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志 申森林
(沈陽軍區(qū)興城療養(yǎng)院門診部,125105)
健康體檢對于疾病的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鎮(zhèn)居民的健康意識日益增強,自愿、主動進行體檢者逐漸增多?,F就來我院體檢中心參加體檢的11 708名葫蘆島市居民的體檢情況進行總結。
1.1 對象 2010-01—2011-10來我院體檢的葫蘆島市居民14 172名,實際參檢人員11 708名。其中男性6 490名,女性5 218名;年齡17~82歲,平均年齡(42.2±5.5)歲;其中24歲及以下736名,25~34歲2 976名,35~44歲3 772名,45~54歲2 543名,55~64歲1 242名,65歲及以上439名。
1.2 方法 對參檢人員按統(tǒng)一標準交代體檢前注意事項,并進行體檢。體檢項目包括:①身高、體質量、血壓。②內科、外科、婦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③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心電圖、胸部X線、DR、腹部B超(含肝、膽、脾、胰、雙腎,女性含子宮及附件,男性含前列腺)、女性乳腺彩超等。
1.3 診斷標準
1.3.1 高血壓 成年男女收縮壓≥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Hg,即診斷為高血壓。
1.3.2 超重 根據WHO的體重指數 (BMI)進行判斷,18.5≤BMI<25為正常體質量,25≤BMI<30為超重[1]。
1.3.3 高脂血癥 總膽固醇≥5.72 mmol/L和(或)三酰甘油≥1.70 mmol/L和 (或)低密度脂蛋白≥3.64 mmol/L,3項中有1項超標即可診斷。
1.3.4 脂肪肝 B超提示肝彌漫性腫大,形態(tài)飽滿、表面光滑、邊緣圓鈍,肝實質回聲增強,深部回聲減退,肝內紋理不清[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來源沈陽軍區(qū)興城療養(yǎng)院全軍飛行人員體檢鑒定系統(tǒng)V9.1.1。使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總體情況 所有人員的參檢率為82.61%。11 708名人員中,共檢出異常結果124種,所有指標均正常者為718例 (6.13%),其中男性368例 (51.25%),女性350例(48.75%)。
2.2 檢出率在前10位的疾病或指標(表1)
表1 檢出率在前10位的疾病或指標
2.3 排名前7位的疾病或指標在年齡間的分布(表2)
表2 排名前7位的疾病或指標在年齡間的分布[n(%)]
2.4 排名在前6位的疾病或指標在性別間的分布(表3)
表3 排名在前6位的疾病或指標在性別間的分布[n(%)]
現代社會迅猛發(fā)展,各種競爭日趨激烈,廣泛的變革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來自工作、家庭、社會的壓力增大,越來越多的人身體進入亞健康狀態(tài)。而人們對健康的要求又不斷提高,所以健康體檢逐步受到重視。
本調查中人員參檢率較高,原因為參檢人員多為各單位在職或退休人員,文化素質相對較高,自我保健意識較強,另外各單位組織也相對嚴密。但體檢結果不容樂觀,所有指標均正常者比例偏低,這與體檢項目較多較細以及體檢人員年齡、性別比例有關。指標正常者與性別有相關性,男性高于女性,χ2為5.39,0.05>P>0.01,與年齡關系明顯,年齡越小,指標正常者越多。
調查中檢出率排在前10名者與高秀杰等[3]的調查結果相近,這與人員組成相似有關。高脂血癥、超重、脂肪肝、高血壓在大多數的體檢報告中發(fā)病率都較高,是公認的患病率較高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其余各項指標由于檢測項目不同,參加人員年齡、性別比例不同,大致有些出入。血常規(guī)異常、乳腺輕度增生、肝功異常、肝囊腫、腦動脈硬化、心電圖異常檢出率也較高。本組血糖升高者檢出率為3.96%,未進入前10名。這些疾病或指標異常與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不良生活習慣有關。膳食中高熱量、高膽固醇或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缺乏運動、工作緊張、壓力較大、作息不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導致了自身調節(jié)功能的紊亂。
高脂血癥、超重、脂肪肝隨年齡增長檢出率不斷增高,到一定年齡后逐漸降低。高脂血癥、脂肪肝在45~54歲年齡組發(fā)病率最高,55歲以后逐漸降低;超重在55~64歲年齡組發(fā)病率最高,65歲以后逐漸降低;高血壓隨年齡增長檢出率不斷增高,且年齡越大血壓越高。血常規(guī)異常、肝功異常隨年齡變化不明顯。乳腺輕度增生檢出率為14.20%,發(fā)病率較高,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但在35歲以后發(fā)病率逐漸降低。從表2可以看出在45~54歲年齡組各項結果異常率很高,這一群體是家庭和社會的支撐,壓力大,必須要關注他們的健康。
高脂血癥、超重、脂肪肝、高血壓、血常規(guī)異常在男女的檢出率上也有明顯區(qū)別,這與男性的社會角色有關,一般單位的領導骨干、家庭的頂梁柱都由男性擔當,這就決定了男性的責任更重,壓力更大,更容易產生疾病,必須注意給男性減負。
關注健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衛(wèi)生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高脂血癥、超重、脂肪肝等慢性病只要防控措施得當,都是可以預防的疾病,應該引起重視,尤其要關注特殊人群的問題。目前,積極采取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勢在必行。
衛(wèi)生行政部門應指導醫(yī)療保健機構積極適應醫(yī)學模式轉變,變被動醫(yī)療為主動預防,不斷推進衛(wèi)生保健工作的“關口前移”。定期組織專家對公眾進行健康教育,加強對健康知識的宣傳普及。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電視、廣播以及發(fā)放宣傳畫、保健手冊等形式讓公眾多渠道了解高脂血癥、高血壓等常見病、多發(fā)病的防治知識,提高預防的效果[4]。
醫(yī)療保健機構應做好體檢或就診時的健康教育,這一環(huán)節(jié)非常關鍵,但經常不被醫(yī)護人員重視。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患者可以更直接更深刻地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得到患者的配合,對疾病的預防和控制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在全社會范圍內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首先調整生活節(jié)奏,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戒煙限酒,去除不良嗜好。其次,合理調整飲食結構,以清淡、低脂、低鹽及富含鈣、鉀、維生素的食物為主,避免高糖、高脂飲食的過量攝入,控制體質量。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慢跑、快走、騎車、游泳、打球等[4]。
對特殊人群積極進行心理疏導,以減輕心理壓力。針對特殊人群心理健康狀況,積極開展心理篩查、評估疏導,適當減壓。同時,居民出現心理適應不良時,應主動找心理醫(yī)師咨詢,及時解決問題,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和社會適應能力。
居民自身應定期參加體檢,改正諱疾忌醫(yī)的不良做法,遇到問題積極應對,力爭做到疾病的早發(fā)現、早治療、早康復。
[1]DanielL,McgeePHD.Body mass index and mortality:a meta-analysis based on person-level data from twenty-six observational studies[J].Ann Epidemiol,2005,15(2):87-97.
[2]富京山,左文莉.全身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6:109.
[3]高秀杰,陳云鵬.3 320名機關干部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14):261-262.
[4]張建祥,呂惠芬.鄞州區(qū)農村居民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浙江預防醫(yī)學,2011,23(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