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娟 (浙江浦江縣浦陽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中心 322200)
褥瘡又稱壓瘡、壓力性潰瘍,多發(fā)生于長期臥床的患者。原因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fā)生持續(xù)性缺氧、缺血、組織營養(yǎng)不良及血液循環(huán)障礙,導致組織潰爛壞死。目前,褥瘡的康復治療是護理中一個普遍性問題,也是臨床醫(yī)護工作者一直研究的重要課題。筆者分別采用雙料喉風散與康復新液對Ⅰ~Ⅲ期的居家褥瘡患者進行護理及療效觀察,結(jié)果介紹如下:
1.1 對象及分組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本社區(qū)的居家褥瘡患者54例,全部符合褥瘡診斷標準。按入院時間分為對照組26例與觀察組28例。觀察組男15例,女13例;年齡65~94歲,平均75歲;病程1.5~6個月。疾?。汗钦?例(28.6%),癌癥晚期7例(25.0%),慢性阻塞性肺氣腫6例(21.4%),慢性腎病綜合征水腫期4例(14.3%),慢性肺源性心臟病3例(10.7%)。按褥瘡分期標準[1]:Ⅲ期3處(17.9%),Ⅱ期16處(64.3%),Ⅰ期9處(32.1%)。部位:足跟7處(25.0%),髂部6處(21.4%),骶尾部15處(53.6%)。對照組男14例,女12例;年齡64~96歲,平均76歲;病程1.8~6個月。疾?。汗钦?例(34.6%),癌癥晚期6例(23.1%),慢性阻塞性肺氣腫5例(19.2%),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慢性腎病綜合征水腫期各3例(各11.5%)。褥瘡分期:Ⅲ期4處(15.4%),Ⅱ期16處(61.5%),Ⅰ期6處(23.1%)。部位:足跟3處(11.5%),髂部5處(19.2%),骶尾部18處(69.2%)。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疾病、褥瘡分期及部位差別不大。
1.2 處理
1.2.1 常規(guī)護理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①定期為患者清潔皮膚,按摩受壓皮膚,對患者每l~2h翻身1次,此護理勞動量大,要爭取患者家屬幫助。②與家屬一起多勸慰和開導患者,培養(yǎng)穩(wěn)定、樂觀的情緒,通過看電視、讀報紙、聽音樂、聊天等轉(zhuǎn)移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③保持皮膚干燥,應用防褥瘡氣墊床,要求床單平整無皺褶和清潔。
1.2.2 藥物治療 兩組先做好褥瘡周圍及瘡面的護理,如1∶5000呋喃西林溶液清洗創(chuàng)面,用0.5%的碘附常規(guī)消毒等;并用足量有效抗生素,以防病情發(fā)展和惡化。觀察組用雙料喉風散(廣東嘉應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每支2.2g),使用時臨時取雙料喉風散1支加水20ml,充分混合配成糊劑,按瘡面大小每天3~4次涂敷。對照組用康復新液(湖南科倫藥業(yè)生產(chǎn),50ml/瓶)按瘡面大小每天3~4次涂敷。2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結(jié)束后進行療效評定。
1.3 療效判斷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顯效:臨床癥狀恢復,壞死組織消除,肉芽組織形成,創(chuàng)面愈合,結(jié)痂并脫落;有效:分泌物減少,有肉芽組織形成,創(chuàng)面縮??;無效:創(chuàng)面滲出物未減少,創(chuàng)面擴大,疼痛加劇,臨床癥狀無改善。
顯效時間:觀察組(10.2±1.9)d,對照組(22.1±2.4)d。觀察組的顯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t=20.28,P<0.01)。兩組治療中均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兩組治療效果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例(%)]
由表1可見,觀察組的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97,P<0.05)。
臨床上按其形成過程把褥瘡分為三期。即紅斑期、水泡期和潰瘍期。Ⅱ期褥瘡最常見,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容易發(fā)展至褥瘡Ⅲ期。
雙料喉風散由山豆根、寒水石、黃連、冰片、人工牛黃、珍珠、青黛、甘草與人中白(煅)組成,具有止痛、清熱解毒及抗炎作用。可用于皮膚潰爛、鼻竇膿腫,口、齒齦、咽喉腫痛和口腔糜爛諸癥,對口腔潰瘍、糜爛及皮膚潰爛有明顯的治療作用[2]。方中成分具有抗炎、抑菌、促進組織生長,去腐、止痛、止血等作用。趙書策[3]證明,雙料喉風散片劑和散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片劑對白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作用較明顯,散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作用更為明顯。
康復新液系采用純天然昆蟲藥材美洲大蠊精制而成的純中藥生物制劑。味咸、辛,性溫,具有散瘀活血、養(yǎng)陰生肌的作用[4]。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康復新液具有加快人體創(chuàng)面愈合速度,縮短創(chuàng)面修復時間,提高愈合質(zhì)量,有抗菌消炎和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
本組資料表明,雙料喉風散對褥瘡患者居家護理的臨床效果、顯效時間均優(yōu)于康復新液,且方法簡便,易被患者及其家屬所接受。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礎(chǔ)護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81-87.
[2] 琚緯.新全實用中成藥手冊[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4:158.
[3] 趙書策.雙料喉風散與雙料喉風含服片的抗菌作用實驗[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6,17(12):2461-2462.
[4] 陳新謙,金有豫.新編藥物學[M].1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