
2011高考全國卷ⅠⅠ作文之 《為人格涂上一層亮色》一文的結尾,酣暢淋漓,主要得力于排比比喻聯(lián)姻:
讓我們象這位業(yè)主一樣,樹起理想的風帆期待誠信,讓誠信象一根小小的火柴,燃亮一片心空;象一片小小的綠葉,傾倒一個季節(jié);象一朵小小的浪花,飛濺起整個海洋,象一根長長的木棒,撬起整個地球……
讓我們象這位業(yè)主一樣,用充滿生命的希望期待誠信,讓誠信成為我們人生的準則,讓自己對誠信的履踐萌生出對心靈的感動,讓生命因誠信而獲得一次暢快的呼吸,為自己的人格涂上一層亮色。
這里作者連用四個比喻句,兩組排比,一氣呵成。熱切地期盼誠信自己的人格涂上一層亮色,情感之真,感人至深;情感之烈,一瀉千里。試想,若作者單用比喻或只用排比作結,均不能收到如此高超的藝術效果。當然,排比比喻聯(lián)姻還可用來說明和敘事,恕不贅言。
1.文筆酣暢
2011年甘肅高考優(yōu)秀作文《點亮一盞燈》一文結尾運用四組尤為精彩的排比比喻句:
讓我們燃起心中的明燈期待誠信,讓誠信成為清晨窗前那一縷溫暖的陽光,讓誠信成為在你耳畔吟唱清啼的小鳥,讓誠信成為你寒冷時身邊紅紅的爐火,讓誠信成為烈日下你頭頂?shù)囊黄G蔭。
細細咀嚼這段文字,玲瓏情思如暗香浮動,優(yōu)美文字從筆端流出,可謂氣韻流動,一氣呵成,意蘊鮮活。文章從不同的角度闡發(fā)誠信的意義,語言洗練,見解獨到,充滿哲思,給人以美的享受。
2.文氣貫通
河南考生《媽媽的一封信》主體部分連用四個排比比喻句,文氣貫通,獲得了高分。
我常想我的前身是什么,為什么在物欲橫流的社會,獨愛這一份精神世界。也許我是唐時的一株柳,矗立在古風河畔;也許我是宋時的一尾魚,游弋在清澈微波;也許我是明時的一股風,穿越在修長的胡同;也許我是清時的一女子,終日在河邊洗衣滌物……
這段文字采用排比比喻聯(lián)姻法,成為一個亮點。其中四個排比句,超越時空,以時間為序,并分別用四個形象比喻,層層鋪排,比喻新奇,拓展了文思,增厚了內涵,讀來神清氣爽,如聽仙樂,耐人尋味,文氣貫通。因此,被閱卷老師稱為“全文最精彩之處”。
再如2011高考河南某考生在 《愛你,我終生的選擇》一文中間三段開頭運用間隔式排比比喻聯(lián)姻法,使文章氣勢充暢。
溫柔如你,如柳的愛撫,如被窩的溫暖,你給遠方的赤子最溫柔的愛?!?/p>
傲岸如你,如山的雄偉,如鋼鐵的臂膀,你給熱血的華夏大地撐起一片不屈的天堂?!?/p>
飛騰如你。如鷹的不羈,如火車的長鳴,你給貧弱的經(jīng)濟帶來翻天覆地的巨變。……
考生在主體部分運用間隔排比比喻法,三個自然段相對獨立,又前后關聯(lián),層層深入,彰顯了偉大祖國的前進步伐,謳歌了偉大祖國的巨大變化,深情地抒發(fā)了作者對祖國的摯愛之情。
3.文采飛揚
作者在闡述一種觀點、理念時,如果只用理性語言,難免沉悶枯燥,這時借助形象的比喻來闡述則文采飛揚。梁啟超的著名論文《少年中國說》,痛斥清帝國遲暮保守,指出無論是人還是國家都需要一種年輕的新鮮的活力。新生戰(zhàn)勝腐朽,青春少年超過遲暮老人,這是自然規(guī)律。但他沒有枯燥地說理,幾乎整篇都是排比比喻聯(lián)姻,作者將理性的思辨的力量化作有形的波浪,沖擊著讀者的胸膛,讓人震撼、信服。
老年人如夕陽,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戲文。老年人如鴉片煙,少年人如白蘭地酒。老年人如別行星之隕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島。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亞之鐵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為澤,少年人如長江之初發(fā)源。此老年與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作者在這里為了論述老年人保守,青年人上進的道理,借比喻形象之藝術魅力,排比整齊之句式,一氣呵成,文采飛揚,說理形象,氣勢磅礴。
4.文筆雋永
有時,在文章的開頭運用排比比喻聯(lián)姻法,往往能產生超凡脫俗,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下面是2011年全國卷Ⅱ考場作文《因為誠信》的開頭:
誠信似山,沉穩(wěn)肅寂;誠信似河,執(zhí)著向前;誠信似光,照亮人心。因為誠信,時間創(chuàng)造了太多太多的美;因為誠信,一個個英雄展露風采;因為誠信,生命之舟得以遠航,盡顯風采。
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數(shù)千年的傳承后仍然光彩依舊。
這一開篇,排比比喻雙重修辭格兼用,把誠信比作山、河、光,句式整齊,文筆雋永,詞匯豐富,超凡脫俗??梢钥隙ǖ卣f,排比比喻聯(lián)姻是這篇作文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我們不妨再來欣賞2011年江蘇卷高考滿分作文《拒絕平庸》的開頭:
平庸是無盡的沙漠,拒絕是點亮黃沙的綠洲;平庸是無邊的沼澤,拒絕是唱響污濁的鳥兒;平庸是繽紛的愁云,拒絕是抹去陰霾的春風。平庸讓人墮落,墮落扼殺進步;拒絕平庸,救人于懸崖,挽狂瀾于既倒,如此胸懷,如此睿智,如此豪邁,既讓人心生感喟,又讓人振臂歡呼!
這篇作文之所以獲得70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開篇排比比喻聯(lián)姻,文采和意蘊兼具,語勢強烈,奪人眼球。
“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會像是整潔樸素的衣衫上平添了一枚別致的胸針,會像是山水盆景中添加了一座小亭或小橋那樣給人以一種整體上的美感”(毛榮富語)。排比比喻巧妙結合,能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使人感到說得具體而不冗贅、完美而不重復。能使表達的內容連貫,層層深入,既可喻之于理,又能動之以情,從而使文章不只有雄渾暢達的氣勢,還能增強感人的效果。
當然,排比比喻聯(lián)姻法,只是寫作時增添文采的技巧,要想掌握真正的大技巧,必須多讀書,廣泛學習,學習名家名篇名段,學習優(yōu)秀習作?!案褂性姇鴼庾匀A”,只要我們博覽群書,潛心研究,總結規(guī)律,何愁不能筆底生花,妙語連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