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參與式學習在道德教育中的運用

      2012-08-15 00:54:40鄺天舒五邑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廣東江門529020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2年8期
      關鍵詞:道德教育道德德育

      鄺天舒(五邑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廣東江門529020)

      參與式學習在道德教育中的運用

      鄺天舒
      (五邑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廣東江門529020)

      在參與式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做中學,這既是一個發(fā)現(xiàn)知識、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也是主動探究與合作學習的過程。德育從知到行是一個復雜的品德形成的心理過程,要經(jīng)歷以情感和意志為中介的內化和外化兩次飛躍。在道德教育過程中,要克服傳統(tǒng)按照認知學習和技能學習規(guī)律組織道德學習,這種以“講授型”為主的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道德體驗和品德生成,影響道德教育的效果。所以,提倡參與式學習在道德教育中顯得越來越重要。

      參與式學習;高校德育;運用

      為了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中央頒發(fā)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4]16號文),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作了明確闡述。特別是在當今政治、經(jīng)濟、文化全球化、信息化的社會環(huán)境中,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相當活躍、多維和超前。因此,僅僅靠課堂灌輸達不到應有的教育目的,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是一個需深入探討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根據(jù)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主體的特點,與時俱進,轉變教育觀念,不斷改革現(xiàn)行的一些教育模式和教學手段。在道德教育過程中,要克服按照認知學習和技能學習規(guī)律組織道德學習的傳統(tǒng),因為這種以“講授型”為主的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道德體驗和品德生成,影響道德教育的效果。

      有感于目前我們德育教育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實效性差,道德教育日益暴露出的多方面弊端和費力不討好的狀況,經(jīng)過長期的德育教育實踐,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以學生為主體的參與式、體驗式、實踐式教學方式的有效性,主張在道德教育過程中,積極運用參與式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各種鮮活的道德體驗場中,不斷滌蕩自己的道德情感,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感悟生命的意義。近幾年我們積極改革和不斷實踐,參與了我校主持的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三進”“三出”相結合的人才培養(yǎng)新體系研究與實踐的教學改革實驗,通過改革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對以后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有一定借鑒意義。

      一、參與式學習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知識是發(fā)展的,是內在建構的,是以社會和文化的方式為中介的。學習不是學習主體被動地吸收過程,而是學習主體主動地建構過程。學習者在認知、解釋、理解世界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知識,在人際互動中通過社會性的協(xié)商進行知識的社會建構。教育的關注焦點也從教師的教學轉移到學習和學生知識的形成。因此,教師能夠有效地創(chuàng)設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主動地建構知識的環(huán)境,是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追求。

      在參與式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做中學,這既是一個發(fā)現(xiàn)知識、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也是主動探究與合作學習的過程。德育過程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學生的體驗活動。德育從知到行是一個復雜的品德形成的心理過程,要經(jīng)歷以情感和意志為中介的內化和外化兩次飛躍,這其中只要個體在情感和意志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上出現(xiàn)障礙,飛躍就難以實現(xiàn)。因此,德育不是單純的知識記憶或理解,而是一種心智活動。體驗作為一種心智活動,是一切心智活動的前提和基礎。體驗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關注、欣賞、評價某一事件、人物、事實、思想。德育只有經(jīng)過受者的內心體驗,才能把一個陌生的、外在的、看似與己無關的對象變?yōu)槭煜さ?、可以交流的、融于心智的存在,潛移默化為良好的品德知識、品德情感、品德意志和品德行為。德育目標不僅要關注學生德育知識的掌握程度,關注學生行為是否合乎規(guī)范,更要關注學生的心智活動和心理體驗,關注他們的內在情感和信念是否發(fā)生了改變。德育的任務恰恰不單純是讓學生記住、理解某個理論,而是要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在德育實踐中去體驗某種事實,體驗某個問題,體驗某項過程,體驗某一結論。德育內容、德育目標,只有被學生親身體驗和自覺追求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人生發(fā)展中的寶貴精神財富。

      因此,參與式學習教育模式在學校德育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參與式學習能完成道德教育知、情與行的統(tǒng)一

      在傳統(tǒng)講授型的道德教育下,教育者不斷將道德規(guī)范知識灌輸給教育對象,而不管他們是否接受,是否愿意自覺用道德規(guī)范去指導自己的道德實踐。而參與式學習是社會規(guī)范的認知經(jīng)驗、行為經(jīng)驗與相一致的情感經(jīng)驗的整合學習過程,通過道德主體的反復實踐與體驗反思,形成知、情、行一體化結構,使學生在體驗中生成新道德。在學生為中心的成長環(huán)境中,學生是依據(jù)個體的需要和在思想形成和檢驗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來決定如何前進??梢妳⑴c式學習能在道德認知的基礎上,拉動情感紐帶,培養(yǎng)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過程中,實現(xiàn)知、情與行的統(tǒng)一。

      2.參與式學習能使道德規(guī)范內化為個體的信念

      建構主義認為個人的信念和經(jīng)驗為新的理解提供了獨特的個人框架,理解被看作是想法的形成、拓展、驗證和修改這樣一個持續(xù)的、動態(tài)進步的過程。知性德育注重德育知識的傳授,依靠道德規(guī)范知識的傳授無法使教育主體對道德規(guī)范發(fā)生深刻的理解和領悟,并內化成自己內心的信念,只能達到熟記硬背的效果。瓦西留克指出:“人,永遠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才能體驗所發(fā)生的事情以及產(chǎn)生危機的那些生活環(huán)境和變化。誰也不可能代替他這樣做,就像最有經(jīng)驗的教師也不可能代替自己的學生去理解所講的內容一樣?!保?]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講解有關道德規(guī)范和理論時,學生表示這些知識他們都熟識。要想將這些外在的道德規(guī)范內化成學生心中的道德信念,就必須讓他們真正獲得切身體驗,在真實的生活和人生發(fā)展中去體驗,豐富自己的生活閱歷,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逐步生成個人的心性品質。

      3.參與式學習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改變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式

      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告訴、不是指揮,而是推動學生努力去做,必須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得到確認與保證,強調學習者積極主動參與,沒有主動參與,就不能產(chǎn)生任何體驗,更談不上學習過程的完成。只有充分尊重學生自己的追問、探尋和創(chuàng)造,讓學生自己在參與學習過程中展示生命的力量,獲得生命的意義感。使其能學會通過不斷地參與各種德育活動等方法來自我培養(yǎng)、自我體驗、自我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質,這樣就可以避免講授型道德教育以教師為中心的弊端,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習得。

      4.參與式學習能使學生親歷感動,滿足他們的情感需要

      情緒情感是人類經(jīng)驗的重要向度之一,人的情感體驗反映的是人最真實的存在,是個體在特定情境中的一種經(jīng)歷,沒有這種與特定的經(jīng)歷相聯(lián)系的體驗,道德的內化與建構是難以想象的。[2]參與式學習可以克服講授型道德教育的不足,使道德教育本身與教育對象之間發(fā)生有效的情感關聯(lián),使教育對象把有關的道德知識與一定的實際道德情境有機地結合起來,發(fā)生實際的體驗,親歷感動,使學生的道德情感不斷提升,情感與理智直接對話,讓道德知識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在的精神世界。

      參與式學習作為高校德育改革中的新模式,通過學生在實踐中親身經(jīng)歷的內心活動、切身體會與感受形成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大大地提高了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二、參與式學習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的實施

      參與式學習是一種師生互動,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學生親身經(jīng)歷、實踐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從一個傳統(tǒng)的傳授者,轉變?yōu)橐粋€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組織者,轉變?yōu)閷W生發(fā)展的促進者、教育問題的研究者。參與式學習的方式、方法和途徑是多樣的,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如何安排也是關鍵。我們結合教學實踐總結了一些經(jīng)驗和掌握了一些方法,主要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一)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

      我們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的課程建設和改革中,注重貼近學生的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F(xiàn)在學校道德教育與生活發(fā)生了脫節(jié)?!拔覀兯茏龅乃坪踔皇遣粩嗟叵驅W生講授,而后再通過考試等手段了解學生是否已經(jīng)‘知道’了我們講授給他們的‘道德’,對那些生活層面的東西,我們卻總是鞭長莫及、力不從心?!保?]所以,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克服道德教育與生活世界的疏離,現(xiàn)實生活既是道德教育的出發(fā)點,也是道德教育的歸宿點。道德教育的過程與生活過程是內在一致的,我們必須把握這一實質。以活生生的生活為素材,以學生特殊的生活世界為基點,把握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不僅要在學習生活中展開,還要在日常生活中展開;不僅要在學校生活中展開,還要在校外的生活中展開。因此,我們在把握教學大綱的基準上,注重選擇和學生生活、個人成長、所處環(huán)境相關的內容,以及搜集發(fā)生在學生身邊和社會生活中的鮮活案例來進行教學。打通學生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間的界限。例如,針對學生對新環(huán)境中的適應和人際交往等問題,我們會和學生討論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例,讓他們學會正確把握自我和同伴一起快樂健康成長,引導他們盡快適應大學的生活和學習。當然在以回歸生活為體驗的學習過程中,道德教育不是無條件地迎合現(xiàn)實生活,道德教育必須有超越性,所以必須把握一個尺度,在對現(xiàn)實生活適應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不斷超越現(xiàn)實的生活世界,追求未來美好的生活世界。

      (二)以課堂為主渠道,設計情境開展參與學習

      在參與式學習模式中,相關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選擇和課堂活動開展必須精心設計,特別要注意營造相應的學習環(huán)境、氛圍。教師必須考慮自身和學生的因素,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以及實際的道德水準和行為習慣等因素,設計出主題鮮明的活動,在寬松融洽的課堂氛圍中,配合適當?shù)囊魳?、照片和影像等,師生之間通過各種形式的道德體驗,達到共情。在實際生活和道德體驗教育過程中,道德體驗的誘發(fā)因素和喚醒線索是十分豐富的,只要環(huán)境、關系和氛圍適當,任何一種因素都可能成為道德體驗誘發(fā)或喚醒的有效因素。例如,在講到道德和責任的主題時,我們給學生觀看汶川地震中范跑跑的事例,隨著事件的展開,課堂氛圍越來越活躍,看完后在教師的導引下,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激烈的討論,大家進行了一次情感的交流,更加深刻體驗到道德的重要性和自身的責任,思考了如何學會承擔。因此,在設計體驗情境時注意把握好一些準則,設計的體驗情境要與教學的內容相符合,要能對學生產(chǎn)生吸引力,要根據(jù)學生的自身特點來設計,這樣才能產(chǎn)生效果,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各種道德體驗。注重師生之間的人際交往、理解、高峰體驗、環(huán)境氛圍等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得以成長和表現(xiàn)。

      (三)以學生關注的焦點為主題,讓學生參與教學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現(xiàn)在已進入了后喻文化時代。學生有自己的思考和觀念,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教師掌握的更多、更及時。教師在教學改革探索中,應該給學生充分參與教學的時間、機會和權利。學生在提出問題、證明自己的猜想、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體驗了自主學習、嘗試了與他人合作,還經(jīng)歷了科學探索的過程,學習了科學研究的方法。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參與和選擇的權力,可以使學生的能動性和潛能更好地發(fā)揮出來,達到使學生主動發(fā)展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選出組長負責組織學生參與自主學習。讓小組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選擇教學內容,然后他們自己搜集資料、制作課件,在課程進行到相關內容時,由小組組織教學,當一回小老師。許多學生在參與教學后,在總結時寫到:“我覺得以小組為單位制作課件過程中,小組成員團結與合作的程度加深了,小組成員的才能得以發(fā)揮,增強學生積極主動性和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這也使學生從我被教轉化為教自己的自主學習?!笨梢钥闯觯瑢W生通過參與教學活動,形成了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充分利用地域資源,開展課外社會實踐

      道德教育應與生活世界相聯(lián)系,生活是道德的源泉,是道德生命的土壤。道德教育必須在動態(tài)的生活世界中進行,必須在社會實踐中進行。在實踐中學生可以獲得豐富的道德體驗,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道德生活中不斷進取,不斷完善。正如杜威所說,“學校本身成為社會生活的一個形式,一個雛形的社會,并且與校外其他各種形式的共同經(jīng)驗彼此密切地相互影響。一切能發(fā)展有效地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保?]道德活動使道德規(guī)范“顯性化”,產(chǎn)生現(xiàn)實的力量,使個體體悟道德感。例如,我們在課堂教學同時,還組織學生積極開展道德實踐,到福利院、殘聯(lián)、啟智學校去開展關愛活動,對老區(qū)、貧困地區(qū)的孩子開展“手拉手”愛心活動,對社區(qū)開展各種義務活動,對校園進行愛護環(huán)境環(huán)?;顒?,參觀周邊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遺址,參與“三下鄉(xiāng)”活動等。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生親身躬行,強烈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使個體道德動機得以增強,并鞏固發(fā)展道德需要,直至形成品德的內在驅力。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教改實驗后,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特別是學生參與教學和實踐活動的做法得到學生的充分肯定??傊?,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在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條件下,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善于總結,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1](前蘇聯(lián))瓦西留克.體驗心理學[M].黃明,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9.

      [2]王健敏.道德學習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3.

      [3]項賢明.回歸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1,(1).

      [4](美)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王承緒,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79.

      G642

      A

      1006-5342(2012)08-0086-03

      2012-03-28

      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三進”“三出”相結合的人才培養(yǎng)新體系的研究與實踐》(BKJG200757)成果

      猜你喜歡
      道德教育道德德育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新教師(2023年12期)2023-03-14 10:11:29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中國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十幾歲(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甘肅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新聞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
      克什克腾旗| 阿克| 时尚| 丰都县| 广宗县| 文昌市| 云梦县| 西城区| 芦山县| 景泰县| 唐山市| 原阳县| 精河县| 绥化市| 白河县| 阿拉善左旗| 志丹县| 扬州市| 惠来县| 庆阳市| 会泽县| 晋州市| 上高县| 江陵县| 黄陵县| 岳阳县| 峨山| 岚皋县| 木里| 隆化县| 磴口县| 沙湾县| 宜黄县| 长春市| 衡水市| 津南区| 法库县| 河北区| 赤壁市| 仙游县| 突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