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我國道德保障機制的構建
      ——以“跌倒老人”無人扶起為例

      2012-12-08 05:34:52劉智標
      關鍵詞:醫(yī)療費道德行為社會公眾

      劉智標

      (廣州大學社科部,廣東 廣州 510006)

      淺析我國道德保障機制的構建
      ——以“跌倒老人”無人扶起為例

      劉智標

      (廣州大學社科部,廣東 廣州 510006)

      我國人口老化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其中之一就是“老難有所愛”問題。在經(jīng)濟社會,由于道德行為的經(jīng)濟和社會成本高,助人為樂相對風險大,社會由此對道德正義性產(chǎn)生“信任危機”。試以跌倒老人無人扶起為例,指出我國道德保障機制的缺失及其本因,最后提出道德保障機制構建的政策建議。

      道德;保障機制;道德底線;信任危機

      一 問題的提出

      據(jù)報道,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國登記的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其中60歲以上人口已占總人口的13.26%,65 歲以上人口占 8.87%,[1]根據(jù)這一比例測算,60歲以上老人已達到1.78億人,65歲以上老人達到1.19億人。再過30年,中國老年人將占總人口的1/3,達到4億人。[2]對于我國人口發(fā)展的“未富先老”,國家政府部門和人口學家也意識到這一問題,他們分別從人力資源發(fā)展戰(zhàn)略、養(yǎng)老保障制度、社會保障制度、醫(yī)療保障制度以及社會服務制度等方面去認真探討和研究。但是,筆者認為,解決人口老化隱憂還要解決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我國道德保障機制的構建。本文以跌倒老人無人扶起為例,探討我國社會道德機制的構建問題。

      人力資源發(fā)展戰(zhàn)略、養(yǎng)老保障制度、社會保障制度、醫(yī)療保障制度以及社會服務制度等分別從經(jīng)濟學、管理學、社會學、醫(yī)學、制度經(jīng)濟學等角度探討解決我國人口老化的辦法,但是,筆者認為,作為回歸人的本性——道德制度本身,應該作為一個社會規(guī)范,列入老人制度建設當中。如果缺乏作為人的本性的道德,那單靠政治、經(jīng)濟、社會建立起來的制度也只能是一種赤裸裸的制度,而不是充滿血和肉,充滿感情和愛的制度。以跌倒老人無人扶起為例,如果老人跌倒依靠制度懲罰去“扶起”,那將是國家和社會的“悲哀”!

      二 跌倒老人被漠視折射出道德保障機制的缺失

      根據(jù)新華網(wǎng)報道,跌倒是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根據(jù)國際標準保守估計,我國目前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約有3000萬人摔倒,到2020年每年老年人摔倒人數(shù)約5000萬人。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的研究報告指出,65歲以上的老年人摔倒年發(fā)生率為30~40%,其中有50%的老年人為反復摔倒。摔倒的老年人中有20~30%的人發(fā)生中度和重度損傷(髖骨骨折和頭創(chuàng)傷);摔倒后 60%的老年人活動受到限制或不能活動。[3]假設每位跌倒老年人平均花費1000元醫(yī)藥費,則當前3000萬跌倒老人要耗費300億元醫(yī)療費,到2020年老年人因跌倒所耗費的醫(yī)療費將達到500億元,由于老人跌倒而產(chǎn)生的醫(yī)療費用將成為國家和相關家庭的沉重負擔。如果跌倒老年人中有0.1%的死亡率,則每年有3萬老年人死于跌倒,每年有3萬家庭要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如表1所示,武漢一位老人在家門口跌倒,由于未能及時救治而死亡,上海老人摔倒的個案多虧了有人報警,這才避免了慘劇的發(fā)生。

      表1 由于老人跌倒沒能及時被扶助釀成的部分慘劇

      跌倒老人被漠視折射出我國道德保障機制的缺失。從道德的角度看,助人為樂本來就是作為公民應該承擔的一項神圣的責任,而漠視跌倒老人更已經(jīng)跌破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道德底線,違背了道德的基本操守,背叛了社會的基本道德原則,這無論是中國還是任何一個國度和社會都難以容忍的。這也反襯出,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了、社會進步了以及國際地位提升后,基于道德層面的制度并沒有得到重視并發(fā)揮其重要的作用。社會對道德的推崇,特別是對弱勢群體的幫扶機制仍然處于缺失的狀態(tài)。

      三 道德保障機制缺失的本因

      道德保障機制缺失并不是偶然的,中華民族不是沒有血性的民族,但在當前的經(jīng)濟條件下,考量道德保障機制建設的不僅是國家,而還應包含所有公民。保障機制缺失不僅僅關乎道德本身,更加涉及道德保障機制建設的本因——私人實施救助的經(jīng)濟和社會成本。以跌倒老人難被扶起為例,影響跌倒老人難被扶起的本質(zhì)是救助跌倒老人的私人經(jīng)濟和社會成本問題。

      1.扶起跌倒老人的經(jīng)濟成本高。

      要扶起跌倒老年人,在當前的經(jīng)濟社會,大多數(shù)人都會首先算一筆經(jīng)濟賬。

      (1)跌倒老年人的年齡比較大.

      4 圖表要求 圖中文字、符號、數(shù)字標清楚,并注明圖號、圖題。表格一律排成三線表,由數(shù)據(jù)生成的圖或表請附帶上數(shù)據(jù)源。照片一律用.tif或.jpg格式隨稿件一起發(fā)來,并保證所描述特征清晰。圖表標題增加英文標題。

      早在1998年,60~69歲的女性跌倒率為30%,85歲以上跌倒率為50%左右,[4]即大多數(shù)跌倒的老年人的年齡普遍在60歲以上,30~50歲群體的跌倒幾率比較小。

      (2)跌倒老年人造成的傷害嚴重,并一般伴隨著數(shù)種疾病。

      齊云萍等人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由于跌倒所致的主要損傷分布,軟組織損傷所占比例最大,80歲以上老人占52%;骨折次之,60~69歲老年人跌倒時男性骨折率為17.4%,女性為20%;70~79歲跌倒老年人跌倒時男性骨折率為25%,女性為29%,80歲以上老年人跌倒時男性的骨折率為31.7%,女性為41.3%。頭顱損傷則排在第三位。[5]而根據(jù)朱月妹等人的調(diào)查表明,老年人跌倒發(fā)生率為34%,調(diào)查樣本的老年人患慢性病者占90.5%,靜態(tài)步態(tài)不穩(wěn)有12.5%,,走路步態(tài)不穩(wěn)有33.0%,長期服藥的老人占88.5%,而跌倒后造成的損傷主要為軟組織損傷(75.0%),其次為心理害怕(56.7%)、骨折(26.0%)及日?;顒幽芰ο陆?22.1%)。[6]可以看出,跌倒老年人所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而且大部分老人還伴隨著慢性病等各種疾病,由老年人跌倒后而產(chǎn)生的醫(yī)藥費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3)老年人跌倒造成的醫(yī)療費高。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老年人跌倒所造成的傷害是比較嚴重的,包括軟組織傷害,骨折等等,由此而產(chǎn)生的醫(yī)療費也比一般年輕人跌倒要高,一般的骨折要到醫(yī)院進行治療,嚴重的還要住院,有的甚至還要進行手術。對于老年人由于跌倒所造成的醫(yī)療費,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都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但是從產(chǎn)生糾紛的個案來看,老年人跌倒所產(chǎn)生的費用都不少。南京彭宇案僅醫(yī)療費一項就達到4萬多元,加上其他相關的費用,醫(yī)療費的開銷就更大了。如果在治療期間,數(shù)病齊發(fā),或者患者又要求購買其他病的藥物,那醫(yī)療費就更高。巨額醫(yī)療費開支是社會公眾對跌倒老人敬而遠之的重要因素。

      2.扶起跌倒老人容易面臨“跌破道德底線式”的索賠。

      影響社會公眾難扶起跌倒老年人的關鍵不是老年人跌倒會產(chǎn)生多大的醫(yī)療費,而關鍵是這些醫(yī)療費如何分擔。老年人跌倒可能產(chǎn)生巨額的醫(yī)療費是不爭的事實,即使不會產(chǎn)生巨額的醫(yī)療費,但主動扶起老人者由于不知道跌倒老年人病情如何,也假定其會產(chǎn)生巨額醫(yī)療費。問題的關鍵是,這些費用如何分擔?從現(xiàn)實的個案來看,由于跌倒老人產(chǎn)生的醫(yī)療費巨大,在社會救濟制度缺失的前提下,大部分跌倒老年人及其家屬會認為主動扶起老人者是肇事者,必須負相關責任,有的甚至漫天要價,跌破價值底線。例如南京彭宇案,家屬向彭宇索賠13萬余元,河南鄭州李凱強案家屬提出索賠20余萬元。隨著時間的推移,傷者及其家屬對扶起跌倒老年人的“嫌疑人”的索賠款有上升的趨勢。這種高額的索賠不僅使社會公眾對“扶起跌倒老年人的正義性”產(chǎn)生懷疑,也導致社會公眾遠離跌倒老人,寧愿“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都不愿意承擔“被冤枉”和高額索賠的后果。近年來,由于扶起跌倒老年人而產(chǎn)生的糾紛屢見不鮮,如下表2所示,使社會各界對扶起跌倒老年人的“正義性”產(chǎn)生懷疑。

      表2 攙扶跌倒老人導致的糾紛(個案)

      對于存在過失致使老年人跌倒的當事人,承擔一定的費用,當然不為過,但對于出于義見勇為而主動救助跌倒老人的熱心人士,這種高額索賠肯定使義見勇為者產(chǎn)生心理障礙。這種對主動扶起跌倒老人進行高額索賠的行為,跟“故意不扶起跌倒老年人”一樣,他們的行為也失去了理性,同樣是跌破了道德的底線。當這種高額索賠案件曝光后,社會公眾會因失去對跌倒老人及其家屬的信任而做出“不敢扶”和“拒絕扶”的行為。在反思社會公眾為何抗拒扶起跌倒老年人時,跌倒老年人及其家屬的高額索賠要求也應該承擔不可推卸的社會道德責任。

      面對跌倒老年人及其家屬的高額索賠,面對跌倒老年人的責任分擔難以厘清的時候,法院判決就對社會正義和見義勇為的高尚道德起到關鍵的標桿作用,但是,法院在判決時發(fā)生錯位,反而加深了社會的“信任危機”。法院在判決時產(chǎn)生的錯位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1)違背“以事實為依據(jù)”的法律準繩,過分強調(diào)責任分攤的“公平原則”。以南京彭宇案和河南鄭州李凱強案為例,見表3所示,對于此案警察立案部門給出的答案是難以清楚界定雙方的責任。河南鄭州李凱強案交警甚至無法查證李凱強存在過錯而造成老人的跌倒,法院在沒有事實依據(jù)證明彭宇和李凱強存在過錯的時候,依據(jù)公平責任判決彭宇和李凱強承擔基于“公平原則”的部分責任,這其實上也違背了“以事實為依據(jù)”的原則,其判決結果必然也會受到社會公眾的質(zhì)疑,社會正義也遭受質(zhì)疑。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張繼成教授就認為法院對彭宇案的判決書不具有合理性,不具有可接受性,是打著“邏輯的旗幟反邏輯”。[7]

      表3 兩例典型的判例

      由于法院的判例超出了社會公眾的心理底線,從而產(chǎn)生了兩個比較肯定的糾結點:一是主動扶起跌倒的老年人會產(chǎn)生高額的醫(yī)療費,家屬會進行索賠;二是即使在法院進行調(diào)解和判決,主動扶起老年人一方一般都要基于公平原則賠付一半左右的相關費用,那么社會正義何在?遇到類似的跌倒老年人還會主動去扶嗎?大多數(shù)人選擇“社會正義是不可信的”,“不扶比扶好”。所以加深了社會信任危機,導致很多人見到跌倒老年人冷漠無視。

      (2)缺乏合理的法律救濟措施。反觀許多國家都減輕甚至免除善意救助者的責任。在英美法等國家有一種法則被稱為“好撒馬利亞人法則”。比如,美國有法律要求,在緊急狀態(tài)下,施救者因其無償?shù)木戎袨槎o被救助者造成民事?lián)p害時,其責任可以依據(jù)一定程序予以免除。[8]隨著我國即將跨入老年人時代,老年人的健康和關愛應該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主動扶起跌倒的老年人不僅是一個人的道德問題,而是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問題。我國由于缺乏法律救濟,法院在沒有完全弄清事實的情況下,采取“事實推定”作為判決量刑的依據(jù)存在錯位,導致社會公眾對案件本身的猜測過多,從而影響法律的公信力和社會誠信度,加深了社會“信任危機”。

      四 大力構建有效的道德保障機制

      1.盡快建立法律救濟制度。

      以跌倒老人難被扶起為例,構建道德保障機制的原因是經(jīng)濟責任多而且不明確,分擔難以界定,道德行為的主動實施者面臨承擔較多經(jīng)濟賠償?shù)娘L險,同時社會公眾對道德行為主動實施者的正義性提出質(zhì)疑。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首先要盡快建立法律救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受害人和道德行為主動實施者的經(jīng)濟風險,降低道德行為主動實施者的成本。

      (1)建立老年人經(jīng)濟救助制度。

      建立老年人經(jīng)濟救助制度,例如建立老年人救濟基金,在老年人跌倒時,如果雙方責任難以分清,老年人可以向基金會申請經(jīng)濟救助,在老年人住院期間發(fā)生的治療費、康復費、專項醫(yī)藥費等方面獲得一定比例的減免,以幫助老年人度過難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避免老年人把賠償?shù)慕?jīng)濟責任壓在道德行為主動實施者身上。在當前中國老年化社會即將到來之際,老年人經(jīng)濟救助制度的建立對構建有效的道德保障機制非常重要。

      (2)建立道德救助制度。

      跌倒老年人之所以難被扶起,關鍵因素是義見勇為者害怕因主動扶老人而承擔經(jīng)濟責任,如果建立道德救助制度,對于類似扶助跌倒老人等的道德行為主動實施者因“公平原則”需要承擔責任的,給予一定數(shù)額甚至全額的經(jīng)濟補償。對于家庭困難的道德行為主動實施者,在個人升遷、子女就學、家庭救助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政策,在政治、經(jīng)濟和人道主義上給予更多的支持。這樣不僅可以消除道德行為主動實施者因?qū)嵤┑赖滦袨槎a(chǎn)生的“經(jīng)濟賬”顧慮,還可以鼓勵更多的社會公眾主動實施道德行為,為老人伸出溫暖和熱情的雙手。

      2.完善法律制度,鼓勵見義勇為。

      當前,按照事實推定進行定罪量刑雖然在法律上無明顯錯漏,但法院在案件推理和定罪量刑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錯位,從現(xiàn)實的判例來看,社會公眾對這一定罪量刑并不理解和支持,爭議比較大。根據(jù)英美等西方法律比較完善的國家的經(jīng)驗,在這類案件中更多的考慮到了人的主觀因素,鼓勵社會公眾見義勇為,并規(guī)定有相關的免責條款。我國要從根本上解決“跌倒老年人難被扶起”問題,構建有效的道德保障機制,必須在立法上不斷完善見義勇為的相關免責條款。甚至,對于有意撞倒老年人,或者根據(jù)證據(jù)證明需承擔刑事或者經(jīng)濟責任的推倒老年人的當事人,由于主動幫扶、救助老年人,也可以參照“自首條款”給予一定程度的減輕刑罰或者經(jīng)濟負擔,在法律上更大程度地凸顯“以人為本”的道德理念,鼓勵全社會關心老年人,愛護老年人。

      3.加強宣傳教育。

      在“跌倒老年人難被扶起”的案件中,反映出目前德育機制的兩大問題:一是老年人及其家屬的“天價索賠”跌破道德底線;二是當前路人由于害怕承擔責任而“見死不救”,跌破道德底線。以上兩個問題雖然都與經(jīng)濟責任相聯(lián)系,但從中也反映出目前我國社會道德水平有待提高,道德保障機制缺失。因此,社會各部門例如政府部門、教育部門、各社會福利機構以及各非政府組織,要聯(lián)合起來,形成聯(lián)動機制,加強全社會的德育教育,結合傳統(tǒng)的仁義禮儀、社會公德以及中西方優(yōu)秀例子,宣傳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和道德品質(zhì),從思想上樹立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等行為的偉大形象,逐步提高我國公民的德育水平。

      [1]葉紫.我國老年人口過億社會保障制度面臨挑戰(zhàn).http://news.eastday.com/c/20110519/u1a5897031.html.2011年5月19日.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海外版.

      [2]楊玉國.30年后中國1/3人口是老人"未富先老"挑 戰(zhàn) 中 國.http://gb.cri.cn/27824/2011/06/02/3245s3266102.htm.2011-06-02來源:廣州日報.

      [3]徐炯權.老人摔倒不敢扶,誰束縛了我們的雙手?[J].老年人,2011(6).

      [4]陳百川.老年病癥狀鑒別診斷[M].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5]齊云萍,鄧潔,鐘琪.老年人跌倒的病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09,7(4).

      [6]朱月妹,袁浩斌,陳雷.老年人跌倒及其預防的認識和行為調(diào)查[J].家庭護士,2007,5(7)中旬版(總第77期).

      [7]張繼成.小案件大影響—對南京“彭宇案”一審判決的法邏輯分析[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8(2):103-116.

      [8]該不該扶起那些跌倒的老人.http://www.sznews.com,2011 -10 -69:20.來源:昆明日報.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oral Guarantee System in China

      Liu Zhibiao

      There are a series chain reactions because of population aging,one of them is the aged lack of love.Trust crisis of the moral justice comes out in the economic society,which high economic and social cost of the moral behavior,and high relative risk for a good quality on helping each other.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loss and reasons of the moral guarantee system on a case study of falls in aged but lack of help,and put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moral;guarantee mechanism;moral bottom line;crisis of trust

      B824

      A

      1672-6758(2012)09-0051-3

      劉智標,碩士,講師,廣州大學。研究方向:道德教育、法律教育、行政管理和行政法治等。

      Class No.:B824Document Mark:A

      (責任編輯:宋瑞斌)

      猜你喜歡
      醫(yī)療費道德行為社會公眾
      努力給社會公眾求證事情的真相——以金華晚報《求證》欄目為例
      傳媒評論(2019年2期)2019-05-20 09:44:20
      判斷
      故事林(2017年19期)2017-10-17 19:25:15
      給父母看病成韓國中年人重負
      社會公眾二孩生育影響因素研究綜述:2003—2015
      學理論·下(2017年2期)2017-03-17 17:52:18
      社會公眾追究政府生態(tài)責任的角色定位
      中州學刊(2016年12期)2017-01-17 15:57:09
      公平
      滇池(2016年2期)2016-05-30 20:45:07
      社會公眾視閾下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研究——基于武漢市的調(diào)查
      放開價格不會造成醫(yī)療費上漲
      遠和近
      論《三字經(jīng)》與兒童道德行為的培養(yǎng)
      当阳市| 孙吴县| 洪江市| 元朗区| 曲阳县| 东辽县| 达尔| 奉化市| 敦煌市| 双城市| 永胜县| 通化县| 福清市| 秦安县| 盐城市| 花垣县| 阿鲁科尔沁旗| 海丰县| 建昌县| 义乌市| 郧西县| 苗栗县| 静乐县| 瑞金市| 淮阳县| 武汉市| 祁东县| 浦北县| 忻城县| 犍为县| 高碑店市| 胶南市| 辽源市| 贵州省| 会东县| 鄢陵县| 丰城市| 宁津县| 临澧县| 姜堰市|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