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洪
(湖北華博三六電機有限公司,湖北咸寧 437000)
錐形轉(zhuǎn)子制動電機由于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輕、起動轉(zhuǎn)矩大、制動迅速可靠,安裝方便、具有電機和制動器的雙重作用,且制動器不需另配電源等優(yōu)點,在起重運輸、建筑、碼頭、礦山、化工等需要迅速制動的場合得到了廣泛應用。
近年來,由于各國安全意識越來越強,對錐形電機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如防爆功能、防水功能、防潮功能等)。對用于起重的電機,更提出要有手動釋放功能。它的作用是當一個物體被吊到空中時突然停電了,通過操作手動釋放手柄可將吊物放下,從而消除安全隱患。市場上帶制動功能的圓柱電機,一般是在電機尾部安裝電磁制動器,且?guī)в惺謩俞尫攀直?,而錐形制動電機則沒有這個裝置。為了適應市場需求,滿足客戶需要,開發(fā)出錐形制動電機的手動釋放功能勢在必行。
錐形轉(zhuǎn)子制動電機有兩種結構形式。一種是內(nèi)剎式,主要用于7.5 kW以下電機,其結構如圖1所示。一種是外剎式,主要用于13 kW以上電機,其結構如圖2所示。
圖1 內(nèi)剎式結構圖
圖2 外剎式結構圖
兩種結構電機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電機通電后,定、轉(zhuǎn)子表面產(chǎn)生電磁吸力,由于定、轉(zhuǎn)子表面是錐形的,電磁吸力可分解為軸向和徑向兩個力,其中的軸向分力會牽引轉(zhuǎn)子和制動輪向小頭移動,將制動彈簧壓縮,同時制動輪與制動后蓋(或制動后罩)脫開,電機開始旋轉(zhuǎn)工作;電機失電后,電磁吸力消失,制動彈簧反彈,牽引轉(zhuǎn)子和制動輪向大頭移動,從而制動輪與制動后蓋(或制動后罩)緊緊接觸,產(chǎn)生制動,電機軸雖有吊物的重力產(chǎn)生轉(zhuǎn)矩,但因有制動輪的反向轉(zhuǎn)矩存在,重物不會下落,只有重新通電,電機反轉(zhuǎn)才會將吊物放下。手動釋放功能就是不通過使電機通電反轉(zhuǎn),而通過其他的機構也能將吊物放下。
根據(jù)電機的結構特點分析可知,要想讓吊物落下,必須提供一個克服制動彈簧的力,使整個轉(zhuǎn)子往小頭移動,從而使制動輪脫開,吊物在重力的作用下自行落下,才能實現(xiàn)釋放的目的。同時,當?shù)跷锵侣渌俣忍鞎r,這個提供外力的機構還應能與軸迅速脫開,從而制動彈簧產(chǎn)生作用,使制動輪工作,降低吊物的下落速度。
對于外剎式電機,很容易想到在電機尾部增加一個頂桿裝置,讓頂桿去推動電機軸,讓轉(zhuǎn)子和制動輪向小頭移動,制動輪脫開,吊物下落。當?shù)跷锵侣涞乃俣冗^快時,該頂桿裝置應能迅速與軸脫離,那么軸在制動彈簧的作用下會使電機剎車,減緩吊物下落的速度甚至制動。掌握好頂桿與電機軸接觸的力度,就能使吊物輕輕落下。從外剎式電機手動釋放裝置設計機構如圖3所示,通過連接安裝板與圖2電機中的制動后罩聯(lián)接。其工作原理是:給7字手柄的長邊施加一個向下的力F,在其短邊會產(chǎn)生一個向左的推力P,通過傳力盤,推力軸承將力傳遞給推桿,推桿將力傳遞給電機軸(見圖2),則轉(zhuǎn)子和制動輪向小頭移動,從而使制動輪與制動后罩脫開,吊物在重力作用下可落下;當?shù)跷锵侣渌俣忍鞎r,減小或去掉力F,復位彈簧會將推桿向右推,推桿與電機軸分開,電機軸在制動彈簧的反彈下又將制動輪壓在制動后罩上,吊物下落速度會立即減小甚至停止。采用適當大小的力F,就可將吊物輕輕放下。
圖3 外剎式電機手動釋放裝置結構設計
對于內(nèi)剎式電機,也很容易想到在電機尾部增加一個拉桿裝置,讓拉桿去拉動電機軸,讓轉(zhuǎn)子和制動輪向小頭移動,制動輪脫開,吊物下落。當?shù)跷锵侣涞乃俣冗^快時,這個拉桿裝置也必須能迅速與軸脫離,那么軸在制動彈簧的作用下又會使電機剎車,減緩吊物下落的速度甚至制動。掌握好拉桿與電機軸接觸的力度,就能使吊物輕輕落下。內(nèi)剎式電機手動釋放裝置結構設計如圖4所示,通過連接安裝板、立柱與圖1電機中的制動后蓋聯(lián)接。其工作原理是:給7字手柄的長邊施加一個向下的力F,在其短邊會產(chǎn)生一個向右的拉力P,通過傳力盤,推力軸承將力傳遞給拉桿,拉桿將力傳遞給電機軸(圖4中虛線所示),則轉(zhuǎn)子和制動輪向小頭移動,從而使制動輪與制動后蓋脫開,吊物在重力作用下可落下;當?shù)跷锵侣渌俣忍鞎r,減小或去掉力F,復位彈簧會將拉桿向左推,拉桿與電機軸分開,電機軸在制動彈簧的反彈下又將制動輪壓在制動后蓋上,吊物下落速度會立即減小甚至停止。采用適當大小的力F,就可將吊物輕輕放下。
圖4 內(nèi)剎式電機手動釋放裝置的結構設計
以上兩種手動釋放裝置都能完成預期目標,滿足功能要求,特別是外剎式結構,使用壽命、制造工藝和安裝拆御都十分方便。但內(nèi)剎式結構中,由于軸的尾部有一個縮頸,以及制造上的一些誤差,易導致電機軸與拉桿不同心,從而在使用中軸的縮頸處受循環(huán)應力作用,極易疲勞斷裂,使用壽命不長,同時小零件又很多,制作時生產(chǎn)周期較長,所以設計了另一種方案,結構如圖5所示。
圖5 內(nèi)剎式電機手動釋放裝置結構新設計
在定子機座和制動后蓋之間加入了一個筒狀零件,筒內(nèi)鑄造時做出凸臺起支架的作用,其工作原理是:給7字手柄的外露邊施加一個向下的力F,在其內(nèi)邊會產(chǎn)生一個向右的推力P,通過傳力盤,角接觸球軸承和軸用擋圈將力傳遞給電機軸,壓縮制動彈簧,則轉(zhuǎn)子和制動輪向小頭移動,從而使制動輪與制動后蓋脫開,吊物在重力作用下可落下;當?shù)跷锵侣渌俣忍鞎r,減小或去掉力F,電機軸在制動彈簧的反彈下會將制動輪壓在制動后蓋上,吊物下落速度會立即減小甚至停止。采用適當大小的力F,就可將吊物輕輕放下。該結構克服了原設計中使用壽命短、生產(chǎn)周期長和零件多的不足,并且工藝性也很好,是公司目前正在采用的結構形式。
在國際上,有些國家電力資源不足(如日本),對電機明確提出了手動釋放功能。在我國,由于電力資源比較豐富,目前尚未對電機提出手動釋放的功能,但作為一項安全保障措施,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