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改針,呂宏迪,張三林,衛(wèi)世強,蘇 峰,郝少軍
2004-02~2010-02筆者所在醫(yī)院應用心腦寧片為主治療冠心病心絞痛100例,并與單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100例對照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標準 診斷標準:200例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冠心病診斷標準[1]。治療組100例參照文獻[2]制定的辨證分型標準,屬心氣虧虛、心脈瘀阻證。排除標準: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②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及腦血管疾病者;③合并嚴重的心功能不全和惡性心律失常者;④有活動出血者;⑤膠原性疾病、惡性腫瘤、敗血癥或其它的感染性疾病。
1.2 心絞痛類型及分級 200例均為心血管病中西醫(yī)結合診療中心門診及住院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按照隨機設計分為兩組。治療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齡43~75歲,平均(58.43±10.8)歲;其中心絞痛Ⅲ級 40例、Ⅳ級 60例;初發(fā)勞力型心絞痛26例,惡化勞力型心絞痛58例,變異性心絞痛8例,靜息心絞痛8例;合并高脂血癥66例、高血壓病74例、糖尿病22例。對照組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齡41~72 歲,平均(57.54±11.2)歲;其中心絞痛Ⅲ級 44 例,Ⅳ級56例;初發(fā)勞力型心絞痛12例,惡化勞力型心絞痛74例,變異性心絞痛4例,靜息心絞痛10例;合并高脂血癥70例、高血壓病60例、糖尿病2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心絞痛的類型及程度分級等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P>0.05)。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服用腸溶阿司匹林、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及鈣離子拮抗劑,10 d為1療程。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加用心腦寧片(371醫(yī)院藥廠生產)5片,3次/d,10 d為1療程,連用2個療程,觀察治療效果。兩組治療期間心絞痛發(fā)作時可臨時含服消酸甘油,高血壓病、糖尿病分別給予降壓、降糖等治療。
1.4 觀察指標 患者分組后開使用藥,重點觀察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及伴隨癥狀,硝酸甘油消耗量,心電圖變化,血脂、肝腎功能及血尿常規(guī)等變化,兩組心絞痛患者治療前后的療效觀察,觀察治療期間藥物的不良反應情況。
1.5 療效判定標準 心絞痛療效參照文獻[3]:①顯效:1周內無心絞痛發(fā)作,ST段回升≥0.15 mV,主要導聯(lián)T波倒置變淺≥50%或由平坦變直立;②有效:心絞痛發(fā)作頻率減少、程度減輕,心電圖的ST-T段有不同程度改善;③心絞痛發(fā)作無改善或加重,出現(xiàn)心肌梗死或病死。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顯著分析,率的比較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1 心絞痛療效 治療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心絞痛療效
2.2 硝酸甘油消耗量 治療組治療前患者每周硝酸甘油消耗量平均(5.22±2.98)片,治療后(1.12±1.33)片,治療后的硝酸甘油消耗量明顯降低(P<0.5);對照組治療前每周硝酸甘油消耗量平均(4.98±3.55)片,治療后(3.01±2.32)片,治療前后硝酸甘油的消耗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心腦寧治療后可減少硝酸甘油消耗量。
2.3 對血脂的影響 心腦寧治療后血漿總膽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明顯降低,對照組此兩項降低也明顯,但不如治療組明顯。兩組治療后的TC、TG、LDL-C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見表2。
2.4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腎功能、血尿常規(guī)無明顯變化,心腦寧片治療期間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mmol/L,±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mmol/L,±s)
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治療組治療后比較,※P<0.01
n TC TG LDL-C治療組 100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 100治療前治療后6.09±1.24 2.31±0.70 4.41±0.62 4.56±1.42* 1.61±0.75* 2.59±0.61*5.35±1.27 2.12±0.86 4.34±0.58 4.88±1.13*※ 1.82±0.82※ 3.08±0.55*※
冠心病在祖國醫(yī)學中屬于“胸痹”,“心痛”范疇?!督鹳F要略》認為心痛是胸痹的表現(xiàn),“胸痹緩急”。即心痛時發(fā)時緩為其特點,其病機以心脈痹阻而心血不濟為主,是中老年人群常見多發(fā)病?,F(xiàn)代醫(yī)學認為它的發(fā)生與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動脈內皮細胞損傷、血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增加以及血栓形成等諸多因素有密切關系。近年來我國對抗心肌缺血中草藥進行了較廣泛深入的研究,“活血化瘀”法和“芳香溫通”藥物最為常用[4]。多適用于血瘀型胸痹患者,上述中藥可通過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室舒張功能減少心肌氧耗量,增加心肌營養(yǎng)血流量,以改善心肌缺血程度。也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凝;調節(jié)血脂,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調節(jié)血脂和血黏度;改善及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減輕血管內皮細胞損害,抑制動脈內膜增生,改善微循環(huán)和保護心肌。
心腦寧片是由人參、黃芪、川芎、當歸等中藥組成,具有活血化瘀、益氣安神作用?,F(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人參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增強心肌收縮力、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臟功能的作用[5];黃芪為補氣升陽的中藥,不但有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血供和心肌代謝及縮小梗死面積的作用,而且還具有增強心肌收縮力和改善左心功能的療效[6,7]。當歸、川芎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擴張小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產生抗血栓和溶血栓作用。川芎中所含川芎嗪能對抗TXA2,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環(huán),具有類似鈣拮抗劑樣效應[8]。心腦寧片針對冠心病心絞痛發(fā)病的基本病變,故在預防及治療中具有非常好的臨床效果。
本文結果表明,心腦寧片能明顯改善冠心病臨床癥狀,治療顯效率及總有效率優(yōu)于阿司匹林腸溶片、硝酸甘油對照組,對于緩解心絞痛癥狀、改善心電圖、減少發(fā)病次數(shù)、調節(jié)血脂均有可靠作用,對肝腎功能無明顯不良反應,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理想藥物。
[1]陳聞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9.227.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一輯[M],1993.41-45.
[3]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心血管藥物對策專題組.心血管藥物臨床試驗評價方法的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8,26(4):408.
[4]葉任高.內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292.
[5]方云祥.人參總苷對冠脈血流量和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1995,20(1):5-8.
[6]雷正一,王碩仁.黃芪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3,13(7):443.
[7]陸 曙,張寄南.黃芪的心血管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草藥,1998,29(1):59.
[8]楊玉琴,戴萬生.具有鈣拮抗作用的中草藥[J].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1994,1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