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旭 王春燕 何躍忠▲
1.安徽醫(yī)科大學解放軍三○七醫(yī)院臨床學院,北京100071;2.解放軍第三○七醫(yī)院中毒急救中心,北京 100071
有機磷酸酯類化合物(OP)中毒是全世界都關心的臨床和社會問題[1]。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曾統(tǒng)計每年有數(shù)百萬的OP中毒病例[2],其大部分發(fā)生在中國、印度等發(fā)展中國家[3]。據(jù)統(tǒng)計中毒病例中15.5%來自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的職業(yè)接觸中毒[4],樂果、敵敵畏、內(nèi)吸磷等高毒類農(nóng)藥在患者中所占比例最大,達到60%~87%[5]。洗消是搶救皮膚接觸中毒患者生命的關鍵技術,及時、安全、高效的現(xiàn)場洗消能夠明顯減少毒物的吸收、改善患者預后、爭取后期臨床治療時間。本文旨在應用代表性的脂溶性有機磷化合物敵敵畏(dichlorvos,DDVP),通過動物實驗比較不同洗消方法的療效。
健康大耳白兔,雌雄各半,體重2.2~2.5 kg,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敵敵畏:77.5%乳油,天津市華宇農(nóng)藥有限公司;磷酸二氫鈉:分析純,北京紅星化工廠;磷酸氫二鈉:分析純,北京紅星化工廠;碘化乙酰硫代膽堿(ASTH)、5,5-二硝基-雙-2硝基苯甲酸(DTNB):SIGMA公司;硫酸阿托品注射液:規(guī)格1 mL∶0.5 mg,北京雙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3-18K低溫離心機:SIGMA;85-2恒溫磁力攪拌器:國華企業(yè);酶標儀:BIO-RAD,model550;恒溫水浴鍋:北京市長風儀器儀表公司;sartorius天枰:d=0.1 mg,德國。
2.1.1 監(jiān)測敵敵畏染毒后血中AchE活性的動態(tài)變化 健康大耳白兔,敵敵畏(0.120 mL/0.096 mL)/kg(雄/雌)腹部皮膚染毒,不作任何洗消處理。分別于染毒前、染毒后15、30、45、60、75、90、120 min抽血,應用微量DTNB法測定血中AchE。2.1.2監(jiān)測染毒后不同時間洗消所致動物血清AchE活性的變化 健康大耳白兔,敵敵畏(0.090 mL/0.072 mL)/kg(雄/雌)腹部皮膚染毒,分別于染毒后10、20、30 min開始清水洗消,洗消液用量、洗消時間、洗消方法均相同。染毒前、染毒后30、60、90、120 min,抽血微量DTNB法測血清AchE變化。
2.1.3 染毒后不同洗消液洗消動物血中AchE活性變化比較健康大耳白兔24只,雌雄各半,隨機分配到對照組、清水組、皂水組、4%碳酸氫鈉組,每組6只。固定兔子,腹部8 cm×5 cm區(qū)域皮膚紗布濕敷染毒,敵敵畏(0.090 mL/0.072 mL)/kg(雄/雌),30 min后洗消,各實驗組洗消液用量(3 000 mL)、洗消時間(10 min)、洗消方法(流動液體沖洗)相同;于染毒前、染毒后動態(tài)監(jiān)測血清AchE變化,并觀察動物局部情況和全身癥狀。
2.1.4 解毒藥物阿托品的用法 阿托品于染毒后10 min靜脈推注0.5 mL,之后根據(jù)動物癥狀酌情給予,維持阿托品化狀態(tài)。
2.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AS 9.13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1 行為變化及阿托品用量 皮膚染毒后白兔毒蕈堿樣及煙堿樣癥狀典型,表現(xiàn)為流涎、瞳孔縮小、大小便失禁及肌張力增強等。部分動物局部皮膚潮紅、腫脹,甚至小水皰。阿托品總用量對照組19 mL,清水組13.5 mL,皂水組11.5 mL,堿水組10 mL。四組進行Atropine用量的比較。
2.2.2 敵敵畏染毒后血中AchE活性抑制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染毒15 min,AchE抑制率已達到66%。提示皮膚吸收迅速,隨著時間變化中毒程度急劇變化;第一時間開始洗消是關鍵。見圖1。
圖1 敵敵畏染毒后血中AchE活性抑制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
2.2.3 敵敵畏染毒不同時間洗消血清AchE活性的動態(tài)變化染毒后不同時間開始洗消,AchE抑制情況差別較大。提示皮膚洗消盡早開始可有效改善膽堿酯酶的活性。見圖2。
2.2.4 染毒后不同洗消液洗消動物血中AchE活性變化比較結果顯示,未洗動物死亡率為67%,各洗消組動物無死亡。各實驗組間比較,F(xiàn)=1.2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未洗動物比較,應用堿水(碳酸氫鈉溶液)動物在1 h時OD值增加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02,P=0.047 6)。具體指標值見表1。
表1 敵敵畏中毒30 min后不同洗消組的效果比較(±s)
表1 敵敵畏中毒30 min后不同洗消組的效果比較(±s)
注:“-”表示由于未洗動物在24 h時的死亡率較高,故未測定該時間點的OD值
?
洗消是采用理化方法清除毒劑使毒性減弱或從染毒的人、畜及物品上除去的措施[6]。作為化學物質防護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它還是中毒現(xiàn)場搶救患者生命的關鍵技術[7]。洗消的目的是減少毒物吸收,降低中毒嚴重程度,并對防止二次污染意義重大[8]。目前關于有機磷化合物皮膚途徑接觸中毒的皮膚洗消方法無特定規(guī)范,一般建議堿性溶液沖洗。因臨床病例的復雜性,中毒程度和中毒量、開始洗消時間、洗消時間等多因素相關,因此不同的洗消方法可對臨床搶救效果產(chǎn)生很大差異。
本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動物皮膚染毒敵敵畏1 h時,血中膽堿酯酶已降至正常30%甚至以下,達重度中毒,此時洗消效果不明顯,提示有機磷殺蟲劑皮膚接觸后,血中膽堿酯酶抑制程度隨接觸毒物時間加劇,尤其是高毒性有機磷殺蟲劑如敵敵畏,洗消開始時間的早晚對預后的影響更加明顯。故在職業(yè)性接觸中毒事件中,第一時間開始洗消是關鍵,對減少毒物吸收、降低中毒嚴重程度、爭取后期院內(nèi)治療時間意義重大;開始洗消時間越早(10 min),膽堿酯酶抑制程度越小,中毒程度越低,提示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有機磷農(nóng)藥接觸后應盡早開始進行皮膚的洗消,10 min以內(nèi)最佳。中毒30 min后,各實驗組洗消效果比較,未洗消組動物67%死亡、洗消組動物無死亡,且阿托品總用量對照組19 mL,明顯高于洗消各組阿托品用量,說明洗消對預后和阿托品用量都有明顯作用。不同洗消組膽堿酯酶抑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能由于堿性洗消液雖可促進有機磷農(nóng)藥的分解,但中毒后時間超過30 min,中毒程度較深,皮膚洗消中堿性洗消液已喪失優(yōu)勢,提示此時應立即找到水源開始洗消,徹底洗消以最大限度減少農(nóng)藥吸收,時間是關鍵,不再考慮洗消液的選擇。
[1]Krieger RI.Handbook of pesticide Toxicology[M].San Diego:Academic Press,2001:1043-1085.
[2]Jeyaratnam J.Acute pesticide poisoning:a major global health problem[J].Wld Hlth Statist Quart,1990,43:139-144.
[3]Eddleston M.Patterns and problems of deliberate self-poisoning in the developing world[J].Q J Med,2000,93(11):715-731.
[4]朱秋鴻,孫承業(yè).5644例農(nóng)藥中毒咨詢病例分析[J].中國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7,20(3):158-160.
[5]李芳健,何鳳生.非生產(chǎn)性農(nóng)藥中毒防治概況[J].中華勞動衛(wèi)生職業(yè)病雜志,2003,21(4):310-312.
[6]邱澤武.化學毒物急性中毒的治療[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6,20(24):41-44.
[7]王媛原.化學事故處置中的洗消現(xiàn)狀及發(fā)展[J].化學教育,2008,(2):6-9.
[8]張錫剛.群體性突發(fā)化學中毒的院內(nèi)救治[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09,4(6):36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