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雪梅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文言文閱讀上的要求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蓖瑫r又指出“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具有積極的鑒賞態(tài)度,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yǎng)心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xiàn)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了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边@兩項要求正體現(xiàn)了文言文教學應該既要注重字詞的理解又要注重文言文“文”的特色。然而,從文言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更多體現(xiàn)的是“文”“言”之爭也即重“言”輕“文”的偏向,在教材處理上是如此,在高考文言文復習上更是如此。正如有論者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學中存在著這樣的現(xiàn)象:“有些老師在講解過程中,過多過細地給學生講授古代漢語的語法知識,把一些聲情并茂的名篇美文肢解得破碎不堪,枯燥乏味,學生自然也就對這樣的學習‘反胃’。另外也有的老師在講解時過于偏重對知識點的梳理、歸納,把一篇很有生氣、意味的課文活生生地來了一次‘庖丁解?!?,分解成重點實詞,重點虛詞,一詞多義,通假字,特殊句式,古今異義,重點句子翻譯等方方塊塊,割裂了文章血肉上的聯(lián)系,這樣學生學完這篇課文之后,就會只見到一塊塊的牛肉,而‘目無全?!恕薄?/p>
就語文課程標準來看,學習文言知識是文言文教學的目標之一,但并不是全部,而將文言文肢解成知識點的倚重乃至成為教學的全部,也說明我們文言文教學內容的缺失。文言文教學該教什么?這應該是當下應該解決的重心?;凇缎抡n標》“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的理念和精神,筆者以為,應該改變文言文教學重“言”輕“文”的偏向,在重視字詞的同時感受文言作品的藝術魅力。教出文章特色,教出文章魅力,其實是一種文體教學。“每一種文體都有著自己內在的特性和規(guī)律。因此,面對不同文體的文本,我們除了關注那些共性的閱讀規(guī)律之外,理所當然地應該將視點集中在文體本身的突出特點上,比如,詩歌教學我們首先應該關注‘意象’、小說教學我們首先應該關注‘人物形象’等等。我們之所以要強調分辨清楚特定文本的文體,其主要目的在于以‘文體’為著眼點更好地確定該文本的教學內容?!本臀难晕慕虒W而言,合宜的教學內容的確定,就是對文體的突出特點挖掘,就是學習文言“文“的獨特魅力。
文言文體豐富,遠比我們現(xiàn)代文體多樣,如論、序、記、令、傳、引、書、銘等。劉勰的《文心雕龍》里梳理了近20種體式,對各種文體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進行研究和評價。本文也對其有所吸收,目的是讓學生熟悉文言體式,體悟作品內蘊。讓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有個美的引領。筆者在這方面也作了相關的嘗試。
先依照文體精心選擇相應的學習材料,然后依據(jù)文章體式和作品特色確定教學內容,在教學方法上采用朗讀法、點撥法等。文體和學習材料如下表:
鑒于古代文體的多樣性,本人刪繁就簡,選取了幾個比較有特色的文體進行教學。六種文體六篇文章,每篇文章一課時完成落實。在教授過程中,自己寫反思,或者請同組教師隨堂聽課,通過課堂觀察教學效果。整個系列操作如下表:
從以上教學過程來看,筆者的文言文教學有以下收獲:
一、對文體有充分的認識。學生初步感知古代文體的魅力,令之篇幅較短,語言凝練、準確、堅定,銘之風韻悠遠,游記之抒發(fā)性靈,大大拓寬了學生視界。教師也能以此為抓手,作富有特色的教學設計。如教學歸有光《沈貞甫墓志銘》,教師有了對墓志銘“概括性”、“獨創(chuàng)性”兩大特點有充分認識之后,思考本文的概括性體現(xiàn)在哪里?獨創(chuàng)性體現(xiàn)在哪里?以此為突破,教學將變得游刃有余。指導學生學習材料,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二、對文本有獨到的理解。一篇課文的特色是什么?學生領會不到的滋味是什么?需要涵泳的地方是哪里?這都需要教師充分把握。文言之美在于其語言的錘煉,還在于構思立意的高遠和奇特,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尤其引領學生進入到這樣的文言美的世界。比如在教授鐘惺的《浣花溪記》的時候,筆者抓住鐘惺作為竟陵派代表詩文主張反擬古,主性靈,求新求奇文風的,極力追求孤僻情懷“別趣理奇”即所謂孤懷、孤詣的藝術特色,設計了以“水”為線索的教案,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圍繞文中的“水”涵泳,從而感受他“我輩文字到極無煙火處”的文字特色及其情趣追求。再如《〈青霞先生文集〉序》一文,本文抓住人物性格和文風來寫,謳歌人物和文集價值。指出青霞先生之為人和為文的關系,為人敢于直諫,為文多譏時事,文如其人。
像曹操的《讓縣自明本指令》,此文是曹操推讓朝廷封給他三個縣的俸祿而借此表明心志。本文很有自傳的味道,重點寫自己為一郡守、隱居自藏、建功立業(yè)、讀史觀文的人生經(jīng)歷,寫得坦誠直率,氣勢磅礴,充滿豪氣,簡約嚴明,清俊通脫的風格。這既是令這個文體本身的魅力,也富有曹操個人的人格魅力,對兩者蘊藉其中的美進行涵泳,學生才算是真正進入文言藝術的世界。
由于把握住了文體特征和文本的特色,學生不僅學習了文言之“言”,更深入體味文言之“文”,是一場享受文言之美的歷程。文言文教學要深得其味,不能只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還要從教學內容上下功夫,也即文言文的教學內容的確定。王榮生在 《語文教學內容重構》一書中認為:“教學方法是重要的,體現(xiàn)先進理念的教學方法應該被大力張揚。然而教學方法的努力,是為了更有效地實現(xiàn)教學內容,先進的理念首先關乎教學內容,首先要落實到‘教什么’上?!薄霸谀壳暗那闆r下,對語文教學來說,我們以為教學內容更為重要、更為關鍵。一堂語文課,如果教學內容有問題,或者只有在考試的試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師的教學再精致、再精彩,課堂的氣氛再熱烈、再活躍,價值都極為有限?!遍_發(fā)什么樣的和如何開發(fā)語文的教學內容是當下課程研究的重心之一。就文言文教學來看,一則要有內容來教,也就是文言文文體上的教學內容的材料編排;二則依文體來處理文章。從文體角度學習文言文,把握不同文本特色,把握同一文體不同的精髓,形成富有特色的解讀。這樣的系列實踐,對文言文教學內容的開發(fā)建設具有重大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