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桓臺縣實驗小學 張紅偉
抓好三“課”研究,細化英語教學
山東省桓臺縣實驗小學 張紅偉
為了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真正實現(xiàn)自主、合作、高效的英語課堂,本著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為目標,確定了我們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方向,那就是從課的源頭——課型、課堂、課本進行改革和研討。
課型 課堂 課本 高效
三“課”是指課型、課堂、課本三方面。具體來說,就是指在教學中系統(tǒng)開設語音課、閱讀課和寫作課這三種新課型;在課堂上借助課堂觀察表,客觀、細致的觀察教師和學生的實際參與情況;同時通過教師對課本的創(chuàng)新整合,更好地促進我們的英語教學。
為什么要進行三“課”研究?為了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真正實現(xiàn)自主、合作、高效的英語課堂,從去年開始,我們深入每一節(jié)英語課堂,針對課堂中教師和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深入思考,反復教研,最終本著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為目標,確定了我們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方向,那就是從課的源頭——課型、課堂、課本進行改革和研討。
2.1.1 系統(tǒng)語音學習,學生自主識詞
隨著英語教學的逐步深入,學生的很多問題隨之呈現(xiàn)在我們老師面前:很多學生不會按照發(fā)音規(guī)律來讀單詞、拼單詞,依舊是通過聽音或是老師無數(shù)遍的機械教讀而學會,這就給學生的自主學習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我們就在二、三年級開設語音課,英語教師通過借鑒語文的拼音教學法,創(chuàng)設大量的游戲,拼詞、猜詞、讀詞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樂趣,使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例如拼詞游戲,學生準備幾張字母發(fā)音卡,利用發(fā)音規(guī)律,動腦思考,自己動手組合,最后讀出自己組合的單詞,整節(jié)課學生的熱情高漲,積極投入在緊張有趣的英語學習中。
2.1.2 廣泛閱讀寫作,嫻熟駕馭語篇
學生進入中高年級之后,新的問題又隨之出現(xiàn):我們的學生接觸的詞匯量太少,完全不能閱讀豐富多彩的課外讀物,同時詞匯量太少又是學生寫作的“攔路虎”,那么何如解決小學生的詞匯量?我們嘗試在四年級開設閱讀課,五年級開設寫作課。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和前提,在閱讀課上老師精選適合我們學生水平的課外讀物,從簡到難,逐步深入,學生通過自己閱讀,不僅開拓視野,豐富了課外知識,同時詞匯量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增多,老師則是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在寫作課上也是如此,開始老師提供范文,讓學生模仿書寫,從同桌改錯——教師講解——自己再改錯,整個步驟練習下來,直到最后老師出題目,學生能夠自己寫作,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可以說得到了質的飛躍,學生也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驕傲和自豪,學習英語的信心更加高漲。
從10年去青島聽課,看到他們的課堂觀察,我們深受啟發(fā),通過一個個科學的量表、一組組客觀公正的數(shù)據(jù),很好的再現(xiàn)了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同時課堂上的不足之處也很清晰的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針對問題,教師有目的的改進教學,我們的課堂能不越來越好嗎?
于是回來之后,我們努力學習《課堂觀察》一書,同時借鑒青島的思路,設計出符合我們目前英語教學的一套更加科學、更加實用的課堂觀察量表。如:
學生參與活動有效性觀察記錄
通過這個表格,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教師在課堂上總共講解所用的時間,學生回答問題的總人數(shù)、次數(shù),以及教師提問到學生的人數(shù),這對于評價一節(jié)課堂是不是高效的課堂、是不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是再也清晰不過的了。
在教學中我們對教材實現(xiàn)兩個方面的整合:按話題整合、按語法整合。我們使用的是三年級起點的外研社新標準小學英語教材,整個教材體系的編寫,是按照話題——功能——結構的體系來編寫的,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但仍有部分課文前后連接性不強,間隔時間太長,鑒于這種情況我們深入研究,對課文進行重構,使知識的連續(xù)性更強。
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不僅要充分體現(xiàn)新理念“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樂于學英語,善于學英語,真正成為學習英語的小主人;而且還要使教學活動的設計符合新理念下的教學目標與要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多元化評價中形成持久的學習動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成功的愉悅,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一句話概括就是:以盡可能少的時間,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
[1]張正東.外語教學技巧新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2]教育部.英語課堂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郭啟明.教師語言藝術[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
[4]胡慶芳.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的實踐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9.
[5]陳琳.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