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琴
(臨城縣鴨鴿營學區(qū) 河北 臨城 054300)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首次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對學生的閱讀量還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高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即每學期應達到25萬字,相當于高年級的語文課本5本書左右。課外閱讀是開闊眼界、豐富知識、活躍思維、提高認識能力、促進智力發(fā)展的重要途徑。由此可見,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呢?
1. 讓學生愛讀
1.1 教師要帶頭讀書。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班級讀書氛圍,不要只停留在督促檢查中,教師應與學生一起,分享讀書的成果,而不是只停留在傾聽學生的讀書成果。只有這樣,才能和學生“同甘共苦”,才能和學生有共同的話題。記得我剛接手五年級的時候,發(fā)現(xiàn)該班的課外閱讀僅僅是掛在嘴上,盡管我大力宣傳讀書的好處??蓪W生還是“紋絲不動”。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把學生引進課外閱讀的大門呢?我很著急。于是我每天中午手捧一本書坐在教室里讀,學生先是以驚奇的目光圍過來,小心詢問書名,我毫不嫌煩地給他們看,然后又低頭讀起來,讀到有趣處還情不自禁地笑起來。不久,我發(fā)現(xiàn)班里就有學生也有類似的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我主動上前和他們交流書中的故事,故意引起其它學生的注意,漸漸地班里課余時間手捧書本的人多。在不太長的時間是學生書包里都有了一本課外書。我欣喜地感受到:不須灌輸大道理,以身作則有魅力。
1.2 用佳作欣賞來吸引學生讀書。老師應通過佳作欣賞等指導課吸引學生,通過課件出示書中的好詞好句、精彩片段等,接著老師誦讀,帶領孩子品讀,慢慢引領孩子走進書中,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1.3 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閱讀課外書。 (1)留適量的筆頭家庭作業(yè)。學生不能閱讀課外書的一個原因就是要做大量的家庭作業(yè)。學生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寫作業(yè)上,哪有時間去閱讀課外書呢?留少量的作業(yè),這樣學生就有了較多的自由支配時間了。有了時間,學生才有機會去讀課外書。
(2)開設閱讀課。我校每周三下午開設“快樂星期三”,我就用來讓學生閱讀課外書,使得每一名學生都有在校閱讀的時間。學生選各自喜歡的書去讀,個別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也會受到感染和熏陶,開始閱讀。
2. 幫助學生選擇優(yōu)秀的課外書 兒童讀物科類繁多,如何選擇優(yōu)秀的兒童讀物,這是老師要考慮的:
(1)選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書。由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強,好表現(xiàn)的心理特點,比較渴望仰慕神秘的,機智勇敢的故事等,我就向他們推薦《裝在口袋里的爸爸》、《淘氣包馬小跳》、《吹牛大王歷險記》、《十萬個為什么》等書。
(2)選促進學生成長的書。教師要幫助學生確立大語文觀,鼓勵學生從實際出發(fā),選擇適應時代,貼近生活的書,如《我要做個好孩子》、《優(yōu)秀孩子的16個習慣》、《宇宙的奧秘》、《優(yōu)秀作文選》等書。學生一般不喜歡讀無故事情節(jié)的書,那么老師可通過開展“知識問答、知識競賽”等,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使學生學而不厭。
(3)有些書的推薦可結合課堂教學進行。如五年級學生學完課文《海倫凱勒》后我適時推薦:到底是什么讓海倫在黑暗無聲的世界中感到幸??鞓纺??請你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吧,相信你會有很多收獲!如上完寓言故事,我推薦學生去讀《伊索寓言》等,六年級學生學了《小草和大樹》后,我引導學生閱讀《簡愛》、《呼嘯山莊》,上到《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前,我推薦他們去讀《魯濱遜漂流記》......相信有了老師的引導,學生一定會明確閱讀的方向。只有這樣讀好書才能陶冶情操、凈化思想、提升修養(yǎng)、擴大知識面。
3. 讓學生會讀古語云:“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這句話強調了方法的重要性。
(1)默讀法。 默讀是大腦對文字的思維反映,只運用眼晴和大腦兩個器官,從而理解文字的意思。這就是所謂的“眼腦直映”,即眼晴注視文字后,視覺信號立即輸入大腦而得到反映。
(2)反復讀書法。 反復讀書的形式很多,一般適合高年級學生掌握的主要有全面反復和重點反復兩種。(1)全面反復。所謂全面反復就是把已經讀過的東西從頭到尾重新看一遍。這種方法對于學生只看過一遍而印象依然十分模糊或者基本上還沒有讀懂的文章或書籍,還是行之有效的,很有好處的。(2)重點反復法。每一類書、每一種書,乃至每一篇文章中都有它的主要內容和重點部分。反復讀書法所強調的反復,從根本上來說是指文章的主要內容和重點部分的反復。
(3)泛讀與精讀結合。 對于大部分淺顯易懂的書或閱讀價值不高的書籍報刊,可采取瀏覽法,即“隨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內容,或通過看標題、目錄、內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更多的有價值的信息。對書中自己不感興趣的部分,我們應允許學生采用跳讀法,把重要的地方,感興趣的地方讀一讀,其他地方跳過去。對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需要靜心細讀,體會立意構思,揣摩布局謀篇,欣賞好詞佳句,才能把書中的精華變?yōu)樽约旱闹R營養(yǎng)。
(4)做讀書筆記,讀寫相結合。 課外閱讀應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如果是自己的書則要求學生圈點勾畫,批注心得,每一次閱讀都要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我要求所有的學生都有自己的摘抄本或稱“采蜜本”,每次閱讀時摘抄好妙詞佳句、奇珍異聞,科普知識等豐富自己的積累。同時我鼓勵學生把自己讀完書后的感受、想法或收獲寫下來,不規(guī)定篇幅的長短,只要是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想法都寫下來,久而久之不僅提高了寫作水平,而且提高了分析事物的能力。
(5)養(yǎng)成經常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凡在讀書過程中發(fā)現(xiàn)“攔路虎”一定要通過查字典去解決。 大量的課外閱讀,不但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也充實了學生的精神生活,使他們享受到了閱讀的快樂?!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多了,作文的能力也會得到相應提高。
總之,作為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教學中注重方法的指導,在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實踐中尋找適合本班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學,讓學生享受到閱讀的快樂,讓閱讀教學收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