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紅, 肖 軍
(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礎部,安徽 阜陽 236031)
□心理學研究
刻板印象對體育生的影響及對策
羅 紅, 肖 軍
(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礎部,安徽 阜陽 236031)
為維護體育生群體的人身利益,保證和諧社會公正的基本原則。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對體育生的生活現狀以及刻板印象的相關理論加以概括總結,指出體育生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和體育生刻板印象的消極影響,提出一些減少對體育生刻板印象消極影響的方法,以期促進體育生群體的健康發(fā)展。
體育生;刻板印象;探析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社會背景下,許多初高中學校招收了大量的體育特長生,隨著這一群體規(guī)模的日益壯大,體育生的現狀并不令人樂觀,在教學管理中關于體育生的問題越來越多,對于體育生的種種偏見言詞廣泛地在人群中流傳,眾多艱辛參與訓練的體育生被賦予了性格沖動、思想懶散、缺乏進取意識的刻板印象。這種刻板印象嚴重破壞了體育生群體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社會關系氛圍,使體育生群體產生刻板印象威脅,心理上受到一定的打擊,導致體育生群體的發(fā)展機會、社會地位等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了維護體育生群體的人身利益,必須就減少這一刻板印象對體育生的消極影響的方案措施進行深刻地研究。社會心理學領域內眾多學者對刻板印象的研究花費了大量的心血,但是專門針對體育生刻板印象的分析卻微乎其微。
基于此背景,本文從刻板印象的概念特點、成因、作用方面入手,提出一些減少體育生刻板印象消極影響的方法,希望可以為體育生群體的健康發(fā)展盡微薄之力。
刻板印象是一種人類社會交往活動中十分普遍的認知現象,也是社會心理學領域內長期關注的研究焦點之一。近些年,很多國內外學者致力于刻板印象的研究,并取得了許多突破性的成果,對刻板印象的研究與應用有著巨大推動作用。
Lippman(1922)在其著作 《公眾輿論》中提出刻板印象這一術語,它是指按照性別、種族、年齡或職業(yè)等進行社會分類,形成的關于某類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認為它與某些特征和行為相聯系。
徐偉偉 (2008)在 《刻板印象的生成機制研究——以都市媒體中的河南集體形象為例》中把刻板印象總結為:刻板印象是一種抽象概括化的類屬化認知圖式,包括知識、觀念與信念,并存在特殊性的 “失靈”偏差現象。
Hamiltonamp;Sherman(1994)把刻板印象的概念定義為:刻板印象指的是對與一個社會群體相聯系的思想、事實和想象的認知表征。例如,我們對一些群體,毫無疑問地會產生諸如性別、國籍、種族、地位、政黨、社團甚至家庭的刻板印象。
Webster對刻板印象的概念是這樣理解的:刻板印象是某個群組的成員普遍擁有的一種心理圖式,這種圖式也許是一種心理預期,它的表現形式可能是一個過度簡化了的觀點,也可能是一種易受情緒左右的態(tài)度或者僅是一個并不慎重的評判。
中國社科院學者劉曉紅、卜衛(wèi)認為,刻板印象是指人們對于社會群體形成的過分簡化的、滯后于現實變化的以及概括性的看法。
實用主義的觀點認為,刻板印象是盡可能有效地規(guī)范人們的社會互動過程的結果。這種觀點摒棄了把刻板印象當作是籠罩在世界上的陰影的觀念,而是看到了刻板印象的積極有用的一面。
綜上所述,對刻板印象的幾種定義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現有文獻對刻板印象概念的界定基本上是從刻板印象的特點、作用及形成條件等方面展開的。主要表現了三層含義:刻板印象具有普遍性和穩(wěn)定性的特點;刻板印象的作用;刻板印象是在按照性別、年齡、國籍、種族、職業(yè)或角色等進行社會分類的基礎上產生的。
因此,基于以上的綜合分析,我們認為:刻板印象是按照性別、年齡、國籍、種族、職業(yè)或角色等進行社會分類,針對某類群體,普遍、穩(wěn)定地存在于人們意識之中的一種既能提高認知效率,又能導致偏見、阻礙社會認知和人際交往的特定印象。
其一是體育生群體的自身因素??贪逵∠笫窃谏鐣诸惖幕A上針對某類群體產生的,經過社會分類而產生的某一群體必定會具備一些有別于其他群體的顯性特征,所以體育生群體刻板印象的產生與體育生群體的自身特點之間一定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身體訓練與文化課學習相結合是體育生群體的首要特點,其中有很多人年齡很小時就開始參加身體訓練,一天的艱苦訓練常常會令人疲憊不堪,這嚴重影響了體育生在文化課學習上的精力投入。另外不定期的外出比賽,使他們耽誤了大量的功課,問題越積越多,最后,有些體育生就對文化課學習失去了信心和興趣。加之,體育生大多具備膽汁質的氣質類型,膽子大、性情耿直、活潑好動、意志力薄弱、注意力和穩(wěn)定性差,對將來從事職業(yè)的地位、作用、特點、條件認識不夠。在學習上,他們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時常違反學習紀律,生活上體育生的情緒具有明顯的兩極性、沖動性和爆發(fā)性,情緒變化劇烈,常因一件小事而狂喜或者痛心,有時還會因為一點小事而與人大打出手,造成不良的影響和惡劣的后果。
其二是學校、家庭因素。有些學校對體育生的招收沒有明確的標準,導致一些文化課學習成績較差、身體素質不是特別突出的學生,為了逃避繁重的文化課學習,應對升學壓力也加入了體育生的行列,致使體育生群體的整體文化基礎更加薄弱。有些領導輕視體育生的文化課學習能力,認為體育生只能在運動會上奪金拿銀,為學校爭光,因而忽略了體育生訓練課與文化課的合理安排。有些教練盲目地追求大運動量的訓練,缺乏系統性、科學性,耗損了體育生的大量精力,影響到體育生文化課的學習效率。一些文化課教師對體育生的教學經驗不足,缺乏和體育生溝通與了解的耐心,逐漸地冷落體育生,使部分體育生失去了文化課學習的興趣與信心。一些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不能有效地幫助學校對體育生進行指導。另外,教師、學生、家長對自己周圍體育生的信息傳播起著媒介的作用。
其三是生活中信息簡化的需求。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各個領域的競爭趨勢日益激烈,為了適應這種趨勢,人們必須要在短暫的時間內及時吸收大量的信息,簡化信息成了人們所青睞的便捷途徑,通過把個體歸入或與某一具有特定特征的群體相聯系,可以降低日?;顒又行畔⒓庸さ膹碗s性,有利于人們快速的組織和解釋人和事。然而,刻板印象正是試圖簡化日常生活中信息加工活動的直接結果。
(一)破壞體育生群體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社會關系氛圍
馬克思認為,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任何一個人都不能脫離社會關系而單獨存在,社會關系在人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沒有一個良好的社會關系氛圍,一個人的生存與發(fā)展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人們對體育生的刻板印象嚴重破壞了體育生群體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社會關系氛圍。
首先,由于刻板印象簡化認知過程,人們對體育生群體的認識可能不夠全面、不夠客觀,并且會將體育生群體特征固化到個體上,給個體貼上類別標簽,忽視個體獨有的特征,導致過度概括的過失,還有可能使人們的認識僵化、停滯,阻礙人們開拓視野、接受體育生群體新的進步。這些都會嚴重影響體育生群體與外界的溝通。在學習上,一些文化課教師認為體育生腦子笨,自我約束能力較差,是教學管理中的包袱,用不著花心思在他們身上。因此從心里就嫌棄、冷落體育生,很少通過耐心的溝通去了解體育生的訓練生活、私下生活,不能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教學措施提高體育生的文化課成績。體育生與一些文化課教師的關系逐漸疏遠。在生活上,一些同學認為體育生性格沖動,時常制造打架事件,因此便減少了與體育生群體的接觸。在事業(yè)上,由于一些領導對體育生的刻板印象,致使體育生工作上的發(fā)展會受到一定的限制,社會地位的提升也會相應受到阻礙。
其次,由于刻板印象的自動化過程,許多優(yōu)秀教師會意識不到對體育生的刻板印象??贪逵∠蟠嬖谟幸粋€內隱成分,有時個體并未意識到自身存在著這樣的刻板印象,但相應的社會類別聯想卻已被自動激活,并且具有相應的穩(wěn)定性,很難隨現實條件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一些優(yōu)秀教師雖然努力堅持科學的教育理念、熱心公正地對待體育生,以期得到家長的賞識,順應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但通過許多間接測量方法的運用還是可以證明他們往往意識不到他們其實已經受到刻板印象的影響,這會導致教師無法意識到自己已經在語言和行動上傷害到了體育生,從而會使教師與體育生之間的溝通受到一定的影響,使針對性教學方案的教學效果受到一定的破壞。
(二)產生刻板印象威脅,使體育生群體心理受挫
刻板印象威脅這一概念最初由Steeleamp;Aronson在1995提出,Steele(1997)認為刻板印象威脅機制主要是指消極自我刻板印象的激活會引起個體的壓力、害怕體驗。這一理論預測,消極自我刻板印象的激活會導致個體完成任務的水平降低,原因是個體害怕自己印證消極的刻板印象,從而產生受威脅的消極體驗??贪逵∠笸{體驗是一種情境性的,在任何消極刻板印象的情境中,個體都可能產生這種壓力感。Steele認為消極刻板印象增強,完成任務的壓力感增大,刻板印象威脅的效應也會增強??贪逵∠笸{增加了個體的焦慮、評價擔憂,降低了個體的自我效能感,導致個體對其能力的懷疑和憂慮,這些都會占用有限的注意資源,從而影響任務表現。人們對體育生的刻板印象會使體育生群體中的大部分個體產生刻板印象威脅,使這些個體的壓力感增加,產生不必要的焦慮,自我效能感下降,失去學習文化課的信心,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
面對體育生刻板印象,一方面我們要合理利用刻板印象的積極作用,迅速地認識自己所不熟悉的體育生,對他們先形成一個概觀;另一方面,還要謹慎使用刻板印象,努力減少體育生刻板印象的消極影響。
其一是體育生應提高自我認識,優(yōu)化自身特點。為了給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存與發(fā)展的條件,更好地適應社會,體育生群體必須要從自我做起,提高自我認識,優(yōu)化自身特點,努力減少體育生刻板印象的消極影響。一方面,體育生群體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剖析,為自己籌劃一個合理的社會定向與定位,提高對將來從事職業(yè)的特點、地位、作用、條件的認識,把自己現在的學習與將來的工作事業(yè)聯系起來,明確自己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提高自己的抱負水平,增加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為優(yōu)化自身特點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體育生群體要把思想上的準備積極地付諸于行動,從一言一行做起,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充分利用課余、假期時間主動地參加社會實踐,豐富知識,開拓視野,全面而深刻地接觸了解各種社會現象。在身體訓練中,克服懶惰思想,不怕苦、不怕累,培養(yǎng)自己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積極做好訓練后的體能恢復,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文化課的學習中,從基礎知識一點一滴學起,遇到挫折,要懂得敗不氣餒,主動尋求老師和同學的幫助。遇到一些不快的事情要努力克制自己性格上的沖動,不打架斗毆,三思而后行,與身邊的人保持和諧的關系。
其二是改善周圍環(huán)境。首先,學校要建立完善的體育生管理體系,在生源組織上,學校必須嚴把選才標準,在招生或平時招收發(fā)展隊員時,選拔隊員既要注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成績,又要注意他們的文化成績,以便提高體育生群體的整體文化課基礎水平。在體育生訓練上,學校要對專業(yè)訓練與文化課教學統籌規(guī)劃,合理分配專業(yè)課訓練的時數,抓好賽后補課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文化課教學起點要低,穩(wěn)固基礎,重復練習、培養(yǎng)學習習慣,加強強化記憶的訓練。另外,學校還要在班級管理、體育伙食、器材配備、教師評價等方面做到了有標準、有制度、有保障。
其次,教練要科學合理地制定訓練計劃,提高訓練質量。既要注意為國家培養(yǎng)輸送體育人才,又要注意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不要把體育專業(yè)隊的一套訓練方法硬搬到中學生中來,重點應放在打好基礎,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進行系統科學的訓練,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科學實用的訓練計劃,做到訓練目的明確,訓練方法實用,力求訓練效果明顯。
再者,要提高文化課教師隊伍的整體教學水平,并盡可能為體育生精心選配專職文化課教師,選擇那些教學經驗豐富、特別有耐心、具有一定心理學知識基礎的教師任課。教師要設身處地地深入了解他們的情感體驗和思想活動,課余時間,主動與班主任接觸,并觀看體育生的訓練或比賽,了解體育生平時刻苦的訓練生活,逐漸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在文化課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制訂個人的學習目標與計劃,在課堂知識傳授的過程中要降低難度、放慢速度、增加坡度,逐漸激發(fā)體育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加強定人、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的課后輔導,還要注重合理的教學評價和教學反饋。
最后,教師、學生、家長對自己周圍體育生的信息傳播要真實化、合理化、人性化。
其三是提高認知效率,節(jié)約認知資源。依靠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改善人們的認知手段,增加認知渠道,在簡化信息的過程中,要結合刻板印象的相關知識,合理地簡化信息,提高認知效率,節(jié)約認知資源,避免對體育生刻板印象的進一步加深。
刻板印象是人們認知的重要元素,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會阻礙人類朝文明邁進的步伐,它提供人們以簡化認識世界的圖式卻混淆視聽,它節(jié)約人們思考的時間,同時讓人們成為思考的懶惰者,因此,我們必須對體育生刻板印象分析研究,減少其消極影響,促進體育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1]馬允樂.淺談體育特長生的學習與訓練[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2,(4).
[2]莫巍峰.對體育特長生培養(yǎng)的探討[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3,(11).
[3]賀 雯,梁寧建.刻板印象激活的行為效應[J].心理科學,2006,29(3):740-743.
[4]Levy,Improving memory in old age through implicit self stereotyp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1):1092-1107.
[5]Steele,C.M.A threat in the air:How stereotypes shape intellectualidentity and performance[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97,(52):613-629.
G804.83
A
1674-3652(2012)02-0121-04
2011-12-03
安徽省體育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金資助(ASS2011308),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教科研基金資助(2010jkyxm15)。
羅 紅,男,安徽阜陽人,主要從事體育教育訓練學研究。
[責任編輯:雪 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