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戰(zhàn)國時期楚方言第一人稱代詞句法功能及謙敬功能計量考察

      2012-09-16 01:19:10尹喜艷
      關(guān)鍵詞:戰(zhàn)國時期第一人稱楚辭

      尹喜艷

      (廣東農(nóng)工商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管理系,廣州 510507)

      戰(zhàn)國時期楚方言第一人稱代詞句法功能及謙敬功能計量考察

      尹喜艷

      (廣東農(nóng)工商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管理系,廣州 510507)

      通過考察發(fā)現(xiàn),在《楚辭》屈原和宋玉的作品中,戰(zhàn)國時期楚方言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由“余(予)”、“吾”、“朕”、“我”組成,其中,“余(予)”句法功能最完備,“吾”賓語功能存在不足,“朕”不作定語,“我”不作賓語,且這些第一人稱代詞都不具有謙敬功能。

      戰(zhàn)國時期;楚方言;第一人稱代詞;句法功能;謙敬功能

      黃盛璋指出,從殷周到秦統(tǒng)一,語言是發(fā)展變化的,存在時間和空間差異,并認為《楚辭》是上古漢語人稱代詞地域性的代表[1]。張玉金贊同黃盛璋的觀點,并指出這種地域的差異可以看作是語言類型地理推移的表現(xiàn)[2]。目前,《楚辭》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的具體情況尚沒有學者進行過專門研究。因此,本文以中華書局2010年出版的林家驪《楚辭譯注》為文獻依據(jù),對《楚辭》戰(zhàn)國時期作家屈原和宋玉作品中的第一人稱代詞進行計量考察,其中,屈原作品23篇,包括《離騷》《九歌》(11篇)《天問》《九章》(9篇)《招魂》;宋玉《九辯》,從而揭示戰(zhàn)國時期楚方言第一人稱代詞的句法功能及謙敬功能。

      一、戰(zhàn)國時期楚方言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

      戰(zhàn)國時期共同語中,第一人稱代詞有“余(予)”、“吾”、“朕”、“我”,其中“‘余’和‘予’這兩個字寫法不同,但是,它們的古音相同,都屬于魚部定母。它們所記錄的應(yīng)是同一個代詞。”[3]在共同語中,“吾”與“我”是戰(zhàn)國時期兩個最重要的第一人稱代詞,其使用頻率分別占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的48%、40.4%;“余(予)”在戰(zhàn)國時期逐步萎縮,到戰(zhàn)國后期出現(xiàn)的比例已不足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的5%;“朕”在戰(zhàn)國時期已完全消失,除非是轉(zhuǎn)引古書或仿古用法[4]。從《楚辭》屈原和宋玉的作品來看,戰(zhàn)國時期楚方言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也是由“余(予)”、“吾”、“朕”、“我”組成,但具體情況與共同語大不相同。據(jù)統(tǒng)計,在《楚辭》屈原和宋玉的作品中,第一人稱代詞有192例,其中,“余(予)”、“吾”是最重要的第一人稱代詞,“余(予)”有109例,占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的56.8%;“吾”有66例,占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的34.4%;“朕”有7例,占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的3.6%,且都不是轉(zhuǎn)引古書或仿古用法,因而“朕”在楚方言中仍然存在并通用;“我”只有10例,占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的5.2%,因而“我”是一個并不常用的弱勢第一人稱代詞。

      二、戰(zhàn)國時期楚方言第一人稱代詞句法功能

      1.“余(予)”作定語、賓語、主語,且賓語功能完備

      戰(zhàn)國時期共同語中,“余(予)”主要作主語和賓語,但作定語較常見,約占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的18%[5]。戰(zhàn)國時期楚方言中,“余(予)”是最高頻的第一人稱代詞。據(jù)統(tǒng)計,“余(予)”作定語,有49例,占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作定語的74%,成為“余”最重要的語法功能;“余”作賓語,有34例,占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作賓語的70%;此外,“余(予)”還作主語,有26例,占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作主語的1/3(見表1)。

      表1 戰(zhàn)國時期楚方言第一人稱代詞句法功能分布

      (1)作定語,有49例?!坝唷弊鞫ㄕZ,既可以直接放在中心語前面,也可以在中心語與“余”之間加上助詞“之”,這樣“余”的限制功能得以進一步增強。

      [例1]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楚辭·離騷》)

      [例2]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醴浦。(《楚辭·九歌·湘夫人》)

      [例3]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楚辭·離騷》)

      (2)作賓語,有34例。在楚方言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中,“余(予)”的賓語功能最完備?!坝唷弊髻e語時,可以作介詞賓語,也可以作動詞賓語,主要分三種情況:一是放在動詞謂語后面;二是否定句中作動詞謂語的前置賓語;三是通過指示代詞“是”復指而實現(xiàn)賓語前置。

      [例4]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楚辭·離騷》)

      [例5]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楚辭·離騷》)

      [例6]退靜默而莫余知兮,進號呼又莫吾聞。(《楚辭·九章·惜誦》)

      [例7]吳光爭國,久余是勝。(《楚辭·天問》)

      (3)作主語,有26例。

      [例8]離芳藹之方壯兮,余萎約而悲愁。(《楚辭·九辯》)

      2.“吾”主要作主語,作定語的比例明顯少于共同語,賓語功能存在不足

      戰(zhàn)國時期共同語中,“吾”是最常用的第一人稱代詞,主要作主語,占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作主語的60%;其次“吾”作定語,占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作定語的2/3;“吾”作賓語較受限制,只占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作賓語的4%左右[5]。戰(zhàn)國時期楚方言中,“吾”主要作主語,占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作主語的62%;其次作定語,占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作定語的17%,作定語的功能較共同語而言明顯較弱;作賓語的情況最少(見表1)。

      (1)作主語,有48例。

      [例9]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楚辭·離騷》)

      [例10]圜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楚辭·九辯》)

      (2)作定語,有11例。

      [例11]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楚辭·離騷》)

      [例12]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ā冻o·九章·抽思》)

      (3)作賓語,有7例?!拔帷敝蛔鲃釉~賓語,不作介詞賓語。直接作動詞賓語,有2例;用在否定句中充當謂語動詞的前置賓語,有5例。

      [例13]憍吾以其美好兮,敖鄭辭而不聽。(《楚辭·九歌·抽思》)

      [例14]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楚辭·離騷》)

      3.“朕”在楚方言口語中依然存在,可作定語、主語,但不作賓語

      共同語中,“朕”在殷商時期作主語、定語;西周時期作定語為主,其次作主語,還可以作判斷句的謂語;春秋時期作主語和同位語;戰(zhàn)國時期,“朕”已從口語中消失了。與共同語不同,戰(zhàn)國時期楚方言中的“朕”仍然存在,有7例,其中有6例作定語,1例作主語。

      [例15]朕皇考曰伯庸。(《楚辭·離騷》)

      [例16]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沬。(《楚辭·招魂》)

      4.“我”的句法功能受限,不作定語

      戰(zhàn)國時期共同語中,“我”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還可以作兼語、謂語(判斷句中的名詞性謂語),句法功能較完備。而戰(zhàn)國時期楚方言中,“我”是一個并不常用的弱勢第一人稱代詞,有10例,主要作主語、賓語,并不作定語,這是與當時共同語中的“我”存在的最大差異。

      (1)作主語,有2例。

      [例17]悟過改更,我又何言?(《楚辭·天問》)

      [例18]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保ā冻o·招魂》)

      (2)作賓語,有8例。既可以作介詞賓語,也可以作動詞賓語。作動詞賓語時,可以放在動詞后面,也可以在否定句中提前至動詞前面。

      [例19]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楚辭·九章·抽思》)

      [例20]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楚辭·九歌·山鬼》)

      [例21]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賤貧。(《楚辭·九章·惜誦》)

      三、戰(zhàn)國時期楚方言第一人稱代詞謙敬功能

      1.“吾”與“我”

      李開指出,與“我”相比,“吾”的意義重在自我稱說,但這種自我稱說又含倨義,也就是自傲義[6]。何樂士則認為,就“吾”、“我”的主要傾向而言,“我”表示對第一人稱代詞強調(diào)和加重語義,“吾”則表示禮貌,有自謙意味[7]。據(jù)統(tǒng)計,在《楚辭》屈原和宋玉的作品中,“我”有10例,屈原、山鬼都可以用“我”自稱,此外,天帝也可以用“我”自稱??梢?,戰(zhàn)國時期楚方言中的“我”不具有謙敬功能?!拔帷庇?6例,屈原、湘君(湘水之神)、主巫、宋玉都可以用“吾”來自稱,因而,“吾”也不具有謙敬功能。

      [例22]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楚辭·離騷》)

      [例23]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保ā冻o·招魂》)

      [例24]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楚辭·九歌·湘君》)

      [例25]吾與君兮齋速,導帝之兮九坑。(《楚辭·九歌·大司命》)

      [例26]圜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楚辭·九辯》)

      2.“余”與“朕”

      據(jù)統(tǒng)計,在《楚辭》屈原和宋玉的作品中,“余”有109例,除了屈原、宋玉以“余”自稱之外,主持祭祀的巫人也可以用“余”自稱;湘君和湘夫人(湘水的配偶神)、大司命和少司命(命運之神)、東君(日神)、河伯(河神)、山鬼等都可以用“余”自稱??梢姡瑧?zhàn)國時期楚方言中的“余”并不具有謙敬功能,凡人能用,巫人可以用,神仙也能用?!半蕖庇?例,“朕”作主語和定語時,都是屈原的自稱,不具有謙敬功能。

      [例27]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楚辭·離騷》)

      [例28]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楚辭·九歌·湘君》)

      [例29]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楚辭·九歌·少司命》)

      [例30]綠葉兮素枝,芳菲菲兮襲予。(《楚辭·九歌·少司命》)

      戰(zhàn)國時期楚方言第一人稱代詞系統(tǒng)中,“余(予)”、“吾”為常用第一人稱代詞,而“我”為不常用第一人稱代詞,共同語中消失了的“朕”在楚方言中仍然存在并通用。在句法功能方面,“余(予)”可以作定語、賓語、主語,且賓語功能相當完備;“吾”主要作主語,作定語功能較弱,作賓語功能存在不足;“朕”可以作定語、主語,但不作賓語;“我”的句法功能受限,不能作定語。此外,這些第一人稱代詞在楚方言中都不具有謙敬功能。

      [1]黃盛璋.古漢語的人身代詞研究[J].中國語文,1963(6):443-447.

      [2]張玉金.西周漢語第一人稱代詞的地域性和時間性問題[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4(2):42-50.

      [3]張玉金.西周漢語第一人稱代詞稱數(shù)問題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72-79.

      [4]鄒秋珍.論戰(zhàn)國時期第一人稱代詞的時間性問題[J].時代文學,2010(10):124-125.

      [5]鄒秋珍.上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句法功能研究[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5):21-25.

      [6]李開.戰(zhàn)國時代第一人稱代詞“我”“吾”用法種種[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3):30-36.

      [7]何樂士.《左傳》人稱代詞研究[M]//古漢語研究論文集(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10-20.

      [責任編輯:丁治民]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Grammatical and Respect Function of the First Personal Pronouns of Chu Dialect in Zhan Guo Period

      YIN Xiyan
      (Management Department, Guangdong AIB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 510507, China)

      Research findings show that the first personal pronouns of Chu dialect in Zhan Guo Period consists of “Yu”, “Wu”, “Zhen” and “Wo”, with “Yu” having the complete grammatical function, “Wu” lacking the function of object, “Zhen” not being the attribute, and “Wo” not being the object. Besides, these first personal pronouns do not have the function of showing respect.

      Zhan Guo Period; Chu dialect; First personal pronouns; Grammatical function; Respect function

      H043

      A

      1671-4326(2012)03-0078-03

      2012-02-23

      尹喜艷(1981—),女,湖南永興人,廣東農(nóng)工商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管理系講師,碩士.

      猜你喜歡
      戰(zhàn)國時期第一人稱楚辭
      刻舟求劍
      試論戰(zhàn)國時期的楚墓人殉
      東方考古(2021年0期)2021-07-22 06:25:52
      《楚辭·九章·惜往日》校讀一則
      屈原和楚辭
      秋夜讀《楚辭》
      中學語文(2019年7期)2019-03-27 01:21:40
      漢代銅鏡銘文中的第一人稱
      中國收藏(2017年4期)2017-05-13 07:23:02
      孟子說仁德
      魏晉南北朝時期楚辭的接受
      文學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4
      第一人稱小木屋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
      嘉义县| 洞口县| 建瓯市| 图木舒克市| 宣化县| 仲巴县| 鄂托克前旗| 赣榆县| 呼伦贝尔市| 孙吴县| 陈巴尔虎旗| 石嘴山市| 兴义市| 永仁县| 肇州县| 拜城县| 裕民县| 玛曲县| 磐石市| 禹城市| 惠东县| 台北县| 墨竹工卡县| 淮滨县| 泰宁县| 田林县| 宿州市| 无锡市| 绩溪县| 昌乐县| 黎城县| 中西区| 临武县| 柳州市| 缙云县| 博罗县| 托里县| 宣化县| 师宗县| 惠州市| 铜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