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群
葉酸是由喋啶、對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組成的一種B族維生素,為細胞生長和分裂所必需的物質。在體內被葉酸還原酶及二氫葉酸還原酶還原為四氫葉酸。后者與多種一碳單位結合成四氫葉酸類輔酶,傳遞一碳單位,參與體內核酸和氨基酸的合成,并與維生素B12共同促進紅細胞的增殖和成熟。臨床主要作為抗貧血藥用于:營養(yǎng)性巨紅細胞性貧血,妊娠期及嬰兒型巨紅細胞性貧血;與維生素B12合用于惡性貧血;鉛、苯、化學物質中毒引起的貧血[1]?,F(xiàn)將目前國內在一些新領域的應用情況進行介紹。
據報道,有人應用葉酸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患者,效果顯著。用藥后可促進止瀉,縮短病程,療效明顯優(yōu)于抗生素治療的對照組。作者認為其作用可能與促進小腸刷狀緣被損害的上皮細胞正常生長、加快粘膜修復以及調節(jié)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增強腸道抗病力有關[2,3]。
同型半胱氨酸(HCY)一直被認為是促進血栓形成、導致動脈硬化的機制之一,葉酸是HCY代謝過程中的重要因子,所以人們推斷補充葉酸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有很多學者進行了相關的臨床研究,這些研究得出不同的結論。但2010年國內的專著引用日本最新大樣本研究的結果表明,食物中葉酸和維生素B6的攝入增多將降低日本人群腦卒中、冠心病和心衰的死亡率[4,10]。
在使用氟尿嘧啶的同時,應用大劑量醛氫葉酸,可以明顯增強前者的抗癌效應。兩者合用是晚期胃腸道癌的有效治療方法。有人使用伊利替康合并四氫葉酸治療晚期結腸癌,有較高的近期療效,不良反應可控[5,6,7]。
吸煙可引起支氣管鱗狀上皮化生,肺部出現(xiàn)癌前病變。葉酸能使DNA的合成與修復過程中起到甲基化作用,從而抑制支氣管上皮化生,使癌前病變逆轉,同用 B12療效更佳[5,10]。
雌激素可使宮頸局部維生素代謝發(fā)生紊亂,造成局部葉酸缺乏,從而導致癌前病變。服用葉酸可使這些癌前病變消失[5,10]。
本病是X連鎖的精神發(fā)育不全綜合征,脆性X染色體是對葉酸敏感的脆性部位。血清葉酸水平升高時,此位點的表達受抑制。服用葉酸時,配合訓練,患兒在接受教育方面有所進步,但智商值無變化。遠期療效需進一步觀察[5,10]。
甲基維生素B12聯(lián)合葉酸與B6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糖尿病多發(fā)性神經病)有一定療效,但對提高神經傳導速度并不理想。三聯(lián)治療同型半胱氨酸的DPN,有一定的臨床價值,并伴隨同型半胱氨酸的降低[8]。
給急性腦血栓病患者服用葉酸,維生素B6后,檢測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濃度,有明顯的降低,可用于急性腦血栓病的預防[9]。
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服葉酸連續(xù)3個月,加服奧美拉唑、克拉霉素、滅滴靈治療1周后,同對照組(不服葉酸,其他同治療組)比較,結果用胃鏡觀察,治療組有效率為40.0%,HP轉陰率93.3%;對照組有效率為13.3%,HP轉陰率86.7%。臨床效果是明顯的[11]。
對于結直腸癌的預防價值,數十年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形成了共識,但仍有爭議和深入研究的需要。2004年前,幾乎所有學者都認為飲食中低葉酸會促進結直腸癌的發(fā)生。到達2005年以后,對其在預防中的作用,發(fā)生了爭議,在學術界引起不小反響。不同的研究,得出了相反的觀點和結論,但最后發(fā)表的綜合性的觀點分析認為,腫瘤發(fā)生前補充葉酸起抑制作用,但腫瘤病灶形成后則可能會促進其發(fā)展,因為高濃度葉酸可能導致維生素B12缺乏,體內自然殺傷細胞毒作用降低。所以葉酸會影響結直腸癌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但用葉酸的時機、劑量和時間都需要充分設計[4,10]。
作者選擇33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給予口服葉酸,共6周。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后的不同時間測定血流介導的內皮舒張功能(FMD)。結果顯示,口服葉酸2 h后FMD即明顯改善,同時,血漿中的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任何時段均無明顯降低。作者分析認為,口服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內皮舒張功能,其機制與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基本無關[12]。
作者采用甲氨喋呤聯(lián)合小劑量的葉酸治療中重度銀屑病對124例患者進行臨床治療觀察,結果,每周服甲氨喋呤7.5~15 mg,同時每日口服5 mg葉酸共8周,對中重度銀屑有滿意療效[13]。
總之,葉酸在一些領域已進入臨床,并取得一定的臨床療效,但需要更多臨床研究的支持,才會有更好的臨床基礎。
[1] 陳新謙.新編藥物學.第1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550.
[2] 李世文.老藥新用途.第 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298.
[3] 劉英,李紅.雙嘧達莫與葉酸合用治療小兒秋季腹瀉40例療效觀察的驗證.新醫(yī)學,2002:33(4):230.
[4] 陳冠容.老藥新用.第4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612-615.
[5] 府軍.常用藥物新用途手冊.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244-246.
[6] 陳棟輝.伊利替康二線治療晚期結腸癌療效觀察.中國癌癥雜志,2008:18(7):542-544.
[7] 孫丹風.葉酸在結腸癌發(fā)生發(fā)展和預防中作用的研究進展.中華消化雜志,2006:26(4):282.
[8] 馬葉萍.甲基維生素B12聯(lián)合葉酸與B6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15例.醫(yī)藥導報,2008,27(8):938-939.
[9] 金萬花.服用葉酸和維生素B6對降低急性腦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結果觀察.檢驗醫(yī)學,2006:21(6):358-359.
[10] 聞芝梅,陳君石主譯.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208-210.
[11] 梁汝堅.葉酸結合根除HP對慢性萎縮性胃炎轉歸的影響.中國基層醫(yī)學,2005:12(12):1756-1757.
[12] 王建國.葉酸可顯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內皮功能.新醫(yī)學,2002:23(10):588.
[13] 王國安,杜秋燕.甲氨喋呤聯(lián)合小劑量葉酸治療中重度銀屑病療效觀察.中國皮膚性病雜志,2007:21(12):740.